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永远的救主讲章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20:29:35 作者:琉璃 毕业论文 2023年永远的救主讲章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永远的救主讲章篇一

《遥远的救世主》应该说是一本好书,让我拿起来就放不下,被里面酷酷的男主角和完美之极的女主角,以及他们之间如天国之恋的感情所吸引。当我最后读完这本书,心里觉得十分的不舒服,说不清不舒服在什么地方,正好老公因工作所累,不能睡觉,没有他我也睡不着,不妨码几个字,让自己明白为什么不舒服。

芮小丹是书中的主人公,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天国的女儿》在书里一直伴随着芮小丹。她是个美丽到极致,聪明到极点,勇敢到无畏,对所爱的男人一脱到底无所保留,而又不死缠烂打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恐怕也只有小说中才可能存在。都说外貌是女人的名片,小说本身是奔着惊人骇俗去的,而在女人的容貌上还是不能免俗,脱不了女人本身的脂粉气。为了烘托这个不仅仅美丽之极的女人,还给与了她聪明和勇敢。如果故事就如此,还不失为一部好的小说。可到结尾,芮小丹因为奋勇和歹徒搏斗,失去了双脚,和美丽的容貌,在看到战友们到来的时刻,选择了自杀。

很多人问过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有什么感受。

最大的感受之一,是对人生命的尊重,无论这个人是以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而存在。

中国最大的歧视,恐怕是正常人对残疾人的歧视和莫名的优越感。一方面,作为正常人,对残疾人悲天悯人,另一方面,对于残疾人没有真正伸出手去帮助他们。在美国,到处都有给残疾人准备的停车位,桌子,所有的公共交通设施都有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

永远的救主讲章篇二

在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中,是围绕着被外人评价外经济界怪才的丁元英身边发生的故事的一步小说。

文章开篇通过展现出来的是美貌出众的职业女性肖亚文与好友芮小丹重聚展开。在见面后,肖亚文表明来此的意图在于向好友介绍自己的上司丁元英可能因为商业集资解散后面临生活窘境,可能需要好友芮小丹的帮助而安排住所。好友芮小单欣然接受了肖亚文的这个请求,并答应会帮助丁元芳安排住所。在此,肖亚文出于对好友的关心,详细介绍了他的上司的情况,并告诫芮小丹不要爱上他的上司,因为他的上司过于神秘、高深,不能被外人所理解。

由此,丁元英这个主要人物走向了前台。经过短暂的商业集资解散,他并没有得到一分钱,因此接受助手肖亚文的安排,前往了芮小丹替他租住的房子里居住。经过半年时间,原以为会主动找她提供帮助的芮小丹,却意外的发现丁元英在面对生活的窘迫时,却不会困难并不主动寻找芮小丹以求助,而却变卖唱片维持自己的生活。这让芮小丹对他的越发的产生兴趣,越发的想要了解他。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被外界不能理解的男人,由此而认识了音乐发烧友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等人,同时也引出芮小丹的好友欧阳雪等人。出于同样的爱好,他们很快貌合神离的走到了一起。在一次芮小丹与冯世杰因为购买音响的原因走入农村后,当他看到农村的贫穷被感震惊,因此萌发了想要救助一次这些人的意图。而冯世杰在看到丁元英这个人的音响的奢侈后,判定丁元英这个神人可以为他以及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时,通过芮小丹接触丁元英,希望通过丁元英的帮助可以为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在芮小丹与丁元英的热恋中,芮小丹提出了这个要求,并希望以此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她时,丁元英欣然接受。

但是正如丁元英与好友韩楚风所遇见的一样,靠着劫富济贫的方式并不能为农村带来真正的改变,而真正的改变在于每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改变,正如丁元英与老和尚悟道所得出的结论一样。

很快格律诗公司发展通过丁元英、芮小丹、欧阳雪、叶晓明、冯世杰、刘冰、韩楚风等各人的带动公司很快发展了起来,但是却也遇到了竞争对手的强力反击。此时职业女性肖亚文再次走出来,帮助公司打赢了官司,公司回归正常。而在其中,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很快就迫于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心,从而撤出了全部资本。在故事即将结束之时,芮小丹因为公务受伤,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活着的理由,选择了自杀。同时,刘冰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惜出卖灵魂想要与欧阳雪进行内幕交易时,却发现原来丁元英早已经有所安排。事情败露,选择了自杀。同样圣乐集团总经理,因为一时失误,致使公司受到巨大损失,也选择了自杀。

故事结尾,丁元英离开古城准备前往德国,结束了这部通俗小说的全文。

纵观全文,每个人物有着不同的人物特性:

丁元英:商业天才,有着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和浑厚的文学造诣,能从现实中发现平常人所不能发现的一切规律。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对国家、民族的那份侥幸等待救世主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强的理解。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他一直都是主角,但却是个甘愿远离世俗的人。拥有音乐与茶道,便是他的天堂。孤单对他来说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无聊的消遣,是他那种人的一种境界。

芮小丹:一个有着自我意识很强的知性女性,有着长远的远景规划。对于贫困、富贵,自觉无关紧要。有着小市民过平平淡淡的生活的日子。内心的纯洁,让他向往爱情,但又不甘于堕落情场太深,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愿意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恋人,而不是被另一半束缚的女性。

欧阳雪:经历很多苦难走上发家致富之路,有着顽强而又现实的心理。对朋友知根知底,知是知,不知便是不知。有很多作为是出于对朋友的保护,同时也拥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刘冰:做过很多伙计,但没有几次是成功的。心底有着许多小算胖,希望通过丁元英的帮助,为自己带来发财的路。同时对上层人士的生活,有着谄媚的向往。但面对危机时,却选择退避。但在退避的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甘于在公司从事一份工作。在发现自己与财富错过时,却又后悔不已。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用丁元英所谓的内部记录去赚取不义之财。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也是他走向悲剧结局的唯一原因。

冯世杰、叶晓明:冯世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成丁元英到村里发展,一来是带动村里人走向富裕,同时也可以时自己的名望因为此时有所提升,所有从一开始就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触丁元英,最终如愿。但在面对利益危机时,一时拿不定主意最终选择了逃避危机。虽然有他的逃避,但从本性上看,他有着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但那颗诚实善良的心还是值得赞同。叶晓明,从一开始就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且有着小聪明面对困难,立马退避三舍,且是直流勇退。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

韩楚风:丁元英的好友,有着商业头脑和不下于丁元英的智慧。但形式适当合理,对待朋友很用心。是一个朋友值得珍惜的好朋友,同时可以和丁元英交换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哲理的看法等。

肖亚文:职业女性的做法,让她很受朋友欢迎。话不多说一句,能够很快理解别人的用意。不对事情做过多的口头评价,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审时度势的洞察力。在别人选择退却的时候,她却迎难而上,既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收益的同时,还巩固了与朋友的关系。

通过通读全文,我觉得文章主要详细阐述了作者的以下几个观点:

1。在本文中,阐述人吗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可能面临的三种选择:1。迎难而上;2。果断退却;3。从中分析出事件发生的本质在作定夺。

2。在本文中,深刻的阐述着道德、思想、人性三个话题,世界观决定了人性的本质,人性本质决定其品质的好坏。

3。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关生命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1。平凡的活着活得是安静;2。高雅的活着是独孤求败的那种孤傲。

4。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对人的几种分类:1。深刻理解道的人。2。平凡而简单的人。3。奸诈狡猾的人。4。自作聪明的人。5。老实巴交但有着小算盘的人。

5。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文化之间的差异:高雅的文化总被少数人掌握,世俗文化被大多数所能接受。但很多时候,高雅文化掩盖了世俗文化的锋芒,且至始至终都是文化的主流,无可取代。

6。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救世主的理解:1。救世主本身并不存在,只是你的渴求心理造就了救世主在你的头脑里。2。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是你自己从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改变了你的人生态度,那么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永远的救主讲章篇三

《遥远的救世主》,即电视剧《天道》,讲述的是一个女警察笍小丹和思维缜密的丁元英一起策划了对王庙村超级贫困县扶贫的故事,道出“本来就没有救世主,有的是忍别人所不能,苦别人所不能”的自救生存法则;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各个阶层对困境的解决方法各有不同格局,消极,积极,退缩,愤怒,把面对挑战的人性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刻画的淋漓精致,总之,这是值得一部深思的作品!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录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用、易懂成了流行品种。

只要不是我觉到、捂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觉到、捂到的,我才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故事里的三个小人物股东,在公司遇到强力竞争对手的官司起诉时束手无策,在求和失败后选择退缩,他们认为公司会败诉,于是马上放弃了三年以来辛苦奋斗的成果;而另一个女主的朋友确在这畏难当中选择入股公司,相信公司。

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识造就不一样的选择。

在公司后来再次发生转机的时候,前股东小人物刘冰深感不是滋味,亲历了公司的演变,从无到有,当公司即将跨入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危机的时候,他自愿退出的,至此他与美好前程失之交臂,成了局外人,在他内心只有孤独、茫然、苦闷和痛苦。

这盘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子。

允许几个股东去扒井沿儿,能不能爬上来取决于他们自己。

怎么他就是得不到他想要的?

自认为正确的他最后想扳回一步,哪知俩边都得罪成为货真价实的小人,再也没有他渴求的锦绣前程,他的梦破碎了,最终跳楼解脱。

而另一位中国音响界的领军人物从初始创业的艰辛走到如今响当当的行业地位,再到现在公司面临的困窘,动摇了他在音响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面子挂不住的憋屈绞痛心理,最终选择了开车跳河自杀。

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具体到当下的事,就是认准市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如果你根本没有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有用。

故事里,王庙村的所有村民火力全开,动员全家老老小小,在自家简陋的屋子生产设备,包装设备。想象一下,这个村庄,一年连4元水电费都交不起,现在遇到了有工作做,农户成为个体经营者,各自负责自己的生产线,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法则,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是靠过去几十年别人输血扶贫还越扶越贫。说到底,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在浩瀚的宇宙,在时间的长河,在进化的历程中,渺小如尘埃的你的选择,至少对你这个个体而言有无限的意义。

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在时间、空间与进化的无常中,你的选择尤其可贵,你甚至可以凭借选择,而透过无常,看到恒常。

永远的救主讲章篇四

近年来很少看电视剧,最近身边有几位朋友推荐我看一下《天道》,我破天荒的连续看了三天。

故事很简单,商界“鬼才”丁元英毁约私募基金合约,被合约冻结个人资金并限制从业三年,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城市隐居生活。作为东道主的芮小丹且深深爱上了这个“跟正常人相比,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的极品混混。”,而“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的丁元英也感叹“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

大隐隐于世

在热恋期间芮小丹希望丁元英帮她在贫困村画一个神话,丁元英告诉她“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但他还是尽力带领贫困村民“扒着井沿看了一眼”,是否造血成功,还要看他们的造化。

这个看似神话的故事,且透露着无数人生哲理,在剧情始终贯穿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我理解为“神”是人们心中向往的那一份自由,而自由又是什么,自由即自律,而这个“律”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最终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

简单的道理往往易懂,但往往也最容易被忽略,就如丁元英所言“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自知之明又是何其之难。《孙子兵法》云: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我认为,知己不知彼,胜率不止50%,至少是80%,要把功夫下在知己上,知道自己有什么,能什么,我不管你怎么样,因为我也管不着,我只管我怎么样,你怎样我都有准备,我还能调动你;读《曾国藩全集》也是这样,他的日记里很少谈敌情,都是在研究自己军队建设管理的事,亦是同理。

人生的轨迹在于自己勾勒

丁元英小试牛刀是让欧阳雪买股票,欧阳雪是亲眼见过有人在交易所哭泣的,所以她对此事很慎重,压上了自己可以承担的筹码,这里很是佩服欧阳,不愧是一个合格投资人,她最终笑了,因为她遏制住了心中的贪恋,遵循的丁元英的及时卖出的指令。丁元英对股票的认识是: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上产经营,而是产生于股票市场本身的投机性,它的运作动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的口袋里去,它的规律是,把大多数的肉填到极少数狼的嘴里,私募基金是从狼嘴里夹肉,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之外的风险,所以,得适可而止。虽然此话有点偏激,但今天中国的股市又何尝不充斥着这种味道。

丁元英的锋芒毕露是带领王庙村的村名扒着井沿看了一眼,他认为无论做什么,市场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制力作用下的杀富济贫,这就可能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杀富是不是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二是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事实也是如他所料,音箱界三大巨头之一林雨峰,开车冲下山崖,林雨峰知道自己很强,也感觉到别人很强,但他还是败了,他败给的不是人,是道,是市场合理分配的需求,就如光脚的贱了穿鞋的一身泥,你又能如何。

剧中还有一个可怜的人物,刘兵,一个从井底爬起并在井沿上悬了一会的人,最终摔得粉身碎骨的人。当初退股他若原路返回,至少还有一条命在,但看惯了人世繁华,怎么还回得去,但又不愿意面对事实,他不及叶晓明的敢于面对,更不及冯世杰的豁达自嘲,结果也只有冯世杰沿着井沿爬了出来,有时候傻人有傻福吧!

有时候傻是一种幸福

剧中最幸福的应该是芮小丹,我不知道这么说是否正确,毕竟她最后因公殉职,但我想这是她的道。剧初,丁元英就要求她“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是应该,而不是我希望。”,说明丁元英了解芮小丹,他也给她指了一个道,“国家机器不缺少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需要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价值。”,可这是丁元英的道,不属于芮小丹。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芮小丹是警察,发现疑犯,执行抓捕,这是她的道,按着道办事她就是神,所以我说她是最幸福的。

水,永远充满着智慧

最后还想聊一下剧中主角,丁元英。“本是后山人,偶坐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这是芮小丹第一次接待丁元英时,丁元英的自嘲,芮小丹也就从这里开始爱上了这个男人。《孙子兵法》云: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在这样一个孤僻的小城,居然还有一个这样的高人,或许也是如此。

丁元英对格律诗公司的商业策划真可谓“能致人而不致于人,知战之时,知战之地”,将所有的功夫都下在了没有故事的地方,所以当竞争对手奋起抵抗时,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在战场在哪?对手是谁?败也是理所当然。

永远的救主讲章篇五

回到广场,丁元英仍以哭墙为背景给她照了几张相,然后说:“祈祷是这儿的人生活的一部分,你说他们在祈祷什么?”

芮小丹说了两个字:“和平。”

丁元英问:“如果你是上帝,面对耶路撒冷你会怎么样?”

这次芮小丹只说了一个字:“哭!”

其实豆豆的小说,我最先读过的是《天幕红尘》,并非这本《遥远的救世主》,但后者对于我的冲击更甚。阅毕,略有感,遂记之。

小说的主角是丁元英,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中,这一角儿由王志文饰演。而这个角色就仿佛是为他而生的一般,不论神态个性还是言行举止,他都能完美诠释,不多一分,也不差一毫。

说回小说,这丁元英,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的助理肖亚文这样评论他:“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他的至交好友韩楚风说他是个明白人;而少林寺智玄大师则言如点睛:“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往于胸中,游离心外——痞气。”这个评论,真叫人拍案叫绝!丁元英是个与世无争的人,他内心丰富,学识渊博,睿智,冷静。从资本市场的叱咤风云到古城小镇的偏安一隅,他能掌管得住四亿欧元,也能用区区几千元就打发一年的生活。同时,他还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成见深入骨髓的人,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喜欢上这个人物了。

丁元英醉醺醺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

韩楚风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再也笑不出来了。他的酒量比丁元英大多了,此时从容地倒上两杯酒,手不抖酒不颤地递给他一杯,自己端起一杯,碰过杯子一饮而下,然后静静地看着他,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话:“兄弟,我用一位哲人的话给你画个圈儿,你就在里面好生呆着吧,你一出声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活埋了。”

丁元英问:“什么圈儿?”

韩楚风没有回答,脑海里却想着尼采的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并非几人几言所能改变的,而救世主并不存在,真正能改变世界的永远都是人类自己。书中提出一个“文化属性”的概念,并借此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出了呐喊,但这座大山,又岂会被轻易撼动。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这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它将基督教、佛教和道教联系起来。“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即道性自然,虚无大道,自然为性。可以用李航的《道纪》来解释:“通过人来了解地,通过地来了解天,通过天来了解道,最后通过道来了解万物。”而“如来”则出自佛家经典,是感叹世界如恒河之沙,无所如来,无所如去一般。所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不论是信西方的神还是中国的道,其最本源的信仰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遵循客观规律,也顺应自然法则,天地间的一切都是如此。

文中丁元英与韩楚风去五台山拜访智玄大师那段也十分精彩,但自己才疏学浅,对于谈佛论道,实在是不甚了了。在此就不多做评论,仅谈些自己的看法:为人,就免不了生老病死,活这一世,就会有喜有怒,有爱有恨,凡事都有其对立的一面,善即是恶,忠即是奸,一个生命的开始,总是以另一个生命的终结作为代价,因果循环,而这就是道。丁元英是一个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人,但他却对世俗怀着居高临下般的包容,因为他知道,这也是道。

至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和剧情,我着实不想透露太多,因为这样一部小说以我的学识还不够资格在这儿评论说道,有可能的话,希望大家还是能亲自找寻属于你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