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通用18篇)

时间:2023-12-29 05:40:56 作者:琉璃 心得体会

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如故宫、天坛、长城等,吸引着数百万游客的目光。请欣赏以下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北京传统文化的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认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本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故宫于1406年开始建设到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进了故宫的正门——午门,一个大广场呈现在我们眼前。广场上有五座精巧的汉百玉拱桥,名叫金水桥。桥下有一条河,形状像玉带,漂亮极了,阳光照着河水泛着金灿的光,仿描水下真的有金子一般。

故宫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故宫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故宫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刘伯温的人。有一天,他对皇帝说:“陛下,臣昨晚做了个梦,梦见玉帝说皇上住的宫殿心须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则会有灾难。”皇帝听了,命令刘伯温去选宫殿。过了十个月,宫殿造好了,人们发现那“三十六金刚”只不过是黄金,“七十二地煞”只不过是七十二口大缸。

故宫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恢弘大气,威武雄壮,中国红显示出古时皇家的气派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宝。我们更应该为古人建造这么宏伟壮丽的宫殿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者:林语萱。

故宫旧称紫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屋宇大约有九千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宏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我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利,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秦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交秦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4年,北京政变后,报废黜的清末代皇帝博仪出官,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国家博物馆。

故宫所代表的是已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我为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这份自豪将鞭策着我不断前进,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高三作文北京故宫

暑假里,我和妈妈很高兴来到了北京旅游。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故宫博物院参观并游览。

走进故宫的大门,人山人海,不过丝毫没有影响我游览故宫的心情。

“哇!这里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喊起来。

”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宫的建筑模型和它的建筑构建。

导游说:“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999间半。

宫殿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黄色的琉璃瓦,到处是龙的图案,并饰以金壁辉煌的色彩。

故宫它的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我们从御花园一直游览到太和殿,真是叹为观止呀!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琼楼玉宇。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去,里面有许多以前皇上用过的家具,破破烂烂的,还有蜘蛛网!我奇怪地问:“妈妈,这些是什么东西呀!乱七八糟的!”妈妈说:“其实以前这里有很多珍宝,但蒋介石逃到台湾时掠走了宫中的许多珍宝,还有一些流失在国外”。

听到这里我有些惋惜,我为这些宝物的流失而感到难过。

故宫一游使我流连忘返。

故宫的建筑实在是无以伦比的杰作,它真是一个奇迹!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为古人建造这么宏伟壮丽的宫殿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不受到破坏,让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万古流传。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䢖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把!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午门、北门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吧!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山顶建筑。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到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殿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旧称紫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屋宇大约有九千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宏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进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因为故宫太大了,所以需要地图。我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利,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秦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交秦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4年,北京政变后,报废黜的清末代皇帝博仪出官,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国家博物馆。

故宫所代表的是已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我为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这份自豪将鞭策着我不断前进,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故宫有多大?

故宫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大小宫廷70余座,房屋900余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屋顶上为什么没有鸟?

因为故宫屋顶上的瓦采用的是琉璃瓦,瓦片光滑,鸟类无法停留。二是因为黄色琉璃瓦会在有阳光的天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在飞行的鸟儿不敢在上面停留。三是因为屋脊上有神兽雕像,会吓跑鸟儿。

故宫的历史。

建于明永乐5至18年(1407—1420),至2020年今,故宫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它于1914年设为古物陈列所,1925年改为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

故宫建造的材料。

柱子用的木材多是来自川、粤、闽、浙的楠木,后因楠木稀少,改用东松木;石料也是来自中国各地,汉白玉来自北京房山区大石窝,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来自河北曲阳县,太湖石产自太湖,城砖是山东临清的,金砖则是苏州烧制而成的。

游完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之后,妈妈又带我们去了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场所,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因此被称为北京的“心脏”。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帝朱棣统治期间。故宫富丽堂皇,多处用十分珍贵的汉白玉制作而成,让人称赞不已。

进入午门之后,就等于正式走进故宫了。我们穿过太和门,来到了非常雄伟壮观的太和殿,太和殿为皇帝上朝的地方,也就是皇上的“单位”。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过了中和门、中和殿、保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乾清宫,乾清宫附近有一个名为“养心殿”的宫殿。乾清宫、养心殿都是皇帝的住所,不同的是,明代皇帝包括清代的前两位皇帝都住在乾清宫,而雍正帝及此后的皇帝都住在养心殿。

下面我们又来到了后宫,后宫分着东六宫和西六宫。其中,坤宁宫为明代皇后的寝宫,清代皇帝和皇后大婚的地方。而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钟粹宫、咸福宫、延禧宫、承乾宫、太极殿、景仁宫、永和宫、景阳宫、长春宫则为妃嫔寝宫。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储秀宫的“丽景轩”,因为慈禧老佛爷为贵人时在此住过的啦!呵呵。

一座城,一座神秘莫测的城,红墙高耸、角楼巍峨,百姓不能踏入半步的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这就是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地处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9),历时建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员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视为“天地会合,阴阳交泰”之处。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统治了中国近5。它的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8700多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故宫,满目都是金黄的屋顶,朱红的宫墙,在阳光的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熠熠发光,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原本暗红色的高墙也明亮了起来。徜徉在故宫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活生生的历史从这里走了出来,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朱门金钉,红墙黄瓦,让这座宫殿变得庄严,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故宫最美的时候,是在大雪过后。一场大雪,让故宫沉寂了下来,一改往日的金碧辉煌,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夺目,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走进它,却又不舍得破坏那份安宁。

大人们行走其中,会谈论历史的盛衰。而孩子们走进其中,大多都会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兽所吸引,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探究着小兽的来历。其实这些小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兽。在古代,宫殿檐角上的神兽数量是由建筑的规模和等级来决定的。一般以1、3、5、7、9这五个奇数为准。而太和殿在三个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个神兽,在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象征着十全十美和至高无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据说是齐闵王的化身。之后的这十个神兽依次为象征帝王的龙,百鸟之王的凤,勇猛威严的狮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马,象征尊贵的天马,能够防灾灭火的押鱼,护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祸灭灾的斗牛和能够降魔庇灾的行什,它们都无比威严。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它们会和他一起镇守江山,反映了统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闭馆的时间到了,工作人员推动厚重的城门,随之就会听到一个沉重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厚重,似乎在诉说故宫几度荣光几度蒙尘的历史。逛故宫,就如同翻阅一本历史书,展现了宫廷文化以及民族的信仰与审美,也再现了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其中还有更多故事,等待我们挖掘和探索。

故宫令我难以忘怀,因为它实在是太壮观了!

在远处看它,雄伟壮观的古代宫殿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宛若一名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好个气派的建筑!

这样的景色,让我回忆起了一句诗: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我认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去年的暑假,我终于去了我梦寐以求的“故宫”。我们跟着导游一进去,人山人海,非常壮观宏伟,故宫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场所,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因此被称为北京的“心脏”。

故宫建筑分为南部前朝部分北部后寝部分,进入午门之后,就等于正式走进故宫了,我们穿过太和门,来到了非常雄伟壮观的太和殿,太和殿为皇帝上朝的地方,我们继续往前走,走过了中和门、中和殿、保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乾清宫,乾清宫附近有一个名为“养心殿”的宫殿,皇帝经常在这里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后宫,后宫分着东六宫和西六宫,其中,坤宁宫为明代皇后的寝宫,清代皇帝和皇后大婚的地方,而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钟粹宫、咸福宫、延禧宫、承乾宫、太极殿、景仁宫、永和宫、景阳宫则为妃嫔寝宫,在听导游讲解关于后宫的简介时,我脑海出现了在电视上看过那些宫斗剧的画面。

已经在太阳下晒了一整个上午了,逛完故宫我早已满头大汗,故宫既雄伟又壮观,真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真美!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产。比如:陕西兵马俑、长城、云南丽江故城……今天,我重点介绍北京的故宫。

故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轴线的中心。它从公元1406年开始建造,到公元14完工。宫殿七十多座,是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是一座长方形城池,9故宫周围建有十多米高的城墙,外加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构成了城中之城。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的建筑精华,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多么的强大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最显要的位置。它是皇权的象征,皇帝在这举行典礼,如皇上登基,册封皇后等等。太和殿建造完后,被毁了好多次,因骨架不稳而重修,两年后又重新崭现在人们的眼前。

古代的建筑物全是以木材为骨架,遇到火就烧掉了,所以人们想到在屋顶上放镇压之物来防火。屋脊两端的小兽被称为“吻兽”,传说它有降雨的本事,一旦走水(古时候发生火灾叫作走水)就会有雨来灭火。它还能起到连屋顶瓦片的作用。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有一股想去北京故宫的冲动呢?

游客们,大家好!我姓周,大家可以叫我周导,也可以叫我小周。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能对故宫有所了解。请大家紧随我的脚步,前方就是故宫了。故宫,又叫紫禁城,在北京的市中心,面积大约有72万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建筑群里的精华,也是世界五大宫的其中之一。我要来考考我们团里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五大宫是哪五大宫吗?答对了,除了我们国家的故宫,还有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这五大宫并称世界五大宫。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故宫了,我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三大殿,它们是世界闻名的,独一无二的建筑,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原名奉天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我们走近去瞧一瞧,大家可以想到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大殿吗?金碧辉煌不错,古色古香也行。仔细看这一根根的红漆柱子,粗壮扎实吧?这些都是精心挑选的整木啊!再看窗框上雕刻的精美艺术品,简直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皇帝的.宝座更是金光闪闪,扶手上到处都是龙,正上方“正大光明”四个大字也是熠熠生辉啊!

前方就是中和殿了,请大家跟我往里走。中和殿是三个殿中面积最小的,但是它小而精致,它是皇帝去太和殿之前休息的地方。小周要请大家抬头看看中和殿檐角上蹲着的小兽,大家可以数一数,总共有几只小兽?是的,9只小兽,有谁留意刚才太和殿的小兽有几只?哈哈,答对了,有十只,那么为什么这个数量上会有不同的呢?我先卖个关子,等大家参观完保和殿再告诉大家。

保和殿,顾名思义就是保持宇内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高有29米,殿顶呈梯形,高高在上。屋顶上全是黄色琉璃瓦,里面金砖铺地,可以说非常富丽堂皇。大家来看殿内的这块匾额,上面写着“皇建有极”,是乾隆御笔题词。相传乾隆年间,科举考试殿试的地点就在保和殿。出了保和殿,我们也来数数檐上的小兽吧!是不是跟中和殿一样,9只小兽啊?现在小周要告诉大家了,其实我们中国古代建筑在装饰上是非常有讲究的,皇帝是九五之尊,所以数量以9居多,而太和殿又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上面有10只小兽,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只,其他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除此以外,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还有象征意义呢!它可以消灾免祸,逢凶化吉。

接下去的时间,小周交给大家自由支配,大家可以沿着这条中路去参观一下乾清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古代帝王嫔妃的生活。咱们2个小时以后在神武门集合。

游客们,一上午的游览结束了。相信大家参观完故宫有不少感叹吧?小周在这里跟各位说再见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给大家讲解。大家下次来北京记得找我哦!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居住场所,被称为北京的心脏,因为他在北京的中间。建于明代永乐帝朱棣期间,本站用的是十分珍贵的白玉作成的。

进入午门之后,就相当于但是走进了故宫,穿过太和门,来到壮观的太和殿,这里是为皇帝上朝的地方。这还有个故事: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建九龙壁,需要技术高超的人,马德春的技术就很好,做这行做了几十年了,他选了几个技术高超的人,就开始建九龙壁了,他说那玻璃的颜色和火候都要恰到好处,准备好工具之后,他们就开始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烧成了。过了几天,他们准备把九龙壁拿去见皇上,但在走的过程中,一个小工匠扑通一声,把那琉璃瓦打碎了。马德春望着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他说谁都不许把琉璃瓦的话说出去,这可有杀身之祸呀。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一个人来到小仓库,悄悄自制琉璃瓦。几天后,皇上规定的时间到了,几位大臣进门一看,那栩栩如生的九条龙和真的差不多,皇上赞叹不已。

外朝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中心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统称三宫,在古代,故宫被称为紫禁城。

故宫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到故宫来,我给你一一讲解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北京有许多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颐和园,天坛等等,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就非故宫莫属了,故宫是个美丽的地方。

故宫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走进故宫的大门,穿过端门,就来到了午门前,是一条宽宽,长长的大道,这条道分为三部:中间是皇上走的,叫御道,左右两边则是文武百官走的的地方,古代对什么人走什么道,很有讲究。左右两边,一边文,一边武,这两条路,跟水泥路差不多,这是大臣的路,中间是皇上走的,高高凸起,还有图案,在故宫,这御道多的是,但最多的是龙。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故宫里随处可见的楼房,这些楼房梯形的屋顶四个角上是一些翘起的金色图案,十分精致,十个红色柱子,把楼房支撑起来,真是让我看的目不转睛。

走进楼内,如果你仔细点的话,就会发现每一段台阶都有九级台阶,这是因为在古代9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大家认为只有皇上才能配得上九,所以才有了九五之尊,九九归真这种说法。

故宫的美随处可见,她的美就算用千言万语也说不完,故宫我为你感到骄傲!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游览故宫今天,妈妈带我去北京游览故宫。

故宫里虽“地大物博”,但仍人山人海,到处涌动着天南地北、说着各地方言的人们。他们有的忙着拍照,有的坐着放松僵直的腿……太热闹了。这里不但浓缩了中国古代文化,也浓缩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故宫9999间大大小小的房子里,收藏着历代帝王的日用品和象征着富有的藏品,林林总总,举不胜收。而我最看重的却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宫殿筑造的精美和宏大。

故宫是中华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你看那一个个摆在院子里的大水缸,当时都装满了水,是古人用来的消防的:你再看那院子的地,用巨大的砖块砌成,比故宫外高很多,坡度很大。原来是为了下雨时便于排水。据说,无论雨多大,院子里不会有一点儿积水。这一点连现代城市也做不到。住在这里的帝王们十分注重享受,要求冬暖夏凉,整个故宫下边铺满了烟道。冬天太监们在地下烧木炭,上面温暖如春,而夏天因为建筑高大,通风很好,所以又很凉爽。由这里我脑海里有了很多联想。

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你只要来故宫一次一定会为之肃然起敬。而后来我们逐渐落后了。洋人用我们发明的指南针为他们的海盗船导航,用我们发明的火药造炮弹来压迫我们。

中华民族复兴吧!我正好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国春色。”说的就是故宫,北京故宫位于中国北京,被人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走过大门,来到太和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把宝座了,金碧辉煌的龙条纹。不过话说回来,这太和殿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其实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兵的朝贺。

穿过太和殿就到了中和殿。内部结构与太和殿差不多,只是宝座颜色并不是金色。而这座宫殿又用来干啥呢?中和殿是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的地方。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庆典的官员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参与庆典。

太和殿是最大的一个宫殿,中和殿是最小的一个,而保和殿则是两中间的。那这个保和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康熙皇帝上位后八年内,都是住在保和殿里面的。不过当时的保殿收做“清宁宫”,据说康熙皇帝是因为想住里面,所以特意给保和殿改个名字。可见宫里的规矩,其实是皇上定的,他想用保和做什么那就用保和殿做什么。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在清代,坤宁宫主要成为宫内萨满教祭神的场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不过只有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大婚时均先在此居住二日,再迁居乾清宫或养心殿。而皇后日常不住这里。这几位皇帝都是幼年登基,所以还能有皇家婚礼的机会,而其他几位皇帝都是结了婚才继业的,自然各位皇后娘娘也就没机会在坤宁宫享受一下了。

如果您恰好来到北京,或想来北京,那么北京故宫就是最佳旅游地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我去过许多地方,这些地方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我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北京的故宫。

我们走过金水桥,就来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高35.05米。主要建筑材料是木头,屋顶用金黄的琉璃瓦砌成。抬头望去,就好像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站在殿前,就看到了象征着长寿的铜龟铜鹤,防火用的18口大缸,还有日晷、嘉量各一对。很多人都以为这里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其实并不然,太和殿一般是皇帝举行各种典礼的地方,太和门和乾清门才是处理政务的地方。据说,太和殿还曾是科举考试的考场。

欣赏完雄伟的太和殿,穿过乾清门,我们来到了御花园,这儿是帝后茶余饭后休息游乐的地方。大片的古树郁郁葱葱、千姿百态,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园内有两颗古柏,粗枝长在了一起,名叫“连理柏”,游人们正站在树下争相合影留念。园内有一座漂亮的假山,是用各式奇形怪状的石头堆砌而成,叫做堆秀山。每年登高、赏月活动也在这里进行。

漂亮的故宫,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它令我久久地沉醉其中……希望有机会你去细细游赏。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故宫,它过去是明清时的皇宫,它位于北京,现在是故宫博物院。

故宫分别有四个门,南门也就是正大门,北边是神武门,东边为东华门,西边为西华门,走进故宫穿过许许多多的房子,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它在坤宁宫的后方,它在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

传说当年刘伯温在修建故宫的时候,他曾做了一个梦,梦里玉皇大帝告诉他修建皇宫的数量不能超过一千,刘伯温把他做的这个梦告诉了皇上,皇上听了便对刘伯温说:“那就修建九百九十九间半”。

在故宫里还有一口井,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时,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宠妃珍妃丢进的这口井,因此珍妃才溺亡,之所以才得名为珍妃井。传说在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有一口普通水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据说每到午夜时分,珍妃的冤魂便会从这口井中爬上来弹琴、唱歌、哭诉自己悲惨的过去,不禁让人听后背脊发凉。因此,又有传言,故宫每天闭馆前都会用铁棍锁住珍妃井。

故宫它不仅是北京的中心,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丰富内涵的核心,它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的象征物。它作为博物馆里面有金银、值钱的珠宝玉器等宝物,例如有一把名叫檀香木的椅子,它采用了檀香木,檀香木头做的椅子不管过了多久都会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故宫有着强大的研究力,同时故宫还是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壮观的,也是美丽的,故宫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每一座房子都是精美的,它的建筑由来是经过一代一代皇帝才建筑好的,里面每一件物品都是无价之宝。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今天,妈妈带我去北京游览故宫。

故宫里虽“地大物博”,但仍人山人海,到处涌动着天南地北、说着各地方言的人们。他们有的忙着拍照,有的坐着放松僵直的腿……太热闹了。这里不但浓缩了中国古代文化,也浓缩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故宫9999间大大小小的房子里,收藏着历代帝王的日用品和象征着富有的藏品,林林总总,举不胜收。而我最看重的却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宫殿筑造的精美和宏大。

故宫是中华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你看那一个个摆在院子里的大水缸,当时都装满了水,是古人用来的消防的:你再看那院子的地,用巨大的砖块砌成,比故宫外高很多,坡度很大。原来是为了下雨时便于排水。据说,无论雨多大,院子里不会有一点儿积水。这一点连现代城市也做不到。住在这里的帝王们十分注重享受,要求冬暖夏凉,整个故宫下边铺满了烟道。冬天太监们在地下烧木炭,上面温暖如春,而夏天因为建筑高大,通风很好,所以又很凉爽。由这里我脑海里有了很多联想。

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你只要来故宫一次一定会为之肃然起敬。而后来我们逐渐落后了。洋人用我们发明的指南针为他们的海盗船导航,用我们发明的火药造炮弹来压迫我们。

中华民族复兴吧!我正好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故宫一定很大的,也是皇帝经常住的地方,但是我猜错了一半,皇帝只有冬天的时候才会住,前面是一些雄伟的大宫殿,有一个玉雕,上面刻着游龙在腾云,栩栩如生地,像真的龙一样,还有另一个接见大臣的宫殿它铺的居然是金砖,不过这金砖根本不是金子做的更离谱的是金砖还不是金色的,还是绿色的,原来那是烧制而成的极品金砖,要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标准。敲之有声是敲出来有金子哪样脆的声音,断之无孔就是断了没有任何空隙。

听讲解机说,皇帝居然不是居住在雄伟的乾清宫而是住在小小的养心殿,原来,皇帝是发现看似雄伟的乾清宫不适宜居住,而搬到养心殿,而且还不是一直住,因为这里太热了。清朝皇帝都是满族人,不习惯太热。一般都在圆明园,所以圆明园那么大就是因为这个。

故宫里面有很多殿很多都不开放,开放的大多数都是慈禧的,皇帝的还少一些,剩下的都是宫女大臣住的,还有军机处,在养心殿旁边的不起眼的小房子,我认为,原因是军机处近好找大臣商量,第二就是防止被敌人一眼就看出来是军机处,就给拆了。特别是御花园,看起来要山没山,要水没水,根本不像是御花园。但是实际上以前很漂亮,只不过经过了岁月。

故宫是说它不大不对。所以光是开放区都没看完,主要是因为殿太多,所有的小殿都差不多,根本没看头。大殿特别少,没得看。

故宫是以前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之一。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今天是星期五,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北京故宫。啊,这里的人可真多啊!

我首先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伟大毛主席的画像,真是雄伟壮观啊!爸爸买完门票,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缓缓进入。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们从午门进入,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故宫的规模真是庞大,这里的建筑规模也非常宏伟有气势,我想古代人民也非常聪明,利用自己的智慧,建成了赫赫有名的紫禁城,名扬全世界。

我观看了故宫的太和殿、养心殿、御花园等好多地方,故宫真是太大了,爸爸说一天也转不完,最后我们从神武门出来。

我跟爸爸说,明年放假我还要来北京,我爱你北京!

故宫里的龙。

有一位细心的中国人仅仅数了一下太和殿的龙装饰,就有12654条龙。

太和殿中皇帝宝座上面有金漆雕龙19条,宝座后面的屏风上雕刻着79条,加上宝座下边的金漆木台及其他摆设,一共有590条龙。

宝座两边,有6根盘龙金柱。宝座顶上,是一口藻井,正中是一条口含宝珠的巨大蟠龙,深井四周飞腾着16条金龙。大殿的天花板上,画满了金龙图案,共计3909条彩龙,光彩夺目。

大殿前后有40扇大门,每扇门就有5条木刻雕龙,再算上门和窗上画的龙,共有3504条龙。

故宫一共有9000多个房门,那么,整个故宫又有多少龙呢?真是数也数不清了。

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小吴,我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在“世界遗产列表”当中的一处景物——北京故宫!

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故宫位置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大家看!这就是故宫!这是多么雄伟啊!故宫是在公元1406年建的,在1420年差不多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建的。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3,600平方米,可真大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个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大大的城堡。故宫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可以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看!故宫一共有4个门,门可真多,显然表示出故宫的大,正门名字叫做午门,东门名字叫做东华门,西门名字叫做西华门,北门名字叫做神武门。面对北门的神武门,有用土块和石头建筑成的大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以说是故宫建筑的天然屏障!

接下来给两个钟头的时间游玩,请注意下面的提示:

1、不要随地吐痰!

2、不要乱扔垃圾!

3、不要乱动东西!

两小时后回到原地,准备上车回宾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作文

一座城,一座神秘莫测的.城,红墙高耸、角楼巍峨,百姓不能踏入半步的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这就是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地处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906年),历时14年建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员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视为“天地会合,阴阳交泰”之处。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统治了中国近500年。它的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8700多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故宫,满目都是金黄的屋顶,朱红的宫墙,在阳光的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熠熠发光,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原本暗红色的高墙也明亮了起来。徜徉在故宫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活生生的历史从这里走了出来,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朱门金钉,红墙黄瓦,让这座宫殿变得庄严,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故宫最美的时候,是在大雪过后。一场大雪,让故宫沉寂了下来,一改往日的金碧辉煌,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夺目,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走进它,却又不舍得破坏那份安宁。

大人们行走其中,会谈论历史的盛衰。而孩子们走进其中,大多都会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兽所吸引,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探究着小兽的来历。其实这些小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兽。在古代,宫殿檐角上的神兽数量是由建筑的规模和等级来决定的。一般以1、3、5、7、9这五个奇数为准。而太和殿在三个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个神兽,在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象征着十全十美和至高无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据说是齐湣王的化身。之后的这十个神兽依次为象征帝王的龙,百鸟之王的凤,勇猛威严的狮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马,象征尊贵的天马,能够防灾灭火的押鱼,护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祸灭灾的斗牛和能够降魔庇灾的行什,它们都无比威严。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它们会和他一起镇守江山,反映了统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闭馆的时间到了,工作人员推动厚重的城门,随之就会听到一个沉重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厚重,似乎在诉说故宫几度荣光几度蒙尘的历史。逛故宫,就如同翻阅一本历史书,展现了宫廷文化以及民族的信仰与审美,也再现了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其中还有更多故事,等待我们挖掘和探索。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作文

在中国,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故宫。

我搜集了很多资料,观看了许多电影,这使故宫在我的心中越来越神秘……。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今天我们称它为故宫,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被誉为五大宫之首,故宫建设于公元1406年,1420年成功。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城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堡垒。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故宫共有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神武门明朝称为玄武门,玄武是古代四兽之一。神武门是一座城门楼的形式,用的是最高等级的屋顶建筑而成。

故宫的重要标志是红青黄瓦,朱门金钉。从故宫的色彩来看,主要有黄、黑、绿三种颜色,另外还有各种颜色的组合。进入了故宫,一进午门,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座座气势宏伟的宫殿。蓝的天白的云,下面是黄色的屋顶,红色的柱子,中间加上过渡色蓝绿彩绘,冷暖色调相互辉映,震憾心灵。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看完这些资料,我自豪得将它写了下来,故宫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作文

故宫坐落于北京中心,也称“紫禁城”,是威严、神圣的象征。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叫做“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成效,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独一无二的杰作。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设计者蒯祥,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占地72万平米,建筑面积15万平米,有房子9999间半,主要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故宫建成后,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根据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十月十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自此将来,紫禁城才被叫做“故宫”。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五六十年代起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珍藏有很多古时候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珍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时候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不少文物是绝无仅有些无价国宝。

故宫,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故宫所代表的是已成为历史的文化,是国内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的耀眼之笔,具备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是大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瑰宝!这份骄傲和自豪也将勉励和鞭策大家不断努力、不断前行,为祖国的兴盛、昌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今天,陈叔叔带我们读书小组一起参观了故宫,那里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东西,每件东西都很新奇。

我们刚一进故宫,就看见了红墙黄瓦,看见了不计其数的宫殿和一条笔直的中轴线。陈叔叔带着我们往里走,给我们讲了很多地方,我觉得越往里走越会迷失方向,里面的宫殿可以说是里三层外三层,其中,最大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是太和殿。陈叔叔告诉我们太和殿的台阶上有很多雕刻的龙纹,现在为了保护它不被磨损,所以放上了木板。我想:“大家对太和殿呵护得真周到。”屋檐下带有金黄色图案的彩绘都是金箔做的,每一寸都金光闪闪。屋檐上每一个角脊上都整齐地排列着十只脊兽,它们都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正脊上有两只鸱吻,它们高达3.4米,重达4.3吨,我都不敢想古人是怎么建造的,那时候又没有大吊车,真让人匪夷所思。往太和殿里看,能看见很多金砖铺的地板,我看得目瞪口呆,我想:“现在金子那么贵,那时的权力最高的花了多少钱才把太和殿建好的呀,我可没见过这样的金房。”

在这次参观中,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也真正地见识了皇城的壮观,怪不得大家都想当权力最高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作文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游览了故宫。从前到后,从外到内,我被故宫的宏伟壮丽和历史背景深深吸引。在参观回来后,我决定好好地了解它一番。

根据资料阅读,我知道了故宫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宫殿建筑,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1987年,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时候,人们称它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72万平方米,相当于18个我们学校那么大,为世界之最。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有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千米的朱红色城墙,墙高10米左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个大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这角楼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了解到这些,我从心里为中国古代建筑师们感到自豪。

故宫整体呈“中”字形结构,左右对称,一字贯通。内部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这样的布局让人觉得主次有序、层次分明。外朝的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那时,数千人高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何等的人间气派呀!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这让我想起了影视里宫廷剧的画面。

此外,还有珍妃井、养心殿、九龙壁等等。这些建筑的台阶上、扶手上、房檐上处处都雕刻着龙,神态逼真、千姿百态。远远望去,一片红墙黄瓦,凡是来故宫旅游的人,没有不被故宫这名胜古迹的辉煌所吸引的。

在居住区以北有一个小巧别致的花园,其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它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还有很多老树。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它们依旧苍劲、挺拔,就像一位位目睹历史变迁的老者。

我们的故宫是历史的重现,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美丽,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象征着荣华富贵,也记载了屈辱,激励我们下一代人努力学习,建设祖国,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了解它。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文

今天我们去故宫游玩,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经居住过24位权力最高的。相传一共有9999间半房子,实际有8707间,如果每天住一间,住到25岁才能住完。这么大的宫殿,我一定要好好参观一下。

从午门进去,首先看到内金水桥,桥柱是用汉白玉做成的,上面雕刻了龙的图案。过了桥再穿过太和门就到了三大殿,最前面是太和殿,它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宫殿,里面有许多柱子,我和哥哥两个人才能抱住,太和殿是权力最高的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中和殿是三大殿里最小的一个,它是权力最高的暂时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也较大,殿试就在这里举行。

过了三大殿就是权力最高的居住的地方——乾清宫,上面有一个匾,写着“正大光明”,殿中间有一个宝座,我真想进去坐在宝座上当一回权力最高的。后面就是交泰殿,再后面就是坤宁宫,它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最后是御花园,那里面有许多古树,东西两侧还有许多宫殿,但是我们只去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到了故宫关门的时间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