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幸福的感悟 劳动创造幸福(优质6篇)

时间:2023-10-03 03:38:17 作者:影墨 活动总结 创造幸福的感悟 劳动创造幸福(优质6篇)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造幸福的感悟篇一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对个人而言,劳动是生存的理由;对生活而言,劳动是改善生活的手段;对国家而言,劳动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力量。劳动因岗位不同而彰显不同意义。

令我受到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劳动者——孙少平,一位煤矿工人。他干着艰苦、劳累的工作,这是一份高危职业,稍有不慎,瞬息间就会被拉扯成肉泥。少平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用劳动创造生活。他凭着自己的劳动,不仅工作有了保障,而且收入相当可观,他凭着自己的劳动养活了一家,给父亲买化肥和日常的油盐酱醋,还给妹妹寄钱,供她上大学。即使他生活在煤矿的“黑暗”之中,但他仍还有梦想——为父亲箍两三孔新窑洞,把窑洞箍成双水村最漂亮的,成为双水村的一块“纪念碑”。也正因为梦想,他有了精神支柱,人生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劳动。

他这种不懈的劳动精神,深深影响了身边的人。转眼当下,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一部分人劳动观念缺越来越淡薄。他们以学习为幌子,将舒适的生活作为温室,把苦累当作借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思进取,却还沾沾自喜。

人们常说:“劳动创造幸福”。这是因为付出了汗水,才会有回报,有了回报,才会有幸福感,就像少平第一次拿到劳动成果,因他的幸福,原本暗沉的天也蔚蓝了。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让我们一起抵制诱惑,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劳动之中,抓住幸福生活的钥匙,让不懈的劳动精神代代相传!

创造幸福的感悟篇二

都说劳动后面跟着幸福,是的,在劳动中不仅可以得到物质,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我最爱的劳动莫过于做饭了。

对于做饭,你有什么感觉呢?是感到畏惧,煮的东西自己都下不去口;是又热又闷,害怕身上都是油烟味;还是炒个菜太麻烦,觉得还不如点个外卖?有这种感觉的人,估计是在劳动时没有找到厨房中的乐趣,所以才会有以上这些感觉。

我做饭时总是感觉分外有趣,就拿我最拿手的番茄鸡蛋面来说吧。

首先我要备好菜,要挑颜色正的番茄,还要大点,这样汤汁会更浓一些。然后我随手拿一个鸡蛋和一个小碗就准备好了。我看着这食材,心想:这样好看的食物做出来的是东西一定很好,心情就愉悦起来。

我就开始我幸福的美食创造之旅了,我开始从侧面切番茄,咚咚咚这声音听得舒服极了。再深吸一口气,啊,那番茄的淡淡酸甜之味在我鼻尖回荡,它用气味告诉我,它是全世界番茄里最香的一个。接着要打鸡蛋,咔的一声,鸡蛋裂开了,轻轻一滑,那小生命就进了碗里,我开始用筷子把鸡蛋打散,听着黏着蛋液的瓷器的撞击的脆声,在看着那蛋液由白黄到黄再到金黄的样子,就有着满满的幸福成就感。

油倒入干净的锅里,在心中默默数五秒后,倒入切好的番茄,只听滋滋滋,番茄在高温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远胜生番茄。我开始不断地翻炒直到番茄变成了泥,红红的,看起来十分的有食欲,感觉那热、那被油溅到的疼都不过如此了。

炒好了番茄就要向锅中倒水了,做西红柿浓汤要倒一点点,这个步骤十分麻烦,如果你感觉好了的话就用铲子舀一点起来,在向锅中慢慢地倒入,如果全部都是红色的汤的话,那就是成功了。如果表面是红的,下面是清水的话,那就要继续煮,煮至全都是红色汤,就再继续加水。一直反复,直到你要的那个水量为止。

这时的我已经热的满脸是汗,厨房又不太通风,但我看着锅里的浓汤,味道纯正香甜还带有刚刚好的酸味,一切都值了。

最后就是放面条。面条放之前要断成两截,在锅里放一点水,再去放面条,这样面条会更白更好吃。当听到咕咕时面就算是煮好了,我用筷子夹一点起来,就闻到那面条里有西红柿酸甜的味道。再看面条白白的,外面像裹着一层水一样,在日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十分有胃口。放进嘴里一尝,那口感q弹,有番茄的味道裹着面条的味道,实在是太美味了。

最后倒入鸡蛋,要绕锅一圈倒。那金黄的蛋液点缀了那单调的红色,红色中加了点温柔,感觉像夏天开的花一样,点亮了整个道菜。浓郁的番茄味与鸡蛋的淡香混合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我把面倒入碗中,看着这个色、香、味聚全的面,每一口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十分有幸福感,成就感。

我在劳动中不仅得到了物质上美味的西红柿鸡蛋面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满足、幸福的感受。

我们要学会享受着在劳动中带来的快乐幸福。这劳动带来的享受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我们丰富的精神享受。

创造幸福的感悟篇三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是儿歌《劳动最光荣》中的歌词,以前也只是唱唱,可是我与爷爷的一次劳动经历却让我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一场春雨过后,村里都忙着种花生了,我也跟着妈妈去种花生,用爸爸的话来说就是去“体验生活”。

妈妈开着三轮摩托车,载着我和爷爷奶奶来到地里,明确了各自的任务,我们就开始埋头苦干了。妈妈和爷爷用铁锹铲窝,我和奶奶就放上花生种子。我洋洋得意,心里想着:种个花生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把种子放到窝里用土埋住嘛。

妈妈又去拿了喷雾器来,往里面加上除草剂,配上水,然后就开始往埋下花生种子的地里喷药。爷爷盖好薄膜,我就用手把边上的土堆在薄膜的边缘,最后再把薄膜上也撒上一些土,防止大风刮起地膜,为种子发芽营造出一个适合的环境。“这活太简单了”,我心里对自己说。

可是好景不长,不一会儿,我就歇下阵来,腰酸腿疼,精疲力尽,一点也不想干了……

爷爷看出了我的疲惫,就招呼我在地头坐下和我聊天。我问爷爷累不累,爷爷笑着说“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说,我是‘累并快乐着’”。爷爷和我说起了他的经历,他说:在生产队干活时,爷爷作为家里的劳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得到更多的工分,这样家里可以分到更多的粮食;后来,土地承包到户,爷爷用他辛勤的劳动不仅换来了粮食的大丰收,还拓展了经营思路,种上了各种果树和花椒树,家里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今,爷爷年龄大了,可他一天也闲不住,他说种上一点稀罕的东西,看着一家人高兴高兴的享用,他就觉得无比的幸福。

爷爷的话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大约一年才会回家一次。记得爸爸在一次电话中说到他打工的地方有时候三四天都没有水,上工都洗不了一把脸……我当时很心疼,可爸爸却说“傻孩子,和我们一家人的幸福相比,这点苦算什么。”

用劳动创造一家人的幸福!

我的祖辈做到了,我的父辈做到了,我更应该能做到!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会珍惜我所处的这个美好时代,把握机会,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本领,也用我的劳动来创造一家人的幸福。

创造幸福的感悟篇四

5月12日,我校二、四年级全体同学去劳动基地学习一天。大家都大有收获。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做的是艺术插花;我们四年级做的是木工制作—欢乐转盘。

我喜欢劳动实践基地:在这里,我们敢于动手,勤于动脑;在这里,我们克服困难,永不沮丧;在这里,我们勇于创新,收获精彩;在这里,我们分享快乐,走向成功!

创造幸福的感悟篇五

说起“劳动”那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了,是啊!谁都会做。但是真正经常做到的又有几个呢?许多孩子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可能根本就不把劳动当回事。为了让大家知道劳动的重要性和可贵,我准备为我家“美容”,整理一下。

妈妈建议今天我们全家人在家里大扫除,妈妈说完我欣喜若狂,可是爸爸却垂头丧气,因为爸爸很懒惰,好逸恶劳。妈妈还说:“我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不用妈妈说,我自己就知道,当然是打扫我自己的房间啦!可我的房间虽然看着干净,擦起来,可真是脏啊!我从卫生间里拿起我的小抹布,放进小水桶里打湿一下,再用手拧一拧。先擦我房间里最脏的地方床头柜,那脏的真是无法形容呀!擦完之后把小抹布放在水桶里搓一搓,那水比墨还黑呀!再擦其他地方,不是很脏,可是面积大,不一会儿,我就累得腰酸背痛!最后我对妈妈说:“我实在受不了了。”妈妈建议说:“让你爸帮你整理”。我去找爸爸了,只看见爸爸在床上睡大觉,我当时怒火冲天,一下子把爸爸从床上拉下来,爸爸醒了之后,还以为是地震了呢?我对爸爸说:“我和妈妈在打扫卫生,你却在这睡大觉”。说完,爸爸立刻帮我把我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

大扫除结束了,虽然我流了很多汗,但看到一尘不染的房间,我感到了劳动的光荣。

创造幸福的感悟篇六

早上9点,我和妈妈赶到办公室前坪,参加“全市大清扫”的志愿者活动,我正式成为队伍中唯一一个小志愿者。

分好任务,大家出发了。我们有的人拿着扫把,有的人扛着铁锹,有的人提着火钳,还有的人推着拖车。场面真热闹啊!

我和校长爷爷一组,他带着我们捡拾党校围墙外面斜坡上的垃圾。不捡不知道,一捡吓一跳。这些垃圾大部分是都是我们青园小学的学生们随地乱丢的垃圾,其中有零食的塑料包装袋,有饮料瓶子,还有游戏卡片。伯伯们说:“童童,你得跟你们学校的同学们说,不要买这些垃圾食品吃,更不要乱丢垃圾。”我知道买这些垃圾食品吃一方面浪费钱,一方面还伤害身体,另一方面还破坏环境。让我们一起远离垃圾食品,保护自己,保卫环境!

今天真是一个环保的日子!

我劳动,我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