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

时间:2023-06-23 07:09:24 作者:曹czj 文秘知识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篇一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快到了,人们兴高采烈的,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

啊!真香!好像是我最爱——红烧鸭!我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默地说了起来,我悄悄地走进了厨房,准备偷吃。妈妈见了,也在我后面观察我的举动。当我快要接近时,“住手!你这个小馋猫。”我吓了一大跳,赶紧准备溜出去,可奶奶挡在门口,我心里暗暗的想:俗话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怎么就这么的笨啊!我眼含着泪花,对大人们说,我再也不敢了的,大人们才放过我的。爸爸和爷爷开始忙着把斗香点燃了,又把小桌上放满水果,月饼等食品放在月光下。

“开饭了,开饭了!”

我直流口水,弟弟也是跟我一副样子。几分钟后,桌上一半的饭菜已被我和弟弟消灭了(呵呵!也有点夸张了)。爸爸他们都有点被我们的举动惊呆了的。

我拿着椅子坐在月光下,看着那天空燃放的礼花:红的、蓝的、紫的……

我看了入了迷,仿佛都身临其境般。

天上的明月,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篇二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有;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春节等等节日。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

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到了,我开心不已。中秋节傍晚时,我们全家人坐在房门前等‘’月亮姑娘‘’,不知不觉,一轮金黄的圆月终于从东方的天边悄悄地露出了笑脸,她多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乌云背后伸出半个小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出现在天空中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景色都被镀上一层银白色的月光。她把温柔、皎洁的银光无私地洒向大地。月亮它是那么圆,那么高,那么亮,真像一面发光的大圆盘,高悬在宁静的天空。皎洁的月光那么柔和,那么明亮,像银丝编织成的透明的网,笼罩了欢乐的气氛。

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篇三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听爸爸说,在我们老家每到中秋节的晚上都要给长辈和左邻右舍互送月饼和火烧{自做甜咸味的饼},体现了老百姓和睦相处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延续自今。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思乡念人的情绪会更强烈。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留下很多诗句,借此来表达他们的情怀!

比如苏轼在《中秋月》中提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还有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这些诗句都能表达出中秋佳节诗人思念家乡和想念亲人的感情。

中秋是收获的季节,农家小院的墙上树上都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院里堆满了收获回来的农作物。中秋节是个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或邀三五好友在自家庭院小酌几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容。百姓红火的日子来之不易。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现实。

仰望天空,思绪万千。随着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环境的治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人和大自然和睦相处。我坚信以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月亮一定会更皎洁,中秋之夜会更醉人!

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篇四

中秋节也叫聚会节。那么,什么时分才干过呢?当然是农历八月十五啦!

在这一天,人人都要吃月饼。于是,妈妈买回了一盒月饼,里面有很多口味:草莓味的、豆沙味的、枣泥味的'、莲蓉味的……看到这么多好吃的月饼,我口水“哗啦啦”地往下流。妈妈看着我打趣说:“这是谁家的小馋猫,口水流的都有三千尺啦!”我嘟了嘟嘴巴,不满的大喊了一句:“你家的!”之后,飞快地溜走了。

很快,到了中午,爸爸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了。我在一旁跳来跳去,大喊着:“老爸加油!”妈妈在一旁鼓着掌。或许你会奇特,怎样了?这是要打架?假如你这样想的话,我只能通知你三个字:想多了。我老爸只是要做聚会饭而已。不一会儿,老爸开端“征战”厨房,老妈打着下手,至于我,就和其他人风轻云淡地等着吃饭。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节日好好传承下去!

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篇五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最新中秋节 中秋节英语(七篇)篇六

今年的中秋节,我回了老家佛山。一路上非常堵,让原本两小时的路程变成了四小时,真是讨厌。

佛山人过中秋节有一个习俗――拜月和吃螺蛳。傍晚时,天暗了下来,月亮从云层中慢慢显现,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所以把月亮照得红红的,格外漂亮。奶奶也忙了起来,她把小桌子、香、水果都准备好,整齐地摆在门外。

拜月的主角是螺蛳。在它们还没有被做成美食之前,我去厨房观察了一下,一大盆的'螺蛳在水里缓缓地前行,小触角在水里左右摇摆着,十分有意思。

到了夜晚九点多,天空如同墨水一样黑得深沉,唯有月亮在天空中闪耀着,仿佛一个大大的灯笼,照亮了整个村子。奶奶将炒好的螺蛳放在桌子上,点上香,只见她闭上眼,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妈妈说奶奶在许愿。许完愿,就算拜完月了。大家一起吃螺蛳,奶奶说中秋吃了能亮眼,我刚好近视,便吃了很多。

在我睡觉之前,一轮圆圆的明月挂在窗前,让我不禁想起一些有趣的神话,嫦娥、玉兔、桂树……它们是古人浪漫的想象,但同时让我们知道,中秋是个多么美好的节日!

第二天一起床,我便觉得眼睛不太舒服,去照了镜子后才发现眼白部分变成了红色,经过医生诊断,才知道得了过敏性结膜炎。我想起头一天晚上吃螺蛳亮眼的事,便大笑起来,是呀,把眼睛都亮红了呢!

中秋节过完了,它承载着人们的相思和梦想,这是个多么美好的节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