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建设实施方案 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笔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9 02:49:21 作者:碧墨 方案 小康建设实施方案 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笔谈(精选5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康建设实施方案篇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一个新的概念映入人们的眼帘,这便是“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我们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证明,社会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实现我省加快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人心稳定,人心和谐,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去年,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建设。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全省***多万农牧民最难忘怀的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情系“三农”,顺天而行,乘势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共筹集资金近**亿元,在水、电、路、扶贫及科教文卫等方面,为农牧民办了**件实事。由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农畜产品价格好,农牧民收入增幅较高,得到了更多实惠。****户牧民走出草原、进入城镇;劳务输出**万人(次),农牧民工资收入比重明显提高;在**个县的***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全省各地投资****多万元全面实施的“阳光工程”,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找到了致富门路。

不仅仅“三农”工作是这样,去年,各级党委和政府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建设。

去年,全省就业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各类人员就业*万人,其中新增就业*.**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万人,“****”人员再就业*.*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了*.*%以内。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参保人数达**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万人,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和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完善;城市“两个确保”的成果不断巩固。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发挥了“安全网”和“减震器”的重要作用。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得到推进,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万人。全省有*.**万失业人员享受了失业保险待遇。2004年10月*日起,还增加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城市低保工作有序运行,规范管理,应保尽保,到去年9月,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活范围的人数达**万人,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社会化发放率达***%,**%的县级民政部门实现低保数据微机化管理。2004年10月*日起,再次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现行低保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元,即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由***元提高为***元;海东地区由***元提高为***元;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由***元提高为***元,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由***元提高为***元。

对农牧区试点五保对象、特困人口、特困优抚对象每人补助**元,资助其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还从合作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对特困群体的医疗救济。

2、建立和谐社会,必须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只有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才能使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真正让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进步成果的和谐社会。

去年,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了“三个保持和发展”,全省经济取得了运行良好、效益提高的喜人成绩,发展动力在改革创新中持续增强,人民生活在加快发展中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同时,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协调发展中加快了步伐。

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文化中心户、农村文化大院、民间歌舞队等农牧民自办文化实体蓬勃兴起;取缔“黑网吧”、防止未成年人进入和打击不良网络文化信息等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牧区卫生院改革驶入“快车道”,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初步建立。

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运行平稳,首批*个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的****个村的**%的农牧民“参合”,有近**万农牧民报销了部分医药费用,受益家庭占“参合”家庭的**.*%。

“科教兴青”战略取得积极成效。继续落实“两基攻坚”、“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大工程。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科研机构改革成功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得实效。

大力推行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等政策,使得全省人口出生率大大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自****年以来首次控制在了千分之十以内。

全省社会治安形势平稳。积极健全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没有出现因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的严重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持续深入,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治安防范工作有新的进步。

通过全省范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基础更加坚实,“三个离不开”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力度,狠抓了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大,主要工业污染物已达标企业巩固率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了国家下达的总量指标以内。

3、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而又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会议提出,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过去的一年,我省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美元大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元大关。这些成绩,是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才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这个经济转型时期,充满着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开始凸显。如何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关系到全省整个发展进程,也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及其后代的切身利益。

代省长宋秀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不断构建民族团结、文明健康、谅解宽容、民主法制的社会。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促进社会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努力促进社会稳定。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这样的稳定、和谐社会,但这种向往和追求往往只停留在“向往”阶段。而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有利条件,和谐社会,这个人民所期盼的社会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要实现这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党和政府有责任,各单位和组织有责任,每个社会成员也有责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康建设实施方案篇二

根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甘肃省委制定了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40亿元,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纲要勾画出了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也为全省金融业支持和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者:杨明基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行长刊名:西安金融英文刊名:xi'anfinance年,卷(期):“”(9)分类号:f8关键词:

小康建设实施方案篇三


新春二月,细雨霏霏,大地仍包裹在阵阵寒意之中。郭家坝镇庙垭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通往庙垭村的乡村公路上,装满刚从库区淹没线下购买的柑桔大树的汽车来回奔跑;无论是在五龙溪河两岸,还是在山腰洼地,都布满了栽植柑桔大树的庙垭人民;响水洞电站机轮飞转,发电总量直线上升;村办养猪场里,猪壮栏满,财兴气旺;更让人心动的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庙垭人民脸上洋溢的笑容,都能听到庙垭人民对党的政策、对庙垭村“一班人”,尤其是对村总支书记佘西龙的赞扬。这里春潮涌动,这里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
庙垭村是由原古道坪、祝家坪、唐家堡、阳坡、甲庄、庙垭等六个村合并而成的,从2001年并村以来,短短的两年时间,该村有四大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
——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大,经济发展的势头好。2002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39万元,其中村办企业已有2家,固定资产1100万元,当年实现总收入200多万元,创利税42万元,村级工业化已具有一定基础;全村已建成多经林4000多亩,人均占有高效经济林1亩以上,龙头企业正在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化初具雏型。经济发展已驶上了快车道,农民人平纯收入每年增长100元左右。
——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大,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一年多时间里,建成了两个人畜饮水“半拉子”工程,贯通了一条十年没有修通的公路,修复了一座已毁坏三年的石桥,新修了一座石桥,改造了村内民用电网。全村40%以上的农户通了公路,村内建成了环形路,结束了进庙垭村必须原路返回的历史。100%的农户通了电,95%的农户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部分农户开通了集讯电话。
——村容村貌变化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五龙、庙垭两个村庄建设初具规模。全村树起了近200栋“洋房”,近400户买了彩电,摩托车、“面的”等用户达100多户,个别农户还准备买小轿车。近300户家中有存款,全村仅信用社存款就突破300万元,有20多户的家庭存款在10万元以上。大部分村民已摆脱了吃饭饱肚子、穿衣暖身子的时代,开始吃讲档次,穿讲品位。在调查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农民。部分农户已经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
——干群关系的变化大,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找村干部扯皮拉筋的没有了,干群、邻里关系融洽,无群众越级上访,民事纠纷调解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近几年全村无刑事治安案件,基本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无计划外生育;无“黄赌毒”现象。村里每年开十几个会,没有一次不成功的,组织开会难这个村干部头疼的问题在庙垭合村后从来没有出现过。2002年庙垭村换届选举时,全村选民除部分外出打工者没有参加外,其余全部参加了选举,选举过程中无一人中途退场,无一人起哄闹事,选举秩序井然。
庙垭村地处边远,有13个小组1324户4153人,面积32平方公里。该村山穷水恶,自然条件很差、经济发展落后。合村时人口与版图面积居全县第二,综合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环境却位居全县倒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庙垭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通过走访座谈,我们认为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把民心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形成了致力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合力。其具体做法是:
一、用目标思路动员群众。新班子上任之初就提出了全村发展思路,迅速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从当前老百姓最关心、效益能马上显现的脱贫致富措施抓起。去年底,村领导班子组织专家考察论证,提出了抢抓二期移民清库机遇、进行柑桔大树移栽、海拔600米以下大力发展柑桔的思路,并计划移栽250亩。通过村
“两委”宣传发动,群众消除了本地不适宜发展柑桔的思想顾虑,看到了依靠柑桔发展致富的希望,调整结构的热情高涨。村“两委”因势利导,对柑桔大树移栽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管护,并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结果共移栽了1000亩,移栽大树7万株。生猪山区农民人人会养,而且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渠道之一,村“两委”因此提出了大力发展生猪的思路,并于2001年办起了万头养猪场,当年出栏生猪500头,2002年出栏1600头。以养猪场为龙头,全村推行“猪场带农户”的养殖模式,把种猪提供给有饲养能力的农户饲养、繁殖,猪场以保护价回收仔猪,加速了品种优化,带动了全村生猪发展。2002年全村出栏生猪达5775头,出栏20头以上的户有5户。在典型户的带动下,农户喂养生猪的热情高涨,2003年已有50户准备养殖生猪50头以上,全村生猪出栏将突破1万头。对那些居住在高山上经济困难、无发展前景的农户,村提出了搬迁脱贫的思路,计划搬迁150户、450人,河堤改田100亩,并通过政策补助、党员干部包扶、村办企业安置、外出打工等措施,让搬迁户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目前已搬迁38户135人,其中整体搬迁10户35人。群众看到村里抓的都是与自己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感到跟着村里干有奔头,纷纷参与各项建设和产业开发,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到村里投资开发。
二、用实干作风影响群众。合村后,村干部分片走访农户,了解群众急需处理的遗留问题,并一一落实解决。甲庄到杨林桥的扶贫公路资金用完后,公路建设仍未结束,村“两委”召开小组会、党员会,鼓励村民自力更生,同时村解决了部分“三材”费,村干部和村民一起修路,终于贯通了这条路。八组的人畜饮水建设长达8年之久,合村时群众仍然无法吃上自来水。新班子安排村主任负责,组织群众出工,村提供水泥,迅速建成了工程,让群众吃上了自来水。原祝家坪村五组至七组的一座4米长的石桥毁坏3年一直没有修复,新班子知道后立即组织村民出工,村委会筹集水泥,不到五天就将石桥修复如初。村退耕还林工程已实施近两年,但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村“两委”组成专班解决这一问题,于春节前将退耕还林的米发到了群众手中。群众反映原祝家坪、唐家堡村建人畜饮水工程时,开支不合理,村“两委”随即成立村级财务清理专班,经过清理,全村共查出不合理开支近4万元,坚决予以收回,挽回了集体损失。去年冬天修路时,天下小雨,路面泥泞,修路的群众打起了退堂鼓。现场指挥的村干部二话没说,头一个跳进泥浆中干起来,群众看到村干部这样做,也纷纷跳进泥浆里,很快修好了这段路。一年多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年出勤300天以上,深入农户走访座谈,入户率达100%,办了十几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村两委也因此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村民们都说:“村里政策好,党员干部素质高,为我们老百姓全心全意服务,这样的领导哪里找!”
三、用一片真情感化群众。合村后,村给每位党员夏天发一件衬衣、冬天发一件棉袄,让他们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增强了为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每年春节前,村给群众辞年,每户发一条鱼;“五一”给每个劳动力发一顶草帽;儿童节给每名学生、教师发一套校服等等,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干部每人包扶两户贫困户,每年给贫困户一袋米,一床棉絮,一包肥料。2002年,全村因灾倒塌房屋17户,村帮助灾民选点建房,委派专人施工,帮助灾民赊水泥、砖,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组织党员干部捐款捐物,鼓励灾民抗灾自救,使灾民新年住上了新房。八组周立清母老妻病且智力低下,世居茅屋,十分贫困。村通过党员捐资等,多方筹集4000多元资金,腊月19至27八天时间帮他建成并搬进了砖木结构新房,又通过退耕还林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2002年,全村累计解决困难户100多户,扶持资金近万元。党员干部用真情换真心,感动了群众,换来了工作的主动性。
四、用民风民俗教育群众。合村后,新班子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筹资1万元修缮了村办小学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建强了这块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每逢“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村就组织部分群众慰问师生,和他们一道联欢。2002年,村给413名学生人平一套校服,21名教职工每人一件衬衣。对于贫困学生,村通过结对帮扶、资金补助等多形式解决入学难,保证了学生100%入学。在村“两委”的影响下,全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村把提高村民素质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聘请镇农技站技术员为技术顾问,给农民传授农业技术,让农民既学到技术,又受到教育。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在自行组织文娱活动的同时,还邀请外地文艺团体到村里来演出。村还对广播电视线路进行了改造,增加了有线电视频道,扩展了集训电话数量,目前正在争取开通移动通讯,为村民了解信息、接受教育、丰富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为了使好的民风民俗得到弘扬,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张贴到各家各户,规范村民的行为;每年开展先进模范创建活动,2002年表彰优秀党员、团员、青年、组长、教师、职工、劳模、五好家庭等先进模范110人,奖金达6000元。村每年召开群众会2次以上,村民小组会10次以上,村民代表会8次以上,宣传法律法规和文明治家的典型,每年组织一次妇科检查,培养村民文明的生活习惯。针对社会风气上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村依法依规及时预防和处理,防治了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对邻里矛盾和家庭纠纷,村强化了党员和村民代表职责,通过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进行调处,避免事态扩大,促进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
当然,庙垭村目前小康社会建设才刚刚起步,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已形成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氛围,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只要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我们相信庙垭村一定能够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对基层而言,关键在于抓好贯彻落实。从庙垭村看全县的小康社会建设,我们认为当前应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应早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目前如何加快我县小康社会建设的思路尚未明确。各地各部门有的尚不清楚全县离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多远,有的对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不了解,有的对建设小康社会感到无所适从。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迅速制定指导县、乡、村小康建设的思路,推动小康建设尽快起步。
二、应尽快确定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我县是山区贫困县、农业大县和三峡库区窗口县,小康社会建设的起点更低,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任务更艰巨。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同时,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量力而行,确保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应迅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措施。当前,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已开始起步,人民群众希望致富奔小康的要求日益迫切。各项指标能否完成,关键在于是否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应迅速行动起来,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小康建设实施方案篇四

敬爱的党组织:

*人把实现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同时又制定出为实现而奋斗的过程中每个具体阶段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马克思政党建设的规律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完成现阶段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着这一奋斗目标,我们党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即使身为社会的普通一员,我也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经济发展。要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经济发展必须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xx大报告中,我党又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调整各行业发展的比重,要求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我们看到高科技产业的异军突起,小的方面来说,网络在各行业迅速普及开来,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为我们查找各种资料提供的极大的方便。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看到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从中国铁路的提速到日常的出行住宿,我们也都能体会到服务行业的改观。这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

其次,教育的投入。xx大报告中要求建设的小康社会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国民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党制定并出台多项政策向教育倾斜,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农村教育。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制,这就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同龄人一样能享受到读书的权利。并且实施多项方针让新一代大学生走到农村,扎根农村,以此来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如国家的“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计划、以及“免费师范生”计划。这几年来来,党又出台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再次,医疗卫生改革。xx大报告中同样提出,要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医疗卫生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看病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让一些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一些孤苦的老年人有了医疗保障。

我上面列举的几个方面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都能感受的变化,这也更加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证明了我党是一个务实的党,能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问题。我们党能制定并带领人民完成目标,我们在当中国光辉领导下必定能实现党的最高目标。

汇报人:

小康建设实施方案篇五

刘永瑞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腾飞,是21世纪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的小康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小康建设,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1.三段式经济态势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社会经济呈现相互联系又明显区别的三段式经济态势,即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18世纪以前的数千年,人类社会经济主要表现为以农业为主体的一元化重农式形态;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社会经济呈现出工重农轻的二元结构;经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再次催化,在这些先进国家,工业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复杂化,而且农业占整个gdp的比重、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大幅度下降,开始步入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这些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又呈现出一种新型的经济结构。

人类社会从农业向工业再向后工业转变的过程,无疑也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农村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和农业经济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在城市中直接依靠新技术发展起制造业、交通业及其他产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传统农业也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逐步融入了工业化社会的潮流。

2.传统农业脱胎换骨的表现

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其一,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产生并逐渐扩大,为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工业部门的'扩张;其二,农村的非农产业应运而生并逐步扩展,使农村经济结构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并存的复合结构,加速了农业经济的产业化过程;其三,农村和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农业经济从自给自足状态发展到越来越依靠货币经济,直至形成与城市一样的由市场来配置物流的机制。

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能够在不到2的时间内从数千年的传统农业形态迅速过渡到工业经济形态,再进入后工业时代,其根本原因就是实施工业化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了对农村自然经济进行工业化改造上,把农村经济转化成了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的要素。可见,在发达国家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再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

3.工业化要根本解决农村问题

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20世纪70年代,当少数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并开始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时候,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大部分还基本处在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农村人口比例大,gdp中农业产值比重高,农业内部的非农业产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早日完成工业化,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必须下大力解决农村问题。只有农村劳动力大批转移到城市,农业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并趋向工业化,农村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才能快速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因此,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早日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4.我国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以来,我国gdp中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已经从28%下降到15%左右。但直到目前,农村人口仍然占很大比重,还有62%的人生活在乡村,50%的从业人员从事着第一产业。可见,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根本原因也是农村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农业产值、农村人口等比重太大。

二、开发农村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