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社区的认识论文1500字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实用

时间:2023-04-30 13:57:08 作者:曹czj 毕业论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篇一

;

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管理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对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概念下,以社区为专门的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区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全面分析,积极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了新的社区管理办法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区管理;生活方式;解决对策

绪论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随着改革深化,社会转型,企业转制,政府转变职能,使社区处于社会管理的第一线,“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社会管理工作成为社区基本、首要、核心的任务。

一、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社区管理的职能错位

社区管理的职能错位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活动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作为政府的基层单位,是从事社会管理的最主要代理人,其工作必须要以政府为主,是居民与政府沟通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桥梁。社区的人事权、财政权、考核权以及社区工作依靠的基本资源,必须依靠政府授权和划拨。而社区对上级政府部门却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权,政府部门相对社区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弱化了其作为居民权益答辩人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区行政事务越加繁重,事实上,社区早已经成为政府附属的办事机构,因此,政府会将任务传达到社区,政府的相关职能也大都延伸到社区,造成了社区复杂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社区过度的部门进驻,弱化了社区为民办事职能,进一步增加了社区的行政负担,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过多,政府工作项目多、硬性指派工作多、临时性工作多,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缩短了社区为基层人民群众的服务时间,弱化了为居民服务的便民精神,打消了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积极态度,阻碍了为居民服务的行动脚步。

2、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

近些年,由于时代和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加强了社区方面的立法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在实践中,社区管理活动仍旧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从社区居委会的建立到社区每项工作的进行都以行政命令为主导,难觅法律法规发挥作用的踪影。法律法规的内容常常成为居委会墙上挂的文字和图表,或是压在抽屉里的文件。而且,社区管理工作经常要与其他政府行政部门工作配合或衔接,却常常职责划分不清。这些所显现的社区管理工作冗杂的现象,其本质上来说是由于社区管理工作的职能不清所早造成的,但也不得不深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其自身体制不健全所引起的。社区是我们国家城市行政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要素构成,虽然这类基层组织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管理功能,可是从目前社区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着参与差、服务少、权力小、建制散等等诸多不利的因素和问题。

3、居民的参与意识淡薄

社区应该是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成员归属感,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社区居民既不了解社区情况,也不关心社区公共事务,更别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部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仅仅是办低保、开证明时有个社区居委会。而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长期以来主要以行政化方法提供管理与服务。社区居民缺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渠道,参与意识薄弱,很难对社区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

4、社区管理队伍素质低

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社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高低。虽然近年来,我们国家社区管理队伍的素质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大城市。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的社区来讲,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国家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门培训,也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工作方法也比较单一。尤其是计划经济下传统管理方式依然存在,许多事情习惯于老套套,“一竿子插到底的直接管理”,有些权力习惯于自己揽着,怕放下去下边管不好,管不了的陈旧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区管理的发展。但由于工作人员没有针对其自身发展的相关理论培训,这就造成许多对于社区管理不当的问题,处理日常业务的手段方法过于单一,乃至与居民的交流和沟通上都存在着隔阂。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既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便利条件,也对社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行动上紧随现代发展的需要,也要在思想上不断的督促与锻炼培养自身。

(二)原因分析

1、社区自我管理功能难以发挥

在社区中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或行政系统被划入的不同层次的政府各主管部门,促使社区办事处不得不将政府行政指令当成单位的活动宗旨。条条块块的行政关系割裂了社区生活的有机联系,并且政府职能与社区组织职能错位,所造成的现象:一方面这些单位负担过重,它们必须承担建造、维持自己的后勤服务和福利设施的责任和经费,并且要支付给相当数量后勤服务人员的工资;另一方面重复建造同类服务设施又不对外开放造成利用率低,社会资源浪费,并导致专业的社区服务组织难以形成。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社区的自我管理功能难以发挥。

2、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社区的基础设施薄弱,保障体系脆弱,更进一步的凸显了建立有关社区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近几年,社区建设力度逐渐加大但是和城市建设进程不相符合,城市建设用地挤占了社区办公场所用地,使社区建设办公场所无地可容。没有适当的场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管理的质量,缺少有效的资金保障使社区资金在使用上捉襟见肘,却没有明确的可以保障社区建设办公必要性的法律法规运行,就更加阻碍了社区管理体制的合法有效运行。

3、对社区管理的认识比较模糊

社区建设的主体包括了社区的广大居民和驻区单位,离开这两者社区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目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不予支持,居民缺乏热情,政府积极引导。社区的居民和相关单位参与热情低下,成为了阻碍社区发展的关键要素。现在,社区的相关活动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参与,而中青年人这些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少参与,甚至很多单位或者个人对社区的相关活动态度冷漠,不予配合,不予理睬。社区居民及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淡薄,居民自治不到位,这就是社区单位与居民群众产生心理隔阂,是居民与社区沟通间的最大障碍,是居民培养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最大隔板。

三、加强社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健全制度法规,明确职能范围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能范围。首先,各级政府组织要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明确社区管理的工作职能,让社区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摊派性任务。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坚持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加快营造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过程中坚持把关注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社区要进一步加快公共权力阳光运行。最后,坚持服务社会的社区发展目标。社区必须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健全制度法规,明确职能范围,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二)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第一,创新社区服务体制。政府在社区管理中承担的角色应该是方案与政策的制定者、社区建设的支持者、观念与价值的维护者、社区建设过程的监督者。

第二,扶持社区组织,增加社区投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实现对社区中介组织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推动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与完善。另外,有关部门还要考虑增加社区投入,把有限的社区服务事业资金用于社区服务,也要引导社区建立社区发展资金,凡社区内的单位和组织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区作贡献,按相应的规定缴纳一定的社区建设费用。

第三,培养社区人才建设能否持续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综合素质强、积极性高、人员齐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政府应把培养职业化的社区工作队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三)深化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观念

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面、多领域的,我们社区提供的服务也相应地在内容、深度、广度上面都达到更高层次。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社区居委会、居民物业管理、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四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更开通了一条便民热线,开展面向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也在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修养,以增强服务意识。社区通过相关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居民群众掌握了不同层次的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扩大了就业空间。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归属感,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同心力。随着社区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初步形成。

四、结论

总而言之,社区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加强社区管理,发展社区民主自治,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切实地推动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行政管理在社区中的独特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很好地推动我们国家社区的建设,更能够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洁.我国现阶段社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4期

[2]陈群祥. 关于新时期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东论坛,2008年02期

[3] 王雪婷. 浅析我国社区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4] 王焕如.发挥社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闻爱好者,2010年12期

[5] 王青.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年02期

相关热词搜索:;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篇二

[]随着社会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基本社会医疗机构在人们心中的被认知程度在逐渐提高。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是多数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只是认为只是接受社区医疗服务,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经验欠缺,此类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更是空白。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卫生与医疗场所,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于人的感受与情感,这也是人们的心理需求所决定的。

1.1患者对色彩的心理影响与暗示

人们很早就发现,色彩可以引起人的心理强烈的感应,不同的色彩属性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体验,能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通过这种色彩对情绪的调整,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甚至康复。色彩的辅助治疗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在国内的应用相对比较少,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较多。西德的科学家研究提出:红色有助于小肠和心脏等疾病的治疗;黄色可协助治疗脾脏和胰腺疾病;蓝色对大肠和肺部病症治疗起促进作用;绿色有助于治疗肝、胆病变;橙色能传递给人快乐的、积极向上的能量,因此能够有效的治疗抑郁症和哮喘症;有头痛病症的患者,多看闪烁的红色,能够缓解疼痛。

1.2患者对色彩的感知惯性

人的认识过程是通过收集环境刺激加以组织、编排、借助过往经验,处理环境信息,并不断探测实践,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过往经验影响着人对新事物的认识。我国传统医疗机构的室内设计,清洁是必备条件,在设计上通常以白色基调予以表征。长期以来,这种白色为基调的条板形房子,带着消毒水的气味,成为人们经验中的医院,带来的却不是美好回忆,而是“疾病”、“疼痛”的联想。人们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某种色彩用得多、见得广、印象好,在有意无意之中,在经验与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某种色彩就将会得到较高的评价,它基于人们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快感,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形象高度契合,从而产生色彩爱好的评价,给患者或其他使用者更积极的心理暗示。

1.3视觉刺激对患者认知环境质量的影响

复杂的刺激包含更多的信息而更能吸引人,单调的视觉环境,造成人们心理不快,效率降低,甚至心理变态。传统医院设计较多注重其功能、流线,为强调整洁、干净、易于清洗而多采用白色墙面、白天花,白被单,缺乏任何装饰品,连医护人员的制服及病人服也毫不例外为白色,白色原本拥有纯洁、清爽的色彩联想,但如果重复地运用在单调的环境中,则过于苍白无力,造成压抑、忧郁的气氛。适当增加室内外环境的复杂度,点缀以令人愉快的色彩,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4过于复杂的刺激令人感觉混乱,易于疲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室内形态与色彩设计不宜猎奇、怪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脆弱时(如患病时),希望寻求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环境,陌生的场所让人心理上紧张,神经得不到松弛,不易进入合作状态。相反,把医院布置成病人熟悉的环境,如家居环境,则有利于减轻痛苦,增强医疗效果。例如,国外许多产科医院采用家庭化的待产,分娩,恢复多功能室,可以缓和分娩时的痛苦。

色感共通性和色彩的具体和抽象的联想主要得益于人们对色彩的记忆。联想可以导致象征作用,它们都与社会文化、宗教习俗、民族心态、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有关。而色彩的功能性要求色彩应用的原则应当以功能、形式、材料、色彩的主次顺序进行。服务中心色彩环境的设计应以大调和小对比为原则。例如:医生诊室可采用中性偏暖为基调进行装饰,可以安慰患者情绪配合医生治疗;妇幼保健诊科、青少年保健科可采用粉色、绿色等感觉欣慰、希望、恒久的.颜色;在射线诊室等全封闭的功能室空白的内墙上装置风景如画的灯箱式心理窗,发光天棚彩画,病人低卧检查时,可随意观赏,进入心旷神怡的画境,缓和病人的紧张心态;在长长的走道设计多种采光灯具,侧墙装饰富有情趣的挂画,光影与图画的变化,可以增加趣味性,给行动迟缓者以信心和鼓励,心理上缩短走道的距离;病房家具用温暖的木材质感代替过去冷冰冰的金属,卧具采用亲切温馨的花格布枕被,清爽的罗马窗帘,将家居气氛带给病房。环境的复杂性并不来自于元素本身,而是来自于元素所表达的信息,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活动模式,不同的功能环境,人们对于元素复杂性的体验存着差异,因此,医疗建筑的空间环境设计不能固守一种模式,不同服务类型的医疗建筑,服务于不同的人群,设计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体现多元化医疗服务的性质,例如:短期活动者喜好较复杂和新颖的环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更适合采用鲜明、亮丽的环境色彩,而大尺度环境中人的活动模式差异较大,相对环境的复杂程度则不宜过高。如门诊大厅等大尺度的环境设计,宜条理清晰,统一和谐,配置复杂程度不同的子环境,利用对比产生视觉上的新鲜感。无论是何种性格,何种尺度的环境设计,保持区域复杂程度的差异性非常重要,若多个区域同时保持高度的复杂性,则整体视觉环境只会呈现单调性。

[]

[2]余晓宝.氛围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尼跃红著.室内设计形式语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篇三

目前,中国的社区体育极不发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差。据2002年中国社会体育调查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在非正规体育场所从事锻炼者高达70.6%,有64.1%的社区体育协会无任何体育场地,只有25.9%的社区体育协会拥有门球场、网球场、健身房、乒乓球馆等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室内外活动场所,且人均不足0.5m2[1]。可见体育设施场所严重匮乏是制约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之一。二是社区体育人才严重缺乏。自从1993年我国逐步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以来,不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即便如此,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缺乏以及业务水平较低也是制约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社区体育管理水平落后。社区体育组织一般都是属于自发性、民间性体育团体,与当地的体育协会或体育专业机构联系较少,而作为社区体育组织的主要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多数也未将社区体育组织纳入其发展规划和工作体系,对社区体育组织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总之,我国社区体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匮乏,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健全,健身活动无计划且缺乏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导致社区体育健身文化氛围薄弱。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足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体育工作者的协助与参与,实行多方面的合作和联动发展,而高校体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着规模较齐全的场馆设施,门类齐全,这些场馆设施除了用于教学、训练、课余活动外,同时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供开发,尤其是寒暑两假期,场馆设施基本闲置,应考虑在不影响高校校园正常教学环境的情况下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以缓解周边社区场馆设施短缺之急;二是高校具有社区里不可比拟的人才储备,拥有一大批多年从事体育教学专业教师,他们对组织、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对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他们也可以利用个人时间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社区开展各项健身活动;三是高校具有先进的知识结构和理念,拥有一流的运动技术、完善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具有全面、系统、科学地指导社区体育发展的能力。城市社区体育由于缺乏科学的组织与指导,许多社区居民只好凭着感觉、依照过去的经验或听取他人意见而从事被动地健身锻炼,带有一种盲目性。而这种被动、盲目地从事体育活动不仅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产生联动发展,只有在先进的健身知识结构和现代健身理念的指导下社区体育的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广泛开展。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意见中指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全民健身的基础,高校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教育阶段,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转入社会体育自我教育的过渡时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最佳阶段。”[2]高校体育应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这项工程中,有必要、有义务去为社区体育进行组织指导,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这对全面提高国人身体素质,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家园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依据。首先,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懂得社区体育工作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城市社区体育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就读与就业并举”、“职前与职后联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有许多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或课程,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设立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与社会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依靠广大师生的实践,尤其是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实践才能加强能力、开阔眼界,提升知识面。其次,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宣传高校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二者的整合、凝聚和服务功能,不仅能为城市社区提供体育服务,同时也在无形中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传播高校体育文化,促进高校办学思想的更新,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丰富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内容。再次,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高校与社会的接轨,使高校体育能够更加明确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和方向,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和个人的需求,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推动高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和办学思想的更新。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和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有利于高校体育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的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增强社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体育社会化是指体育要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并支持体育,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的广泛参与,使体育不断地由封闭走向开放,在体育发展、体育职能及体育改革诸方面与社会发生紧密联系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社会功能,使体育人口不断增加。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就是要把高校体育纳入社会发展的轨道,使其作为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资金不足也是困扰高校体育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走体育社会化的道路,参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就是一个有效途径。面对庞大的社区体育人口,作为场馆设施比较齐全、技术与人才集中的高校若积极参与服务,其效益是十分可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社会压力。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储备知识,培养技能,还要有独立、和谐、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素养,不仅要专业过硬,而且要善于人际交往。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而且有助于大学生缓解个体压力,促进社会适应,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高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加社会活动的平台和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益意识,可以将所学知识在社会上付诸实用,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了解社会、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

高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院系(或体育教学部)作为高校体育组织机构,要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目标、有规划、有制度、有检查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教学训练和群体工作的同时,协助社区成立体育服务机构,组织师生积极配合社区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社区的有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也应作好积极配合工作,这是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培训社区体育健身管理和指导人才方面,高等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高等学校通过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专业为社区体育培养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社区部门应高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逐渐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其次,高校的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指导能力,在学校体育工作之余走进社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体育健身知识咨询和技术指导,通过高校与社区的联动,如开办各种培训班,建立体育辅导站等,能短期内培养社区体育骨干,提高社区体育工作者的综合业务能力,从而为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最后,建立一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社区体育青年志愿者队伍,社区体育工作繁杂琐碎,需要人员众多,而且大多是免费服务,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并积极与社区体育工作部门取得联系,寻求长效合作体制,把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工作做成常态化、制度化,从而更加高效、务实、有序地开展体育志愿工作。另一方面,社区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的平台。在高校,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科研是衡量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关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在社区中开展体育实践活动,为自己的科研和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反馈到社区体育活动中去,为社区体育朝良性方向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相对于社区我国高校有着较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尽管各级政府要求城市社区必须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供居民锻炼使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改变。高校的运动场所除了满足正常的教学任务、课外活动以及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外,很多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节假日和寒暑假。高校运动场所在不影响本校师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性地有偿对外开放,以解决周边社区居民无活动场所的困境,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使有形的场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在利用资源过程中,学校也得到了资金、信息、管理等有形与无形的资源回报,产生互动效应。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人均使用面积将进一步缩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生均占有情况统计如下:室内场地生均仅0.4m2,室外场地也只有4.7m2。高校很多场地如游泳馆、乒乓球馆、武术馆、羽毛球馆、健身房、体操房、网球场等只能满足较少人员的教学训练和竞赛需求,根本无法满足全校师生的运动需求,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及指导、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和规划、社区体育辅导站等,这不仅能有效减轻校内健身场馆的压力,同时也鼓励了同学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在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中,双方领导应更新观念,沟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寻找最佳联动合作模式,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为社区体育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社区为高校师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科研提供实践平台,双方在联动发展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实行资源共享,解决体育场地匮乏问题,实现共赢。联动发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有待解决,观点和理论思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入的研究来丰富社区体育的理论,探索出一条高校体育全新的面向社会的办学模式,为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也为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本文来自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篇四

社区建设是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高尚精神文明的过程,也将是社区居民共同营造一个和睦成风、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环境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绍兴地域传统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减弱,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弱化、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度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此,可以通过加大地域传统文化宣传力度,用多种手段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效发展机制等加快地域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合速度,提升绍兴城市社区发展的步伐。

地域传统文化是体现空间范围的一种文化类型,主要表现在语言、饮食、婚丧礼俗、民风民俗、节庆、信仰与民居等方面。是地域范围内的民众在一定的时期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地域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性与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众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联系居民沟通、社区参与与提升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域间人口流动加剧,浙江绍兴作为千年古城,其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步伐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目前正面临着地域传统文化认识弱化,居民参与度低,传统文化建设乏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地域传统文化融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地域传统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费孝通先生指出:“社区建设是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礼立德的高尚精神文明的过程,也将是社区居民共同营造一个和睦成风、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环境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社区建设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内容。

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要通过社区居民不同的文化载体来呈现,而不同的社区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地域特征与传统特色。浙江省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根据社区居民的自身特点,选择居民们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化类型,构建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因此,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因地制宜地体现本土特征。而能体现本土文化特征的来源恰恰是地域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是一种根基文化与传承文化,是地域范围内的人们通过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绍兴作为千年文化古城,其独有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名人文化等等都体现出了绍兴人民的独特的气质与秉性。而这些沉淀下来的经典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地域传统文化”。在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融于地域传统文化,培植社区居民的共同价值观,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

(二)地域传统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影响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地域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空间特征的文化类型,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同时具有约束性与继承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起到影响与调节的作用。绍兴地域文化中的典型文化特色如鉴湖文化、名人文化、纺织文化、黄酒文化及民俗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与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绍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统一着绍兴人的价值理念,规范着绍兴人的传统秉性。这种传统文化作为持久性的特征,对构建和谐、民主、向上的社区起到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

2.熏陶社区居民的思想,调节居民的精神生活。绍兴历史悠久,地域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同时还拥有“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美誉。这是绍兴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绍兴文化的魅力之源。在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大力挖掘以鲁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越都为代表的古越文化,以黄酒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越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兰亭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乌篷船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来打响绍兴城市社区文化的品牌建设。这些地域传统文化内容涉及到学识、品德、技能、文化、精神多个方面,这些良好的文化教育资源在社区文化中有意或无意的渗透,对社区居民起到很好的榜样、教育作用。

3.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绍兴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大禹治水、兰亭序、造酒工艺、纺织工艺到书法节、黄酒节、大禹祭祀节等等,每一个节日与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绍兴民俗乌篷船、打花鼓、唱大戏、猜谜语等等都是绍兴地域各种传统文化传递、表演的重要载体与舞台,社区通过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还能很好地提升社区居民的审美观与鉴赏力。久而久之,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也会培养起来。

近年来,绍兴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但在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问卷调查,实地了解了绍兴城市社区地域传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地域文化认识弱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剧,现代思维观念与传统文化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中的观念、节日、民俗等诸多内容出现遗忘与淡漠的现象。在课题组的实际调查中关于绍兴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时,其中不了解的占27%,不太了解的占38%,一般了解的27.75%,了解的占7.25%;当问到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绍兴地域传统文化时,通过学习了解的占23.5%;听别人讲述了解的占38.2%;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占30.75%;通过相关活动了解的占15.72%。从实地调查的总体情况来分析,绍兴城市社区居民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不尽人意。从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老年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整体情况比中青年人要好,而在参与问卷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最不了解的是中小学生。这说明绍兴民众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化。

2.地域传统文化参与度低。对绍兴地域传统文化参与程度的考查,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活动开展实地走访两个方面来了解。在城市居民参与娱乐文化活动的问卷调查中,选择跳广场舞的占32.5%,选择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占58.73%,选择其他活动的占8.77%。这说明绍兴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内容单一,质量有待提高。在问到你参加过的绍兴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动时,选择参加过越剧、绍剧、莲花落的占2.82%,参加过大禹祭祀活动的占1.83%,选择参加过兰亭书法节的占3.2%,参加过黄酒节的占2.1%。这些最能凝聚居民的地方代表性文化活动本应该成为民众联络情感、增加凝聚力的桥梁与平台,但每年举行的这些活动实际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居民偶尔参与,很多都是迫于任务与形式,实际主动参与的少之又少。

3.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期有效性。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实际调查与访谈来看,绍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整体上缺乏长期性的规划,而实际开展的文化活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政府层面来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仍不够完善,特别是文化建设人才的严重缺乏,地域传统文化建设后继无人,文化断层情况严重;从社区层面来看,实际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多,现有文化活动的开展无法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从居民方面来看,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远性的规划,相应的文化建设配套建设跟不上,文化建设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自然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效果就不尽人意。

地域传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联合行动,如何使得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绍兴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需要政府主导、社区策划、民众参与等多方式、多手段进行,这也必将成为社区文化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地域文化的认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地域传统资源,首先,要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须要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得领导干部与社区居民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建立在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地域传统文化是培养社区居民共同归属感的源头与起点,地域传统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社区居民相互交流与促进情感的纽带。其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绍兴地域传统文化,让民众意识到地域传统文化在城市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三,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文艺宣传画册、地域传统文化专业人士宣讲等多种方式,并让这些形式活动的`开展成为一种常态,深入到社区居民生活之中。这种形式循环反复,久而久之,社区民众的地域传统文化的意识就会逐渐地形成。

2.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文艺演出、娱乐健身、读书看报、休闲交流的场所的设计要符合社区居民的喜好与地方特色。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人才结构,特别是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专长人才,建立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社区人才队伍。有条件的与地方高校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尽可能地挖掘文化人才。最后,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内容尽量丰富,同时要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将民众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文化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传递与表达。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设施上过硬,形式上多样,内容上丰富的社区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热度与激情。通过多手段、多样式,让地域传统文化扎根于民众,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建立长效机制,将地域文化建设融于社区文化建设之中。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从政府制度支持、文化设施硬件完善、社区实际操作完善等多方面进行配合。首先,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相关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并能定期投入文化建设资金,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以制度的形式规定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一种常态。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社区居民共同熟悉的传统文化为起点,培育与发展社区居民的共同归属感。这是建立社区文化发展长效机制的重中之重。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社区居民年龄、性别、身份、职业不同,对文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以社区居民共享为基础,拓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拓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必须建立在共享与喜好的基础之上。

为此,社区可以充分挖掘社区的显性资源与隐形资源。显性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等,有些资源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能够很好地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的隐形资源是指社区居民职业、身份不同,他们自身所隐含的文化资源也不尽相同,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与居民共同分享,以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邱士良.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措施[j].文化学刊.2016(05)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篇五

;

【摘要】马林诺夫斯基所著的《文化论》,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文章对全书二十四章内容逐一进行了梳理解析,对作者的核心思想和文化观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我们只有认清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历程,才能知道不同地域文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文化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人类学家,现代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他对太平洋新几内亚地区的原始部落,特别是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他的多部著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是人类学田野调查范式的开创者。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田野考察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民族志的写作方法。其代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至今仍是民族志写作的典范,该书和《文化论》一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在学术上对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和历史特殊论都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作为物质的器具和社会意识,只有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保存和传播,若失去了这类功能,发挥不了作用,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文化論》作为马林诺夫斯基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对文化功能的理解,可以说是人类学功能主义理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一个总结。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物质设备,如器物、房屋、船只、武器等,它们是文化中最显明、最易把握的方面,决定了文化的水准和工作的效率。二是精神方面的文化,包括各种知识以及道德上、精神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的方式和语言。而“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习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的修正”,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三是语言,它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四是社会组织,它是物质设备与人体习惯的混合复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它依靠外在的规则、法律习惯等手段进行维系,这些手段的内在根据则是个体的良心、情操等道德动机。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在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下: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

《文化论》以洗练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基本主张,浓缩了作者对科学文化理论探索的精华,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全书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明确的研究指向和范例。笔者认为,为了便于对该书做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来阅读。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四章,作者开篇提出了人类的错综复杂和文化差异的关联性,对文化做了定义,并且阐述了文化的四个基本方面,着重强调了对精神心理的认识,最后通过对进化论学派和传播论的批判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概念,即“文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一定都是在活动着,都在发挥作用”。第二部分是第五至第十章,通过用最简单的用具——木杖来简明地阐述了作为文化制度中器物形式的功能性,基本性质决定了形式的变异程度,工具的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而人们有机的需要形成“文化迫力”,人们的生物性会在“文化迫力”当中进行转变,受到“自我”意识的控制。第三部分是第十一至二十一章,分别分析了风俗、仪式、奇异字词(称呼差异)、家庭生活和物质设备、文化手段迫力、思想道德迫力、巫术、宗教信仰、娱乐以及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以某种方式发挥其作用。第四部分是二十二至二十四章,总结了文化的功能,提出了文化的基础是人类作为有机体的需求,从而产生了衍生的各种物质设备和社会要素,最后总结性地指出“制度”具有一种综合的功能,而制度中包含着若干体系,这些体系则是人类通过自身需要创造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风俗、器物等等。我们能够看到,那些被改变了的环境和人类自身,其实就是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所发挥的功能,它是一个有机体,就像在前文中说的,是处于不断变化和新陈代谢中的。

下面我们对《文化论》各个章节做进一步的分析解读。

第一章,根据人类的错综复杂和本性的相似,以差异的心灵为基础,提出了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从人类学古典主义时期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到现代的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什么是文化呢?就是用人工把自然的土变成用具,变成能服务人们生活的东西,这就是文化”),都给出了一个定义,这些定义的具体内涵都强调了一种文化的地域性和广泛性。无论从什么视角切入,最后都要回归整体。

第二章,逐级递进地分析了物质、精神、语言、组织,即文化的四个方面。在这一章中,他反对唯物史观所认为的物质推动了人类进步,主张物质和精神二者不可或缺地一起促进人类发展,没有精神意识的外化就创造不出物质设备,对于社会制度也同样如此。

第三章,是精神方面文化的延续,强调研究文化的精神,心理体系是不可分离于物质体系和风俗的。

第四章,通过对进化论和传播论的回顾,批评了进化论者靠遗俗来重构过去的社会阶段,亦批评了传播论者的文化传播思想,提出了功能主义的基本概念“文化是包括了一整套的工具和风俗……都是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要从“功能”的角度来对文化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

第五章,以木杖为例,从物性和类型两方面阐述了其在不同的文化布局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和意义。他指出,在不同的文化情景中,木杖会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它可以撑船,可以助行,可做武器,等等。因此,一件物品之所以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活动中用得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

第六章,我们可以认为马林诺夫斯基笔下的人类活动体系等于社会制度(包括各种制度、打猎、巫术、亲属等),而存在的不同种类的社会制度构成了所在地区的文化。

第七章,更进一步说明了器物或制度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若想了解其功能,必须将其置入其所在的文化语境之中加以分析,而且每一种制度或器物还会自己带有一部分关系(以航船为例,器物或制度也会有自己的一套社会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到现在依然是我们进行田野调查的指导思路。

第八章,以航船为例,分析了形式和用处的关系,提出用处决定了形式和形式所能变异的宽窄程度。如果某一器物的基本性质不变,那么形式可以变化万千。所以说,抓住了主要形式,就决定了考察的基本要素。

第九章,已经显现出“功能”和“需要”这两大理論,这二者是马氏思想的核心。人类的机体需要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些社会制度在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会以一种特殊的力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的力量就被称为“文化迫力”。

第十章,是对第九章的一个递进,由于文化规则限制了个体的生物性,改变了传统规律,而这样的改变,就是通过“文化迫力”的手段去进行的,从而形成了日常的规矩。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分析了婚姻制度,指出婚姻不仅有繁衍的功能,还有某些风俗仪式上的作用。通过列举“产翁”例子和类别性称呼,分析二者的地位在特定的文化布局中所具有的功能。

第十四章,提出了物质设备和精神的关系,强调了第七章中所提出的如何去认识某一器物和制度的功能内容,使得我们更加明白文化中存在的各种社会制度决定了物品,而物品又带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让新进社区的人养成这样的传统。

第十五章到二十一章,细致说明了“文化迫力”的功能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必须合作进行经济活动从而生存,所以就发生了这样的强制力,分别是经济组织、法律和教育的力量,除了这三者,后文又增加了巫术、宗教、知识及艺术的迫力。作者花了大篇幅写了巫术,并从个人心理,文化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意在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通过巫术这种形式来传递的,以及巫术作为一种神秘力量来团结社会个体,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以及促进人的成长和个性形成是一种必要的存在。后文在写游戏、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迫力,满足了人类对教育、娱乐和情感启示的需求,从多个方面强化了其功能主义的观点。

最后的二十二章到二十四章,总结了文化发生功能的单位是各种社会制度,一件艺术品,必须分析其具有的各种社会制度关系,同时其各种制度中也混合着多种的功能,这样才能准确地描述一件物品或一种制度所具备的文化意义。

综观《文化论》全书,我们只有认清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历程,才能知道不同地域文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化,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种集体思维,荣格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亦是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性传承的体现,它可以作为一种判断力来指导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不过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有机体,单纯地看作是满足人类本体需要的产品还有些机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意识形态,或是一种社会秩序,是有自己独特的变化规律的。在其功能变化的过程中,不再满足人类需要的时候,它也不曾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方式或角色,继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用自己的存在方式来发挥其完整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社区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篇六

结论: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弘扬传统文化感悟道德力量 (通讯员:洪驰)有着五千年歷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这些历史悠久、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名流学校将传统。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深入企业,深入职工,深入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引领广大职工深入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油田和谐矿区的途径 摘 要:和諧矿区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建设和谐社区则是油田的一项光荣任务。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在人际关系构建、平安社区建设中具。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