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9-30 13:28:41 作者:影墨 文秘知识 最新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3、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揭示文章主题,理解课题“金子”的含义。

2课时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题“金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收集劳动致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回忆段落划分,并说说大意。

教师相机用小标题的形式板书:淘金无获;培养鲜花;实现梦想。

二、精读感悟,领会题目的含义

1、指读第一段,彼得去挖金子时他的心情怎样?后来心情怎样?

(彼得跟随淘金者一起去淘金,满怀希望,一心想发财,结果“一无所获”,由“高兴到扫兴”。但彼得不甘心,买地淘金,依然一无所获,满心的希望化成深深的失望。)

2、自读第二段,彼得本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为什么?

(1)、一场大雪使彼得留了下来。

(2)理解彼得所看到的情景。

(3)抓住“若有所悟”理解彼得的一番心理活动。

(彼得本来上想通过淘金来致富的,可这里没有金子,但肥沃的.土地也是一种财富,在上面种了花,不怕吃苦,同样可以致富。正是这样的美好的前景,使彼得看到了希望,而留了下来。)

(4)从“全部精力”和插图中彼得挥洒的汗水,可以看到彼得会成功的。

3、齐读第三段,体会彼得的话。

(1)“不无骄傲”就是很骄傲,很自豪。“不无”起强调作用。

(2)“真金”并不是真的金子,而是“财富”或是发财致富的方法。

(3)“唯一”:只有一个,指这是最好的办法,别无他法。也是彼得是众多淘金者中唯一留下的,唯一致富的人。

(4)彼得付出辛勤劳动后种出来的鲜花使他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可见,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三、小结板书,总结全文

1、可让学生结合板书复述课文。

2、着重理解“真金”的含义。

3、只要勤奋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给你所渴望的“财富”。

板书设计

22金子

淘金无获、培育鲜花、实现梦想

金子就在地里

辛勤劳动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挂图、生字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 谈 供 凡 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2闪光的金子

学生齐读课题

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 出示新词:

修理 谈起 凡是 及时 提供 工具箱 按 劝

方便 普通 居民 急需 地段 咕嘟咕嘟 障碍

污水 附近 规矩 戴上 誉为 称赞 特约服务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 谈 供 凡 及

1读生字

2师范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篇三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重点: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难点:能了解“金子”和“真金”的区别,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理解生字新词,指导两个字“甘”(独体字,注意笔顺)“钱”(左右结构,形声字);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能基本说出本故事的大意,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步认识彼得是个执着,坚持的人。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真金的曲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要想成功就得付出辛勤的劳动,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另外,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一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出示词串:

扫兴 即将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谋生 唯一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男女分读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来说一说。

1、学习彼得是如何种花的。(课文第6自然段)

指名读。

他的花种得怎样?

让我们一同去看看。(课件出示)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

他是怎样种出这美丽娇艳的鲜花呢?读文字,找出“全部精力”的词,(板书:全部精力)引导想象:(课件出示)

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先平整土地,然后______,再______。平时,不管是_____,还是_____,他都认真照顾花苗,他经常_______________,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2、学习彼得是怎么想到种花的。(课文第3-5自然段)

是啊,淘金者们都为自己的离去而后悔,对彼得十分佩服,那彼得又是怎样想到种花的呢?找到有关段落读一读。

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a 大雨后的土地有什么不同?

b 彼得“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看出彼得是个怎样的人?

3、感受彼得的成功,认识“真金”的意义。(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如他所愿,彼得心想事成,五年后,他成功了。读第7自然段,(出示文字)

彼得“不无骄傲”他骄傲什么?交流:

重点理解“唯一”、“真金”。(板书:找到真金)

有感情朗读。

4、总结延伸。

再一次说明“真金”是什么?

从彼得的经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能用一句话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吗?可以是自己的话,也可以是一句格言,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

同学们也有许多美好的梦想,该如何去实现呢?

向家人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从故事中所受到的启发。

板书: 22金子

淘金 埋头苦干 没找到金子

彼得

种花 全部精力 找到真金

《金子》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语文教材中第22篇课文。课文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先从词串引导学生复习,概括文章主要意思,接着我让学生先学习第6自然段,感受鲜花之美,感受彼得为了培育鲜花所付出的辛勤的劳动,在了解彼得何以找到“金子”的过程,感受彼得的骄傲。

可回顾教学经过,我发现我对“金子”的定义有偏差,仅限于“辛勤劳动、不断努力能取得成功”上,实际上,在这里,“金子”的定义十分的丰富,可以是“另避蹊径的思维方式”、“善于观察的能力”、“辛勤的劳动” ……我的教学突出的仅仅一点,学生的思维也没能发散开,因此当学生们写自己受到的启发时也受到了限定。

我们老师对文本的阅读要真正的“沉入词语”啊。

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篇四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运用两种方法区分形近字;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能通过故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5、通过对比、想象,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的道理。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1)人人都有梦想,莱特兄弟从小就梦想自己能像鸟一样飞翔,他们长大就发明了飞机。梦想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前进的动力。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找2、3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

(2)今天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出示:彼得.弗雷特

这是个外国人的名字,比较难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他也有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预设生:找到金子)

板书:金子

(3)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学了课文,对于你实现梦想,会有所帮助。

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查生字:出示:

(1)出示第一行,指名读。强调“畔”的读音。

“钱”字,要写正确,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把“钱”放在田字格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写这个字就写漂亮了?

(出示写的难看的字。师总结挺一挺,伸一伸,字就漂亮了。)师范写一个,你也来写一个。

(2)出示第二行,指名读。

像这样的词语,你能不能再说几个?

小结:其实预习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词语的特点进行积累。

(3)出示: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出示:句子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蜂拥而至什么意思?

了解了蜂和至的意思,谁能再来说?

方法总结:抓住关键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学生生先说。

(2)老师这有个好办法。

出示: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

(5)指名再说一遍。

(6)总结方法出示:故事性的文章就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1、对比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2、质疑: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3、总结: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真金?

难道他有三头六臂?还是碰上仙人指点?那他到底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聚焦彼得,看看他到底靠的是什么,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小学语文金子的教学设计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1、师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指导学生读题。

2、师指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生: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

3、师:同学们问的很好,问题的答案都在书里,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捧起书,认真地读一读吧。

(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开门见山,直接指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犹如徐虎这个人一样如此普通,但学入佳境始有疑,疑而得解方见真,引导学生质疑永远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朗读生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1、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的是徐虎的一颗心。

生:我知道课题加引号是因为并不是指真正的会发光的那种黄金,而是指徐虎的美好的心灵。

生:引号的作用和前面学习的《“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中的引号作用一样。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徐虎的心就像那闪光的金子。那么徐虎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每一自然段。

2、齐读每一自然段。

3、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徐虎是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

4、师:(出示徐虎的照片)是啊,他就是徐虎,他的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普通,他从事的工作也是非常普通。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徐虎的普通,平凡。

5、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第一自然段平淡的描叙,学生已经知道,徐虎只是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再通过照片,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徐虎的平凡普通。教师适时指导朗读,徐虎的普通让学生印象深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探索“为什么称徐虎的心为‘闪光的金子’”这个课文核心问题的兴趣,同时也与后文中徐虎的不普通形成鲜明的对比。)

6、设疑过渡:可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为什么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呢?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一下他的不普通。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重点体会:热心(爱心):

生:我从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感受到徐虎服务的人非常多。一只不够用,还要挂三只。

生:我从“不同地段”算出徐虎的服务范围很广。

生:从“及时“这个词我觉得徐虎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生:我从“19时”觉得徐虎真的是很有诚意地为人民服务,19时是指晚上七点,一般这个时候,人们上班上了一天都累了要休息了,可是他还是要为人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