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3-10-01 03:50:17 作者:文锋 活动 2023年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篇一

1.迁移已有的队形变换经验,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实现舞蹈中的队形变化。

2.运用队形图谱初步尝试有计划地变换队形。

3.在变换队形时能调整自己的位置、动作,实现与同伴的相互配合。

1.选择幼儿熟悉的舞蹈或律动的音频,保存在u盘中。此处以《小苹果》为例。

2.提供两个层次的队形设计材料:一是现成的塑封过的队形图谱若干,记号笔一支;二是用于自行设计队形的圆形磁铁若干(用黑白半圆的形式表示脸的朝向:白的.一半表示娃娃的脸,上面标有数字,每个数字代表一名幼儿;黑的一半表示娃娃的后脑勺),磁情板一块。

玩法一:幼儿在熟悉律动基本动作后,尝试迁移已有的队形变换经验,在同伴互相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实现队形变化,如围成圆形、站成竖列。

玩法二:幼儿观察现成的队形图谱中有哪些队形,解读图谱中各人的不同站位,用记号笔在队形图谱上标上每个人的数字序号(如果有四名幼儿参与活动,则分别用数字1、2、3、4代表),从而明确自己的站位。幼儿在熟悉律动基本动作后,协商好要采用哪几张队形图谱,一起练习队形的变换方式并进行表演。

玩法三:幼儿在熟悉律动基本动作后,运用摆放圆形磁铁的方式设计队形,在协商确定队形后一起练习并进行表演。

1.本活动的三种玩法可作为活动的三个层次:幼儿先自行商量队形变化的方法,在即兴跳舞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队形变化经验。然后,利用队形图谱规划队形变化的方式。最后,利用圆形磁铁自行设计队形变化的形式和顺序。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幼儿逐渐增强在队形变化方面的目的性和规划意识。

2.如果幼儿在合作列队上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幼儿借助音乐区的镜子观察各人的站位是否合适,所列队形是否和所选的队形图谱一致,从而进行调整。

3.教师观察幼儿表演的情况,适时鼓励,并与幼儿共同讨论表演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篇二

1、会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渐弱得声音唱出跳音部分。

2、能表现小鸟清晨醒来后欢快愉悦的情绪。

3、懂得要礼貌问候及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鸟醒来了》歌曲磁带

一、导入活动:

二、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手。

提问:小鸟醒来后都做了些什么(向妈妈问好、梳理羽毛、做早操)

2、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鸟表演相应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小朋友你最喜欢那一段歌曲?根据幼儿所述内容教师弹琴伴奏演唱。

4、幼儿听音乐边表演边演唱。

三、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理解歌曲中小鸟欢快愉悦的情绪。

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篇三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3.知道要爱护树木,提高环保意识。

小松树音乐

1.律动导入

幼儿跟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行律动。

2.熟悉旋律。

(1)师: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2)师:春天春暖花开,小树在慢慢长大,大树长出了嫩绿的树芽,有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3)师:这首春天的歌曲说的是什么?

3.学习歌曲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曲。

(3)幼儿跟唱歌曲

(4)幼儿表演唱

改编歌词:将“小松树”改成春天的人和花草树木来演唱歌曲。

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篇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开

(一)看图片学第一段:

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

(2)“小雪花怎样来的?”

(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言节奏朗诵:

(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

(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篇五

1. 听辩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2. 让幼儿学唱并演奏歌曲。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1. 听辩节奏游戏。

(1)节奏传递游戏

(2)教师演奏“火车快飞”(钢琴),变换不同的速度让幼儿走。教师展示八分音符时,提示幼儿小火车要走快一点,以此类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师处,也就是火车站。教师选择一位扮演火车头的幼儿,挂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请幼儿带领,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师通过钢琴来配合并帮助幼儿。

2. 歌曲《咚咚锵》

(1)让幼儿欣赏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念歌词,配合歌曲的原节奏,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到最后一句时幼儿与教师一起念。

(3)将幼儿分成“咚”、“锵”两组,“咚”为鼓类乐器,“锵”为铁类乐器。按照固定的节奏敲奏出来。

(4)跟随歌曲音乐进行乐器敲奏。

教案幼儿园音乐活动篇六

1、学唱歌曲《新年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的节奏与情趣,并能创编身体动作。

2、根据节奏提示,尝试用衬词为歌曲伴唱。

3、在合作中,注意相互合作,协调演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欢快的乐曲磁带。

2、背景图画。

(一) 师生随欢快的乐曲入室。

教师在前面领舞,引导幼儿做一些敲锣打鼓过新年的动作。

(二)师生围坐,谈话导入活动主题。

1、出示四幅图片,自然引出歌词内容。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新年到了我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呢?

2、看图片有节奏地念歌词:

“新年到,新年到,唱唱跳跳真热闹,

敲敲锣,打打鼓,敲锣打鼓放鞭炮。”

(三)学习歌曲《新年到》.

1、教师完整范唱一遍。

2、师生共同试着唱一遍。(无伴奏唱)

3、尝试多种方法学唱歌曲。(小组唱、分男女唱、独唱、齐唱……)

4、跟着琴声表演唱,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身体动作。

(四)学习分声部合作演唱。

1、教师示范用衬词伴唱: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合唱这首歌,你们还象刚 才一样唱,但同时要听一听我唱了些什么?(师生分声部唱)。

师:谁听到我唱的是什么?(幼儿讨论)

2、幼儿尝试分声部合唱。

3、引导幼儿创编衬词。

幼儿讨论并试唱)。

(五)创编游戏《放鞭炮》。

师生讨论:根据“新年到”的音乐创编有趣的情节并开展音乐游戏活动。

新年快到了,我和孩子们一同布置活动室环境,张灯结彩,挂灯笼,放鞭炮,贴福字,敲敲打打可热闹了。于是,在他们的启发下,我们共同创编了贴近他们生活的歌曲《新年到》。

此次活动是在钟楼区业务园长评优课上的公开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很好,歌曲的内容较简单,难点在分声部合唱上,这需要幼儿既能听清他人的演唱,又能自己演唱,合作中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特别专心,练习的过程特别认真,多遍下来,孩子们唱得可真!与客人老师合作时,客人老师都比不过他们呢!

可见,幼儿对感兴趣的'课程特别容易接受,多声部演唱又给幼儿有跳一跳才有收获的感觉,这种歌唱形式,既增强了孩子的兴趣,又能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这种歌唱形式可多给幼儿接触,锻炼耳、眼、口的协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