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数学三总结实用

时间:2023-06-24 16:16:57 作者:曹czj 活动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考研数学三总结实用篇一

其实从小到大我的数学还是不错的,不怎么努力却也是名列前茅,没参加过什么"奥数""华数"班,却也在各种竞赛里拿个小奖.以至于那个时候就固执而且幼稚的认为,不努力就能拿到成绩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如果被人家谈起我说我是个多么多么努力的人,那感觉就象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晚节不保一样,自己会觉得很丢人.哈哈...努力竟然是丢人的事情,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其实真的很幼稚啊.那个时候偏科还很严重,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么,我倒是没有那么俗,不过心里面真的只有理科才是真正的学科,是智慧的象征,能学好理科就说明你是个聪明人.而文科的好坏则不会影响一个人智商的高低,有的时候甚至以文科成绩很低为荣...好象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在乎"智商"这个评价指标呢...

上了大学渐渐成熟点了,不再那么注重所谓"智商"的虚名,不过好象刚刚成熟到半瓶子醋的水平,不在意就成了坦然的不学了...唉....其实现在有点后悔大一大二时候的浮躁,尤其是看到大家舒舒服服的保研的时候.不过苍苍很会开导自己,按他的话说就是老子玩过了,老子玩了3年,学了半年,和他们保研的结果一样.那些保研的一直那么累,也就这半年舒服点...想想也对,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失去就会有得到...

一下子就开始考研复习了,虽然之前的学习已经开始有起色,但是看看大一时候的数学成绩心还是不禁发凉,线数60,高数也就是七八十分...即将到来的难度加倍的数一呢??呵呵,看来要放平心态了,我不是天才,所以必须要努力了,如果幸运的话我还算个聪明点的人,那么也许我可以取得一个高点的分数,用来弥补我实在太烂的政治和英语.

真正认真起来我发现自己还是很有实力的,忘的差不多的东西一看就能提的起来,而且不憷难题,似乎我骨子里还是一个适合理科的人,遇到一眼解不出来的题总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让我对自己的信心加倍,每天做数学题从开始的例行公事,到没有感觉,到最后的十分享受不做不爽的地步.(对我来说和政治比起来数学题确实是调剂放松大脑的良药)

上文登的补习班很辛苦,没有空调,而且到后期也不是听的很懂.但是坚持把笔记记了下来,回去的时候复习定理公式,将课上大约400道例题重新做了一遍.复习全书课后也有习题,做了一半,这本书主要是当作每天做题查找公式定理用,但是此书的所有例题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过了一遍.文登课上卖的600题做了一遍.文登发的历年真题,以每天两套的速度将数一数二都做了一遍.又买了李永乐的模拟考场400题(实际只有200多道),买了陈文灯的模拟考场15套,都做了一遍,个别经典体型反复做了一下.开始的时候平均每天40多道题的题量,后来有意减少做题量,减少到每天一套题的水平...纯粹是因为没题可做了...

每天做数学题没有觉得痛苦,倒是真是有点乐在其中的意味.我是采取当天只想当天事的方法来避免心理上的负担.如果总是想着明天后天还有那些成山的习题,那样会让人被自己的想法压的透不过气来,也会影响当天的效率,所以我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第二天以后的事情,当天任务完成就ok!而且一旦趴在习题中间进入数学的海洋,大脑就完全被解题的快感所占据.当然有让人心烦十分别扭的题型,将它标记下来隔几天就看一边,直到看到这种题就有一眼就能看破的快感为止...

不知道我的方法算不算是大家嗤之以鼻的题海战术,我觉得也是因人而异的,题海战术通常和痛苦挂钩,但是我倒是觉得很享受,说是享受也会有艰苦的感觉,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种享受,只是努力去淡化那种苦闷的气氛,而将复习过程中一点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快乐无限放大,心理状态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最后成绩数一149,大概是不懈的努力和一点小聪明结合起来的分数.不明白一分扣在哪里,以至于我少了500大洋.

最新考研数学三总结实用篇二

一定给大量分值在主体知识上。这点在考研当中不会回避。数学考试有一个重要特点,重点内容不回避。和政治有点区别。这个我不懂,是不是热点太热要回避,但是数学不会。主体知识坚持考,边边角角的知识是配合的。大题里有个小问,选择题一个小题,13分左右边边角角知识,剩下130分都是主体知识。

大家实际上看得到,在2016年考卷上,命题是人为故意的,把很多章知识综合起来了。

我们印象深刻一道题目,把反常积分判连和方程结合起来了。这些学科内综合的问题,今天时间有限跟大家举一个例子说,学科内综合今年还是坚持继续命题的点。在大题中一定会体现。

大家一定要听话,接下来一百多天一定要加强亲自动手计算的过程。计算能力是任何人帮不了你的,不亲自动手做,不每天坚持不懈的做你计算的内功是练不出来的。

下面还有几个要加强的,命题组提的建议:

1、增加基础题比例。大家知道增加基础题比例应该就是针对2016年考研命题偏难的情况。增加基础题的比例一定会抬高平均分。

2、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应该是这样来理解,要加强命题的是,加强应用型问题的设计。这个是什么含义呢?大家不能仅仅理解成传统的应用题,当然这是一个方面。数学最终是要用,这点大家都明白。

那么怎么用?传统考题是物理应用,经济应用是数学3的。但是大家要注意除了传统的应用型问题的设计,这几年考研设计问题大家看得出来,喜欢把考试大纲里的基本知识点做一些非物理性、非经济性的数学上的应用。

实际上你看到这样一个结果,我告诉大家这道题,我说整张试卷唯一难度系数达到0.08,太难了这道题,就是命题人所说的应用性问题的设计。你看得出来这是中值定理吗?传统的中值定理都是带着的。

以前是直接考传统性的中值定理,现在考你看不出来是中值定理的。接下来的时间我希望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加强训练。这个问题要解决了,对于应用型问题的设计,加强工夫这个练得出来,不要只有传统题型,需要在知识点上挖掘新的命题方式。接下来三个月我们会做好这个工作。

要加强的。大家要认真记笔记。关于今年考试的重要话题。作为数学来讲不是去念知识点。接下来这一年命题有需要坚持的命题方向,需要加强的命题方向,需要把这几个东西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落实。

最新考研数学三总结实用篇三

很多同学在复习中都有这样的困惑,每天做了很多题但不会的题还是非常多,有时候明明是已经做过得,但是再刺遇到还是不会做!

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存在的毛病,每次总以为不会做了,看看解题思路就会了,每次都不思考为什么不会做了?解题技巧是什么?和它同类型的题我会不会做。

其实,这些小的细节都是对考研很重要的,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学会思考,重要是学会举一反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脱离题海,能够做到有效做题,高效提升!

2.注重基础,培养逆向思维

在备考时,很多同学容易陷入题海中,这也是很多考生对数学感到头痛的原因所在。其实在前期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定义、定理的推导作为一个重点内容,重视推导和例题中的方法与技巧,认真分析这些方法,将它们套用到相应的练习题中,这样不仅提升了复习效率,而且还是半功倍。

同时,思维习惯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果。当同学们进入考研数学复习备考的时候,大多数同学还是和以往的学习习惯一样复习,也就是进入了定势思维。习惯性思考方式在一方面有优势,但这样往往会制约着我们学习成绩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惯性思维!

3.做题有始有终,提高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复习不等于做题,但是学好数学一定要做题,这是无可后非的问题,我们说基础的扎实巩固是根本,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做题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复习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拿到的数学题一定要有始有终把它算出来,这是一种计算能力的训练。

4.深入思考,并且善于总结

考研数学考试里不仅仅是考察我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问题,所以仅仅是依靠教材很难把它这种考试命题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来,因此同学们要了解考试模式和考试方式等问题,历年考试的作为准备去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是常备的。

大家选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能不能经过的分析帮助我们真正的归纳总结这样一些题型出来,针对每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间,有没有一些可能的变化情况,这些变化情况到现在为止,考到了哪一些,那一些就是我们下一步复习应该注意的,这样每一部分你都能够这样去归纳、总结或经过这种相关的辅导书帮祝你归纳总结出来了,复习就更有针对性。

5.揣摩,把握出题方向

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考研经过千锤百炼,在思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要注意。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重视起来!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重在理解书中的大体意思,把感觉有所心得或感兴趣的地方记下来,供以后复习或寻找线索。根据心理学的记忆编码原理,只有那些经过自己提炼过的知识才能真正地被纳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所以记笔记的时候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某一知识点或原理。

1.利用记忆树

记忆树是利用关联性记忆法,将看似混乱的知识点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特色是会以一个主题作为是主干,然后将与其相关联的资料以上下半辐射状呈现出来,最后出现树状图的图像,故称为记忆树。记忆树能把你觉得很混乱的知识点理得一清二楚,并且可以让知识点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大致脉络。

其次,我们须要改正对于传统抄写笔记的观念,一般的学生都认为在抄写笔记时,应力求版书的工整以及字迹的漂亮。事实上字丑一点没有关系,图画的不好看也无所谓,但是笔记须能够帮自己建构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2.使用不同色号的笔

记笔记一定要避免通篇都是一个颜色的记号,很容易审美疲劳,而且在翻阅查找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

建议大家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重要的公式或句子,还有彩色的水性笔记录一些重点内容。这样在看的时候就会有侧重点,而且也利用了心理学中的视觉感知来帮助记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不可以出现笔记全篇都是荧光笔,这样对于帮助我们区分重点毫无裨益。

3.力求条理清晰

记笔记一定要有层次条理,我们可以用大标题、小标题来区分层次。如果对整理的知识点不加以区分,那么后期复习起来,很容易乏味,又抓不住重点。不过大小标题的序号也一定要有所区别,不然到最后自己会分不清到底是哪一层次的内容。

4.留出空白

记笔记一定不要太紧密,挤得满满当当就会很混乱,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空白。笔记本上留出的空白主要有以下几个用处:首先随着我们对知识理解深度的增加,需要及时在笔记上做出补充。在补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引箭头的方式,哪里有空白,就可以引个箭头出来进行知识点的细化其次,我们可以把刷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例题和自己疏漏的知识点补充到笔记上最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一章节的理解,在空白处做一个小总结。

1.复习节奏与考试要求的掌控

考研数学的复习前后大约历时一年时间,所以数学备考一定要掌控好复习节奏。什么是复习节奏,简单地说就是大家需要明确什么样的阶段做什么样的事情。在这里建议大家好都要有一个复习的时间表,也就是要有一个复习计划。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切忌搞突击,临时抱佛脚。高等数学这门课在考研数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可以说高等数学的成绩将直接和你考研数学的成绩进行挂钩。在数一和数三中占56%,在数学二中比例高达78%。

高等数学部分的主体由极限、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微分方程和级数五大模块构成,从历年来的考题中来看,高等数学的考查重点和难点对于数一、数二、数三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数一而言考试的重点是下册,数二是上册,数三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而整个上册却构成了高等数学的基础。此外,这一阶段复习以教材为主,考试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试题是以那本教材为背景来出的,所以大家以自己的在本科阶段学过的课本为背景材料即可,但是切记我们还需要一本考试大纲,大纲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考研数学考什么,对于知识点的考察要求,至于考试大纲大家参考前一年的考试大纲即可。

2.掌握概念、定理、结论

高等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概念,可以说概念构成了整个高等数学的框架和结构。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在此建议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概念:连续,导数,微分,定积分,偏导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有些定理的证明也是需要大家掌握的,比如说对于一元函数而言,可导与可微是等价的,变限函数求导定理,newton-leibniz公式等等。

3.教材例题须做,习题选择性的做

特别提醒2016的考生,课本上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要注意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作题时要善于总结––不仅总结方法,也要总结错误。这样,作完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举一反三。

一方面,课本上有很多习题并不是考研所要求的,大家要学会从中选择出那些考试考察的题目去做另一方面,考研数学的题目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而课本上的习题往往知识点是比较单一的,所以大家选择性的做一些帮助大家掌握知识点和定理即可。

4.站得高,看得远

大家的学习要学会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单个知识点,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整个高等数学的脉络,关键的是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考研数学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复习高等数学课本。复习考研的同学一般是在大三开始准备的,大一大二期间学习的高等数学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了,因此,需要重新复习一遍,这一遍一定要力求每个知识点,每一章节都复习到(参照考研对高等数学各考点的要求),把基础打牢。这段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建议3-6个月。公认的比较好的教材是由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一书。

李永乐复习全书。前面已经过课本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了一遍,下面就是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可以结合李永乐的考研复习全书进行复习,这本复习全书考研人人手一份,根据书上章节的安排将这本书的每个知识点吃懂吃透,哪怕看的慢一点没事,但一定要搞懂。这段复习时间建议在3个月左右,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把这本书在这个阶段复习两遍。

查缺补漏。过两轮系统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各个考点的知识,不过肯定有些知识点比较薄弱,同学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再花一些时间着重加强这些薄弱知识点的学习。

历年数学考研。在这个阶段,同学们要开始做考研了,推荐做近十年的考研,一定要在规定的3个时间内做完,不要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从现在开始养成考试习惯。刚开始可能在规定时间做不完,但一定要记下3个小时做了多少,争取在多次练习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做完。每做完一套题目,就要根据答案认真改正、总结,力图做一套吃透一套,这段时间建议花费15-30天。

优质模拟试题。这个阶段同学们要适当的做一些优质的考前模拟题,不要题海战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经历适度即可。

考前回顾。到这个阶段,考研日期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时候要把以前复习的全书、做过的和模拟题拿出来重新温习一遍,特别是当时做错或不理解的,当然,有时间的同学也可适当尝试一下猜题。

2.针对考点掌握需要掌握的书本上的数学知识

3.练习,练习,再练习,逐步掌握解题技巧

4.做,进行冲刺

5.看错题,将自己容易错的弄清楚。

我先将所有的教材都买了回来,同济七版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六版《线性代数》,浙大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于小白来说,光买是不够的,看不懂怎么破。只能买几本辅导书,买的张军好的高数和线性代数,张静文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实有些人说李永乐的书,为什么会选张军好的?从价格上我就买了。再次,这本书符合我的需求。每一章都说了考点,还有考研大纲,还会分析这个章节里面每年考了那些。每一节都有辅导,书本上看不懂就翻翻,讲得很详细。

真是开始复习是从16年开学以后,每天抱着几本书泡图书馆。数学每天花上三小时。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来。先把考研大纲要掌握的点记住,然后看书本的例题。拿着辅导书做辅导书上的例题,都是同类型的,然后把书后面的练习题都做了,对照辅导书上面的答案查漏补缺。看章节里面的考研题,自己先做一做,再对着解析看。再把这个章节做错了的题目写在本子上,不过我都不会写答案。只写题目,最后的时候再把这些错题做一遍。整个轮了一遍之后,就开始做辅导后面的章节的配套练习。

暑假的时候,每天就是做练习啊。做完辅导书上的练习就开始做学校的。时间缩短到一到两小时,其他时间要准备别的科目。其实数学做着做着就会了,做多了就好了。一个字,就是练!

最后要说明的就是,一定要掌握解题技巧,举一反三。解题技巧在做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高数的话,要把泰勒公式掌握好,其他的求极限啊什么的都好说了,另外高数的上册比下册重要些。线性代数的话,概念蛮重要。一定要掌握好概念。

最新考研数学三总结实用篇四

(2)做题的时候突然遗忘某个知识点,立刻动笔在试卷上写下;

(4)摘完错题还不够,第一步里模棱两可的题目也要摘,摘法同第三步;

(5)摘完题目,把第二步中遗忘的知识点去全书里翻出来,依然摘到a4纸上,左边是问题,右边是答案。

无论是题目还是知识点,把不懂的都摘出来,下次复习直接看着左边简略版的题目遮住右边的答案,然后在草稿纸上算,做完这一页再看右边的答案解析,若是再错,则标记它,以后回过头来再做一遍。这样的试题学习方法其实针对性更强,更适合短时间高效率的提高,反复做那些第一遍就能做对的题意义真的不大。

最新考研数学三总结实用篇五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要重在理解书中的大体意思,把感觉有所心得或感兴趣的地方记下来,供以后复习或寻找线索。根据心理学的记忆编码原理,只有那些经过自己提炼过的知识才能真正地被纳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所以记笔记的时候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某一知识点或原理。

1.利用记忆树

记忆树是利用关联性记忆法,将看似混乱的知识点梳理出清晰的脉络,特色是会以一个主题作为是主干,然后将与其相关联的资料以上下半辐射状呈现出来,最后出现树状图的图像,故称为记忆树。记忆树能把你觉得很混乱的知识点理得一清二楚,并且可以让知识点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大致脉络。

其次,我们须要改正对于传统抄写笔记的观念,一般的学生都认为在抄写笔记时,应力求版书的工整以及字迹的漂亮。事实上字丑一点没有关系,图画的不好看也无所谓,但是笔记须能够帮自己建构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2.使用不同色号的笔

记笔记一定要避免通篇都是一个颜色的记号,很容易审美疲劳,而且在翻阅查找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

建议大家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重要的公式或句子,还有彩色的水性笔记录一些重点内容。这样在看的时候就会有侧重点,而且也利用了心理学中的视觉感知来帮助记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不可以出现笔记全篇都是荧光笔,这样对于帮助我们区分重点毫无裨益。

3.力求条理清晰

记笔记一定要有层次条理,我们可以用大标题、小标题来区分层次。如果对整理的知识点不加以区分,那么后期复习起来,很容易乏味,又抓不住重点。不过大小标题的序号也一定要有所区别,不然到最后自己会分不清到底是哪一层次的内容。

4.留出空白

记笔记一定不要太紧密,挤得满满当当就会很混乱,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空白。笔记本上留出的空白主要有以下几个用处:首先随着我们对知识理解深度的增加,需要及时在笔记上做出补充。在补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引箭头的方式,哪里有空白,就可以引个箭头出来进行知识点的细化其次,我们可以把刷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例题和自己疏漏的知识点补充到笔记上最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一章节的理解,在空白处做一个小总结。

1.复习节奏与考试要求的掌控

考研数学的复习前后大约历时一年时间,所以数学备考一定要掌控好复习节奏。什么是复习节奏,简单地说就是大家需要明确什么样的阶段做什么样的事情。在这里建议大家好都要有一个复习的时间表,也就是要有一个复习计划。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切忌搞突击,临时抱佛脚。高等数学这门课在考研数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可以说高等数学的成绩将直接和你考研数学的成绩进行挂钩。在数一和数三中占56%,在数学二中比例高达78%。

高等数学部分的主体由极限、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微分方程和级数五大模块构成,从历年来的考题中来看,高等数学的考查重点和难点对于数一、数二、数三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数一而言考试的重点是下册,数二是上册,数三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而整个上册却构成了高等数学的基础。此外,这一阶段复习以教材为主,考试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试题是以那本教材为背景来出的,所以大家以自己的在本科阶段学过的课本为背景材料即可,但是切记我们还需要一本考试大纲,大纲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考研数学考什么,对于知识点的考察要求,至于考试大纲大家参考前一年的考试大纲即可。

2.掌握概念、定理、结论

高等数学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概念,可以说概念构成了整个高等数学的框架和结构。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在此建议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概念:连续,导数,微分,定积分,偏导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有些定理的证明也是需要大家掌握的,比如说对于一元函数而言,可导与可微是等价的,变限函数求导定理,newton-leibniz公式等等。

3.教材例题须做,习题选择性的做

特别提醒2016的考生,课本上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要注意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作题时要善于总结––不仅总结方法,也要总结错误。这样,作完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举一反三。

一方面,课本上有很多习题并不是考研所要求的,大家要学会从中选择出那些考试考察的题目去做另一方面,考研数学的题目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而课本上的习题往往知识点是比较单一的,所以大家选择性的做一些帮助大家掌握知识点和定理即可。

4.站得高,看得远

大家的学习要学会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单个知识点,还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整个高等数学的脉络,关键的是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考研数学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复习高等数学课本。复习考研的同学一般是在大三开始准备的,大一大二期间学习的高等数学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了,因此,需要重新复习一遍,这一遍一定要力求每个知识点,每一章节都复习到(参照考研对高等数学各考点的要求),把基础打牢。这段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建议3-6个月。

前面已经过课本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了一遍,下面就是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同学们可以结合李永乐的考研复习全书进行复习,这本复习全书考研人人手一份,根据书上章节的安排将这本书的每个知识点吃懂吃透,哪怕看的慢一点没事,但一定要搞懂。这段复习时间建议在3个月左右,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把这本书在这个阶段复习两遍。

查缺补漏。过两轮系统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各个考点的知识,不过肯定有些知识点比较薄弱,同学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再花一些时间着重加强这些薄弱知识点的学习。

历年数学考研。在这个阶段,同学们要开始做考研了,推荐做近十年的考研,一定要在规定的3个时间内做完,不要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从现在开始养成考试习惯。刚开始可能在规定时间做不完,但一定要记下3个小时做了多少,争取在多次练习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做完。每做完一套题目,就要根据答案认真改正、总结,力图做一套吃透一套,这段时间建议花费15-30天。

优质模拟试题。这个阶段同学们要适当的做一些优质的考前模拟题,不要题海战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经历适度即可。

考前回顾。到这个阶段,考研日期已经近在眼前了,这时候要把以前复习的全书、做过的和模拟题拿出来重新温习一遍,特别是当时做错或不理解的,当然,有时间的同学也可适当尝试一下猜题。

2.针对考点掌握需要掌握的书本上的数学知识

3.练习,练习,再练习,逐步掌握解题技巧

4.做,进行冲刺

5.看错题,将自己容易错的弄清楚。

我先将所有的教材都买了回来,同济七版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六版《线性代数》,浙大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于小白来说,光买是不够的,看不懂怎么破。只能买几本辅导书,买的张军好的高数和线性代数,张静文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实有些人说李永乐的书,为什么会选张军好的?从价格上我就买了。再次,这本书符合我的需求。每一章都说了考点,还有考研大纲,还会分析这个章节里面每年考了那些。每一节都有辅导,书本上看不懂就翻翻,讲得很详细。

真是开始复习是从16年开学以后,每天抱着几本书泡图书馆。数学每天花上三小时。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来。先把考研大纲要掌握的点记住,然后看书本的例题。拿着辅导书做辅导书上的例题,都是同类型的,然后把书后面的练习题都做了,对照辅导书上面的答案查漏补缺。看章节里面的考研题,自己先做一做,再对着解析看。再把这个章节做错了的题目写在本子上,不过我都不会写答案。只写题目,最后的时候再把这些错题做一遍。整个轮了一遍之后,就开始做辅导后面的章节的配套练习。

暑假的时候,每天就是做练习啊。做完辅导书上的练习就开始做学校的。时间缩短到一到两小时,其他时间要准备别的科目。其实数学做着做着就会了,做多了就好了。一个字,就是练!

最后要说明的就是,一定要掌握解题技巧,举一反三。解题技巧在做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高数的话,要把泰勒公式掌握好,其他的求极限啊什么的都好说了,另外高数的上册比下册重要些。线性代数的话,概念蛮重要。一定要掌握好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