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实用6篇)

时间:2023-09-24 18:57:17 作者:曼珠 方案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实用6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篇一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准备些龙舟的图片贴在墙上,以及一些屈原写的名诗名句作为教室的装饰,既美观,又给节日增添了气氛,。将教室的气氛与此节日相呼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而装饰的。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开展端午的知识竞赛活动。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4)谈谈对端午节以及屈原的感想,说说自己眼中的端午节,以及对爱国主题的扩展,进一步深化其意义。

2、要求学生绘制设计有关端午节的小报。

3、开展为四川灾区的孩子写慰问信活动。

4、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所以也称为“诗人节”,举办一个诗歌比赛,不但可以借此纪念死去的屈原,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切磋有所长进。

6、在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或到敬老院与老人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

7、开展我与端午的征文活动,让学生谈体会、写感想。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篇二

本课教材为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0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以各式各样的杯子为载体,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内涵。

1、了解杯子的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的各式杯子,丰富视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创新意识,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围绕杯子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课件、杯子、

1、ppt出示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

2、揭晓谜底,导出课题,板书课题。

(一)、初步了解杯子的材料及功能。

1、ppt出示古代的杯子。

酒器、水器

材质:青铜、玉、陶土

2、实物出示现代的杯子。

保温、旅行杯、量杯、日用杯、一次性杯等

材质:玻璃、塑料、钢化、陶瓷、金属、纸、木、竹子等

(二)、观察分析结构

1、分发实物杯子给小组进行观察。

2、小组合作探究杯说说结构。

3、杯子各部分的作用。

(三)、欣赏有趣的杯子

1、新颖独特的杯子。

2、特殊功能的杯子。

3、小朋友的设计图

1、要求:标出物品的尺寸、物品名、及简单的功能介绍。

2、音乐融入课堂增加学生创作愉悦性。

1、自评,根据老师提供的短句,阐述自己的作品。

我设计的杯子叫,它是用制作的,它主要用于。

2、互评

3、师评。

欣赏趣味生活图片,感受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力审美情趣

2、掌握绘画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点:培养绘画力和创造力

难点:掌握夸张的绘画方法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在我们班谁长的最有特点?

他的特点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

外貌有特征的人,往往惹人注目。

也较容易被人记住。

在你的记忆里,

这样的人是谁呢?

老师带来了图片,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

那位同学有了灵感?

谁能说一说,

你的绘画,也应该是充满创造力的、新鲜感的。

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绘画那些地方吸引你?

作业选择:

1、从生活或影视片中回忆一个身材或相貌有明显特征的人。

2、可以把他画出来,也可以把他做出来。

3、开个小小展览会,看谁的设计受欢迎,说一说为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篇四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以原色为基础。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原色之间相互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并学习应用,装点我们的生活。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3、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小水桶、最喜欢的色彩画。

(教师)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颜料、色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雨过天晴后,天空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出示相应的色卡。)

彩虹的形成原因:气象学中的“光学现象”,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七彩光谱。(科学常识)

2、图片对比:无色的世界与有色世界的对比(课件展示由无色到有色)

身边处处有色彩,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色彩。

3、图片展示:生活中色彩运用的图片(美食、服饰、室内设计、文具等)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课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他们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典雅,在街头、家庭、在人们的衣装和生活用品上显现,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生活变得生动而多彩。

色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

(1)色相:

面对一篮新鲜的蔬菜,我们一定被他们美丽的色彩所吸引,这里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辣椒、绿生菜、紫茄子、橘黄的柿子椒??每种菜都有独特的色彩面貌,我们称这些色彩面貌为色相。

(2)明度:颜色还有深浅不同,如刻本2页中草莓的红色就有深浅的不同。我们称这些深浅的程度为色彩的明度。亮色是高明度,暗色是低明度。这里所说的高与低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3)纯度:色彩的纯粹单一程度,即鲜艳程度,叫做色彩的纯度。

女孩穿着白背心和玫瑰色短裤,老远走来,鲜明的玫瑰色是很抢眼的,说明它的纯度高。在色彩的家族里,三原色和间色是高纯度的颜色,间色与其它色混合成的复色,由于经过二次调和,纯度就会降低。任何色彩加进黑色或灰色,纯度就会降低。

(4)色彩的冷暖:色彩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冷暖的感觉。一切让人看上去感觉或联想到温暖的颜色,如红、黄、橘等色,都属于暖色。让人感觉或联想到寒冷的颜色,如蓝、青、紫等色,都属于冷色。当然冷暖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同样是红,加黄调配出的橘红和加蓝调配出的紫红冷暖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2、色彩搭配表现心情感受: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

3、色彩搭配表现四季:用同一张场景的图片,搭配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一年四季不同的感觉。

4、色彩搭配知识:

(1)有秩序性的色彩排列在一起比较和谐,能形成不同的明暗层次。

(2)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会让人感到活泼、跳跃。

出示课本第24页图片欣赏并思考课本上的问题。

提示:靓丽的色彩表示开心、愉悦。

灰暗的色彩表示难受、郁闷。

(3)这两组餐桌在色彩设计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色彩,为什么?

(4)分析一下左图都有哪些颜色?明度、纯度、冷暖的变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作业(男生和女生各自选做)

1、男生为男孩的校服和运动服进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2、女生为女孩的校服和运动服进行色彩搭配并填色。

(四)作品展示

分男生、女生进行作品展示,以竞赛的形式,评选出“最优秀的色彩搭配师”。

(五)思考

2、思考与讨论:试举例说说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篇五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实施

1、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班级的值日情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教师几幅供学生欣赏用的不同绘画材料工具和不同风格所表现的学生正在值日的作品。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篇六

教学目标:

总目标:本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和巩固写生的技法,充分地调动感受、体验、领悟情意领域的相关内容,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大胆的表现人物肖像,以提高美术综合能力。

1、学习观察人物外貌特征的方法。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述各种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3、在欣赏的同时自主探究各类表现人物肖像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持久兴趣。

5、通过绘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学会释放爱心、学会关心。

教学重难点

学生材料准备:铅笔、油画棒、颜料工具等

教学准备:

教师:性别、年龄各不相同的人物照片若干张。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教师以活动的形式向学生问好,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2、教师提出要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首先需要找到两把钥匙。

窃者呢?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剪影的线索和分析“嫌疑人”的面貌特征,找到“真正的盗窃者”。当“柯南”公布正确的答案时,教室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孩子们找到了第一把钥匙----抓住特征,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老师和同学》----人物肖像画

环节一“班级大相册”

教师播放老师和同学的一组生活镜头,激起学生对这个题材的兴趣。

师:你对我们中的谁最有兴趣呢?用你们的眼睛做摄像机,仔细的把他拍下来。

学生活动:互相观察,情感交流。

师:“为什么我们班级大相册中的老师和同学会这么可爱?”

师:“虽然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和她的同学老师造型很简单,和真人并不是特别相象,但是我们看到她们都非常亲切,这是为什么呢?怎样让画面中人物生动起来呢?”

学生找到打开人物肖像画大门的第二把钥匙:表现神态。(多媒体展示:插入“抓住神态”和“表现神态”两把钥匙,“人物肖像画大门”随之打开。)

环节二“参观小画廊,我是评论家”

多媒体演示----不同形式的肖像画作品(可点击放大)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老师选择了画廊中的一些画,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师:“你最喜欢那一张画的绘画风格,你觉得哪一张画的给你一些启发?”

师:“你打算选择哪种形式来表现你的画面内容呢?或者你有什么样的新构思?”

边讲边演示,解决教学重点。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创作步骤图。

1、勾线图色法的步骤图;

2、从局部开始刻画的绘画方法。

思考:你会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创作呢?

播放优美的音乐,伴之优美的钢琴曲,学生进行创作。一切如此和谐美妙!

1、作业展示--“班级的新画册”

把作业展示纸排列成画册的版面,附上一些温馨的文字,既形象生动又便于拿取作业,富于美感,和教室的“小画廊”相呼应。

2、师生共评--“说你说我”

说一说我的画: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说一说你的画:请同学简单的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1、学生小结(我学会了什么?体现教学重难点)

2、教师总结(回顾同学们找到的打开人物肖像画大门的两把钥匙“抓住特征”和“表现神态”,首尾呼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