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通用8篇)

时间:2023-10-17 04:13:12 作者:飞雪 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通用8篇)

老师在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注重教学的因材施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一

1、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2、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并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3、能根据菊花的形态和结构动手制作。

1、菊花,自制手工菊花。

2、报纸、卡纸、等若干。

3、胶水、图画纸每人一份。

1、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颜色菊花及不同品种的菊花

教师: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每一朵菊花都长得一样吗?

(2)引导幼儿观察并用语言讲述菊花的形状和结构及特点。

(3)教师小结。花心是圆形的;绿色的叶子;菊花花瓣的形状有的像羊毛卷卷的,有的像小水滴,有的像面条,有长有短,有直有弯,有宽有窄。

2、教师出示自制手工菊花,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1)教师出示自制菊花,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

教师:你觉得这些菊花漂亮吗?它是用什么做成的?跟真实的菊花有什么区别?

(2)鼓励幼儿猜测一下这些菊花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幼儿大胆的讲述)

(3)教师讲解自制菊花的步骤:选择剪好的长短不同的纸条,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纸条的顶端,右手拇指、食指捏住纸条的下端,往左手绕两圈,然后松手,这样一个卷曲的花瓣就做好了,接着用做好的花瓣粘贴成一朵菊花。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先在图画纸的上半部画出花心。

(2)引导幼儿用剪好的纸制作成花瓣,并粘成一朵菊花。

(3)为做好的菊花画上茎叶。

4、作品展示。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菊花的特征。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二

制作步骤:

1.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二次后打开;

2.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

3.把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

4.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就可以了。

游戏方法:将这个可爱的小指套套在手指上,即可上下左右的开合活动,非常的可爱。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三

制作过程:

1.大鞋

在纸盒一端6厘米处穿两个洞(两洞间距10厘米),取15厘米长的橡皮筋穿过洞在背后打结固定。游戏时,孩子们把脚套在橡皮筋里将纸盒当大拖鞋穿,培养动作的协调能力。

2.面具

在纸盒上挖几个洞作为眼睛、嘴巴,再用彩笔或彩纸对纸盒进行装饰,最后取3o厘米左右的橡皮筋钉在纸盒两边。一个既漂亮又结实的纸盒面具就完成了。

3.跳盒

准备若干纸盒,将一部分纸盒里面涂上蓝色,一部分涂上黄色,然后把纸盒涂面朝上任意摆放。跳盒时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如遇蓝色纸盒双脚跳,遇黄色纸盒单脚跳)。这个游戏既可以训练孩子跳的动作,又可以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4.顶盒

纸盒稍作装饰,便可提供给孩子玩平衡游戏。如让孩子头顶纸盒,双手侧平举走平衡板等。

5.骨牌

收集尽可能多的纸盒,让孩子象玩多米诺骨牌一样玩纸盒。

6.画框

装饰纸盒四周,中间贴上孩子们的画。亦可提供装饰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饰画框。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四

设计思路:

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撕乱画,他们把乱撕乱画作为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撕就怎么撕,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手工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应幼儿的本质,通过手工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及幼儿思维和肌肉的等方面的发展。帆船,对于幼儿来说,大都没有什么印象,这样可以激发幼儿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3.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卡纸等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讨论--设计制作--作品展示--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引起兴趣:

教师做出划船的动作,让幼儿们说出教师在做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在做什么啊?“幼儿a:”在打架……“幼儿b:”在开车……“幼儿c:”在划船……“教师:”对呀,小朋友们,老师在划船呢!有谁见过船吗?“幼儿们:”没有见过。“观察讨论:

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作品--纸船给幼儿们看。

设计制作:

1.请幼儿们把自己的材料都准备好。

2.教师教幼儿们怎么把纸弄好。并且在一旁巡视、指导。

3.在制作过程中,制作比较快的幼儿可以拿给老师看,并且可以让幼儿做出划船的动作。并且相互交流相互展示。

作品展示:

1.幼儿们都把自己做出来的船拿出来相互介绍。

2.评选出几个好的作品加以奖励。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每一个小朋友都制作了一艘漂亮的小船,我们把它们穿起来挂在教室的窗户上当窗帘好不好啊?“幼儿们:”好……"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五

材料准备:药瓶、电光纸、胶泥、硬纸片、针、线

制作方法:

2、用硬纸片剪个圆盘,中间穿上线,然后把药瓶的线固定在圆盘的'周围;

3、用胶泥和电光纸做出各种好看的图案粘在瓶上就可以了哈!太好看了!又可以保护环境。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六

准备材料:剪刀、彩笔、胶棒、一次性纸杯、彩条、彩卡。

制作过程:

1.沿一次性纸杯的口画一个圆。

2.沿线剪下圆。

3.从中间剪开。

4.卷成锥形,用胶棒把边粘好。

5.在锥形口粘上老鼠的胡须。

6.剪出老鼠的耳朵。

7.粘上。

8.用彩笔画上老鼠的眼睛和嘴。

9.小耗子吃豆。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七

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通州的变化:高楼变多了,马路变宽了,夜景变得更美了,在一次关于城市副中心的讨论活动中,赵梓涵说:“我最喜欢通州夜晚的灯光了,感觉特别美!”这个话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张天心说:“我也发现了,那些灯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吴朦宇说:“我爸爸告诉我,景观照明灯特别棒,还能够照明,又有艺术装饰和美化环境功能。随之讨论引发了孩子们对景观照明的兴趣,随着不断的探索孩子们了解到景观照明分为道路景观照明、园林广场景观照明、建筑景观照明等等,还得知朝阳区正在打造通往副中心景观灯光廊道,让我们城市中人、景、光和谐共生。顺着这个思路,孩子们也想为幼儿园打造一个六一艺术晚会的夜光景观,由此产生了创作灯光廊道的想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孩子们找到了一些即透光,又防水的生活中的零散部件进行创造,因此生成了此活动——《环保灯光廊道》。

活动目标

1.欣赏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艺术灯光,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观察零散部件材料的特点,运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重点难点

能够结合零散部件材料特征创作自己的艺术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观察过灯的外观,了解灯亮的简单原理(有电源、透光的外罩、如果是户外需要进行防水设计)

(2)幼儿对废旧玩具材料进行过拆解再利用。

2.物质准备:

(1)剪刀、胶钉、双面胶、胶条、乳胶、塑料纸等;

(2)废旧的矿泉水瓶、小地球仪、塑料一次性碗、绳子、一次性勺子、彩色亮片等;

(4)创设拆解零散部件材料区;

(4)纽扣灯泡、防水串灯等;

(5)垃圾小框(每桌一个)、小音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看一看

1.出示几个神秘的福袋,激发幼儿观察材料的兴趣(福袋中是幼儿拆解废旧玩具材料产生的零散部件,在前期探索中幼儿将其认真观察,有序摆放好)

2.师:今天我们又多了几个神秘的福袋,请小朋友抽取一个看看会是什么神秘材料吧?

3.请感兴趣的小朋友依次打开神秘福袋,引出今天的新的材料——齿轮、发夹、耳环等

(二)探索活动:选一选、试一试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放入自己的盒子中),通过拼摆探索自己制作创意灯的想法和意图。

2.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探索过程,必要时好奇的询问了解幼儿想制作一盏什么样的灯。

3.对于正在进行排列设计灯罩的幼儿,运用描述的策略帮助幼儿重构他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建议,拓展幼儿的思路。

(三)探索创作:摆一摆、做一做

1.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在观察中有目的的给予不同幼儿支持。

2.走到幼儿身边观察幼儿的制作方法,发现其使用材料创作的效果,有讨论机会产生式,可以给孩子一些评论,鼓励幼儿描述他的行为。

3.认可幼儿大胆的创作行为,默默的陪伴,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图案的描述和建议;

4.倾听孩子是有何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果孩子用材料进行了一些有特点的图案排列可以模仿他的行为。

(三)结束部分:

1.活动结束前运用一首音乐提示幼儿创作时间快要结束了,让幼儿在心里和创作上都有所准备,音乐结束后则开始收拾整理材料。

2.盥洗结束后拿着自己的灯到户外进行悬挂,完成我们的灯光廊道创意,期待夜晚的灯光效果。

活动总结

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活动意图。

幼儿园中班手工教案制作扇子篇八

妈妈总是背着好看的提包出门,我很羡慕,可她说我太小,不给我买。气死我了,不行,我要自己做一个,也气气她!

材料:饮料盒、废毛线

制作方法:

1、找一个软包装的饮料盒,晾干了里面;

2、将盒子两头拆开,压扁,从两边剪个口,翻向两边,将边剪成半圆形;

3、用毛线头编成好看的辫,固定在两头做提绳,并在提包下边穿几根毛线做装饰;

4、你看,小包怎么样呢?妈妈要气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