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大全19篇)

时间:2023-10-13 21:53:23 作者:书香墨 口号大全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大全19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一

课前准备:1、西湖风景图片。2、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认为是描写西湖的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赞美了西湖的美丽景色。

(用直观的图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风光,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质疑问难

1、看多媒体演示,听范读。

2、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3、指名试读。

4、读了古诗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三、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借助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1)通过自学,你弄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你喜欢哪句诗的描写?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丽多变的景象,以及体会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贴切生动)

四、再读感悟情感升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听范读,欣赏演示的景色。

3、边读边想象,体验诗人的感情。

4、试着背诵古诗。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情感得到升华)

五、拓展练习

1、如果让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西湖,你想怎样做?

2、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学生自读。

(多种方式赞美西湖,体现学科整合)

六、教师总结

苏轼在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气里所呈现出来的美丽景色,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又贴切生动,天生丽质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二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自由背诵然后检查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这篇课文事故时,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三

课前准备:

古诗对对碰游戏:可以学着诗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去吟诵,看谁最有感觉。

1、配乐陆续出示不同的西湖风景图,感受美

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出示罗曼罗兰的话: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指名读

(2)谈感受

师:能用你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齐读

3、师:宋代大诗人苏轼,他就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当年他游览西湖时,就被他的美所深深打动,不禁饮酒作诗,写下了这首我们很熟悉的诗。

4、出示古诗,学生跟读

5、喜欢这首诗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细细去品位这首诗,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

1、自由读

师:自己先练练,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并注意诗的节奏。

2、反馈读

(1)四人开火车纠音

(预设没读好: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并注意这个词。)

(2)这首诗有两个词特别难度,再试试:“潋滟”、“浓妆淡抹”

(潋滟:回到诗句中再读读。)

(3)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

评: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4)齐读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

3、解诗题:古诗写到这儿,现在你们知道了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

(1)指名说

(2)还有呢——“饮”。饮就是喝酒呢

(3)指名读、齐读

1、师:有味道吗?还想读吗?那就再去读读吧。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2、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进行交流。

3、反馈:谁来把你的感受和全班进行交流。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要想把你的话说得更好,你可以看看注释。

4、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

指明说。(谁还有补充)

(1)体会得这么好,你是从诗中的哪个词体会到的?读

(2)让我们去晴天的西湖去看看吧。(出示阳光下的西湖图片)

(3)如果这时你就置身其中,你最想说什么?

(4)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自己先练练

(5)指导朗读。

师:你把你的理解读出来了,潋滟这个词读得真好。(点:潋滟)

师:读得真好,晴天的西湖就是这么美。(点:晴)

师小结:看,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多么光彩夺目呀。

(4)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5、学习:山色空蒙雨亦晴

过渡:正当我们陶醉其中时,天空忽然飘起了蒙蒙细雨。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配乐遐想)

(1)指名说。

(2)你讲得这么好,你是从哪个词读懂的——山色空蒙

(3)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4)这份奇妙的美只有在雨天才会出现。(看课件)

(5)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齐读1、2句,引读3、4句。

7、学习3、4句

(1)同桌练练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说、指名读

(2)西施什么美?

(3)师补充,在人杰地灵的江浙一带,出现过像西施这样的美女(出世图)淡妆时犹如出水芙蓉,浓抹时更是风姿卓越。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让我们感受到她独特的美。正所谓——淡装浓抹总相宜。

(4)指名读3、4句

(5)那么西湖呢?(那么西湖呢?联系前两句说说看)。

指名读——齐读

8、齐读3、4句

师: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美,正如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美不胜收啊!

师:西湖的这份美让苏轼陶醉其中,心驰神往。

9、齐读古诗

师:苏轼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更用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记录了美

师:这份美令古今中外多少游人为之沉醉,流连往返哪。

10、齐背古诗。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诗美美地背诵出来吧。

1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

(1)指名说

(2)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自由读,说说都是西湖什么时候的美景

(3)指名说,读诗句。

(4)联系《饮湖上初晴后》时的西湖风光。对比彼此间的不同。

齐读古诗

评价:夏天的西湖就是这般色彩艳丽,风光无限啊。

雷雨中的西湖是这样的气势磅礴,别具风味。

(5)面对这样的西湖,诗人不禁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师小结:西湖不仅拥有迷人的风光,它还有着悠久的文化和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呢,你想知道吗?课后去找找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四

1、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人们自然就想到——西湖。你们去过西湖吗?在你的印象中西湖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来说吗?(或看完课件回答)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板:饮湖上初晴后雨

3、师:谁写的?板:苏轼

师:课前同学们特意去搜集过资料,你都知道些什么?(生交流)

师小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与父亲苏荀,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杭州当过官。这首诗就是他在杭州当官时写的。

4、师:(齐读诗题)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的?生自由说

师点拨:起初晴天,后来下雨了。……读题

讲苏轼在湖上饮酒…………读题

5、师这首诗的 题眼该是哪个字(晴 雨)

2、师:反馈:在朗读时,哪个词特别难读……指名读

指名读诗句

1、师:哪句是写晴天的西湖,哪句写雨天的西湖?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习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师引导:

(1)“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板:释

(2)解释这句诗,哪个字应该调换一下顺序?(晴)生重新解释诗句板:调

(3)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板:补……生解释诗意

(4)解释时还要板:猜 换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吗?生说师引导

师:

(1)诗人喜欢晴天的西湖吗?你从哪个字看出?(好)

(2)引读 师:晴天的西湖好在美在哪?……生“水光潋滟”

(3)师(指着图):这就是水光潋滟的 湖面,你能用别的词来描述吗?(生自由说)

(5)师:是啊,这就是晴天的西湖,所以诗人说……引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6)师:一个“好”字写出了西湖晴天的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真是一字千金啊!

师:雨天的西湖,诗人喜欢吗?从哪儿看出?(奇)

这雨只让西湖的山云雾迷濛吗?请想像一下这雨还让哪些景物更加生动了?

(生想像说话:因为有雨,西湖的()更加( )。

师:难怪诗人说……引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3、学习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在目睹了西湖的晴雨之后,诗人认为一个“好、奇”,远远不能写出西湖美,不能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此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引读句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这两句诗是至今为止赞美西湖中最妙的两句。谁来说说它的意思(生解释)

师:你觉得这两句妙在哪里?……读

1、师:学到这,你们是否为西湖的美景所打动,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带着诗人的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首诗吗?配乐朗读。

2、师:同学们,我觉得美的诗,光读还不够。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生试背……指名背

师:西湖的美,美在它的淡妆浓抹,美在它的千姿百态,这不还有两首写西湖的诗。生自读、反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五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六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七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7、背诵全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

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读感知:

1 、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检查读书效果。

3 、师范读古诗。

4 、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

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

(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晴”)

(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

(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湖面“水光潋滟”。

(4)你读懂“潋滟”了吗?

(波光闪动的样子。)(课件出示)

(5)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

(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6)诗句导读。

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带着理解读第一句)。

(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

(8)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

一个“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书:好)

2、学习诗歌的第二句。

(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课件:雨中的西湖图片。)

(1)冥想: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尽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雨中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3)诗人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象?(课件出示:第二句)

(“山色空濛”)(板书:山色空濛)

(播放课件:雨后的西湖图片。)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引读第二句。)

(4)你读懂“空濛”了吗?

(云雾迷茫的样子。)(课件出示)

(5)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雨中西湖的特点?

(板书:奇)

(6)带着理解读诗歌的一、二句。

3、学习古诗的三、四句。

(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课件出示:诗歌三、四句。)

(1)你从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

(2)你了解“西子”吗?

(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齐读第四句。)

(不管是化淡妆还是浓妆,不管什么时候,西施都很美。)

(4)想见一见西施吗?(课件出示:西施图片。)

(5)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

(6)导读: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板书:淡妆浓抹总相宜)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板书:西子湖)

读到这里,你可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了吗?

5、带着体会读诗。

6、指名读诗,配乐齐读诗歌。

7、齐背诗歌。

四、拓展延伸:

1、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诗人描绘了什么时候的西湖?

(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

2、积累这首诗歌。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游览了人间天堂——西湖。其实,苏轼不光是一位大诗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书画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吗?请课外搜集苏轼的作品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会有不小的收获的。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 (好)

西子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色空濛 (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理念: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被认可的需要,利于教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汇编成册---《我来带你游西湖》,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完成研究性作业,指向课外,促进学生发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一

10月11日,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一行三人来到环境优美的泗安中心小学,有幸聆听了三位名师(沈红芳、李梅、熊学林)送教下乡的展示课,令我受益非浅,尤其是李梅老师的古诗教学,让我感想颇多。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语言美、诗的意境更美。宋代大诗人苏轼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西湖在夏季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李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了教案,制作了课件,有许多地方值得老师们借鉴。

1、在课前谈话部分让学生自己课内或课外积累的古诗、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接着让学生欣赏几幅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学过的古诗《村居》、《小池》、《望庐山瀑布》等,于是齐背了起来。当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气氛也非常热烈,在进一步的欣赏西湖风光图片中,学生心情愉悦地进入古诗的学习中。

2、这首古诗带给人的是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不必过多地强调单个的字、词是什么意思,这一点李老师处理得相当好,注意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意来了解、感悟诗句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教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时,她这样引导:

师:哪句诗写晴天西湖的美景?

(指名并出示句子“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你是怎样来理解“潋滟”这个词的?(指名说并指导看诗下的注释,接着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样美丽的湖面,你想到了哪些词?

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波光粼粼”(板书、齐读)

(指导朗读诗句)

师:哪个词诗人是在赞美这晴天美丽的西湖?——“好”(再次朗读诗句)

师:可是突然下雨了,(出示图片),现在的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朦朦胧胧)

诗中用了哪个词?(空蒙)

(出示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因为有雨,西湖边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为有雨,西湖边的小桥更加秀美;

(句式训练:因为______________,西湖的_________________更加___________。)

师:诗人通过哪个字写出了雨后的感觉?——“奇”(指导朗读诗句)

……

以上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李老师非常善于“教教材”,紧紧抓住教材,注重了古诗中字字珠玑的特点,古诗中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精心琢磨推敲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人物情感和意境,李老师就抓住“潋滟”、“空蒙”两个词,结合图片,作足文章,培养了学生想象、积累、朗读的能力,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西湖在晴、雨两种气候下的迷人风姿以及诗人苏轼当时的那种美好的心境——苏轼长期居住杭州,杭州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李老师的课堂上有过不少的亮点,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课堂活动是感性的,我觉得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下午,我们就针对上午三位名师的课进行互动式探讨,其中一位老师的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也是我今后在古诗教学中需要摸索的方向。她是上这首古诗班级的语文老师,她说在学生回教室以后问学生“整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学生在这么美的音乐、图片的熏陶下只能平淡地说出个模糊的印象:西湖晴天很美,雨天也很美,就像西施一样。这确实是我们教师感到比较头疼的事,学生课堂上说得非常生动,但是课后练习包括《课堂作业本》(有时不只是这首古诗)要求学生说说或写写诗句的意思,学生就不能清楚地、完整地表达了。

只有不断地实践、反思,我们的课堂才会不断地开阔、明晰!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二

课前准备:

古诗对对碰游戏:可以学着诗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去吟诵,看谁最有感觉。

1、配乐陆续出示不同的西湖风景图,感受美

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出示罗曼罗兰的话: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指名读

(2)谈感受

师:能用你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齐读

3、师:宋代大诗人苏轼,他就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当年他游览西湖时,就被他的美所深深打动,不禁饮酒作诗,写下了这首我们很熟悉的诗。

4、出示古诗,学生跟读

5、喜欢这首诗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细细去品位这首诗,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

1、自由读

师:自己先练练,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并注意诗的节奏。

2、反馈读

(1)四人开火车纠音

(预设没读好: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并注意这个词。)

(2)这首诗有两个词特别难度,再试试:“潋滟”、“浓妆淡抹”

(潋滟:回到诗句中再读读。)

(3)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

评: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4)齐读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

3、解诗题:古诗写到这儿,现在你们知道了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

(1)指名说

(2)还有呢——“饮”。饮就是喝酒呢

(3)指名读、齐读

1、师:有味道吗?还想读吗?那就再去读读吧。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2、把你的感受和同桌进行交流。

3、反馈:谁来把你的感受和全班进行交流。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要想把你的话说得更好,你可以看看注释。

4、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

指明说。(谁还有补充)

(1)体会得这么好,你是从诗中的哪个词体会到的?读

(2)让我们去晴天的西湖去看看吧。(出示阳光下的西湖图片)

(3)如果这时你就置身其中,你最想说什么?

(4)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自己先练练

(5)指导朗读。

师:你把你的理解读出来了,潋滟这个词读得真好。(点:潋滟)

师:读得真好,晴天的西湖就是这么美。(点:晴)

师小结:看,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多么光彩夺目呀。

(4)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5、学习:山色空蒙雨亦晴

过渡:正当我们陶醉其中时,天空忽然飘起了蒙蒙细雨。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配乐遐想)

(1)指名说。

(2)你讲得这么好,你是从哪个词读懂的——山色空蒙

(3)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诗。

(4)这份奇妙的`美只有在雨天才会出现。(看课件)

(5)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齐读1、2句,引读3、4句。

7、学习3、4句

(1)同桌练练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说、指名读

(2)西施什么美?

(3)师补充,在人杰地灵的江浙一带,出现过像西施这样的美女(出世图)淡妆时犹如出水芙蓉,浓抹时更是风姿卓越。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让我们感受到她独特的美。正所谓——淡装浓抹总相宜。

(4)指名读3、4句

(5)那么西湖呢?(那么西湖呢?联系前两句说说看)。

指名读——齐读

8、齐读3、4句

师: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美,正如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美不胜收啊!

师:西湖的这份美让苏轼陶醉其中,心驰神往。

9、齐读古诗

师:苏轼用眼睛发现了美,用心灵感受了美,更用这首流芳千古的名诗记录了美

师:这份美令古今中外多少游人为之沉醉,流连往返哪。

10、齐背古诗。让我们再一次把这首诗美美地背诵出来吧。

11、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

(1)指名说

(2)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

自由读,说说都是西湖什么时候的美景

(3)指名说,读诗句。

(4)联系《饮湖上初晴后》时的西湖风光。对比彼此间的不同。

齐读古诗

评价:夏天的西湖就是这般色彩艳丽,风光无限啊。

雷雨中的西湖是这样的气势磅礴,别具风味。

(5)面对这样的西湖,诗人不禁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师小结:西湖不仅拥有迷人的风光,它还有着悠久的文化和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呢,你想知道吗?课后去找找吧。

文档为doc格式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三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一、导入

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二、学习新课

1、解决生字(学生自己解决)

潋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适。

2、介绍作者。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时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丽;下雨的时候水雾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饮: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师:这首诗是写(作者雨过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这四句诗都写了西湖的美景(学生纠正:不是)

师:同学们怎么说不是呢?

(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

(后两句诗写了拿西湖来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当)

这样想象和比喻,西湖就(显得更美了)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美”来读诗句,体验美。老师指导和范读。)

三、背诵全诗

自由背诵然后检查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四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质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呢?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诗人苏轼因此而写下了著名的西湖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讲述西湖的传说)

1、有一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最美在西湖,连两位神仙都舍不得离开,那西湖到底有多美呢?快来跟老师一起去游览一下吧!

(课件播放西湖十景)设问:西湖的景色美不美?美在哪里?

2、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为西湖写下了数不清的名词佳句,西湖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游览胜地。900多年前,有一位诗人来到了西湖之上,面对西湖美景,他情不自禁的吟诵了赞美西湖的诗篇,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苏轼)。你对苏轼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苏轼资料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曾任杭州知州,带人疏通西湖,建造苏堤。

3、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苏轼,走进美丽的西湖吧!

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了解诗题:怎么读?饮是饮酒的意思。苏轼在西湖上饮酒的时候看到初晴后雨的景色变化。

齐读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a、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b、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诗文)这首诗里面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认识“亦、妆”两个字。)

(指名学生朗读。并及时评价与更正。)

3、诵读古诗,需要把握好诗的节奏,这样才能读出诗的韵律。我们给诗打打节奏,再读一读。

(老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并及时评价。男女生竞赛读。)

1、过渡:学古诗,只会诵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想通过描写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湖,来欣赏这宜人的景色吧!

a、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湖上晴天的景色呢?

生答并随机课件出示:水光潋滟晴方好。

b、你怎么知道的?(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晴”字)

c、在诗人眼中,晴天是什么景色呢?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看注释或者查字典是理解诗句的好办法。)

2、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

(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阳光照在西湖宽阔的水面上,就好像-----金子在闪动。

3、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你想象一下,晴天周围的景物会是怎样的?(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

4、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板书:晴方好,(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

生答并随机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雨亦奇

(雨中的西湖也很奇妙) 雨中的西湖奇妙在哪呢?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山色空蒙是什么样子呢?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出示“西湖等你来赞美”:

(1)在金色的阳光下,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苏轼的心醉了。

(2)在蒙蒙的细雨中,看着薄雾缭绕的群山,老师的心醉了。

(3)站在西湖岸边,看着————,我的心醉了。

(4)——————,看着————,我的心醉了。

(大胆想象,结合西湖的景色指名学生说一说)

6、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雨中的西湖山色空蒙,此情此景,苏轼想到了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师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西施的美与爱国精神。)

7、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

(板书:淡妆浓抹总相宜)

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

(板书:西子湖)

一首诗就让一个地方名扬天下,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么美的诗,谱上曲子会更加动听的,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播放歌曲《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跟着学唱。)

8、让我们带着对西湖的欣赏和向往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学生带着体会读诗。)

1.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描绘了什么时候的西湖?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

2.赏析苏轼的《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课件展示“我的积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山水甲桂林。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风景名胜数不胜数。同学们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描写祖国山河的名词佳句,选择你喜欢的背诵下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好

美 西湖(西子)

雨——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五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谈话切入,尝试背诗,创设情境,欣赏画面,引出新诗。

二、师生商讨,激发动机,渗透学法,组织合作,自主探究。

三、小组汇报,组际竞争,相互评价,理解内容,突出重点。

四、创设情境,引导读背,加深感悟,增强体验,提高能力。

五、拓展学习,开发资源,引导创新,促进实践,综合发展。

[通过背诵其它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认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引导学生把对西湖的了解和理解,结合自己搜集的风光图片或文字资料等汇编成册---《我来带你游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六

1.谈话:假期中,我们班的×同学在家人的带领下到杭州的西湖游玩,那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请他来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3.理解题目: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功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你现在能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指名解题,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4.过渡:900多年来,此诗妇孺皆能成诵,成为咏西湖诗中的名篇,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

二、质疑解疑,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学生自读、质疑,将不懂的词、句标出。

4.学生自读感悟。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西湖美景图片了解诗文大意。

5.小组交流学习体会: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1.(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指名读,谈感受。

2.从这两句诗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领略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3.体会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指导学生朗读,建议放慢语速去读。

4.学生练习,指名读,范读,齐读。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丽,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个美女西施,发出如此感慨。

6.(课件出示古诗后两句)指名读。为什么作者拿西施来比西湖呢?(学生首先会想到两者都有个“西”字,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无论是化淡妆穿素衣,还是涂浓妆穿锦衣,总是美丽迷人。西湖无论是晴天的波光荡漾,还是雨天的迷蒙山色,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时期的越国人。那时越国的地域与后来及现在所称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当。杭州及西湖正处在西施的故乡一带。苏轼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并拿她来与西湖相比。)

7.因为这巧妙的比喻,使这两句诗成为传世名句;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句。

8.小结: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来,人们每每来到西湖都要吟诵这优美的诗句。让我们也来回味一下,配乐(《平湖秋月》)朗诵古诗,并配以西湖优美画面。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的:

1、理解词语及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具准备:《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检查课前搜集有关作者苏轼的资料。

二、讲授新课

(一) 初读

1、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诗的停顿和韵味。

2、学生读:齐读、指名读。

(二)学学

1、学生结合注释(课件显示)分组合作学习古诗。

2、教师到各组帮助学生。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古诗。

4、小结

西湖的景色怎么样?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

(三)欣赏

1、欣赏西湖的美景。

2、提问:看完短片你最想说些什么?

小结:作者喜欢、赞美西湖。

(四)诵读

1、有感情地读。

2、配乐朗诵。

3、背诵:想象画面试背古诗。

(五)方法

1、指名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2、方法:

(1)理解诗意 (查找资料)

(2)体会感情 (感受意境)

(3)朗读背诵 (想象画面)

三、练习

1、自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给学生提供有关资料。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美丽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八

一、揭题,解题。

1、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人们自然就想到——西湖。你们去过西湖吗?在你的印象中西湖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来说吗?(或看完课件回答)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板:饮湖上初晴后雨

3、师:谁写的?板:苏轼

师:课前同学们特意去搜集过资料,你都知道些什么?(生交流)

师小结: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与父亲苏荀,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杭州当过官。这首诗就是他在杭州当官时写的。

4、师:(齐读诗题)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的?生自由说

师点拨:起初晴天,后来下雨了。……读题

讲苏轼在湖上饮酒…………读题

5、师这首诗的 题眼该是哪个字(晴 雨)

二、读诗句,读正确。

2、师:反馈:在朗读时,哪个词特别难读……指名读

指名读诗句

三、晓诗意,悟诗情。

1、师:哪句是写晴天的西湖,哪句写雨天的西湖?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习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师引导:

(1)“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板:释

(2)解释这句诗,哪个字应该调换一下顺序?(晴)生重新解释诗句板:调

(3)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板:补……生解释诗意

(4)解释时还要板:猜 换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吗?生说师引导

师:(1)诗人喜欢晴天的西湖吗?你从哪个字看出?(好)

(2)引读 师:晴天的西湖好在美在哪?……生“水光潋滟”

(3)师(指着图):这就是水光潋滟的 湖面,你能用别的词来描述吗?(生自由说)

(5)师:是啊,这就是晴天的西湖,所以诗人说……引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6)师:一个“好”字写出了西湖晴天的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真是一字千金啊!

师:雨天的西湖,诗人喜欢吗?从哪儿看出?(奇)

这雨只让西湖的山云雾迷濛吗?请想像一下这雨还让哪些景物更加生动了?

(生想像说话:因为有雨,西湖的更加( )。

师:难怪诗人说……引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3、学习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在目睹了西湖的晴雨之后,诗人认为一个“好、奇”,远远不能写出西湖美,不能表达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此时,诗人想到了什么……引读句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这两句诗是至今为止赞美西湖中最妙的两句。谁来说说它的意思(生解释)

师:你觉得这两句妙在哪里?……读

四、配乐诵读

1、师:学到这,你们是否为西湖的美景所打动,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带着诗人的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首诗吗?配乐朗读。

五课外拓展

师:西湖的美,美在它的淡妆浓抹,美在它的千姿百态,这不还有两首写西湖的诗。生自读、反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认读“亦、妆”两个生字,借助有关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重点词语以及诗句的意思。

2、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3、体会诗人奇妙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感受西湖之美。

4、培养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读了“亦、妆”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古诗。

2、逐步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由景入诗。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去过杭州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吧。

(课件播放西湖的美丽图片)

2、观赏了西湖的美景,请说说西湖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有什么感受?

3、导入课题:是呀,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的故事。宋代诗人苏轼在杭州为官时,除了造福百姓,也被西湖的美景深深地陶醉,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他写的描写西湖的经典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懂了题目的意思再读题目。

一、自主读诗,领会诗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生字卡片,生自主交流识记生字“亦、妆”。

3、同桌互相读,要认真听别人读,若读错了要当小老师教读。

4、师检测读书情况,抽生读并评价。

5、请学生试着用以前读诗的方法自由读出诗的.韵味。

6、古人读诗,摇头晃脑,非常有韵味,一起来读出诗的节奏美。(出示课件)

7、咱们以前学过很多古诗,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解诗意思的方法。请介绍一下(借助注释、查阅资料、查字典、问同学等)

8、学习小组合作,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师随机点拨。

三、品读诗句

1、感受晴天西湖的秀美。

(1)诗中哪一句写出了晴天西湖的美景?(课件出示句子)

(2)读诗想象画面:水光潋滟是什么样子的?(欣赏课件)生说画面。

(3)引导生用别的词来表现(波光粼粼、银光闪闪等)

(4)夏日,如果你和诗人来到西湖荡舟游玩,除了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还会看到什么?引导生说句子。(鱼,荷花等)

(5)看到这么美的湖光山色,你想怎么夸晴天的西湖?诗中用了哪个字概括?板书晴好

(6)假如你此时泛舟湖上,你的心情怎样?想象画面把这种感觉带进诗里读出来。(抽生读|、齐读等)

2、感受雨中西湖的神奇

过渡:正当诗人被西湖晴天的美景深深吸引的时候,这时下起了蒙蒙细雨,哪句雨了雨天的景色(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

(1)生理解“亦、奇”的意思。板书雨奇

(2)理解“空蒙”。西湖的群山在云雾迷茫时,又会是怎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3)生用完整的句子谈画面。(下起了雨,西湖的群山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如同神话中的仙境,好象批上一层薄薄的轻纱。生读出想象的画面师适时指导。)

(4)师引读诗句

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柔美了,诗人不禁吟诵:生接读。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花更鲜艳了,诗人不禁赞叹:生接读。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娇嫩了,诗人不禁感叹:生接读。

小结:西湖晴天的景色恰恰好,雨天的景色也很奇特。如此美景难怪诗人心情大好。男生阳光、开朗读晴天的诗句,女生柔情似水读雨天的诗句。

(5)练习说比喻句。这么迷离的西湖,你想把她比作什么?用“好像、仿佛、如同”等说一说。

四、揣摩语言,感悟诗情。

1、诗人把西湖比作什么?请齐读后两句。(课件出示后两句)

2、介绍西子。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出示课件)所以今天很多人把西湖又叫做西子湖或西子姑娘。

丽,所以诗人如此感叹,生接。

五、诵读古诗,升华感情。

1、让我们和苏轼一起坐在船上,快乐的感受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齐读古诗。

2、同学们,读诗就是和诗人一起体验,一块创作,让我们和苏轼一样带着醉意,读。

3、练背。赞美西湖的诗句不胜枚局,但是苏轼对西湖的赞美是无人能比的,让我们把着千古名句永远记在心间吧。请同学们齐背古诗。

六、拓展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件出示。

七、作业: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提示自学古诗方法。一读通、二明意、三悟情。

八、读本单元导语,培养生的爱国情感。

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