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通用9篇)

时间:2023-10-09 14:31:00 作者:BW笔侠 心得体会 2023年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通用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一

王亚平同志:

您好!11月7日您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恭喜您!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真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被您的“一专多能”所感动,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从“女航天员”成功,感悟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

1980年您出生于山东省烟台的“樱桃之乡”张格庄村。您小时候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擅长长跑项目。闲暇之时,帮着家里干农活,比同龄女孩动作干脆、熟练,常被邻居夸赞“真利索的丫头”。您17岁迎来了第二个人生转折点,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被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录取,成为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经过刻苦训练,您成长为一名能飞四种机型的女飞行员。在,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一颗“航天梦的种子”开始在您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我们中国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我们女航天员呢?,通过严格选拔,您以超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入选中国第一批女航天员。我要以您为榜样,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汗水和智慧锻造青春梦想。

从“太空授课”成功,感悟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

您于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三年时间完成四年的课程,还要面对八大类近百个科目,数千小时的训练。您每天穿着重达200多斤的宇航服,进行各种太空模拟训练,失重环境下的训练模式常常考验着每一个航天人的体能和意志。您和男队友一样刻苦、努力、咬牙坚持下去……神舟十号任务中,您和聂海胜、张晓光共同飞行十五天,您成为继刘洋之后被送入太空的第二位中国女航天员,并在“天宫一号”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您因此多了一个身份——“太空老师”。您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也被网友亲切称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铿锵玫瑰”“最美航天员”。我要以您为榜样,攻坚克难、创新突破、拼搏向前,奋勇争先,在遭遇挫折面对困难时,不气馁、不服输。

从“首次出舱”成功,感悟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您再次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承组。您坦言,“这八年时间,每天都是备战状态,随时做好为祖国出征的准备。”为模拟失重环境下的出舱活动,您需要完成连续六、七个小时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这对男航天员来说都很吃力,但您还自信笑言:“男航天员坚持多久我就多久!”您已在太空出差25天,您变身理发师“托尼王”,与翟志刚合作为叶光富理发。您在出舱过程中,太空出差三人组说了段“相声”。翟志刚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随后您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最后叶光富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这是航天员强大的心理素质、责任感和大无畏的一种传承。我要以您为榜样,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坚定信念、永不言弃、挑战自我、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积极进取、无所畏惧、勇攀高峰。

我们相信,您和翟志刚、叶光富一定能顺利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二

亲爱的王亚平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小学生。自从看您的“太空课堂”,我就非常崇拜您,长大后也想当一名航天员。

首先我要代表全国的中小学生向您致谢,感谢您给我们讲了这一课,又给我们讲了许多太空知识,让我们更加了解太空。通过您这节课,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科学知识,更激发了大家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树立了远大志向。

要想当航天员,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健壮的体魄。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习搞上去,好好学习,认真思考,多动脑筋,以自己的事了去做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要想成为一位宇航员要有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壮的身体就很难完成任务,如果体质不好,就不会适应太空里的生活,很容易生病。我还知道要成为一名宇航员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和随机应变的头脑,所以我现在一直在锻炼我的意志力,我还在每天清晨出来晨练,我也学习科学知识。为实现我们的梦想努力吧!

谢谢您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们的期望。我诚挚的向您说一声:“谢谢”。

工作顺利 天天开心

张家豪

7月7日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这次是王亚平执行神舟十号任务后再度进入太空,她也将成为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中国人千年飞天梦。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心底的小火苗“腾”地被点燃了:“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神舟十号任务时,王亚平完成了一堂精彩的太空授课,这是一堂在地面无法1:1彩排的课。最难做的水球实验,地面支持团队担心水球随时会破裂。王亚平耐心细致,不慌不忙,水球完美呈现。

在此次任务中,出舱是超大负荷的活动,作为女航天员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她清楚地知道: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在体质训练中,她总走得最晚,还经常和其他航天员比一比谁的肌肉块更强壮,并为自己的胳膊练粗了而欣喜。

王亚平说:“成为航天员后,我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四

王亚平姐姐:

您好!

请允许喊您一声“姐姐”,看着您的微笑就像邻家大姐姐一样亲切。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您再度问鼎苍穹,成为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您为了追逐自己的航天梦,克服重重困难,不懈努力奋斗的过程,让我们年轻人由衷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从您的逐梦路上,读懂了永不言弃的“赤子心”。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当时您是一名只有23岁的运输机飞行员,看到神舟五号飞天直播,“中国有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的念头从您心中萌生,从此您走上了追逐航天梦的道路。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准备飞行和飞行两种状态,在艰苦的训练和层层严格选拔的过程中,您一次次挑战,突破身体极限。这些一次次突破极限的背后,沉淀的是您汗水的结晶,咬牙坚持的韧劲。我们看到了您为了梦想,纵使道路坎坷崎岖、布满荆棘,依然奋力拼搏的勇气;看到了您为了实现目标,挑战自我的坚韧和自信;看到了您逐梦路上永不言弃的“赤子心”。“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年轻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当向您一样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用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去坚持,用坚强的意志力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像大地里的一颗种子,努力生根、发芽、成长,迎接风雨之后的“彩虹”。

从您的逐梦路上,读懂了无所畏惧的“事业心”。“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所以您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对自己的训练内容、训练标准、训练要求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加训”成了您的家常便饭,规定课时以外您总是给自己加压,用勤奋和自律,提高训练质量。体能强化训练3000米考核中,您比满分标准还提前了3分钟;超重耐力训练考核成绩从二级突破到一级,这一切都是您努力奋斗而来的结果。您说:“对我来说,航天员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而且是我热爱的一项事业。”这份对航天事业的执着正是来源于这颗强烈的“事业心”,让您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橄榄枝永远抛向有准备的人!”我们年轻人当像您一样“志存高远”,时刻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提振精神、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实干、苦干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奋斗姿态,朝着奋斗目标大步前行,成就一番事业。

从您的逐梦路上,读懂了敢于担当的“责任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这条追求航天梦的路上,一代代航天人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培育铸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您曾无数次提到,自己生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强大的祖国,能够给新时代的宇航员们提供无数的机遇与挑战,您所做的一切,除了不辜负自己,还为了不辜负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成功的背后是顽强和拼搏,是无惧挑战与困难、直面挫折的战斗精神。新时代呼唤年轻人有新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年轻人当像您一样,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担负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时代重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年轻人的初心和使命,用顽强的奋斗实现强国梦想。

,您给我们讲授的太空授课让大家意犹未尽,此次“太空之旅”,期待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待到春暖花开时,祖国人民迎接你们凯旋归来!

一名基层选调生

__月__日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五

敬爱的王亚平老师:

您好!

十二月九日,您在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组”航天员翟志刚老师和叶光富老师一起给我们上了一堂太空网课。看完网课直播,我又从新闻里、各种网课媒体里对您有了更多了解,思绪万千,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便提起笔来,写下了这些话。

在太空授课中,一个接一个的项目,精彩纷呈;一个接一个的实验,启迪智慧。在这些实验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太空转身”这个实验。您让叶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原本在地球上再简单不过的动作——转身在太空中的样子,叶老师的上半身往右转,下半身却往左转;上半身往左转,下半身却固执的往右转。您又让叶老师反方向吹气,可依旧没成功。最后叶老师把手臂快速展开旋转,终于转过身来了。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后,大致了解了太空转身实验的关键词叫做角动量,我对“角动量”这个词没有了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注意到它。转身,原本在地球上难度系数为零的普通动作,在太空中却蕴含着很大的科学道理,太空可真是奇妙。

王亚平老师,您在网课一开始说您的脸蛋看起来胖胖的是因为血液循环系统受到了影响。您还在做水膜时在水膜里放了一朵您和您女儿一起折叠的纸花,您说您看到了那朵花就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时,我仿佛看到了您思念女儿时含着的眼泪。您顾不得身体受到的威胁,顾不得对亲人的思念,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不知不觉也流泪了。

马上就到春节了,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迎面走来。听说你们要在20xx年四月才能执行完任务回到地球,不能与家人团聚了。在此,我提前真诚的祝福三位宇航员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平安归来!

此致

敬礼!

四(1)班陈雅鑫

20xx年1月27日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六

2021年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此前,王亚平收到来自国际航天界的寄语:“当你看向窗外,看到浩瀚星辰,看到地球,别忘了,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

王亚平这场完美的太空行走,是中国女性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为人类航天事业增添了一抹温暖明亮的色彩。

在成就伟大事业、通往浩瀚梦想的路上,不仅有女性航天员,还有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倩影。坚守海上一线的工程师侯静连续奋战、一路攻坚,为“深海一号”投产打下坚实基础;在国外拥有独立实验室的胡海岚回国后,毅然扛起了我国系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大旗;“船舶设计大师”毛献群主攻某舰艇总体研究设计工作数十年,在力求完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科技战线上,巾帼力量举足轻重。她们潜心研究、刻苦攻关,以专业和实力诠释不平凡的“她”力量。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七

亲爱的王亚平姐姐:

你好!王亚平姐姐,自从你登上太空,我就日日激动,在太空中你又给我们小学生讲了一堂课,我又是很兴奋。

你肯定会问我为什么呢么兴奋。因为我知道,登上太空有多么不容易,需要从很多人当中,挑出来最优秀的。这个最优秀的,身上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不晕船和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所以,而你就符合所有的要求,登上了太空。所以,当我听到你要登上太空时,我的内心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心中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前一段时间,你又在太空中给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讲课。那堂课让我们都受益匪浅。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关于水膜和水球的那个实验,非常有趣。并且,我通过这个实验,还知道了任何物体和液体一旦冲出大气层,冲出地球,就表示所有的物体将是零重力,全部都飘浮在空中。因为太空中没有吸引力,到达太空后,不管是人还是物体或液体,都是会漂浮的。虽然太空中生活会有许多的不便,但是也很有趣,我相信,不久之后,人们一定可以在太空里安个家。对么,王亚平姐姐。

我的梦想是向您一样当一个宇航员,以自己的实力报效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祖国繁荣富强起来!国家兴亡,我们少年有责。正如梁启超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少年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认真学习,多动脑,以自己的实力干出一份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期待着您的再次授课!

工作顺利

李思颖

20xx年8月16日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八

敬爱的亚平老师:

您好!首先,很抱歉我这样冒昧地称呼您“老师”,因为我认认真真地听完您在太空的讲课。这堂课,激发了我酷爱科学的浓厚兴趣;这堂课,增添了我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力量;这堂课,让我更加明白宇宙的奥秘与伟大。

今天上午,得知您、海胜叔叔、晓光叔叔凯旋归来的消息,我的心里无比激动!我多想飞到您的身边,看看您,拉着您的手,听您讲解载人飞船的'故事。十五天的太空生活,您和两位叔叔做了那么多的试验,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我打心眼里佩服您!

亚平老师,您刚刚回来,我不想太多的打扰您。可是,有一个问题,几天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就是你们在太空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在你们出发前,我从电视上得知,在工作舱的两边都装有垃圾收集袋,可随时随手投放。可是,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袋子、到底能装下多少垃圾、会不会流向太空?我一直很好奇,希望亚平老师能给我指点迷津。

我愿做一名环保使者,把太空的环保理念和先进科技,讲给同学们,传递到每一个人,与大家共同携手,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从此让雾霾不再侵袭,让地震、海啸不再发生,让大人、小孩生活在一个天蓝、水绿、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

亚平老师,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渴望早日得到您的答复。

我真诚的祝福您!

王亚平讲话心得体会篇九

你们好!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全国的老师节日快乐!我并不敢以老师自居,但是很乐意和全国的中小学生朋友们交流一些关于学习和人生的想法。

今年6月20日,在战友聂海胜和张晓光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那是我第一次跟你们直接交流,也是第一次从太空中听到你们的提问,每个问题都让我印象深刻。你们从遥远地面传到太空中的声音散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充满了对深邃太空的向往和好奇。我想,我永远也无法忘记这样的声音。

其实,当我最初接到太空授课这项任务时,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这是件具有开创性、很有趣味的事;忐忑的是,自己一点当老师的经验都没有,而且授课过程中很多因素是未知的,只有在太空中才能验证。太空授课的成功,和背后许多单位、许多人员的参与是分不开的。你们或许只看到我一个人在讲课,其实这需要测控通信、调度指挥、电视媒体、地面课堂和教育部门的多方配合。这是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的一次成功的融合与嫁接。在载人航天、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每一项任务都需要这样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仅仅依靠航天员是不行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所从事的行业就能成为其中的一环。

我很荣幸能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成为一名光荣的航天员,加入到航天员队伍中以来,我也体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航天员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的职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三年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八大类几十门课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括机械制图、自动化控制等这些我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程。给我们上高等数学课的清华大学退休老教授第一次被讲课难住了,因为我们要在三个月内学完一年的课程。这三年里,我晚上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

学习是辛苦的,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没有一点坚韧与毅力是不会有收获的。细水长流、坚持不懈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你们的记忆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要比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强很多,正是学习的黄金年华。

当然,学习也并非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我们在学机械制图这门课时,切图需要很强的空间感。可是想象不出来怎么办呢?大家就找个香蕉、苹果或者橡皮,按要求切出来,看看到底成了什么形状,那情形就像小孩玩游戏一样,特别有趣。我想,只要带着一种求知和乐观的心态,你们也一定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探索太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太空有着无限的`奥秘和资源,其实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我在太空授课时讲的,利用太空独特的资源,一方面可以开展基础研究,一方面还可以为应用服务。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一条为之奋斗终身的道路,我会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我小时候,可从来没想过能当航天员。那时候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走出小山村,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上中学时,我希望能考上大学;到了高中,我有了具体明确的想法,希望成为一名老师或医生。最后,我成了一名航天员。我想,梦想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论你的梦想是大的或小的、现实的或不现实的,首先一定要有梦想。只有对未来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为了你们的梦想,努力地去学习吧!知识就是心灵的眼睛,多一双眼睛看问题,角度和深度自然有所不同。

祝你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王亚平

20xx/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