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梅雨潭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6 18:19:54 作者:琉璃 口号大全 最新梅雨潭读后感(大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梅雨潭读后感篇一

今天读了施蛰存先生的《梅雨之夕》。施先生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以心理描写见长。这部小说便是以大幅的心理描写展开。寥寥的几句对话成了小说中的另类。

这部小说写“我”在一个梅雨的傍晚,送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回家的故事。在雨中我浮想联翩。先是想到了这个姑娘是自己的初恋。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可是最后发现不是。接着发现坐在路边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回家后发现不是。没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个人的想象罢了。

小说看起来有些随意但是却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浮想联翩?谁不曾想过这样的邂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

梅雨之夕,这样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场景。雨中的等待与彷徨。让人不自觉地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可是小说中的女子偏偏没有带伞。因此才有了“我”送她回家的机会。雨中赶路,或许姑娘没有任何想法,但是“我”却浮想联翩。这样的浪漫或许只存在于我的心中。人家姑娘只想早点回家。也许姑娘也是浮想联翩。作者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一切都像一场梦一般。或许这就是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整篇小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现实?是梦幻?真的有种“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感觉。到底只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没有发生令人缠绵的故事。过去了,姑娘也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过客。然而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如此罢了。由爱到恨,再到形同陌路。期间的高兴,欢乐,痛苦在若干年后再回忆也不过而而。看似荒诞,却又真实。

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或许它勾起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些回忆。或许它在不经意间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过往。这便是文字的力量。静心阅读,能带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别样的人生经历。

在这样的午后,夕阳西下,家里一片宁静,许久未曾认真阅读的我。不经意地翻开一本旧书。读了这篇小说,它带我走进了上海的梅雨之夕,带我经历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喜欢阅读,便是喜欢这种感觉。在自己疲惫不堪,空虚寂寞的时候。一段阅读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更喜欢阅读之后产生的些许灵感。当看到它变成自己脑海中源源不断的想法的时候。自己觉得这才算不负时光。

梅雨潭读后感篇二

夏天来临,大地格外热闹,蝉鸣万里,大树枝叶繁茂,虽然春天的花大都数都结束了花期,但还是抵挡不住游客们赏花的热情。油菜花、百合、美人蕉等争奇斗艳,置身于美丽的花海中,蝴蝶、蜜蜂在身旁飞舞,闻着浓郁的花香,仿佛身处仙境一般,心情格外美好,游客们纷纷拍照留恋,都希望定格住这美好的瞬间。

远处是花海,可谁又注意到肮脏墙角处这早已谢了的白花?谁又能看得见她绽放时的美丽?

夜晚来临,一切都静悄悄,远处的蛙鸣格外响亮,此起彼伏。美丽的月光下,有一大片百花正在悄悄开放,雪白花朵形似满月,大而美丽,在无人欣赏的角落里静静开放。她们的名字叫做夕颜,也叫月光花,只在夜晚开放,翌朝凋谢,极为短暂,但她们还是在努力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说起夜晚开放,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便就是昙花了吧!昙花也在夏季的夜晚开放,但它花开的时间却比夕颜要短,白色的花朵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她与夕颜相同却又不同。因为许多人都知道昙花,素有令人向往的'“昙花一现”之说,人们为了等待“昙花一现”,不惜熬夜,只为看她刹那的美丽。而夕颜,大都数人都不知道,也不认得,不会有人专门在夜晚去看她们的美丽,但她们不失落,就像路边的野花杂草一样,倔强地绽开,突显自己生命的意义。

在这世间,许多人和夕颜又何尝不是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多么不起眼,如星星般,只在夜里发光,虽然那光芒很小,不足以照亮人们前行,但他们把死寂的黑色夜空点缀的异常美丽,令人难忘。那些平凡的人却又干着不平凡的事,是他们把我们的祖国打造的美好、和平、安宁。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他们有着不同的名字,但他们归结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劳动者!他们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开花,又在第二天黎明时悄悄花谢,没有人能够欣赏到他们的光华,无言的为人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无怨无悔!

第二日,清晨,暖阳初出,雪白的花瓣又在无声地零落,远处,随着清风传来阵阵读书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梅雨潭读后感篇三

今天读了施蛰存先生的《梅雨之夕》。施先生是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以心理描写见长。这部小说便是以大幅的心理描写展开。寥寥的几句对话成了小说中的另类。

这部小说写“我”在一个梅雨的傍晚,送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回家的故事。在雨中我浮想联翩。先是想到了这个姑娘是自己的初恋。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可是最后发现不是。接着发现坐在路边的人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回家后发现不是。没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个人的想象罢了。

小说看起来有些随意但是却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浮想联翩?谁不曾想过这样的邂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

梅雨之夕,这样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场景。雨中的等待与彷徨。让人不自觉地想到戴望舒的《雨巷》。可是小说中的女子偏偏没有带伞。因此才有了“我”送她回家的机会。雨中赶路,或许姑娘没有任何想法,但是“我”却浮想联翩。这样的浪漫或许只存在于我的心中。人家姑娘只想早点回家。也许姑娘也是浮想联翩。作者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一切都像一场梦一般。或许这就是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整篇小说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现实?是梦幻?真的有种“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感觉。到底只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没有发生令人缠绵的故事。过去了,姑娘也就成了自己生命中的过客。然而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如此罢了。由爱到恨,再到形同陌路。期间的高兴,欢乐,痛苦在若干年后再回忆也不过而而。看似荒诞,却又真实。

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或许它勾起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些回忆。或许它在不经意间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过往。这便是文字的力量。静心阅读,能带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别样的人生经历。

梅雨潭读后感篇四

梅雨季是一段青春年少的记忆

见到杜甫、刘禹锡,直到穆旦、戴望舒

久别重逢的激动起伏

在眼中欲说还休

曾经的相濡以沫而今的泪眼迷离

汨罗江畔怀沙的执着

化作一江委屈在中华文明的光辉篇章

汇聚百代希冀百姓的龙舟

挺起十二分合力打捞

满江泪奔

宛平城的弹洞痛彻东方雄鸡脑回

连通季节的慢放都在梅雨中煎熬

卢沟桥的狮子历数野兽的罪行

国破山河在我的兄弟姐妹呢

痛定思痛

和平和成功揉进多少血泪

是多年暗恋的爱人一朝投入你的怀抱

是走失的.孩子的惶恐终于见到自己的亲人

是千辛万苦的他乡盼来知音

雨季我的青春

你真如梅雨的思忖

化作垂天之云释放自己

梅雨潭读后感篇五

作家简介:

施蛰存(1905―11月19日),三十年代著名小说家,其创作曾被呼之为“新感觉派”,作家也被归入与刘呐鸥、穆时英并列的“海派”。但确实地说,他当时的作品称为“心理分析小说”更为恰当,代表作包括以都市为背景的《梅雨之夕》及以历史为背景的《将军底头》等。他曾评价自己的小说“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轨道”,由此对中国小说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有道理的。

《梅雨之夕》是心理分析小说家施蛰存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同作者的其它小说一样也描写了性心理、揭示了潜意识,但与《鸠摩罗什》、《石秀》等小说相比较,《梅雨之夕》显得文笔舒展,格调清新,艳而不俗。正是这种舒展而周密的心理描写和素雅清丽的格调使《梅雨之夕》成为吸引众多读者的名作。

首先是怦然心动。

傍晚的上海街头,梅雨蒙蒙,灯光溶溶,下班后的“我”虽然手中有伞却并不急着回家,而是揣着慵懒的情怀有意无意地观望黄昏的街景。这时,“一位姑娘”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看到她从电车的“头等车”里走下来,发现她没有带任何雨具。

梅雨“淙淙地”下着,没有雨具的她只好跑到木器店的房檐下躲雨。“我开始注意她的确美丽了”。青年女性的美包括“许多方面”,如容颜姣好、风仪温雅、肢体停匀等,“我”觉得面前这位少女“是全适合这几端的”。她急于寻找人力车坐车回家,“孤寂地只身呆望着这永远地、永远地垂下来的梅雨”,“露着烦恼的眼色”,而“我”却暗喜梅雨的淙淙,――是梅雨为“我”提供了欣赏美的机会。当然,“我”想到了在家等“我”回家“一同吃饭的妻”,但这仅仅是“一闪念”而已。“我”开始为自己晚回家寻找借口。主人公找出两个说服自己的理由:首先,“我”对这少女没有什么“依恋的意识”,“我”仅仅是把她当作“一个美丽的对象”来欣赏;其次,她在“一重困难之中”,作为男人的我不能弃之不顾。于是“我”不仅心安理得地留了下来,而且还“不自觉地移动了脚步站在她身边了”。

接着,“我”跃跃欲试。

雨继续下,“我”发现斜雨已打湿了女子的绸衣,薄薄的黑色绸衣已失去了遮盖的“效用”,“轻薄的雨”已画出了女子的臂膀的圆润。马路上仍然看不到人力车的踪影,甚至连行人也没有一个,而雨还在下个不停,晚风把“凉凉的雨丝吹向我们”。“我”想到了自己手中的伞,渴望能做古代骁勇的武士用盾牌遮挡流矢一样挡住飞来的雨箭,用自己的伞护住这位可爱的姑娘。“我”关切地注视着女子,希望她能觉察到“我”的好意,并主动上前来寻求保护。然而,他看到的是少女警惕的目光;他担心女子怀疑他“没怀着好意”,因而只好自尊地移开了自己的目光,打消心底刚刚萌发的的艳念。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雨还没有住。也许少女失去继续等待的耐心,也许是她发现身边的异性对她并无歹意,少女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我”。“我”正以“怜悯的旁观的心理”观注着女子,少女主动投来目光使“我”的脸红了。“用羞赧来对付一个少女底注目,在结婚以后,我是不常有的”,“我将由何种理由来譬解我底脸红呢”?――也许答案只有一个:一种被婚外异性理解和初步接受后的欣喜与激动。“我”读懂了她的目光所传递的信息,于是就大着胆子靠近了少女,“将我底伞分一半荫蔽她”。“我”的尝试终于取得了成功。

随后,男子开始想人非非。

如愿以偿的“我”十分激动,感到幸福,血流在周身奔涌,“我”开始诧异我的奇遇”;因为“近几年……除了和我底妻之外”,“我”从没与其他异性并肩步行。然而,在欣喜之际,“我”又有所顾忌:“我们”的熟人“看见了这样的我们的同行,会怎样想”?于是,“我”把伞压得很低,“人家除非故意低下身子来”是“不能看见我们底脸面”的。

将路过的陌生女子认作是自己的初恋情人,这实际上是一种由情感急剧波动所致的情感错位,而这种情感错位又使“我”陷入了情感危机。

就在这时,“我偶然向道旁一望”,忽然发现妻子“倚在一家店里的柜上”,“用忧郁的眼光”看着“我”和她。妻子在跟踪他吗?――疑心生暗鬼。

男子的心灵历程的最后一段是恋恋不舍、怅然若失。

“我”还在想入非非:一阵风吹来,眯起眼的少女更加“娇媚”,我觉得她很像名画《夜雨宫诣美人图》中的日本女郎;同这样娇美的女郎共伞而行真是一种幸福,“在旁人的眼光里”,“我……或许成为她底丈夫或情人了”!就在这时,“我”耳边传来“这样的嘤响”:不必送了,雨已经停了。“我蓦然惊觉”,十分懊恼地收拢雨伞,“怨怼”老天爷“不再下半个小时的雨”。“我”不甘心于这场令人痴醉的艳遇就此了结,因而委婉地提出了继续陪伴的请求:“假使没有妨碍,让我送到了罢”;“假如还是下着大雨便怎么了呢?”但是,“我”不仅听到了少女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谢绝,而且还看到了她脸上的“特殊的端庄”,一种包含着少女们所特有的矜持、自尊和提防的'端庄。于是,“我”只好知趣地告别。

姑娘“消失在黄昏里”,“我”带着无尽的遗憾、惆怅似梦似醒地上了人力车;恍恍惚惚,“我”总觉得“有一桩事没有做完成”,“心里有着一种牵挂”。夜空中已出现了星星,但“我”几次想把手中的伞张起来。来到自家门前,“我”依然迷迷糊糊;叩门,屋内的人询问“谁”,――这询问声竟是那少女的声音!走进家门,灯下的妻子又变成了刚才那位在店铺里用忧郁的眼神看着“我”的女子,直到妻子问“我”为何回家这样迟,“我”的神态才彻底清醒。“我”骗妻子说自己与朋友在途中吃过“小点”,――“为了证实我的谎言,夜饭吃得很少”。

怦然心动――跃跃欲试――想入非非――恋恋不舍、怅然若失,作者周密而真实地描述了主人公邂逅少女后的全部心理流程。这种心理展示或心理分析是立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上的。

众所周知,施蛰存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同这个三十年代初兴起的流派的其他作家一样,他的心理分析小说也深受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关于人格结构及其内部冲突的学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板块,即本能论、人格结构论和心理解剖学说。本体能认为,人性的根本就是由生物能(或性能量)转换而来的心理能的发泄与反发泄;一切用于人格做功的能量都出自本能。人体结构论是关于本能的能量的投注和转移的理论。这一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储存本能的地方,是各种本能的驱动之源)、“自我”(是协调本能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平衡机能)、“超我”(在良心、道德律令、自我理想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它把本能力量转移到实现理想、创造等方面上来)。心理解剖学说把人的心理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其中,潜意识与本能密切相关,其中蕴藏有被压制的本能及与性相关的情感。

《梅雨之夕》的心理分析立足于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论。作品注重描写主人公的潜意识,尤其注重揭示人物的人格中的“本我”与“自我”的冲突。在“怦然心动”阶段,作者的文笔初步触及人物的潜意识。“我”为婚外的异性所动,并把她当作“美的对象”,主人公的这一心理活动并不排除“本能”的暗中促动;而在欣赏异性时;“我”自我辩白对异性绝对没有“依恋的意识”,且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中翘首以待的妻子,还寻找晚回家的借口,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则又展示了主人公的人格深处的“自我”与“本我”的交涉:“我”要发泄本能,“本我”要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则既对“本我”进行规范和抑制,又掩饰“本我”的越轨冲动。

在“我”想入非非时,作者有意刻画了“我”的深沉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深处的“本我”与“自我”的斗争。“我”隔着伞柄偷看少女时,少女突然幻化成“我”昔日的恋人;从表面上看,“我”的幻觉是由联想或情感错位所致,但实际上是人物的意识活动由意识、前意识而进入了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内有被压制的观念与情感,尤其是儿童的性发育过程的创伤性经验;由于种种原由,人们一般不愿或不能回忆这些观念和经验,但在意识或心理“监察”机制松懈时,这些被压制在潜意识里的东西就会冒出来,人们就会回忆起这些比较“阴暗”的东西。――由于羞耻感和顾虑道德谴责等因素的作用,也许“我”在婚后一直不愿触及自己的初恋,但突然的艳遇所致的兴奋与激动干扰了“我”意识中的“监察”机制,因而沉睡在潜意识中的对初恋情人的迷恋就苏醒了,无意识的非理性因素使“我”一时误认为面前的少女就是昔日的情人。担心遇到熟人而把伞压低和突然在道旁的商店里看到了妻子“忧郁的眼光”,这些行为和心理活动实际上展示了主人公的意识或人格深处的“自我”与“本我”的冲突。“本我”遵循着快乐原则,要主人公抓住机会尽情享受与少女相处的甜蜜与快乐,但“我”是有妇之夫,作为一个“绅士”,“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妻子的责怪、担心社会的谴责,甚至当即受到了良心的责备,于是,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汇之际,在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之中,“我”的顾虑与内疚就外化为妻子的忧虑,并且被投射到路旁店铺中的另一女子身上。这种“本我”与“自我”的冲突是极其真实的。它如实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对自我声誉和对已有的家庭的维护,对婚外异性的向往。

在怅然若失阶段,主人公更是频繁地往返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意识,是一种注意的感官,通过注意的活动,人们能够感知外界的现实环境和各种刺激,而潜意识则是一种非理性的不为人感知的心理现象。与少女恋恋不舍地分手后,由意识统摄的各种感官先后告诉“我”:雨住天晴,房内的答话人是妻子,门前站着的是妻子等等,但蛰伏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却仍存非份之想,还在追寻那已不再存在的快乐――主人公觉得“有一桩事还没做完成”,“心理还有一种牵挂”;而潜意识的非理性因素则使“我”先后产生一系列幻觉:误以为少女还在身旁,错把妻子的答应听成少女的“嘤响”,又将灯下的妻子看作店铺里注视“我们”同行的女子。

勿庸赘述,《梅雨之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周密、细致入微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对潜意识的性心理、性幻觉的展示。然而,这种描写与展示的成功又与作者对性心理描写的分寸感的得体把握和全篇的文笔舒展雅致密切相关。作者立足于西方的现代性心理分析理论而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我们感觉到作者同时又接受了东方古老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规范:男子邂逅情女,虽然艳心荡漾,但其言行皆“发乎情,止乎礼”,他始终恪守着“君子好色而不淫”的中庸之道;写男性的艳遇,展示人性的隐秘,作者不仅剔除了俗艳的字眼,回避了露骨的场面,而且还点缀了富有诗意的意境,溶入儒雅的情怀,这一切使作品具有诗一般的清丽素雅与含蓄蕴藉,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典雅的“中和之美”。

《梅雨之夕》令人久读不厌,其奥秘就在于作者描绘了一幅清丽淡雅的心画,演奏了一首婉转细腻的心曲。

《梅雨之夕》是最能体现施蛰存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的篇章之一。

《梅雨之夕》不仅具有新感觉派的一般特点,比如善于写人的独特感觉,而且竭力阐发人的潜意识。再加上这部小说文笔舒展,格调清新,艳而不俗,从而成为吸引众多读者的名作。

《梅雨之夕》几乎没有情节。小说采用第一人称,仅仅记叙了一位下班回家的已婚男子,在一个梅雨凉凉的黄昏,撑着伞步行回家的途中,邂逅一位无雨具的美丽少女,主动上前护送她回去的一段心灵历程。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是描写一种心理过程的。”但是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作者以娴熟的文字表现技巧,层层剖析了已婚男子流动着的心理意识:恍惚迷离、朦胧隐约、似有似无、似真似幻……。从而把读者带进了主人公那丰富多彩而又微妙曲折的内心世界。

遇到没有雨具的少女后,主人公首先怦然心动:“我开始注意她的美丽了。美有许多方面……而这个雨中的少女,我事后觉得她是全适合这几端的。”这时,“我”做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举动,举着伞“我也便退进在屋檐下。”为什么?“我”很坦然:“面前有着一个美的对象”。这是因为我出于对美的欣赏而不自觉地留下了,这时“我回家去”的主流意识逐渐淡化,而“少女”意识、“赏美”意识则上升成主导层面。

接着,“我”跃跃欲试。雨仍下个不停,而少女身上已被淋湿了。我想到自己有伞,渴望“如中古时期骁勇的武士似地把伞当作盾牌,挡着扑面袭来的雨”。“随即有一种男子的勇气升上来,我要求报复”。于是,奉行“现实原则”的“自我”就大方坦然地面对少女,提出了帮助的请求,也得到了少女的首肯。

随后,得偿所愿的“我”和少女共撑一把伞,开始想入非非。在这里作者刻画了“我”的深沉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深处的“本我”与“自我”的斗争。”“我忽然之间觉得很舒适,呼吸也更通畅了”。“超我”的胜利使我摆脱了对少女的亲昵感,拉开了距离,并进而产生解放、宽松之感。这既反衬了他与少女接触产生性爱的潜意识时的紧张感,也表现中国传统道德的压力是巨大的。

在最后的怅然若失阶段,主人公因少女的离去而十分懊恼地收拢雨伞,“怨怼”老天爷“不再下半个小时的雨”。主人公仍然频繁地往返于意识与潜意识之中。

《梅雨之夕》细致入微而又真实的描述了主人公邂逅少女后的全部心理流程,尤其注重对潜意识心理的展示。借助它,作者深刻地剖析了人物丰富多彩而又微妙曲折的内心世界。在所谓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冲突中,作者融进了中国传统的儒家规范:“发乎情止乎礼”。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这篇小说既较好地体现了弗氏学说,又不违背中国人的生活逻辑,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该文清新的写实文风,优雅的散文笔致,更让小说产生了令人悠然心会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