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班 输电线路个人工作总结(优质6篇)

时间:2023-09-30 11:27:12 作者:雨中梧 工作总结 输电线路班 输电线路个人工作总结(优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输电线路班篇一

作为大四的准毕业生,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输电专业的学生终于迎来了毕业实习。经过这差不多十多天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在输电专业知识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补充与提高,这次生产实习,是培养我们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会自主查阅资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这次的实习是锻炼我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及治理工作所必须的各种基础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实际化;培养我们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是毕业设计选题以及设计工作原始资料的来源,为我们广大毕业生在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基础。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实习作一个总结。

通过为期十天左右的实习,我收获了良多,虽然实习期不长,但是内容却是丰富的,第一天我们举行了实习动员大会,由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对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实习操作都不熟悉,所以进行现场的实习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难得的磨练我们自己的机会。在实习大会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实习过程中的要求,要我们明确实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和谦虚好学的学习精神,要学到真正的知识不能空手而归,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对这次实习充满了期待。后面我李老师带领我们大家参观了猇亭培训基地参观了铁塔以及看员工登塔。

输电线路班篇二

我国国民经济实力日益提升,针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家基础建设工程中的110kv输电线路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要想推动电力行业的有效发展,使其能为国家、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必须将施工质量与管理有效提升、强化,为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1、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

110kv输电线路工程初期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都存在部分技术问题,设计阶段主要为线路相位对应性方面,其中t接线路更是如此,需确定原线路起止端相位情况,并且对线路中是否有相位改变情况予以关注。各个用电系统相接时难以避免会有相位变化产生,与电力系统习惯不一致,需认真观察[1]。此外,针对三角变垂直排列、水平变垂直等线路导线排列有变化产生的地方,需检验线路之间的距离,确保其距离与绝缘配合要求相符合,以免发生电气距离不够的问题。此外,针对实施阶段中的技术问题,因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与其他施工项目不同,有一定危险性存在,同时也与电力行业、企业、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相关联。故而,大部分施工单位针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及步骤通常为:首先,施工单位需对自身实际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目标;其次,以确立的目标为总纲,逐步细化大目标,并在具体实处落实,为每个部门、人员明确划分小目标,并在员工考核机制中添设目标完成情况。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而言,需确保工作人员能对其严格进行管理。

2、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

2.1严格落实勘测工作

勘测内容与定线、平断面测量有关联。其中,定线测量表示的是以所选路径为根据,将线路中的方向点、转角点、起讫点利用标桩固定于实地上,紧接着测量其具体长度。而平面测量表示的是以距离测量线路中心10cm处的环带状地貌、各类地物为对象进行平面图的'绘制,如此将重要的依据供于后续定位杆塔工作。具体勘测中,需以测绘记录、操作程序为依据严格进行,同时也许进行复核制度的制定。测绘人员不但需将测绘知识熟练掌握,同时还需了解一定的地质、线路设计知识,以便将勘测结果质量提高。此外,勘测人员需与设计人员积极进行交流、技术交底,以此将设计意图深入了解,推动勘测工作精度与效率的提升。

2.2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包含架线前准备工作、安装紧线及附件、观测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根据展放方法而言,架线施工由张力与拖地展放组成。拖地展放线盘处无需制定,无需专用设备,线拖在地面行进,较为简单。然而导线存在较为严重的磨损,劳动效率不佳。防线时有着一定的人工需求,无法确保山区放线质量;而张力放线指的是用牵张机械始终将导地线保持一定张力、对交叉物有一定安全距离[2]。能为导地线展放质量、效率提供一定的保障。然而机械费用昂贵、自身笨重。在选择放线滑车轮径时,滑车轮径应以适当偏大为佳,通常不低于导线直径的10倍,如此可减小磨损系数,导线于此处也不会受到太大弯曲应力。

2.3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

110kv输电线路施工中,杆塔的建设工程十分重要,故而110kv输电线路杆塔施工质量的重要也十分关键。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主要由分解组立施工、整体组立施工构成。分解组立杆塔中,混凝土抗压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80%;整体组立杆塔有着更高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需与设计强度完全相符。此外,施工中针对杆塔起吊方案、设备及现场布置还需落实监控工作,确保其与起吊技术相关要求相符合。

2.4施工人员施工安全、质量意识

电力工程施工组成中,人力是主要参与者,能够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人的因素主要由施工企业决策者决策水平、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思想意识等组成。鉴于此,针对施工人员需落实工序、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每个工作人员能掌握工程施工要求、技术、质量、特点及安全,强调每位施工人员都是施工质量监督员,确保他们能对每道施工程序认真执行、严格把关,进而对每道工序、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3、结语

输电线路事故不但会使工程进度受阻,还会严重威胁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故而,必须强化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预防措施,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为110kv输电线路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凤仪.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5(15):142.

输电线路班篇三

20xx年,线路运检班全体工作人员,在公司及部门领导的领导监督下,认真执行上级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安排,紧密结合所属线路实际运行特点,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了电网运行稳定和可靠供电。

以下就全年各项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做全面分析如下。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截至11月27)。

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及具体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线路巡视计划并付诸实施,全年按计划完成对所属线路正常月份巡视不少于2次,累计近1000公里。

针对各种特殊天气积极展开特巡8次,确保安全稳定供电。

2、巡视检修工作情况

截至到11月份,检查清除塔基杂草23基,基础接地线螺丝紧固12基,回填基础土方6基,砍伐线下树木21棵,修剪树木51棵,5基转角铁塔保护角及垂直测量,6档导线弧垂测量。

3、安全工作情况

按照规范要求对巡视人员进行了安规考试、三种人考试、秋检和春检安规考试、认真学习国家电力有个部门的安全通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线下树障清理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隐患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协调、树早于线等原因,工作难度较大,希望公司各部门和风电场继续提供大力支持,帮助协调治理。

(一)工作思路。

以工作精细化为主线,全面提高线路工作的'管理水平,本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二)重点工作。

做好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工作,加大线下障碍隐患治理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各项指示精神,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1、希望公司领导继续加大对线路运检班的工作支持,在人员上,继续改善线路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保证线路工作不断层。

2、需要公司层面协调解决的工作问题。

线下隐患治理工作,特别是线下树木的清理工作,需要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xxxxxxx有限公司

xx年xx月xx日

输电线路班篇四

20xx年,我班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班人员团结一致,兢兢业业,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和“创一流班组”两大目标,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安全教育,努力提高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我班人员都真正成为“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工作能手。

1、定了相干规章制度若干项,根据每人的文化素质及工作能力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使班内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深化安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我们坚持每周坚持学习一次,努力创造条件使本班成员在会议学习中畅所欲言,把各自在工作中的意见和见议讲出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全班人员的凝聚力。

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精神、指示,吸取系统内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自身,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我们一直注重人员的理论学习,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的反事故演习,每季度开展事故预想,每月坚持开展技术问答活动。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4、为了使学习收到实效,我们改变了过去死板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集中学与个人学、通读文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方法,提高了学习效能,促进了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我班到潭高所输电三班进行了参观学习,对开阔思路,做好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1、为了抓好政治教育工作,年初我班制定了全年学习安排计划,在一年内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使人员的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观念不断转变。

三、坚持班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

1、每月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对如何搞班组建设;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设备安全防暑渡夏;qc活动等进行讨论。

正是由于群策群力,才使我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我班积极实施班务公开,及时向全班人员公开财务、生产等工作情况;班内重大事项都提出来让大家共同参与决策,增强管理透明度,使大家对班内情况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全班人员参与管理班内事务的意识。

四、班组建设质量提高,实现规范化管理。

1、班组建设管理工作,是我班工作的重点,根据班组建设要求,以〈湘潭电业局输电线路班组竞赛检查评分标准〉为指导,规范班里的日常生活,资料记录整理齐全,报表规范,工器具和办公室实施定置管理。

2、为适应应现代化办公的需要,我班加强了微机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设立了科技进步专责人,对oa和mis系统进行了具体培训,使每一位班员都能在系统中查找资料和上报缺陷。

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年初制定的生产目标,稳步的推进工作。

1、坚持每月巡视所辖设备,对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了砍伐,及时对线路缺陷进行处理。

2、在冰冻期及高温期制定了“防暑渡夏”、“防冻熔冰”方案及人员值班表,使设备安全的度过警界期。

3、5月份完成35kv俗长谭线39#-41#升杆改造工作。

4、8月份完成35kv俗铁线新立电杆工作。

5、11月份完成了9条线路的冬修工作,对35kv马谢毛锰线、俗铁线进行了大修。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格式

班主任工作总结

员工年终总结

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怎么写

护理年终总结

党支部工作总结

班组年终总结

部队年终工作总结

酒店年终总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公司年终总结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年终总结开头

团支部工作总结

保安年终总结

试用期个人工作总结

年终总结报告

年终总结模板ppt

公务员年终总结

银行年终总结范文

检验员年终总结范文

输电线路班篇五

目前,输电线路施工在架线过程中采用飞艇、热气球或直升机牵引放线,从而避免了架线牵引过程中导线对地表的扰动破坏,从其设计和施工工艺特点来看,输电线路虽为线性工程,铁塔沿线路走向按一定距离布设,但其施工带来的对土地破坏的影响是不连续且分散的,为点状破坏影响,且各种临时性措施占压土地面积较小。

根据输电线路破坏土地成点状、具有分散性、破坏面积小的特征,土地破坏后应尽量恢复其原土地利用功能,以便与原地貌景观相协调,同时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2-3]。工程建设中复垦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预防控制措施

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尽量优化路径,减少线路路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进而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地的征用,首先在线路设计过程中从源头控制对土地的破坏。线路建设过程中尽量统一所有塔基基础施工、组塔、放线方式及工艺,以便于统一管理与预防控制。在修建施工道路时,尽量使用现有的乡村道路,同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各种施工场地用地面积,防止滥用土地,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这些预防管理措施,对于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地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3.2工程措施

3.2.1土地整治工程。由于施工人员、施工车辆及施工材料压占临时设施区改变其土壤紧实度,同时材料运输过程中部分沙石、水泥洒落,施工迹地有部分建筑垃圾,因此在工程完工后应清除各种残留的建筑垃圾,对粒径大于5.0cm的碎石块进行捡选去除,在平原开阔的区域可采用机械翻松土地,在山丘区可采取人、畜力翻松。部分临时设施占用林地,为方便施工作业,在施工时需伐掉部分林木,工程完工后对临时设施区内残留的树根进行清除,以便于土地平整。

3.2.2灌溉排水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部分耕地四周的灌溉设施,因此,在土地整治的同时,结合四周现有的灌溉设施,在占地区四周恢复并修建灌溉渠道,使之与现有灌溉设施连接形成完整的灌溉系统,以利于农业耕作。

3.2.3表土剥离工程。表层土是养分供应、物质能量交换最活跃的层次,是供应植被生长所需各项生活条件的主要场所,也是最易受到污染的层次,因此保护表层土十分重要。在工程施工前剥离占地区内的表土,集中堆放,采取各种临时防护措施,待工程完工后再回填用于复耕。

3.2.4临时防护工程。由于在牵张场地和施工场地堆放各种沙、石、水泥等施工材料,停放各种施工机械,为防止散落的固体废物和机械油污渗入土壤,在每个牵张场地和施工场地都应临时铺设蛇皮布等不透水、防污染材料,防止土壤的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

3.3化学措施

临时设施区的土壤经过压占、开挖等扰动,土壤肥力将下降,土层变瘠薄。为提高土壤肥力,便于日后耕作及绿化,在翻松土地的同时,向土壤中撒施有机肥、无机肥,迅速建立土壤的有机库和氮库,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便于以后作物的生长,消除工程建设给土壤带来的影响,同时采用各种化学农药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

3.4生物措施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不破坏工程项目区内的植被,包括各种乔、灌、草。在土地平整后,应进行植被恢复建设,以防地表裸露加剧水土流失。从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协调性方面考虑,结合临时实施占地面积小、点状破坏的特点,临时设施占地区应恢复原地貌植被。占地区内原为林地的应恢复为林地;原为草地的恢复为草地;原为荒地的亦撒播草籽,不致于地表裸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采取各种林草措施后,保证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林草种应选择当地的乡土树、草种,其可迅速适应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建立植被覆盖层,既有利于土壤的熟化和疏松,又可防止土壤侵蚀。

3.5复垦计划的制定

复垦计划应和线路设计同步进行。在线路设计阶段,应根据输电线路沿线的原地貌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复垦计划、措施以及复垦土地利用方面措施,这样可以在输电线路施工节点有计划地实现“边架线、边复垦”的同步作业,从而节约劳动力,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复垦周期,改善环境状况,尽早恢复被破坏土地的生产效益。

由于输电线路建设自身的特点,要复垦的区域有施工场地、牵张场地、施工简易道路、施工人抬道路等临时设施区域[5-6]。铁塔底部4个塔腿占用塔基区4个角,大部分地表将裸露,为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塔基区亦应进行复垦。考虑到铁塔的安全及日后的检修工作,同时防止地表裸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塔基下方一般只进行简单的土地整治及撒播草籽绿化等措施。

4复垦保障措施

建设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土地复垦工作,并根据土地部门批复的土地复垦方案,拨付专项资金,完成各种复垦工作的开展。同时委托相关监理部门,进行土地复垦工程监理工作,形成项目法人、承包商、监理工程师3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有效合理的资金投入,确保施工进度,从而提高土地复垦工程施工质量。

5结束语

在我国,输电线路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在输电线路架设过程中将临时占用大量土地,因挖损、压占、施工等造成土地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搞好土地复垦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对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参考文献

[1]严志才.土地复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李根福.土地复垦知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输电线路班篇六

摘要:本文梳理了微风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微风振动的计算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论述了国内外减振金具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为减振方法及金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输电线路;金具;微风振动

背景

输电线路的微风振动是架空线在微风作用下产生的高频低幅的垂向振动。微风振动的频率较高,一般在5~120hz之间;振幅大约为导线直径的3倍以下;所需风速较小,一般为0.5~10m/s范围之间;振动的时间非常长,大多数是几个小时,也有的是好几天都不停止。如果对导线微风振动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微风振动的研究现状

微风振动作为引起输电线路破坏的主要振动形式,对它的研究已有百年之久。相对国内来讲,国外研究人员对微风振动的研究开展较早,研究的理论也较为成熟。g.h.stockbridge于1925年研制出了“stockbridge”防振锤,这是在借鉴了其它阻尼器优点的基础上发明的,比如说贝特阻尼器;e.bate在1925年以前就研制发明了一种阻尼器,如贝特阻尼器;1968年,salvi研究发明了4r型防振锤。现在输电线路中使用的防振金具已经越来越多,例如,pvc防振鞭、间隔棒、花边阻尼线等。

能量平衡法作为现今微风振动计算中最为成熟的算法,经过了深入而又广泛的研究。经验公式加实验拟合的方法是在输电线自阻尼功率、防振锤消耗的功率和风功率输入的机理均较为复杂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

各国的许多学者几十年来做了大量的风洞实验和理论研究来测得风输入给输电线的能量,最终给出了实验曲线,这种曲线是能表征风能怎样随振幅变化的。能量平衡法由于诸多因素原因应用起来是不确定的,例如参数离散性,不同的研究者的差别是很大的,这种情况有可能使得实验曲线之间的吻合会有些不理想。然而在能量平衡法方面,各国的研究进度不一样,我国在这方面受到了诸多条件限制,例如在国际上发表公开文献方面,我国很少是有关于风功率输入曲线方面的,造成了这方面研究的制约条件,其中风洞条件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正常的电力系统运行中,架空输电线是存在自阻尼的,但有关它的自阻尼计算是非常少见的,理论研究也较少,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形成非常之复杂。世界各国对自阻尼的研究主要都在实验的测量上,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研究分析导线的自阻尼,得出有价值的理论。国内学者提出了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输电线的振动阻尼,根据基本的索振动微分方程得到了计算公式。测算导线振动阻尼的方法很多,国内外均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数学分析方法是一种精度很高的方法,它最先由外国学者提出,他运用微积分原理,借鉴了索有关的知识,最终得到了振动阻尼的计算式。科学的发展是永不止步的,由noiseux提出的公式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例如它不适用于专门的钢芯铝绞线制成的导线,也不适用于在较窄的频率段中产生的随机振动,同时若是由全铝材料构成的导线也是不适用的,lebfond和hardy就从以上的基础上完善了前人的计算公式。

解析方法与非解析法是求解体系动力响应的重要方法,动力学方法在广义上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它的研究范围同样也涉及了动力体系的方方面面。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动力研究中,方法很多,例如振型叠加法和有限差分法就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两种动力学研究方法。在输电线路中做动力学研究时,得到的仅仅是有关输电线和防振金具之间的动力方程,它是直接求解动力方程获得微风振动响应的法。

输电线路中的导线受到外部激励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响应,claren,n和diana,g利用了振型叠加法对这种响应进行了计算,并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得到国内外学者认可。论文中将输电导线简化成了两端铰支的张紧弦,通过张拉的很紧的弦来模拟输电导线,并且认为弦是两端铰接的,鉴于此,为了得到导线振动的解析解,论文中借助了张紧弦的横向振动理论。论文观点以及选取模型的正确性是要通过实验验证的,在进行了众多实验验证的基础上,claren,n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并且同振型叠加法所获得的解析解进行了研究对比,最终发现误差是非常小的,可信度高,理论和模型都是非常正确的。以上的研究为微风振动现象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计算得到了关于导线振幅的解析表达式,但是鉴于微风振动计算的复杂性,以上的研究结果仍然欠缺一些理论知识。例如在输入激励力的问题上,发表文章中为了实验方便而没有做到精确模拟激励力。再者导线本身是半柔半刚的,用拉紧的张弦来模拟会舍去导线本身具有的抗弯刚度,会对结果的精确性产生很大影响。

综合前面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是思路一样,都是将原本的微风振动研究通过子系统分解来研究,例如分解为导线系统和激励系统,将两者分开考虑,最后综合起来研究。风的作用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于是便通过了功率的输入和输出将两个子系统耦合,综合评价研究。这样以来,对微风振动的研究就优点多多了,首先是对整个振动的分析较简便,并且整个过程的计算量大大减小。同样,这种方法也是有缺点的,它的计算对风洞实验要求较多,风洞实验获取的实验数据是它的基础。

前面已经将其他的研究方法做了逐一介绍,唯独尾流振子模型算法没有介绍,和其它方法一样,它也是一种较好的涡激振动研究方法。本方法对以往其他方法没有涉及的尾流振荡作用做了深入分析研究,运用了数学和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通过列方程,联系不同物质之间的参数,将流固耦合的现象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对尾流振子模型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高度重视,其中升力系数的控制曾一度成为研究难点,harden和currie于1970年在充分利用了vandepol方程的基础上求得了振子模型在数学上的表达公式,可以和结构的振动方程进行联立求解。

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例如动力学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更高,而且概念也更加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动力学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更广的,计算结果也是更精确的,值得更深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在综合考虑流一固耦合基础上,cfd方法结合有限差分法,可以考虑风与输电线一防振锤体系的相互作用,同时考虑输电线和防振锤动力效应的耦合振动,前提是在不大幅增加计算量的条件下。

半个世纪以来,微风振动的研究方法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也有着一套固定的方法,例如被各国学者普遍认可的能量平衡法。这种方法延续了自然界的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能量平衡的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更深一步分析,将风输入的能量看成是能量输入的源泉,将导线系统消耗的能量看成是能量耗散的集中地,通过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得导线系统在微风振动作用下始终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如果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当导线在振动稳定后,导线上各点(包括悬挂点在内)的动弯应变必须要合理控制,达到安全范围中。1969年时rodolfoclaren,member,对架空导线在风振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利用了数学知识进行了分析研究,把微风振动现象在导线上产生的各种影响都进行了计算分析,对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导线微风振动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件事,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意义。以前的学者大都取一个档距内的微风振动现象为研究对象,并没有考虑到相邻跨对要研究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影响,在借助了模态分析的结果后,simpson,a和sembi,p.s.对这种相邻跨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架空线路发生微风振动时,稳定后导线的振幅大小应该徘徊在一个固定的数值附近,鉴于此,roughan,j.c.(1983)对这个问题开展了细致而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风输入给导线的能量大小,国际上一直没有一个定论,kraus,michal(1991)就针对此现象将风输入能量进行了测量,将自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比较分析,验证了风能输入曲线,通过研究分析后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微风振动现象的频繁发生受到的外界因素无非就是天气因素,然而导线本身的因素是否会起到什么作用不得而知,鉴于此,heics,r.c.(1994)设计了实际线路实验,将线路同等比例在试验中运行应用,通过改变导线自身的张力大小,改变导线的自阻尼情况,改变导线风攻角情况来观察微风振动振幅的变化情况,判断其影响大小;schmidt,j.t.通过试验测量分析了阻尼器在微风振动中的能量消耗特性;由于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大跨越输电线路成为了一种趋势,对于这方面rawlins,c.b.()对大跨越导线的各种激励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由大跨越线路产生的大跨越效应将会使得跨端的阻尼需求减少很多;stockbridge型防振锤是现在输电线路上应用较多的一款防振锤,外国学者diana.g()等人对它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测算了它在线路上的'布置情况和受力性能好坏。得出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其以后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为后续的研究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leskinent.(2003)对输电导线的使用寿命则利用了能量平衡法以及室内试验同时进行的方法做了分析研究;sinha,hagedornp()计算和研究了输电导线连接点处于微风振动情况下的动弯应力;(2007)等人用基于强迫振动和阻抗转换的方法对防振锤一输电线耦合体系振动进行了详细求解。

对导线的微风振动现象进行研究,有些参数是必须通过试验测量获得的,这些参数在研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防振锤消耗的功率,输电线本身的自阻尼功率以及风输入功率[37]。对于防振锤一输电线系统,在用数值方法求解时会用到,在用能量平衡原理求解时更能用到。

在防振金具的使用过程中,世界各国却不尽相同,日本在架空输电线路防振方面一直做的很好,在输电线路上经常采用有效的防振金具,多采用组合减振的方式来得到减振效果,其中最常见的是防振锤和阻尼线相结合使用来减振的方法,防振锤主要起到了辅助作用,阻尼线则起到了主要作用;欧美各国在输电线路防振方面则多采用防振锤来进行。

国外在微风振动领域的研究都比较快,然而我国却因为起步较晚使得现在处于劣势状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40年之久,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微风振动现象的研究早在1977年我国就开始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研究出了怎样充分利用减振器的方法,并且对消振器进行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是建立在微风振动时对硬母线进行了户外实测研究和试验基础之上的;李盛钦根据自身的研究发现,防振锤安装距离是存在很大研究价值的,同时对导线的振动半波长开展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何晓雄(1995,2000)主要提出了计算振幅比平方和的方法,这是确定架空线防振金具安装位置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华北电力大学的王藏柱()等借助现有能量平衡原理,对架空输电线微风振动响应采用了传递矩阵法进行了计算;谢昌举通过实验分析对大跨越输电线路进行了分析,例如对某大跨越线路的减振振设计采取了现场测量及试验研究;王旭锋(2005)研究了opgw的防振问题;王洪采取了真型实验的方法开展了研究,对大跨越架空线路进行了微风振动防振效果的时效分析,用来指导以后的大跨越微风振动防振措施的维护和设计。叶吉余,朱斌也介绍了防振锤、输电线的抗疲劳问题,但是研究不够深入。相比输电线路的涡激振动疲劳而言,斜拉桥拉索和海洋管道的涡激疲劳问题研究的较多,作为一个非常相近的领域,在此也做一介绍。郭海燕在考虑了管外海洋环境荷载的情况下,同时将管内流动流体共同作用考虑在内,开始建立了有关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微分方程,然后用hermit插值函数离散了立管微分方程,并通过利用miner理论分析研究了立管的疲劳寿命,通过实例计算和编程,分析了管内流速对疲劳寿命和涡激响应幅值的影响。通过结果表明了,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由于立管的固有频率因管内流体流速变化而接近漩涡脱落频率时增大,疲劳寿命将会随之显著减少。卢伟对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做了假定,并充分考虑了平均拉应力的影响,相应的斜拉索疲劳可靠度公式经过了一定的修正得到。王一飞,杨美良,党志杰,方开翔也对海洋管道和斜拉索的涡激疲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国内外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能量平衡法和动力学方法。相比动力学方法,能量平衡法的应用更加普遍,更贴近实际。能量平衡法是运用能量平衡准则,利用了风输入给导线的能量与防振器-输电线系统消耗能量相等的原则来计算导线振动稳定时的振幅。动力学方法则是直接建立输电线-防振器的系统方程,模拟了微风振动,利用动力方程求解得到系统响应。能量平衡法概念简单,关系明确,能准确计算出微风振动稳定振幅;动力学方法计算结果可靠,理论架构清晰。

二、工程减振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减振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工程中的振动通常会危及结构安全,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精密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不便。近年来,国内外对减振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学者们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成就,给减振技术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取得的成果中包括了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冲击响应、在设计减振装置上随机振动理论的应用、弹性振动系统和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减振装置的计算方法、主动控制减振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方法等,大大丰富了早期的减振理论。

德国邮船上在19装的frahm防摇水箱是在工程中应用最早的动力调谐吸振器,但是只有在激振频率稳定不变的情况它才适合。通过研究表明,假如要使得动力消振器的振幅不过大,它的弹簧刚度系数k则不能过小,而且动力吸振器的质量必须要足够大。snowdon把质量为m的动力消振器平均分解为三个质量1/3m的动力消振器,并且它们的固有频率比分别为0.96,1.0和1.04。经过数值计算表明,增加吸振器的数目,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展它的频带。roberson研究了动力吸振器弹簧在非线性特性方面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发现了运用线弹簧构成的动力吸振器的减振频带要比软弹簧构成的动力吸振器的窄一些。1952年,young.d解出了有关悬臂直梁动力消振的问题。

橡胶减震最先于国外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现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各种各类的橡胶减震器能够大批量生产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特别是日本。日本于1937以后为了将发动机架安装在螺旋桨飞机上,开始了大批量生产防振橡胶。并且在1953年开始在制造飞机仪表盘上引入防振橡胶技术。日本在1960年的橡胶减震器消耗量已经达到了609吨,在1969年消耗的橡胶量已经超过了万吨,9年内共增长了17倍。在这以前这种防振橡胶国外早已在外飞机上采用了,随国外发动机和飞机的进口,开始逐步在日本应用,然后又经由其国内制造。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就把舰船的动力设备上的减震器用天然橡胶制成了,并通过实战获得了卓越成效,同时弹性轴承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展了起来。防振橡胶技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和以前逐步积累起来的,战后它便作为了民用工业应用于土木建筑,汽车铁路机车车辆以及各种机械工业之中。早期的如:1946年在卡车上的应用,1947年防振橡胶在公共汽车各个部位上的使用。1951年以后在铁轨机车车辆各个部件上的最早应用,尤其是在转向架上成功使用了防振橡胶。作为橡胶工业的一个方面,自从1955年小轿车在日本的生产走上正轨后,防振橡胶就牢固的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位。

国外的橡胶减震器发展迅猛,主要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将减震与高阻尼这两种性能联合起来开发研究,获得一种新型的阻尼减震器,达到良好的减震耗能效果。再就是通过对现有减震器进行结构和材料方面多加改进,使得这种结构形式的减震器更适应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我国在橡胶减震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批量的橡胶减震器于60年代才开始了生产和研制。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橡胶减震器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猛,国内在橡胶减震方面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研发生产体系,前景十分诱人。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在橡胶减震工业中的起步较晚,基础条件也比较差,检测手段与实验研究不很健全,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开发速度也相对较慢,技术水平及应用规模与国外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大约落后了10~。伴随着橡胶减振制品工程应用的日益广泛,我们必须尽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我国橡胶减振制品行业的竞争力。目前与之相关的减震材料在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要将这些成果成功转换为产品,继而大规模的推向市场尚且需一定的时间。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继石头、钢铁之后高速铁路应用的第三大材料,并且伴随着高速列车向舒适化、高速化和安全化方向发展,并且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来说,我国所生产的橡胶减震器除了xl系列高弹性联轴节和部分橡胶―金属减震器已实现标准化外,大多数的产品仍处于“非标准化”状态。为了满足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工艺技术、橡胶装备、结构和材料几个方面努力,继续加快我国橡胶减震器的发展步伐。伴随着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我国现代工业建设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噪音和振动控制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应该着重加速我国橡胶减震器发展的步伐,并且力争在大约左右的时间全面达到国外的技术水平甚至超过。

我国应努力做到:(1)新型橡胶减震器及新型减震阻尼材料的研发;(2)橡胶减震器产量提高与工艺装备的优化;(3)引进减震技术,加快技术改革速度;(4)加速橡胶减震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的进程。橡胶材料在减震应用方面的发展,可以通过实践经验的累积以及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而得到实现。而各学科及适用范围的不断渗透,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应用空间和机会。

在国内有很多人都在从事减振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减振结构参数的优化和新型减振装置的研制。李春祥等研究了在结构受地震作用下的tmd参数设计迭代,并对地震作用设为随机荷载和单位简谐荷载两种情况加以考虑,并且得到了tmd参数的实用设计表格。林莉等学者分析研究了机械阻尼振动被阻尼吸振器吸收的情况,并且对频率特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主要的优化目标是以主质量对基座作用力最小,提出了使减振频带能够尽可能多的并且包含激励频谱的参数选择原则。近几年来,高挠度建筑结构的迅速发展,很多摩天大楼都已经采用了动力吸振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多自由度系统和弹性系统动力消振理论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对减振技术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设计了多项减振装置,研究发现了许多减振方法,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减振方面的研究发现已经成功应用于多项实际工程中,这将作为一种激励推动后续减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架空线路大跨越工程运行前后防振效果对比试验研究[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电气五届一次学术年会.重庆,.

[3]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