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 监测工作计划(优质6篇)

时间:2023-10-07 14:16:00 作者:念青松 工作计划 最新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 监测工作计划(优质6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一

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规范》和陕西省20xx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要点要求死因信息登记和网络报告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的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上报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的布置以及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手册的规定结合我市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xx年死因信息监测和网络报告工作计划:

(一)建立死因信息监测网络上报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二)制定死因信息监测方案设立监测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三)申请网络直报系统按照程序逐级审核上报。

(四)按照工作规范结合绩效考核进行督导检查。

(一)机构队伍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业技术队伍。

(二)死因监测按照省厅统一方案设立市及以上医疗机构为监测点开展培训启动监测工作。

(三)开通死因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准确报告死亡信息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四)做好死因信息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五)健康教育,利用有关慢性病的`宣传日,如爱牙日、高血压防治日、精神卫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编印宣传资料并以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死因监测的重要性。启发群众积极参加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引起政府重视,职能部门参与,群众积极配合的目的。

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应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学习方案。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结合方案要求提高业务素质搞好监测点的启动工作并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绩效考核标准对监测点的工作进行定期指导和督导检查、评比。

通过一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专业队伍基本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思想认识根不上。不能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本死因顺位排列不正确lcd一10编码对位不正确,网络报告不及时等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开展死因监测的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市开展死因信息监测工作打好基础。

城关镇中心卫生院

xx年xx月xx日

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二

一、目标

(一)建立死因信息监测网络上报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二)制定死因信息监测方案?设立监测点?培训专业技

术人员。

(三)申请网络直报系统?按照程序逐级审核上报。

(四)按照工作规范?结合绩效考核进行督导检查。

二、指标措施

(一)?机构队伍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业技术队伍。

(二)死因监测按照省厅统一方案设立市及以上医疗机构

为监测点?开展培训?启动监测工作。

(三)开通死因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准确报告死亡信息?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四)做好死因信息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五)健康教育,利用有关慢性病的宣传日,如爱牙日、高血压防治日、精神卫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编印宣传资料?并以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死因监测的重要性。启发群众积极参加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引起政府重视,职能部门参与,群众积极配合的目的。

三、检查评估

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应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学习方案。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结合方案要求?提高业务素质?搞好监测点的启动工作?并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绩效考核标准对监测点的工作进行定期指导和督导检查、评比。

四、积极探索适合我镇的死因监测工作模式

通过一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专业队伍基本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思想认识根不上。不能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本死因顺位排列不正确lcd一10编码对位不正确,网络报告不及时等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开展死因监测的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市开展死因信息监测工作打好基础。

城关镇中心卫生院

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三:医院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马兰医院20xx死因监测工作计划为加强我院死因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误差提高报告质量和报告及时性,查找和排除过程中导致不合格的原因以便及时纠正,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xx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有领导分管,明确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部门和专(兼)工作人员,落实相应的设备,物资,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上报及监测工作的质量。

2、信息收集

凡在我辖区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并做好登记,,登记率达100%。

3、网络报告

(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报告程序,时限

医院指定专人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并由医务科或防保科人员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时,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所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

(3)信息管理

医院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积极开展辖区内死因网络直报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根本死因及lcd-10编码的准确率。

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三

1、继续对分支机构监测室开展内部质量控制竞赛。

2、针对各分支机构监测能力与监测项目,开展支机构化验员内部培训。

3、不断提高水质监测中心化验员的专业能力,定期开展内部业务知识学习。

4、积极参加杭州公用事业监管中心举办的盲样考核活动,并争取在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具体考核时间等通知)

5、参加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能力验证活动。(拟在本年度活动中参加7个实验项目的能力验证,具体时间等通知)

1、不断深化对计量认证体系的改进。

2、定期开展《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学习。

3、按年初计划适时开展质量监督。(拟定于x至x月份开展总氮、codcr等7个项目的回收率测试)

4、按计量认证要求,规范开展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并对实验室工作提出改进。

5、做好计量认证监督审核即中间审核的准备工作。(具体审核时间等通知)

1、为提高实验精准度,下半年计划上报申请,添置新气象色谱设备。

2、为确保实验室安全,计划对部分实验设施设备存放地点进行调整。

1、配合生产部,做好对截污纳管企业的监督管理。

2、为确保高峰供水期间水质安全,加强对管网水、龙头水的监测。

3、为预防水源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高峰供水期间计划加强对上游青山水库和三白潭等备用水源水质的监测,确保安全度夏。

4、做好枯水期地表水水质调查。

5、做好常规水质监测工作。

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四

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规范》和湖北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要点要求,死因信息登记和网络报告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的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我市的死因信息监测和网络上报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的布置,以及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手册的规定,结合我市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死因信息监测和网络报告工作计划:

一、目标

(一)建立死因信息监测网络上报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二)制定死因信息监测方案,设立监测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三)申请网络直报系统,按照程序逐级审核上报。

(四)按照工作规范,结合绩效考核进行督导检查。

二、指标措施

(一)机构队伍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业技术队伍。

(二)死因监测按照省厅统一方案设立市及以上医疗机构为监测点,开展培训,启动监测工作。

(三)开通死因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准确报告死亡信息,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四)做好死因信息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五)健康教育,利用有关慢性病的宣传日,如爱牙日、高血压防治日、精神卫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编印宣传资料,并以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死因监测的`重要性。启发群众积极参加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引起政府重视,职能部门参与,群众积极配合的目的。

三、检查评估

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工作人员应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学习方案。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结合方案要求,提高业务素质,搞好监测点的启动工作,并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绩效考核标准,对监测点的工作进行定期指导和督导检查、评比。

四、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的死因监测工作模式

通过一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专业队伍基本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使监测工作基本上进入正常工作运转。但还存在专业人员工作经验差。思想认识根不上。不能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本死因顺位排列不正确,lcd一10编码对位不正确,网络报告不及时等等。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开展死因监测的工作新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市开展死因信息监测工作打好基础。

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篇五

按照《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规范》和上级工作要求,加强我院死亡病历的监测工作,杜绝死亡病历的漏报、迟报现象,健全死亡病历报告制度,特制定xx年死因信息监测工作计划。

一、目标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死因网络报告程序。

(二)按照工作规范,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二、措施

(一)对各科临床医生进行死亡医学证明书培训,要求完整准确及时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要求各科室做好死亡病例登记工作。并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做好记录。

(三)负责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在核实确认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卡片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卡片的收集、保存和登记。

(四)定期下科室进行死亡病历报告工作的督导检查。杜绝漏报、迟报现象。

监测分析工作计划和目标篇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决定于20××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确保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充实并完善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了解我国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办公室设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

(二)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另定)。

(三)各省(区、市)和承担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地(市)应建立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三、监测网络与任务

利用2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建立的监测网络开展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各地监测网络构成如有变化,须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批准。

(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

3、协助进行国民体质监测器材招标,制作监测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监督、检查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5、编印监测工作简报,宣传、指导开展监测工作;

6、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7、验收、汇总、统计运算和研究分析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向国家体育总局报送监测结果;

8、完善和管理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及相关资料档案。

(二)省(区、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本省(区、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本省(区、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

3、发放监测器材、卡片、手册和软件;

4、指导、监督、检查本省(区、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5、编印监测工作简报,宣传、指导开展监测工作;

6、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9、完善和管理本省(区、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及相关资料档案。

(三)地(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务

1、拟制本地(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

2、培训本地(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人员,组建监测队,开展监测工作;

3、宣传监测工作,收集、整理、保存监测工作音像资料;

(四)监测队必须具备的`条件:

1、每队至少拥有15名以上培训合格的检测员(至少3名女性);

2、配备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体质监测器材;

3、必须有医务保障,确保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四、监测对象与抽样

(一)监测对象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3-6岁)、儿童青少年(学生)(7-19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四个年龄段。

(二)类别与样本量

1、幼儿分为城镇幼儿、农村幼儿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四类样本。以每岁为一组,四类样本共计16个年龄组。每个省(区、市)每一年龄组抽样100人,总样本量为1600人。

城镇幼儿是指父母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幼儿;

农村幼儿是指父母拥有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幼儿。

2、成年人分为农民、城镇体力劳动者和城镇非体力劳动者三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六类样本。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20-24岁、25-29岁、55-59岁),六类样本共计48个年龄组。每个省(区、市)每一年龄组抽样100人,总样本量为4800人。

农民是指拥有农业户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

城镇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员;

城镇非体力劳动者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从事脑力工作的人员。

3、老年人分为城镇老年人、农村老年人两种人群,按性别分为四类样本。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60-64岁、65-69岁),四类样本共计8个年龄组。每个省(区、市)每一年龄组抽样100人,总样本量为800人。

城镇老年人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本人生活在城市的老年人;

农村老年人是指拥有农村户口,本人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

每个省(区、市)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总样本量为7200人,全国共计223200人。

(三)抽样原则

本次监测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监测对象。

五、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

六、监测经费

(一)国家体育总局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款用于实施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二)各省(区、市)和承担国民体质监测任务的地(市)应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款用于实施本地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七、监测器材

本次监测工作使用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配发的体质监测器材。

八、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月-20××年3月)

1、制定工作方案

(2)20××年12月底前,各省(区、市)制定并向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报送本省(区、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包括组织领导、监测网络、监测队队数及人数、培训时间、监测时间、器材配备计划及到位时间、工作流程、经费落实情况等详细内容)。

2、培训人员

(1)20××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举办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人员培训班;

(2)20××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完成本省(区、市)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3、落实器材

(1)20××年12月底前,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监测器材招标。

(2)20××年2月底前,国家体育总局将监测器材发放到各省(区、市);

(3)20××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将监测器材全部配备到位。

4、制作、发放监测卡片、手册及软件

(1)20××年9月底前,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制作完成监测卡片、手册及软件;

(2)20××年2月底前,国家体育总局将监测卡片、手册及软件发放到各省(区、市)。

(二)测试阶段(20××年4月-9月)

2、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各省(区、市)的测试时间,组织人员到测试现场进行检查、指导。

(三)数据处理阶段(20××年10月-20××年5月)

2、20××年5月底前,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完成全国监测数据的检查验收和统计,并将结果报送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

(四)总结阶段(20××年6月-20××年12月)

2、20××年8月底前,各省(区、市)向国家体育总局报送监测工作总结;

3、20××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总结表彰暨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

5、20××年10月,召开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报告会,出版论文集。

九、工作要求

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和开展好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二)加强宣传,扩大监测工作影响,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三)积极筹措经费,为监测工作提供保障;

(四)为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五)加强监控,规范操作,确保数据质量;

(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七)为抽样测试对象进行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服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