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春节大班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3-09-26 00:01:17 作者:雅蕊 活动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秀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一

1、 能理解故事内容,想象花果山水帘洞的情景。

2、 根据故事情景,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运用各种材料布置活动室。

3、 有与同伴合作、分组制作的意愿,体验其乐趣。

1、 布置花果山水帘洞的美工材料:特大号塑料袋,各类纸(彩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废旧纸盒、纸箱,丝带,剪刀、胶带、水彩笔。2、 用特大号塑料袋剪成长条,悬挂在教室入口的门上呈瀑布状。

3、 猴子头饰4、 欣赏vcd水帘洞的情景片段

3、 与幼儿讨论制作、布置水帘洞中的情景a、 请幼儿结伴自选材料b、 按幼儿意愿分组制作水帘洞中的情景c、 作好后带着孩子们跳进洞中,一起把作好的按幼儿的意愿布置。

4、 幼儿带上猴子头饰扮孙悟空在水帘洞中猴子舞。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二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公鸡的吃、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2、学说故事中各角色的主要对话,丰富词汇: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热烘烘。

3、能积极动脑筋参与故事情节,喜欢表演。

活动准备:

1、活动图片(公鸡的鸡冠师用金色的纸做成)

2、提前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黑黝黝、急腾腾、高耸耸、热烘烘的含义。

活动过程:

老师:“刚才我们一起看到图片上有什么?”鼓励幼儿说出“黑黝黝的森林、急腾腾的河流、高耸耸的山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1、在黑黝黝的森林里有一座小房子(揭开式教具),里面住着……。在高耸耸的山上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

2、猫和画眉鸟为什么让公鸡在家里一声不响?不能把头探出窗口?

3、狐狸是怎样唱的?为什么给它小豆?(引导幼儿感受狐狸的狡猾)

4、猫和画眉鸟听见了公鸡的喊声,于是它们走过……,跨过……,把公鸡救回来了。(助幼儿掌握公鸡喊救命时说的话)

5、猫和画眉鸟为什么是“严厉”的对公鸡说?(鼓励幼儿模仿,提醒幼儿表现出严厉的神情。)

6、狐狸第二次来的时候,鼓励幼儿和狐狸一起唱。(体现狐狸的狡猾)

7、狐狸为什么要说“不给公鸡”?(进一步体验狐狸的狡猾)

8、告诉孩子这次太远,公鸡喊一遍救命,它们没听见,引导孩子体验公鸡此刻的心情,公鸡一齐喊救命。(鼓励幼儿体现公鸡的着急,此环节主要让孩子学说对话)

9、助幼儿理解“非常严厉”,请幼儿模仿。

10、当猫和画眉鸟发现公鸡不见了,心情会怎样呀?怎样才能把公鸡救出来?(理解猫和画眉鸟的机智)

10、当狐狸走出洞口,请幼儿一起扮演猫和画眉鸟救出公鸡。

你喜欢谁?为什么?你不喜欢谁?为什么?

猫对公鸡的情感是怎样的?

猫对狐狸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各角色的特点:公鸡的吃、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猫和画眉鸟的机智、勇敢。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三

1.初步学习看图谱,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2.初步尝试听旋律拍出简单的节奏型。

3.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型。

4.对器乐演奏活动产生兴趣,并喜欢演奏。

1.幼儿对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昆虫音乐会》教学挂图、音乐cd。

3.节奏图谱一张,打击乐器木沙铃、沙锤、沙蛋若干。

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游戏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2.教师出示三种旋律及节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虫三种昆虫依次出场为线索,引导幼儿分别认识三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够用身体进行表现。

(1)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踏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2)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拍手的方式表现节奏型xxx-︳xxx-︳,并跟随乐曲旋律表现。

(3)教师哼唱旋律,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模仿蟋蟀的叫声表现节奏型xxx xxx︳xx- - -︳,并跟随音乐旋律表现。

3.播放《昆虫音乐会》乐曲,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连贯的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4.尝试学习用乐曲进行演奏。

(1)逐一出示沙蛋、沙锤、木沙铃,介绍乐器,分发乐器,让幼儿尝试探索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指令、哼唱旋律带领幼儿尝试演奏乐器。

(3)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4)播放乐曲,带领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乐曲。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四

1.知识技能目标:幼儿通过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尝试清楚、连贯地运用语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2.情绪情感目标: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初步体验辩论和竞争的乐趣。

3.行为习惯目标:幼儿通过参与辩论赛感受辩论规则的特点,体会制订不同规则的作用。

材料准备:

白纸、笔(每人一套)。

环境准备:

1.将幼儿的桌子分成两大组对着摆放。

2.制作了横幅,横幅上有以绘画形式表现的辩论内容(幼儿自制),主持位置,桌上的正、反方的标牌(幼儿自制)。

3.由正、反双方各自请来的另一个大班的5名幼儿做观众,由老师请来的5位外班老师做评委。

1.说明辩论目的

由主持人(教师)说明辩论的原因及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师:小朋友们,因为班里的人比较多,所以老师经常请大家分组做事情。最近一段时间,咱们班里经常有人对于老师总是先请女孩子做事后请男孩子做事觉得很不公平。(幼儿私下轻轻议论:“就是的!”“啊?先请女孩子怎么啦!”……)

师:首先,老师向大家道歉,是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可能好几次都先请了女孩子。

2.获得大家的认可

幼:好!好主意!

分析:教师了解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特点,因此在展开活动前说明辩论原因,意在引发幼儿的关注。教师的道歉是真诚的,既叙述了事实,又让幼儿感觉到了与成人的平等,为之后的辩论活动做了铺垫,营造了更为和谐、宽松的气氛。

3、介绍辩论规则

主持人自我介绍。

大主持人:主持人由一名老师和一位小朋友共同担任,这次辩论会的主意是我想出来的,所以由我来做大主持人。

小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是我最先觉得这件事不公平的,所以由我来当小主持人!

由两名主持人交替介绍辩论规则。

分析:大、小主持人的介绍是事先在一起排练过的。小主持人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他对教师提出的这个活动非常赞同,并有很强的担任主持人的愿望。该活动由主持人郑重地宣布辩论规则,显得非常正规,使幼儿增添了自主的意识,并引发了孩子们想要挑战的强烈意愿。

4.宣布辩论开始

(1)主持人宣读规则,征得大家同意。(幼儿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2)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主持人(合):大一班“男孩该不该让着女孩”辩论赛现在开始!

大主持人:首先,咱们要分出正反两方队员。认为男孩应该让着女孩的是正方,认为男孩不该让着女孩的是反方(分别有图片标明)。请大家开始选择,并就座。

分析: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教师通过简单介绍之后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增强了幼儿做事的目的性、计划性。

5.自由辩论

小主持人:第一项:自由辩论,开始!

反:凭什么要让着女孩子?

正:因为女孩子比男孩子表现好。

反:女孩表现好的时候是应该让着她们,可是我们男孩子也有表现好的时候啊!

正:还是女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多,所以就应该先请。

反:我觉得不应该让,如果遇到坏人,男孩子就得保护女孩子,所以应该先让男孩子吃饱喝饱,女孩子应该让着男孩子。

反;我觉得男孩子能做的事情女孩子也能做,女孩子不用男孩子让着。

反:难道等大家都长大了,像老师那么大了,男孩子也会让着女孩子吗?

正:老师也是女的!要照顾那么多小朋友,多辛苦呀,我们男孩子就应该让着妇的,照顾女孩子,让老师不那么累,所以就应该让着!

反:可是如果老是让着女孩子,她们就会越来越娇气,将来能干什么大事情呀!

分析:此时,双方争辩得很激烈,教师并没有参与其中,坐在一边不断地点头。这个小动作的意义在于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思维越发活跃,发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

6.中场休息并交换场地

大主持人;有的队员有了新的想法,想要挨到对方那边去,下面进行中场休息,小朋友们如果有了不同的想法,可以站到对方的队伍里。(此时,班中另两名教师可针对两方的不同问题分别给予鼓励和指导)

分析:本活动中,教师利用了成人的辩论会模式,明确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围绕一个话题运用语言进行讨论,因此只要幼儿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幼儿想要更换正反方的表现更反映出了他们对活动的专注与思维的活跃。

7.再次自由辩论

大主持人:刚刚由于部分幼儿变换了辩论方,正方的椅子不够用了,有些小朋友站在后面没有椅子坐了。

正方女孩子反应很快:没有椅子了,男孩子就站起来让着女孩子先坐呀!

反方男孩子:女孩子又不是站不住,锻炼一下嘛!如果累了就说一声,我们会让的。

反方女孩子坚决地说:我们不坐,我们不用男孩子让着。

反方女孩子:我刚才看到有座位了,我还让给男孩子坐了呢!

正:我看女孩子老站着会累的,我们男孩子要是不让着,晚上她们回家要是告状,家长就该说我们男孩子不懂事了。

反方几个女孩子同时:我们不用让!

分析:活动进行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那些不同意男孩让着女孩的女孩子的意思是“男孩子不需要让着女孩子”。但教师并没有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因为其结果和目的都是一样的,幼儿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整个活动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抽象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8.分组总结

小主持人:请双方到不同的教室进行总结,并选出总结发言人。

9、评委点评

主持人:请在场的评委说一说听完这次辩论会的想法。

10、宣布结果

由评委们举手投票决定辩论的结果。

11、延伸活动

根据辩论结果,商讨解决办法。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五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的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培养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能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见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1动画片画面。

2准备各种动画片短小片段。

2、观看动画片

(1)根据幼儿的提议,播放幼儿想看的动画片

(3)向伙伴分享自己还看过的其他动画片

3、游戏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角色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人物,那你们想不想当小演员,来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呢?(请小朋友们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说话,走路等等)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模仿的都很棒,动画城的小伙伴们要奖励你们听听他们的歌,现在让我们听着歌曲,休息一下。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六

1.理解故事内容,能仔细倾听,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作品悲伤的情绪和人物情感的变化。

3.懂得珍惜拥有的爱,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回报。

材料准备:故事背景音乐、故事课件。

1.引题

师:妈妈爱你吗?妈妈是怎样爱你的?你爱妈妈吗?你又是怎样爱妈妈的?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妈妈和她的孩子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情感氛围教师在背景音乐声中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分段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

第一段:

师:故事里的妈妈是怎样爱她的孩子的?她的孩子们懂事吗?你从哪儿听出来的?

第二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是怎样对待妈妈的?妈妈这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第三段:

师:这一段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为什么要离开?

第四段:

师:妈妈离开后,她的孩子们后悔吗?你从哪些事情上听出来的?

4.情感迁移,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爱,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回报

师:你有过让妈妈伤心和失望的时候吗?夸后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回报妈妈对你的爱呢?拥有妈妈的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故事里的孩子们就是因为太不珍惜了,直到有一天,妈妈离开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语言活动春节大班篇七

幼儿都爱听故事,好奇心强、喜欢讨论新问题的年龄特点。我根据这个时期儿童特有的特质,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而设计的。

1、通过故事和小实验,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的精神,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

3、学习词组:又圆又亮、蹦蹦跳跳、东瞧瞧、西看看。丰富词汇:倒挂、倒影、捞。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1、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会根据故事的情节讲述故事内容。

2、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讲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1、多媒体电化教学课件

2、投影机及投影片

3、拼图及底板1套(9张)

4、手电筒四个、4盆清水

5、录音机及磁带

1、用“找猴子”的情节,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说:“小朋友,你们听听今天谁来到我们的电教室了”?“咦,只听到猴子的叫声,那猴子哪里去了?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原来,猴子就在电视机里面。猴子说,今天要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听,这个故事叫《猴子捞月亮》。”让幼儿读两次故事名称。

2、 操作电脑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讲到“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捞月亮”时让幼儿学习“捞”的动作。提问:可以用什么来捞?月亮有没有捞上来呢?(让幼儿自由议论,尝试回答)。

(2)让幼儿分散尝试做小实验——捞月亮。(手电筒的倒影当月亮倒影,小勺做打捞工具。)

提问:月亮可以捞上来吗?为什么?学习词:倒影

(3)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

提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故事讲了什么?

它们有没有捞到月亮,为什么捞不到?

3、看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词组。重点理解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捞不到月亮的原因。

4、教育幼儿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办法。

提问: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猴子?为什么?

5、 幼儿尝试操作学具,讲故事。(为小朋友准备电脑、投影片和故事拼图)

低水平:操作电脑,学讲角色的对话。

中高水平:(1)按顺序排放投影片、讲故事。(2)拼图后,按顺序排放图片、讲故事。

6、小结幼儿的活动情况。

7、通过“猴子学样”的游戏,表演故事内容。师说:“猴子很喜欢模仿别人,我们也来学猴子,看哪个小朋友学最像猴子。”幼儿听音乐,跳《猴子捞月亮》的舞蹈出场。

对于教学活动《猴子捞月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为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好地完成语言活动的目标,我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猴子捞月亮的动画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感受理解故事内容及重点、难点。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中学习,探讨,理解倒影的特点。活动后段时间,我根据幼儿语言及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活动,以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的完成不是很全面,大部分的幼儿都理解到了猴子们捞不到月亮的原因,但是在感受故事寓意时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今后还需要幼儿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发现,我们教师还要及时的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为孩子们以后的活动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