2023年家风建设心得体会(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20:06:14 作者:书香墨 心得体会 2023年家风建设心得体会(实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一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再次带给世界惊喜,科技十足的灯光,精彩纷呈的演出……每个环节都让人赞不绝口,尤其是30%的残疾演员与健全演员一起互帮互助,互相扶持,共同完成今天的演出,震撼之余,更使我感受到了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与浪漫!

“如果命运的馈赠是一场暴风雪,那么请尽力在雪中舞蹈吧”我更加期盼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残疾冰雪运动员们在北京,在赛场上尽情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二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折柳相赠,留存永远的记忆。

4位视力残疾歌手全新演绎歌曲《你鼓舞了我》,熟悉温暖的旋律传递出了动人的力量!

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全场起立,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起。

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总计61枚奖牌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表示,代表团践行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誓言,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书写了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的又一重要标志。

在《欢乐颂》的旋律中,雪容融踩着轮滑鞋,摇头晃脑地进场了。

闭幕式上的向志愿者致谢环节。

中国代表团旗手杨洪琼在闭幕式上入场。

鸟巢出现天干地支十二时辰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鸟巢上空现“北京2022”“beijing”焰火造型,璀璨的光芒见证难忘的冬残奥记忆。

盲人演员用琴声熄灭主火炬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冬残奥会开幕式,在表演中,各位运动员相互配合,为我们呈现了非常精彩的表演。他们的表演,配合着五彩斑斓的灯光,不知为何,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词——绽放。

是的,他们用表演告诉我们,就算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窗,也要拼尽全力让生命绽放。有人曾说,如果奥运会展现的是人类身体的极限,那么残奥会表现的便是人类不屈的灵魂。我于此,向那些不屈的灵魂,致敬!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篇四

当盲人运动员李端点亮那朵的“大雪花”时,我不禁为残疾运动员们无数次训练的坚韧不拔所触动,体会到了残疾朋友们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毅力,更感受到了从冬奥会传承到残奥会的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

鸟巢上空回响着《未来赞美诗》、《冬残奥圆舞曲》等音乐,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式的美与浪漫,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宴飨,也揭开了接下来运动盛会的帷幕,唤醒了全人类心间“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想。

家风建设心得体会篇五

2022年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本场开幕式参演人员中30%为残疾人,我们难以想象他们在排练过程中经历了多少困难,更加难以想象残奥会运动健儿们凭借怎样惊人的顽强意志一路披荆斩棘进入冬残奥会的赛场!

开幕式上,我们看到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出闪烁的星海,在这灿烂的星辉中一帧帧浮现过以往12届冬残奥会的影像,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全场欢呼,电视机前的我也不禁热血沸腾。

我怀着无比崇敬且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冬残奥会,因为这是奥运健儿们生命的绽放,是中华儿女拼搏进取的光芒!奥林匹克精神也正指引我们,世界各民族应当互相理解、团结进取,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