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优秀5篇)

时间:2023-10-01 14:36:08 作者:雨中梧 讲话稿 最新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篇一

《扇形统计图》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

五、教学法分析

1、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制成条形统计图,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观察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2.说说两种统计图的特点。

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作业:请你当统计员:统计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篇二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能够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景。本课资料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经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说教学理念

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本事。

说教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此刻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齐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简便,高效的学习氛围。异常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说学法

教学时,我经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仔细观察。

(投影课本中的主题图及统计表)

师:预测一下,咱们今日学习的资料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生:可能与统计有关。

师:为什么这样说呀?

生: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

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师:好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资料。(板书课题:统计)

二、冲突激疑,自主构建

1、引发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明白哪些信息?

生汇报。

师:观察得都挺仔细的,那你会解决这道问题吗?(出示问题:在靠近的两个时刻里,气温升得最快的是时到()时,降得最快是()时到()时。)

生思考片刻后汇报。

生:我认为气温升得最快的是9时到11时,降得最快是17时到19时。

师:怎样明白这个答案的呀?

生1:因为7时到9时上升了4℃,16-12=4℃,9时到11时上升了6℃,22-16=6℃,11时到13时上升了2℃,24-22=2℃,所以9时到11时气温上升得最快。

生2:15-9=6℃,所以17时到19时气温下降得最快。

师:大家都是用什么方法得以答案的呢?

生:是用减法计算出来的。

师:假如不计算,我们能直接看出问题的结果吗?

生:不能!

师:确实如同学们所说,不能直接看出,必须经过计算的方法。

板书:计算

不能直接看出

2、激疑

等待片刻后,生汇报:做成统计图,画正字的方法,做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等。

师板书:统计图

师:看来,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究竟用什么方法好呢,我们来向书本请教。请大家把课本打开,自学第94页。

学生自学。

3、构建

师:合上课本,咱们一齐回忆一下,课本中给我们绘制了一张--

生: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师:好,我们请电脑来帮忙,看看这张统计图是怎样构成的?

电脑按图的名称、日期、横轴、纵轴、网格线、点线等部分动态显示折线统计图构成的过程,师辅助语言适时解释。

师:仔细观察,刚才这两个问题(投影)不计算你能作出准确的确定吗?(再度出示问题:气温升得最快的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呢?)

生思考。

师:请大家把自我的想法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1:我发现9时到11的线段所占的格子最多。

生2:我认为9时到11时的线段最长。

师:其他同学的感受呢?

生:这条线段所占的格子最多也最长,也能够说最陡。

(板书:陡)。

师:线段上升得越陡表示上升最--

生:快。

师:同样,下降得越陡表示降得最?

生:快。

师点击,陡的线段闪烁。

板书:陡--快

师:哦,反过来说,那平缓说明上升得比较?

生:慢。

师:下降得平缓也说明降得比较?

生:慢。板书:平--慢

4、促思

生:折线统计图它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就能够直接看出气温的变化情景。

师:行,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它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景。

板书:变化情景

5、沟通

师: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生交流。

(投影生活中见到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师:此刻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话想说?

生:……

三、多层应用,体会特征

第一层次:操作应用(完成课本95页“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和作用。我们一齐来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好吗?(出示作业纸)

生独立完成之后,师相机请3名同学到台上展示。

师在展示的过程中,请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点准,线直,写上日期和数据。(师相机板书)

生交流。

第二层次:选择深化

师:同学们,想继续研究下去吗?那里有三个折线统计图。(出示南极等三地同一天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变化情景统计图)

师:这三幅折线统计图分别描述的哪些地方呢?请认真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图(1)应当是南极。

师:你能结合统计图中的数据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统计图里早上6时是零下22℃,中午是零下17℃,晚上是零下29℃。肯定很冷。南京和吐鲁番不是这样的。

师:你怎样明白是零下的?

生:图上写的-22、-17、-29都是负数,所以是零下。

师:那图(2)呢?

生:图(2)是吐鲁番。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因为吐鲁番的奇观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说明早上和晚上很冷,中午很热,所以是吐鲁番。

生:说明早晚温差很大。

师:温差很大是什么意思?

生:一天中气温从早上的13℃升到中午的36℃,又从中午的36℃降到晚上的8℃,变化太大。

师:其实这是折线统计图一个十分大的优势,它能够让我们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变化情景。

生:南京的气候热的时候多,从图中能够看出:早上26℃、中午31℃、晚上25℃,气温都很高。

小结:学了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层次:辨析升华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2题中的统计表。

师: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作业纸上完成统计图。(作业纸上的统计图对课本中的折线统计图作了修改)

学生在作业纸上绘图。

生:有点不好看。

生:整个折线的位置居上,不美观。

生:不便于进行数据分析。

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吗?那怎样办呢?大家想想办法。

生:我们能够把下头的剩余的部分去掉。

生:把剩余的地方删掉。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去掉”、“删掉”显然是不合理的,怎样表达既科学又合理呢?

生:能够用“隐藏”,把0至100的网格线隐藏起来。

生:还能够用“折叠”.

师:“隐藏”、“折叠”,多好的词!我们请电脑来帮忙,好吗?(多媒体动态演示图1变成图2的过程。)

生齐:耶!

师:图中哪里表示隐藏或折叠呢?

生:图中歪歪扭扭的部分。

生:图中弯弯曲曲的部分。

师:是这样吗?(多媒体闪烁表示省略部分的折线)

师:再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幅图,应对图2,你还有没有话想说?

生:此刻还不是很完美。

生:此刻虽然剩余的部分去掉了,但图中表示数据的折线没有变,还是不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变化状况。

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吗?那还要怎样办呢?

生:能够把每一格的间距拉大,也能够看清楚它的变化情景

师:是这样吗?(多媒体再次演示图2变成图3的过程)

师:此刻你能从统计图里清楚地明白什么?

生交流。

第四层次;沟通延展

师:看得出,大家研究的气氛更浓了,教师很想和同学们对今日的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

生自由地观察。

师:你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折线统计图是表示一种数量数据的变化,而这张统计图里有四种数量。

生:我觉得把电视机与洗衣机连起来没有道理,同样,把冰箱与空调连起来也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不能够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师:那能够怎样办呢?

生:用条形统计图。

师:是这样的吗?

多媒体演示由线扩展到面,再构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

师:同学们,做了这道题,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

--

生:何时用折线统计图,何时用条形统计图?

师:对,这个问题,咱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好吗?

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篇三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a、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b、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c、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a、体会研究有关问题的方法;

b、能从各种途径获取有用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信息、感受生活中的数据,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说教法

从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问题情境引入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入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广泛性,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到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问题的开放性

教师在设计时,对教材上的例题和有关练习作适当的调整,从书本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改成了比较开放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少讲,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对一次事项作出正确的决策;

2、通过实例、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培养对扇形统计图的敏感性

4、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

出示一组事先收集的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出现的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些也是一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都有哪些特点?(折线和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清楚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清楚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出示图形,隐射教学重点

通过《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领悟怎么获取信息,并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1、出示扇形统计图。提问:

(1)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2)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被分成了几类?

(3)从这个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揭示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并强调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的是总数量,圆中的各个扇形表示的是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

说明:我国国土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可以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后,可启发学生把算出的各类地形面积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960万平方千米,以达到检验的目的。

2、小结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书上的前2个问题。指名口答结果。最后提问回答。

4、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在班级里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十五第2题

组织学生交流。

3、练习十五第3题

先出示中国地图先让学生说说我国这几个海域的大体位置,再让学生对照统计图说说体会。算出各海域的面积后,也可让学生通过求和以达到检验的目的。

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篇四

教学目标:

1、体会用扇性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既清楚又形象。

2、让学生经历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过程,自主探索出制定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扇形统计图的图片。

课时分配:共3课时。第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2、出示一幅扇形统计图(教材第66页的放大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扇形统计图。

二、认识扇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小组讨论,汇报:

(1)可以看出a牌的时常占有率是20%,b牌的市场占有率是15%,c牌的市场占有率是10%,d牌的市场占有率是8%。

(2)a牌的市场占有率比b牌、c牌的市场率大。

2、其他代表什么意思呢?

3、a牌彩电是不是最畅销的品牌?为什么?

说明: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全,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

3、请学生用量角器在教材66页的扇形图中量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各是多少度。

提问:每个圆心角的度数占整个圆周角度数的多少?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积极动手,测量扇形的角度,汇报所量得的度数。

每个扇形的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之几,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就占整个周角的百分之几。

三、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习绘制扇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小组讨论,汇报:

(1)扇形统计图都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也就是100%。

(2)扇形统计图用圆内各个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3)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体之间的关系。

(4)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关系。

4、出示例题:六一班共有40人,有人对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了调查,发现有5人喜欢篮球,8人喜欢足球,10人喜欢羽毛球,15人喜欢乒乓球,2人喜欢排球。请将这个情况绘制扇形统计图。

放手让学生自学,巡视,参与并指导小组活动。

引导学生概括出绘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结合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提出方案。

(1)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数量,但不能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部分的数量。

四、实践与应用

1、请同学们对教材第67页第1题,看看自己刚才画的统计图是不是跟书上一样。

2、让学生完成第一题的两个题: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量多吗?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提出修改建议:可以加强调查的深度,对学生喜欢的文艺节目的类型再分细一些。

喜欢歌曲的人数最多。为什么?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学生口述画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数量,但不能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部分的数量。

课后反思:

合理选择统计图说课稿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

(1)圆代表;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中。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比一比。(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4、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人数80687456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2、练习一第5题。

出示题目

3、练习一第6题。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