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精选6篇)

时间:2023-09-05 13:06:55 作者:紫衣梦 工作计划 2023年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精选6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篇一

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

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全县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

调查显示,全县农村60岁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与孙子们同住xx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顾孙子所至),单身独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

(主要是80岁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须参加劳动生产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11925人,占36.41%。有经济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独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体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数。

1、经济状况

经济支持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安度晚年的物质基础。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间劳动所得获取经济收入或依靠子女给予的生活费作为生活来源。其收入分布不匀,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贫困的还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农村空巢老人仍然经常参加劳动和既劳动又照看孙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差(虽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来供养孩子上学,对家庭里日常生活开销主要还是老人耕种所得)。

2、健康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32.13%的老人身体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为较差或非常差。当遇到疾病时,多采用简单治疗,小部人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99.3%的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以上的老人对新型农村合作比较满意,认为能解决看难问题,尤其是“复明工程”对农村白内障老人来说是福音,免费摘除白内障,普遍反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真好。

3、需求状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空巢老人有权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单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22.7%。从老人们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常回家看看,基本医疗保障,养老金和需要人照顾,分别占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见农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4、闲暇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较低和经济有限原因,绝大部分老人以串门聊天为主,家庭经济好点的以打牌为次之。加之村级老年协会的文体活动中心、室、场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们户外活动只好如此。在精神层面上,76.5%的老人感觉生活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收入,照顾孙子,忙于种地、又怕生病等几个方面,因为子女多在省外务工,所以子女们主要是给生活费和打电话来慰问老人,很少能亲自照顾,几乎都是一年回来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希望子女能常回家看看。

三、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原因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县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县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务农的只有4.2%。所以,78.8%农村空巢老人必须劳动和又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谓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经去世,有的只一个女儿,女儿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顾老人就有次数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户。全县单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25.1%。

3、代际差异

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两代人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自由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人们的这种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进入城市,农村的父母一般都不会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选择独自居住或留在农村老家。当然,农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产生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儿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关系的沟通缺少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儿媳和孙子分开住,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等等。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补充,全面推行协议养老、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同时,商业养老保险应得到推广和发展。逐步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建立健全高龄补贴制度。扩大农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围,“五保”老人全额财政供养。完善乡级养老院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网络建设。从这次调查中看出,全县村级老年人协会建设不足40%,老年活动中心、室、场地更少。村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滞后,严重影响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村级老年协会守心老年人生活、体贴老年人难处,解决老年人家庭矛盾,检查督促家庭赡养情况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组织,能直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难处和实际困难。

加强乡村两级老龄工作网络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各级党委政府应刻不容缓地摆上议事日程。为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老龄工作格局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级老年活动室、活动中心,老年人图书报刊阅览室、棋牌室等,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3、进一步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农村空巢老人服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助老,营造敬老氛围,建立长期服务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企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在职的年轻人和社会“志愿者”,开展“敬老志愿者”活动,联系一个空巢老人家庭长年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帮助他们疏通渠道,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篇二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 “失独者”当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其生存现状让人揪心不已。

失独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失独老人面临经济赡养及生活照料或情感慰藉方面的困境;同时缺乏针对失独家庭缺乏系统制度保障。关爱失独家庭,从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来讲,失独家庭充分的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由于特殊原因致使失去独生子女,社会不能忘记他们,应进行特殊关爱。

二、活动组织机构(拟定)

1、指导单位: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主办单位:成都市慈善总会、成都渠县商会

三、项目内容

1、组织大型公益宣传活动

2、组建关爱失独家庭志愿者队伍

3、建立关爱失独家庭社区联盟

4、“关爱失独家庭”慈善项目募捐活动

5、“关爱失独家庭”扶持工作

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篇三

空巢老人身上的问题也越老越多。关爱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了我们重要的任务。为此,我校财会系星火青年志愿者协会特别组织了“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

二. 活动过程

20xx年10月13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财会系星火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一分队的志愿者们来到檬梓社区对这里的空巢老人进行了探访。志愿者们带上香蕉等水果深入各空巢老人的家庭,与老人们热情交谈,关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合影留念。老人们也都十分开心。他们表示:希望儿女们能够多打电话回家问问并对志愿者表示了感谢。

三. 活动目的

(一)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也让我们明白了孝顺家里父母,长辈的意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关注老人的需要。

(二)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美德,呼吁广大青少年都参与到关注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

四.活动的希望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多多探索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让社会大众都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关爱空巢老人,人人有责。为空巢老人带去一份快乐,线献上一份爱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篇四

一、传承敬老美德,培育爱老氛围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宝”,更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关爱“空巢老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因此,广大居民、志愿者朋友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共同营造全社会都来尊重和关爱“空巢独居老人”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弘场志愿精神,开展组团服务

倡导广大爱心市民、志愿者朋友们积极关心身边的空巢老人,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看望慰问空巢独居老人,陪他们“唠唠嗑”,为他们“读读报”“跑跑腿”。各志愿服务团队要积极合作,定期轮流到乡村和社区开展针对“空巢独居老人”的志愿服务,由“单兵作战”变为“组团作战”,尽团队力量,齐力为满足“空巢独居老人”各类正当需求提供帮助。

三、开展结对帮扶,倡导邻里互助

倡导广大爱心市民、志愿者朋友们以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以个人或志愿服务团队形式结对空巢独居老人,定期上门走访,主动关心,保持联系,积极投身到“邻里互助”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广泛开展生活照料、心理慰籍、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消防隐患排除、反诈骗宣传、电器维修、理发修甲等志愿服务,为有困难的空巢独居老人办力所能及的实事,让空巢独居老人真正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关爱空巢老人不是少数人、几个团队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广大市民朋友、志愿者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为“空巢独居者人”献出一份爱心,慰藉他们孤独的晚年生活。

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篇五

云烟过往,沧海桑田。一股柔和的风吹起了一层松松的土,混杂着花儿的芬芳与大地的气息,随着惊醒了一个悠长的梦。时光的录相开始缓慢倒带,那些过往时光开始在脑海浮现。

记忆中,一个孤苦伶仃的身影,一张爬满皱纹的笑脸,时常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她时常一个人拄着拐杖在小区的垃圾桶里捡些废品。她经历了岁月的风蚀,青春逝去,她属于这样一个群体——“空巢老人”。她想念自己的子女,却因子女太多的忙碌而无法享受天伦之乐。

她是我的邻居张奶奶。听妈妈说,她的老伴很早以前就离开了人世,儿女也总是为工作四处奔波,很少回家看她,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来。家里只剩下了她一个人。由于身体不太好,她得长年吃药,退休工资不高的她只有靠捡些废品来贴补生活。或许,我应该帮帮她,我曾不止一次有这样的念头。

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去看望她。于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进了她家。她的家里有一张吃饭的陈旧餐桌和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张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酸酸的。张奶奶看到我来了,非常高兴,一会儿忙着给我倒水,一会儿忙着给我削水果吃,还不停地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我顿时觉得她是多么需要与人交流,需要人陪伴和关爱啊!不一会儿屋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快到中午时分,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我拉着张奶奶的手,走进公园,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着公园里的花花草草,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我看到了她的孤单,我想她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儿女了。像张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在当今社会日益增多。关爱空巢老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子女为了让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外出打工,可也许当他们挣了很多钱以后,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时他们将后悔莫及。有些事你现在能做却不去做的话,等你想去做时,可能就没机会做了。多陪陪老人吧,让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每个人都应该在情感上关注父母,常回家看看,社会也应该给予老人更多关爱!

社区空巢老人工作计划篇六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继续弘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并打开心胸去关爱、去接纳那些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慰问社区中的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健康心态,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从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2、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孤寡老人,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3、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主题

为夕阳添一抹亮色,为老人送一份温暖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20xx年x月x日

五、活动地点

大富社区

六、活动参与人员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2级生物科学专业2班同学

七、活动对象

大富社区失独老人

八、活动前安排

1、联系大富社区相关领导,商量并确定活动地点及活动事项。

2、通过微博、qq等方式宣传活动。

3、准备好活动内容及与互动的方式。

4、安排好拍照和写新闻稿的志愿者。

5、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服务队队旗等。

6、安排好各位志愿者的具体工作。

九、活动流程

1、同学在校门口下集合,一同前往社区。

2、到达社区后,由社区负责人带领我们去各个老人的家里

3、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及与老人聊天,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经历,并记下老人生日为以后开展更贴心的活动做准备。

4、每次活动结束后,同学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活动的东西,安排人写好通讯稿,并及时发到微博。

5、组织好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集合返校。

6、做好此次活动的后期宣传,并对这次活动进行书面总结。

十、活动注意事项

1、服从领导的调动、安排。

2、各位同学积极参加,在来和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3、衣冠整齐佩戴好工作牌、帽子。

4、安排一部分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并调动现场积极性。

5、在与老人交流时要有耐心、爱心。

6、后期打扫会场、整理好东西、清点人数并将带去的东西悉数带回。

7、爱护共财产。

8、通过与老人的聊天,使得老人可以自愿的讲出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