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汇总14篇)

时间:2024-01-11 13:27:29 作者:BW笔侠 毕业论文

教学计划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便教师能够系统有序地进行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教学计划案例,以供参考和学习。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一、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文: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大段

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大段

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3)抓“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1、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自费出版诗集,只卖出两本。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抓“惴惴不安”等,开展对话交流,想象主人翁害怕而又充满期盼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抓“原样退回”等词语理解诗人所说话的意思。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5、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学习第三大段

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五、回顾全文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全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启示。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是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叙写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在逆境中奋发努力、脱颖而出的艰辛历程,歌颂了逆境成才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主人公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的重点段落要能读透。 2、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特别是重点语句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朗读课题。

(夏洛蒂的童年生活很是不幸,母亲早逝,她过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于是她带着弟弟妹妹艰难谋生。) (板书:家庭不幸 艰难谋生)

3、4小节,感受写作的艰辛

3、4小节,看看夏洛蒂还遭遇了怎样的逆境?并仔细揣摩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可以借助关键词语写下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学生自由朗读做批注)

2、交流引导。

(1)(夏洛蒂寄出的诗被退回,还遭到了训诫。) 板书(立志写诗 遭遇打击)

幻灯片出示句子: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2)找生读句子

从这封回信中你读出了什么?

(3)交流。

读出了骚塞的不屑、讽刺、嘲笑、冷酷。理解句子:(在大自然里,小草永远是小草,大树也永远是大树,小草不可能成为大树,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小草指妇女,妇女的事业,妇女的命运,大树指男人,男人的事业,男人的命运,而文学只能是男人的事业。徒劳:白白地耗费,白费心力。一种蔑视,意思是妇女不可能在文学方面取得成就,对女性的轻视。“不应该”,言外之意就是只有男人才能在文学领域做出成就。一种偏见。)

出示幻灯片: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

失望透顶:当初她寄出这几首诗的时候,是多么的忐忑不安,多么的激动,又是多么的满怀期待,可苦苦等来的却是冰冷的讽刺。

骚塞的回信无异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 愤怒、不服、痛苦、羞惭。

羞惭什么?(为自己写的诗被著名诗人否定,感到自己写的诗不好。) 痛苦什么?(生活如此艰辛,写诗热情依然如此执着,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想起以往付出的一切,不由悲从中来。)

不屈服、愤怒、抗争:她不相信也不愿意承认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她和妹妹立下志向,一定要创出一条路来。

读出一种愤怒,把你的理解送到朗读中(不服气)

我们一起来读,边读边思考:她昂起来的仅仅是头吗?她钉下的仅仅是那封信吗?(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服输的劲头、决心)

总结:是的,一个细节、两个动作让我们看到了她的顽强不屈,看到了她的勇于抗争,看到了她傲然崛起的形象。这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幻灯片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

(5)骚塞冰冷的回信没有打倒夏洛蒂三姐妹,然而写诗的道路何其艰辛,她们还遭遇了什么逆境?(节衣缩食自费出版的诗集仅卖出了两本。)是啊,这本诗集中凝聚着他们多少的汗水、多少的期盼,又带给他们多少的失望呀!

(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她们决定改写小说。)板书:改写小说,开拓新路

2、对于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你是什么看法?说说理由。

(1)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应该要改变一下策略。(是的,我们在执着追求的同时,也要善于调整策略,不钻牛角尖。有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摆脱束缚,放眼世界,你会看到更广阔的空间。)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成功了了吗?那些句子写他们的小说获得了成功?(朗读)

幻灯片出示: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姐妹的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你关注到哪些词语?(脱颖而出、震动文坛、盛事)(评论界的重视), 出示句子,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说的成就)

她们小说创作上获得的成功同样昭示着——(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3、夏洛蒂他们的成功仅此而已吗?你觉得夏洛蒂三姐妹的成就还体现在哪里?

(1)她们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

出示: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神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小草”指的传统观念中妇女不能从事文学事业,“大树”则是指的夏洛蒂姐妹在文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响,小草浇灌成大树,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她们敢于向传统宣战,而且宣战成功。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勇敢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她们的勇气和胆识改变了多少男人的成见,又燃起了多少妇女心头的希望和热情呀!

是的,骚塞在给夏洛蒂的信中提到,就像小草和大树的成长是自然界不可能改变的事实,夏洛蒂姐妹也不可能在文学事业上获得成就。可如今他们硬是引读“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2)小结:她们挑战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获得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引读中心句。

(1)然而成功的背后一定有我们常人所不知的艰辛,特别是历尽艰辛的夏洛蒂姐妹,她们是怎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小草的?找到有关句子。(学生自由表达)

板书:孜孜不倦 终获成功

(2)作者淡写了她们努力的经过,但如果有心的同学一定能感受到这份艰辛,想象她们创作之路,(出示填空)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和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后引读“她们硬是用……”

(3)朗读这段话。

4、总结:靠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靠着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小草”终于长成了“大树”,虽然艰辛却不乏壮丽。(改板书)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同学们,面对逆境,夏洛蒂是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绽放出艰辛而壮丽的生命光滑;面对逆境,孟子说:“富贵不能淫(使……扰乱),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威武不能屈(使……屈服)”;面对逆境,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逆境,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不要忧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镇静。”面对逆境,我想说_________ 或长或短,或深刻或智慧,写下你想说的话。

2、总结:同学们,生命之花总是会美丽绽放,我们可以从夏2洛蒂、霍金、简〃爱、鲁滨逊身上得到印证,把你刚才写的话送给自己,勉励自己,要相信,你的生命之花也一定会绽放得多姿多彩。

板书设计:

小草和大树

夏洛蒂

艰辛(逆境)

壮丽

生活,遇不幸----不放弃学习

写诗,遭嘲讽-----不惧怕打击

《简〃爱》 出版,又失败-----不悲观退缩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3、能组织书面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夏洛缔取得成功给自己的启示。学习重点和难点:

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比喻句的含义。

由“逆”字展开。

一.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

1、学习字词

师: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我想倾听你们的预习情况。初看课题,以为是一个童话故事,其实不然,这个“小草”和“大树”和人物有关。课文中的人物都来自英国,名字不好读,我们读一读。

出示: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安恩罗伯特·骚塞

生:(认读姓名)

师:再来认读这些词语(出示)

第一组:罕见荆棘权衡毅力训诫前辈撇下

第一组:要强好胜节衣缩食枉费心血陡峭狭窄脱颖而出

第三组: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嗷嗷待哺

生:(个别认读,全班认读)

师:第一组词语中有几个是生字,请大家抄写划横线的生字两遍,易错字相互提醒。

生:(抄写生字)

生:我提醒大家“毅力”的“毅”子左下不要漏掉两个笔画。

(一边提醒,其他同学再抄写这几个字)

师:这些词语中,你们理解了哪一个,就选择一个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学生说理解的词语意思,不会的词语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习理解)师:第三组词语构词方式一样的,照样子说几个。

生:帘帘飞瀑、比比皆是、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

2、检查课文中两个长句子的朗读

师:有两个句子特别难以读通顺(出示)

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安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落蒂·勃郎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生:(后进生朗读)

二、举一:由“逆”字引读全文,品读“像一朵………”比喻句的含义

(一)、仙人掌的“逆境”。

师:第二个句子中这里有两个生字,注意读音和写法(“堪”、“逆”)这两个字在字典上的意思是这样的,请做一下判断,选择意思。

出示:堪可以;忍受

逆:背叛;方向相反,与“顺”相反;不听从;迎接

生:“堪”应该选择“可以”的意思;“逆”选择“方向相反,与?顺?相反”的意思,“逆境”就是指极不顺利的境遇.

师(板书逆境)仙人掌生活的环境是―――

生:仙人掌是生活的环境很差,生活在沙漠里在沙漠里的,缺少水,风沙大。

生:沙漠荒芜人烟,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沙子。

生:黄黄的,花瓣晶莹剔透。

师:这么美的仙人掌花开放在气候恶劣的沙漠里,我们觉得仙人掌花----生:艰辛地成长,坚强而勇敢。

(二)、夏洛蒂的“逆境”

1、自主学习

师:那么夏洛蒂又是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艰辛地生活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有关主人公在逆境中艰辛生存的句子划出来。

生:(学生自主学习,做点评)

2、交流反馈,品读句子.

(1)家庭不幸的逆境

生:主人公一直艰辛地生活在逆境中,童年的一段生活靠富人施舍,母亲早逝以后,她一个人照顾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挑起了整个家的担子。

生:为了挣钱养家,夏洛蒂除了洗衣、烧饭、砍柴干家务活以外,还要替人家带孩子,后来还去给别人当家庭教师,办寄宿学校等等。

师: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出示)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生:夏日炎炎,别的孩子都在家里吃着香甜的冰棍,而夏洛蒂却到了野外去砍柴;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躺在被窝里赖着不起床,而夏洛蒂已经在冰天雪地里去叫卖蔬菜。

(2)遭遇训诫的逆境

师::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幸。生: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时鼎鼎大名的桂冠诗人,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没想到的是得到的是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她冷到了心里。

师:是的,我们看课文这样的描写。(出示)请一位学生读一读。

她苦苦的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等到一封远不至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冰冷冷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生:(读课文)

师: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疼痛?

生:“训诫”这个词语让我替夏洛蒂难受。“训诫”是“教训警告的意思”,凭什么要警告夏洛蒂,夏洛蒂已经够不幸够可怜了。

生:让我觉得刺心疼痛的字眼是“傲慢”、“冰冷”这些字眼,诗人特别自以为是,根本看不起夏洛蒂姐妹。

生:我感到痛心的字眼是“小草”和“大树”的比喻,在骚塞看来,小草是女人,大树是男人。小草是女人的平凡生活,大树是男人干的文学事业。女人就不应该和男人一样有志向,而应该永远做低头的奴隶,太气人了。

(3)出版失败的逆境

生:夏洛蒂姐妹的诗却写得不少,发表出来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9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竟卖出了两本。

板书:

家庭,遭不幸

写诗,遇嘲讽

出版,又失败

师:这些就是夏落蒂三姐妹的逆境,然而,她们最后取得的成绩的是―――用书本上的语言来表达。

(学生回答后,再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有关的话语)

师:我们为她们创造的成绩而兴奋,大家把那份喜悦送进自己的朗读中、(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个别学生展示朗读)

3、准确表达比喻句的含义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开始的一句话,一齐读―――

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

生:(读句子)

最后,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坛刮目相看的成绩,上面的比喻句中有两个词语浓缩了她们的成绩,就是――――“壮丽”、“傲放。”

师: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学习语文重要的就是学习恰当的表达,谁能够对照着板书,把这个形象准确的比喻句的含义说给大家听。

(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把语言组织通顺、清楚)

生:她的一直在逆境之中生活着,家庭,遭不幸,写诗,遇嘲讽;出版,又失败。就好比是仙人掌生活在风沙之中一样艰难。但是,她最后又取得了壮丽的成绩:夏落蒂的《简·爱》受到大家的欢迎和重视;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恩的小说同样获得极大成功。三姐妹同时获得巨大的成功,震动了世界文坛!如同仙人掌花傲放于风沙中一样。

生:仙人掌不怕环境的恶劣,傲然地开放在缺水、茫茫的沙漠里,而夏洛蒂也不怕生活中的种种逆境:比如,母亲早逝,她要挑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做家教,帮富人带孩子等,尤其是当自己把诗寄给骚塞时竟然得到的刺心的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没想到的诗歌好容易出版了,竟然只有卖出去两本,多么伤心的事啊。但是她们姐妹却最后创造了惊人的成绩:夏落蒂的《简·爱》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恩的小说同样获得极大成功。三姐妹同时获得巨大的成功,震动了世界文坛。

师:我们发现第二位同学特别了不起,是一个非常会学习的孩子,联系全文内容把句子的含义说得准确而流畅,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像他那样再组织一次自己的语言,相信大家语言表达更上一层楼。

(学生吸收同学发言的优点,自由修改自己刚才的语言表达)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习得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当我们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的时候可以联系全文的内容找到有关的句子来理解。

三、反三:品读难句二“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的含义

(一)自主学习

师: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屈服,不认输,从羞惭中抬起头来的两个姐妹共同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震惊英国文坛的作家。她的生命绽放壮丽的原因,课文中有一个比喻句揭示出来了。(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师:我们也用理解上一个比喻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走进课文中的文字,与三姐妹对话,争取自己学懂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自主学习)

(二)结合学生的解答品读句子

师:(出示)

她在一阵锥心和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在床头,让她随时刺激和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妹妹跟他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生:我联系上下文是这样理解这个句子的,夏洛蒂的意志不是一般的坚强,而是像钢铁一般,我们知道钢铁是折不断的,夏洛蒂的意志也是打不垮的。当受到骚塞诗人的讽刺后,她把信钉在了床头,更是钉在了自己的心里;她钉下的不仅是一封信,更是自己的誓言和决心,终于在这个不是女人的事业上闯出了一条路来了。

生:我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是夏洛蒂遇到挫折绝不悲观退缩,硬是要敲开文学大门,她们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自己思维的火花记载下来,最后,终于成功了。

师:是的,作者抓住了夏洛蒂一连串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生动入微地揭示了夏洛蒂当时复杂的心理。让读者和她一起不安、失望、羞愧、激怒、发誓,与主人公心灵走到一起。欣喜的是仙人掌终于傲放在沙漠中,我们再一起为夏洛蒂三姐妹喝彩。

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合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

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出版失败-----另寻找道路

四、感受文题的巧妙,书写人生启示。

1、感受问题巧妙

师:课文的两个比喻句写得极为精妙。我们看课题“小草”和“大树”也是用了打比方的办法,我们再次回读课文,看看这样的比喻巧妙在哪里。

(学生再次默读整篇课文)

生:“小草”指的妇女能从事的事业,“大树”指的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小草不能变成大树,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言下之意,文学是妇女不能从事的事业,即使从事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言语中充斥着对妇女的蔑视。

生:成功前的夏洛蒂比喻成小草,在接踵而至的艰辛和磨难中,以顽强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将成功后的夏洛蒂比喻成大树,突出她的成就非凡。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2、书写人生启示

师:说的多好啊,在自然界中,小草虽然不能变成大树,但在文学界里,夏洛蒂姐妹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夏洛缔姐妹取得成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让我们把自己的心声下来吧!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不能满足于学生简单的口号似的话语。学生交流时,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指导,以期待每个学生在这一个环节里表达能力和认识能力均上一个台阶。)

生:面对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要有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和胆识。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就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要永远记住: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永不向困难低头。

五、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师:今天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被夏洛蒂姐妹的坚强的意志征服,启发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奋斗自己的一生!课文只是夏洛蒂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进夏洛蒂,同学们不妨在课外与她的成名作握手,与她面对面交流。

对“语文味”的深度思考兼评吉春亚《小草和大树》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由课题《小草和大树》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吗?引导学生读书抓住主要内容,学生在浏览课文后知道课文叙述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姐妹逆境成才的故事,接着让学生找到文中形容夏洛蒂勃朗特的句子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2、初步理解中心句

1、生活艰辛却充满希望

出示词串“不幸早逝、嗷嗷待哺、成年累月、艰难谋生”,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夏洛蒂姐妹命运的艰辛。 再读词串,思考:面对“母亲早逝、家境贫寒、无钱读书”的艰难现状,夏洛蒂是怎么做的?以此感受夏洛蒂对坎坷命运的抗争。从夏洛蒂面对艰辛生活的态度,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学生对词串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这组词语。

2、羞惭痛苦却意志坚定

(1) 出示:“1837年冬,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辈的指点、提携。”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此时的心情。

(2) 读骚塞的回信,引导学生联系夏洛蒂寄信时的心情,体会她此时的复杂的心情。

(3) 再读夏洛蒂读完骚塞会心的做法,感受夏洛蒂内心的坚强与对理想的坚持。

3、再受打击却开拓新路

(2)、引导学生想象:除了走路、干活、会友,她们还会怎样争分夺秒,不断写作的?

出示练习:拓展思路:吃饭时,当夏洛蒂想到————————,她马上放下碗筷,————————;刚躺下睡觉,当————————————,她马上爬了起来,———————————————;————————————————,她————————————————。

(2) 由夏洛蒂姐妹事业的一再受挫以及他们面对挫折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什么?

1、回归中心句,解读“美丽”

功结出了美丽的花朵,所以她们的生命是壮丽的。

2、回归课题,感悟“小草和大树”的涵义

(1)“小草和大树”在文中出现几次?分别有何意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深刻含义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怎样才能由“小草”长成“大树”呢?从而让学生体会夏洛蒂姐妹成功的原因,让夏洛蒂姐妹的美好品质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 通过抓关键词感受夏洛蒂面对逆境时坚强不屈的品质和聪明过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理解练习2中的8个成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夏洛蒂是一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做好记号。

2、查资料,了解夏洛蒂.勃朗特。

3、查资料,了解作品《简.爱》的大概内容。

1、同学们,有一本名著——《简·爱》听说过吗?(师简介创作过程和大概内容。)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谈雨山一起去感受一下夏洛蒂创作《简.爱》的艰

辛历程。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正确认读理解练习2中的8个成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看生字表,盖住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把你认为最难最易错的字在旁边抄写一遍。

(2)放开声音把课文朗读1遍,做到正确流利。没达到要求的可以再读1遍。读完后画出文中高度评价夏洛蒂.勃朗特人品的一个句子。

(3)再读一读练习2中的8个成语,读准带点字的音,没有把握的可以问同学或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4)浏览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把段意写在书上。分段提示:身处逆境,不断遭受打击和失败——改写小说,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1、认读生字表,组词。(后进生)重点指导“撇、衡、毅”的字形、结构。

2、出示词语:课后第一题中八个词语

这些词语的读音你能读准吗?(指名读)(读完后指名纠正)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6节:

这篇课文生词较多,有些句式比较长,要指导学生真正读通,读顺。指名分段读,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注意纠错。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重点指导大家齐读。每读完一段,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自然段的内容:

生活艰辛--不放弃学习

求助遭讽--不惧怕打击

写诗遇挫--不退缩叹息

创作艰难--不浪费时间

4、齐读第7段。

5、文中的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交流)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问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1、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弱不禁风。可是,小草却是能够浇灌成大树的!实现这一奇迹的就是——(夏洛蒂三姐妹。)。

文中有一句话,精确地概括出了这三姐妹的一生。这句话就是——。

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

2、命运对夏洛蒂姐妹似乎特别不公平,几乎是从一出生开始,她们就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二、体会“艰辛”。

下面就请我们同学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夏洛蒂经历了哪些逆境,在你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你所体会到的意思。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反馈。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文字来诠释“艰辛”二字的。你找到了哪些语句,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家庭不幸的遭遇。

出示:“童年的一段生活……替富有人家带孩子。”

b、夏洛蒂经历了更大的不幸——她母亲在她5岁时,便不幸因病去世了。可见,三个弟弟妹妹年龄更小,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嗷嗷待哺(读准——理解: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2)、遭遇训诫的遭遇。

过渡: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幸。我们继续交流。

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妇女的事业。

a、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疼痛。

b夏洛蒂遇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逆境,骚塞的回信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在骚塞看来,妇女应当服从上帝的安排甘心去做小草,而不应去追求大树的事业,妄想当什么文学家。

c、练习朗读,读出“傲慢”、“冷冰冰”的语气。

罗伯特·骚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见呢?

引入材料——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

e、骚塞的回信无异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又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此刻她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羞惭、痛苦、愤怒……)。

f、“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

“锥心”是什么意思?那是怎样的羞和痛啊!能用成语来形容吗?

(3)出版失败的逆境。

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蹒跚前进的时候,却接连遭遇挫折。命运继续捉弄夏洛蒂,“逆境”还依然与她相伴----(夏洛蒂姐妹的诗却写得不少,发表出来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9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竟卖出了两本。)。

三、品味成功。

令人惊奇的是,不久后的夏洛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出示“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一些当时的文豪对这本书的评价。

驰名文坛的萨克雷在写给这本书的出版公司编辑的信上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

《西敏寺评论》评价书说:“肯定是这一季度的最佳小说……值得仔仔细细地读第二遍。”

3、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样的两段话,思考:柔弱、不能经历风雨的小草是如何长成参天的大树的?(钢铁般的意志、用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

四、感悟夏洛蒂生命的壮丽。

1、再次浏览课文,看看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2、交流。

(1)出示“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希望之门。”

a.她不肯放弃的是什么?她始终没有停止的是什么?她心中的希望又是什么?

b.从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板书:富有理想。(读出她的满腔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来!)。

c.带着理想,她用读书和写作这种方式默默地奋斗!难怪,作者在一开始就这样高度赞扬她(屏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此时,她的生命因什么而壮丽?板书:生命,因富有理想而壮丽。

(2)出示“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

学生齐读。

她做出了哪两个举动?她昂起的仅仅是头吗?昂起的还有什么?

a.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夏洛蒂()。

b.两个举动,一种坚强,一份抗争。谁能读出这份坚强与抗争来。

(过渡)这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屏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

板书:生命,因坚强不屈、顽强抗争而壮丽。

小结:在这里,作者紧紧抓住夏洛蒂的心情和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两个举动,一个“昂”,一个“钉”,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屈,看到了她的抗争,看到了她傲然崛起的形象。这样的细节描写,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关注细节,感受精神,学习写法。

(3)出示:她说:“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表现。不必再枉费心血去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

简短的话语,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板书:充满智慧。

这同样昭示着——(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我们同样深深地感受到:生命因什么而壮丽?板书:生命因充满智慧而壮丽。

(4)出示:“夏洛蒂以自己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她和妹妹们怀着一样强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a.她们是在怎样地创作?

b.那是何其高涨的写作热情啊!那是何等罕见的写作场面啊!仅仅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三姐妹就分别写完了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让我们关注一个深夜写作的场景,发挥想象,可以抓住夏洛蒂忘我写作时的一个神态或一个动作或一处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把她驰骋神思妙笔的情景写下来。

c.带着想象,带着敬意,读第6节。

d.过渡:此刻,我们仿佛看到她的生命之火在燃烧,生命之流在澎湃,生命之花在怒放。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多像——学生接读。

这份壮丽来自什么?生命因(不懈努力)而壮丽。

五、升华情感。

过渡: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屈服,不认输,从羞惭中抬起头来的两个姐妹共同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震惊英国文坛的作家。

1、出示“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3、夏洛蒂艰辛而壮丽的生命,勃朗特三姐妹的成功经历带给你哪些启示呢?

六、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今天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被夏洛蒂姐妹的坚强的意志征服,启发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奋斗自己的一生!课文只是夏洛蒂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进夏洛蒂,同学们不妨在课外与她的成名作握手,与她面对面交流。读简·爱的善良智慧、独立自主、执著追求,犹听人生奋斗的最强音。希望你们课后好好阅读,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1、科学概念: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它们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亲历观察比较狗尾草与樟树的过程,用简图画出小草形态,会使用维恩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1、重点: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征,体会小草也是有生命的。

2、难点:通过观察的过程来发现大树与小草的异同点。

每小组一株狗尾草,一条香樟枝,ppt课件。

(一)故事引入。

1、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一天,小草对大树讲:“你知道吗?原来我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谁骗你呀!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顽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唉,其实我原来也是一颗小草,后来怕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2、听完这个故事,哪么同学们说说做大树和做小草那一个更好更重要啊?(学生反馈)。

3、其实啊,不论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们都为大地增添了绿色,正因为它们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此欣欣向荣、绿意盎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和小草”。(板书:大树和小草)。

(二)认识常见的小草。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草呢?(学生反馈)。

2、小结:各种各样的草展示自己的身姿,构成千姿百态的小草世界。下面我们对狗尾巴草进行仔细的观察。

(三)活动一:观察狗尾草。

1、老师手上有一根狗尾草,大家说说为什么叫它狗尾草?(生反馈)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象狗尾巴,在全国都有分布,是一年生杂草。所谓一年生是指在一年中春天发芽生长,秋天死亡,一年中只生长一次。

2、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观察它呢?(学生可能汇报:画图,写记录等)。

3、用你自己想定的方法观察狗尾巴草,完成p8记录夹。(分发材料)(ppt:温馨提示:先观察整体,后观察局部,找出狗尾草的根、茎、叶、果实、种子。画出狗尾草的简图。)。

4、狗尾草有什么特征?它包括哪几个部分?(学生汇报,适当板书)。

(四)活动二:比较香樟与狗尾巴草。

1、同学们认真比较狗尾草与我们认识的香樟树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呢?

2、学生观察香樟树枝与狗尾巴草,并记录。

(ppt:温馨提示:看一看:它们由哪些部分构成?想一想:它们生长都需要哪些条件?比一比:它们高矮、粗细、形状有何不同?摸一摸:它们叶片有什么区别?(注意不要被叶片割到手!)折一折:它们的茎哪个较硬那个较软?)。

3、学生汇报:(边汇报边板书)。

香樟树。

狗尾巴草。

茎:

粗、硬、高大。

细、软、矮小。

果实:

大、少。

小、多叶:

椭圆形。

扁长。

4、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板书:木质茎,草质茎)。

拥有木质茎的植物是木本植物(如……),拥有草质茎的植物是草本植物(如……)。(板书:木本植物,草本植物)。

(ppt:出示一些植物图片,学生判断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

5、它们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呢?

(都有茎、果实、叶、种子,要土壤、阳光、水,都是有生命的)。

(五)大树与小草的不同与相同。

1、根据香樟与狗尾草的不同与相同。你能不能推出大树与小草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写p9维恩图)。

2、学生汇报,适当板书。

3、大树有什么特征?小草有什么特征?(整理板书,添加上圆,完成板书)。

4、小结:大树与小草的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的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六)思维拓展。

找一找身边有哪些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大树和小草。

香樟树。

狗尾巴草。

茎:

粗、硬、高大。

细、软、矮小。

果实:

大、少。

小、多。

叶:

椭圆形。

扁长。

木质茎——木本植物。

草质茎——草本植物。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

1、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弱不禁风。可是,小草却是能够浇灌成大树的!实现这一奇迹的就是——(夏洛蒂三姐妹。)

文中有一句话,精确地概括出了这三姐妹的一生。这句话就是——

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

2、命运对夏洛蒂姐妹似乎特别不公平,几乎是从一出生开始,她们就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下面就请我们同学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夏洛蒂经历了哪些逆境,在你有感受的句子旁写下你所体会到的意思。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反馈。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文字来诠释“艰辛”二字的。你找到了哪些语句,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家庭不幸的遭遇。

出示:“童年的一段生活……替富有人家带孩子。”

b、夏洛蒂经历了更大的不幸——她母亲在她5岁时,便不幸因病去世了。可见,三个弟弟妹妹年龄更小,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嗷嗷待哺(读准——理解: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2)、遭遇训诫的遭遇。

过渡: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幸。我们继续交流。

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妇女的事业。

a、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疼痛。

b夏洛蒂遇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逆境,骚塞的回信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在骚塞看来,妇女应当服从上帝的安排甘心去做小草,而不应去追求大树的事业,妄想当什么文学家。

c、练习朗读,读出“傲慢”、“冷冰冰”的语气。

罗伯特·骚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见呢?

引入材料——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

e、骚塞的回信无异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又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此刻她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羞惭、痛苦、愤怒……)

f、“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

“锥心”是什么意思?那是怎样的羞和痛啊!能用成语来形容吗?

(3)出版失败的逆境

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蹒跚前进的时候,却接连遭遇挫折。命运继续捉弄夏洛蒂,“逆境”还依然与她相伴----(夏洛蒂姐妹的诗却写得不少,发表出来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9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竟卖出了两本。)

令人惊奇的是,不久后的夏洛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出示“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2、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一些当时的文豪对这本书的评价。

驰名文坛的萨克雷在写给这本书的出版公司编辑的信上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

《西敏寺评论》评价书说:“肯定是这一季度的最佳小说……值得仔仔细细地读第二遍。”

3、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样的两段话,思考:柔弱、不能经历风雨的小草是如何长成参天的大树的?(钢铁般的意志、用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

1、再次浏览课文,看看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2、交流

(1)出示“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希望之门。”

a.她不肯放弃的是什么?她始终没有停止的是什么?她心中的希望又是什么?

b.从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板书:富有理想。(读出她的满腔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来!)

c.带着理想,她用读书和写作这种方式默默地奋斗!难怪,作者在一开始就这样高度赞扬她(屏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此时,她的生命因什么而壮丽?板书:生命,因富有理想而壮丽。

(2)出示“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

学生齐读。

她做出了哪两个举动?她昂起的仅仅是头吗?昂起的还有什么?

a.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夏洛蒂( )

b.两个举动,一种坚强,一份抗争。谁能读出这份坚强与抗争来。

(过渡)这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屏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学生齐读。

板书:生命,因坚强不屈、顽强抗争而壮丽。

小结:在这里,作者紧紧抓住夏洛蒂的心情和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两个举动,一个“昂”,一个“钉”,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屈,看到了她的抗争,看到了她傲然崛起的形象。这样的细节描写,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关注细节,感受精神,学习写法。

(3)出示:她说:“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表现。不必再枉费心血去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

简短的话语,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夏洛蒂?板书:充满智慧

这同样昭示着——(出示)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我们同样深深地感受到:生命因什么而壮丽?板书:生命因充满智慧而壮丽。

(4)出示:“夏洛蒂以自己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她和妹妹们怀着一样强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a.她们是在怎样地创作?

b.那是何其高涨的写作热情啊!那是何等罕见的写作场面啊!仅仅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三姐妹就分别写完了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让我们关注一个深夜写作的场景,发挥想象,可以抓住夏洛蒂忘我写作时的一个神态或一个动作或一处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把她驰骋神思妙笔的情景写下来。

c.带着想象,带着敬意,读第6节。

d.过渡:此刻,我们仿佛看到她的生命之火在燃烧,生命之流在澎湃,生命之花在怒放。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多像——学生接读。

这份壮丽来自什么?生命因(不懈努力)而壮丽。

过渡: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屈服,不认输,从羞惭中抬起头来的两个姐妹共同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震惊英国文坛的作家。

1、出示“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3、夏洛蒂艰辛而壮丽的生命,勃朗特三姐妹的成功经历带给你哪些启示呢?

六、推荐书籍,延伸拓展

今天的学习,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被夏洛蒂姐妹的坚强的意志征服,启发我们做生活的强者,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奋斗自己的一生!课文只是夏洛蒂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进夏洛蒂,同学们不妨在课外与她的成名作握手,与她面对面交流。读简·爱的善良智慧、独立自主、执著追求,犹听人生奋斗的最强音。希望你们课后好好阅读,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大树有多高教学设计

课本第78~79页的内容。

1、重点:测量大树有多高的方法(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

2、难点: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并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生长点:在学生已经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会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开展本课时的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复习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及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1、通过实际测量与计算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比的认识。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

小组内要准备卷尺一把、一根米尺及2根竹竿(一根2米,另一根尺寸不限)。

(一)问题引入。

2、导入课题,问:要想本节数学课上得有效率,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二)实践活动。

1、量量比比,寻找规律。

(1)量同样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各组将米尺直立在地面上,观察一下竹竿影长的走向后,再同时测量并汇报会出米尺的影长。

谈话:比一比各组测量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长相等)。

再让各组同时量出2米竹竿的影长。谈话:比一比,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影长还是相等的)。

引导讨论:通过两次测量,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相同高度的竹竿,同时测得的影长也相同)。

根据量出的数值,求出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小组内交流比值,问: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比值是相等的)。

指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2)量不同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再让学生测量影长。

2、议议做做。

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想办法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交流测算方案,师生共同评价测算方法的可行性。

进一步强调:测大树的影长与竹竿的影长一定要在同一时间。

学生分组测量所需数据,计算出大树的高度,交流测算的过程和结果。

3、实际运用。

讲述:校园中还有很多比较高的物体,比如旗杆、楼房等,你能测算出它们的高度吗?

学生小组确定测量对象,分式协作测量出所需的数据。

学生回教室算出测量物体的实际高度,全班交流。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题导入。

过渡:这棵小草是如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齐读。

交流。

激发兴趣。

二、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

1、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

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

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

三、初读感知。

要求读正确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教师适当点拨。

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师重点指导。

学生写字。

展示评议。

作业布置。

1、继续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回顾。

二、了解生活疾苦。

2、交流并随机进行朗读训练:

(1)体会命运坎坷:体现在出身贫寒、幼年丧母、承担责任。

(2)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3)夏洛蒂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她总是不停地奔忙着。指读“除了……带孩子。”指导学生朗读时用连贯的气息来表现她的操劳和辛苦。

(4)可是坚强的人是从来不会被苦难摧垮的,因为她始终坚信:大树就是大树,终有一天能见阳光。她是怎么努力的呢?抓住有关句子因势利导,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去体会夏洛蒂的勤奋好学:

a、“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b、“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抓住“始终”体会她们持之以恒练习写作的精神,并通过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5)夏洛蒂把逆境与挫折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多么可敬啊!

自读课文,勾画语句。

交流体会。

尝试填空。

朗读体会。

默读,批注。

把“再”换成“又”读一读,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理解夏洛蒂“要强好胜”的性格。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感受好学精神。

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语言文字里发出的声音,体会出她们远大的理想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三、品尝羞惭与痛苦,体验倔强与坚毅。

1、可是,美好的愿望不等于光明的前途。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蹒跚前进的时候,却接连遭遇挫折。

2、交流。

(1)师生合作练习朗读,读出“傲慢”、“冷冰冰”的语气。

(2)夏洛蒂写信难道是为了让人奚落的吗?联系课文说说写信的初衷。

(3)骚塞的回信无异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又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此刻她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失望、羞惭、痛苦、愤怒……)。

(4)出示文中的语句,运用反复比读、评价的方式来体会“锥心”、“昂起头来”、“偏要”等词的意思,并引导理解“钉”的含义(她不仅把信钉在了床头,更是钉在了自己的心里;她钉下的不仅是一封信,更是自己的誓言和决心。假如你是夏洛蒂,你会立下怎样的誓言?)。

(5)夏洛蒂在文学之路上继续艰难地行进,可是命运并没有垂青于她,似乎在故意与她作对,她的诗得以发表的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自费出版的诗集也变成了一堆废纸。希望再一次成了泡影,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难道她真的只能做一棵平凡的小草吗?年轻的夏洛蒂此刻最需要什么?请你来鼓励鼓励她。

(6)这棵小草能否长成大树?我们下堂课学习。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阅读3—4自然段,看看夏洛蒂这棵小草又遇到了什么不幸,她是如何面对的,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有关词句,作简要批注。

指名朗读骚塞的回信,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听出了什么弦外之音。

交流。

齐读。

默读,思考。

交流。

交流。

交流。

朗读体会。

深刻理解课文。

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四、指导阅读。

交流。

尝试说话。

默读,思考。

交流。

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作业布置。

1、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种、流、老、砍”四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大树种子的`传播靠小动物、风和河水。

4、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想去探究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来朗。

读课文,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

2、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树的孩子》这篇课文,瞧,老师这儿啊也有很多大树的孩子,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你们想得到它们吗?

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师:大树的孩子们呀,喜欢和上课专心听讲的孩子交朋友,喜欢和爱举手的孩子交朋友,还喜欢和认真倾听的孩子交朋友!今天,咱们就接着来学习第23课《大树的孩子》,快和它们交上朋友吧!

生各种形式认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都有谁来帮助了大树呢?指名生说。

生(自由作答):小鹿鸟儿风河水(老师相机贴示图片)。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呀!好,那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鹿是怎样帮助大树的,它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看?

师指名生说。

生:(读5自然段)。

(你是个爱举手的孩子,小树愿意和你做朋友,送给孩子一枚小树书签)。

师:小鹿它说了些什么呢?

生1: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听得出来你很关心大树呢,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师: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伤心的时候,想想朋友、老师、父母他们安慰我们时的语气,再来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生2: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大树,大树”这一声一声地喊着,你喊得多亲切呀,大树听了一定很高兴的呢!

生3: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你不要伤心”你关注着大树的不快乐,真是位细心的孩子,大树知道了一定会感觉很温暖呢!

师:来咱们女孩子一起来安慰大树吧!

男孩子们一起来关心大树吧!

男生女生分别读。

师:说完后小鹿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指名生说。

生1:带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师:是谁带着大叔的种子,请完整地来说一次。

生2:小鹿带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师:小鹿会把大树的种子带向哪里呢?

生(自由作答):(草地、田野、森林)。

师:好心的小鹿可帮了大树的大忙了,它将大树的种子带到了大树不能去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自然段吧(带上动作)。

师:鸟儿也来帮助大树了,那它又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赶紧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来,你来来读一读。

生读。

师:鸟儿说,你说——。

生1: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你真是只会安慰人的鸟儿!如果你带上动作就是只可爱的鸟儿了!

生2: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

评:大树听了你的安慰,一定不会再伤心了。你用你的快乐感染着大树,你一定是只快乐的鸟儿!

师:鸟儿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鸟儿叼着大树的种子把它带向远方。

师:是啊,鸟儿没有去啄大树的种子,而是轻轻地叼起大树的种子,给大树的种子插上翅膀,将它们带到更远更远的地方,把它带走了!

来,可爱的鸟儿们,快乐的鸟儿们,加上你们的动作,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生齐都第六自然段。

师:飒飒飒,风吹过树梢,哗哗哗,河水流过树下,瞧,风和河水也来帮助大树了,他们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8自然段,分别用“——”画出他们说的话,用“~~~~”画出他们的做法。

生默读,完成后举手。

师:来,谁来说说,风和河水是怎么说的?

生:风和河水是这样说的——不要伤心,不要伤心。

师:谁能学着风安慰一下大树?

评:这位风姑娘可真会安慰人哦!

你是一阵柔和的风,吹进了大树的心田里,大树一定会快乐起来的!

你是一阵急匆匆的风,你一定能给大树带来快乐!

师:谁能像河水一样关心一下大树?

评:你是条欢快的小河,你真会安慰人!

你用动听的声音来安慰大树,大树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哦!

师:风和河水又是怎样做的呢?

师:是呀,风吹过来了,河水流过来了,他们真有办法,把大树的种子带到了大树去不了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7-8自然段。

师:(看板书)大树在小鹿、鸟儿、风和流水和帮助下,把自己的种子带向了远方,带到了它从没去过的地方。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大树已经变得很老很老。一天,一个人砍下了大树,把它做成了一条船,然后他们一起去旅行。大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它获得了自由。它沿着河尽情地漂游!想一想,在漂游中,大树会看到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1-12段。

师:在漂游中,大树看到了什么呢?

生:广阔的平原、高高的山、漂亮的城市、快乐的孩子们。

师点击幻灯片,引导复述第11自然段,明确有平原、山、城市和孩子们。

生:那表示大树看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生:田野……。

师出示句式:沿河而下,大树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用这个句子说说话。

指名交流。

生(齐声说):啊,世界是多么大呀!

你读:你也在感叹世界的大!

师:啊,多么惊奇!读得好!你也在感叹世界之大!

世界真大,大树看到了……。

那你们想想,此时的大树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它是多么高兴的呀(板书;高兴)。

生:自豪!

师:大树的孩子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呢?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小鹿带来的,是鸟儿叼来的,是风吹来的,是河水流来的,感谢风、河水和小动物们,是它们让大树的孩子走向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课文读得不错,相信大家的生字一定写得也好。

生:(高兴地大声说)愿意!

(四人小组开始认读生字,想办法记字形,学生兴趣浓厚)。

师:谁来说说你交的朋友?

生1:我会认“种”、“禾”加“中”,组成“种”。

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谁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记这个字?

生2:我可以用变一变的方法,“积”去掉“八”,加一竖。

生3:我可以给“种”编儿歌:青青禾苗种在水中。

生4:我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和字多一笔。

师:大家想的办法可真多啊!你们还记住了哪些朋友呢?

生5:我认得“流”字,我利用梳子的“梳”来记,梳子是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子旁,水才可以流动,所以“流”字是三点水旁。

生6:我会认“砍”,“石”和“欠”组成“砍”,左右结构。

……师指导“流”的书写。

学生描红。

大树有多高教学设计

课本第78~79页的内容。

1.重点:测量大树有多高的方法(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

2.难点: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并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生长点:在学生已经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会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开展本课时的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复习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及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1.通过实际测量与计算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比的认识。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

小组内要准备卷尺一把、一根米尺及2根竹竿(一根2米,另一根尺寸不限)。

(一)问题引入。

2.导入课题,问:要想本节数学课上得有效率,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二)实践活动。

1.量量比比,寻找规律。

(1)量同样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各组将米尺直立在地面上,观察一下竹竿影长的走向后,再同时测量并汇报会出米尺的影长。

谈话:比一比各组测量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影长相等)。

再让各组同时量出2米竹竿的影长。谈话:比一比,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影长还是相等的)。

引导讨论:通过两次测量,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相同高度的竹竿,同时测得的影长也相同)。

根据量出的数值,求出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小组内交流比值,问: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比值是相等的)。

指出: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竹竿的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2)量不同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再让学生测量影长。

2.议议做做。

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想办法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交流测算方案,师生共同评价测算方法的可行性。

进一步强调:测大树的影长与竹竿的影长一定要在同一时间。

学生分组测量所需数据,计算出大树的高度,交流测算的过程和结果。

3.实际运用。

讲述:校园中还有很多比较高的物体,比如旗杆、楼房等,你能测算出它们的高度吗?

学生小组确定测量对象,分式协作测量出所需的数据。

学生回教室算出测量物体的实际高度,全班交流。

《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1、比较狗尾草与樟树见形态、特征分类进行比较,能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明白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并能说出来。

3、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不同植物的图片,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2、对狗尾草、樟树的形态进行实物比较,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分类的乐趣与巧妙,感知大自然的奇妙与博大精深;

2、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3、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多在8到10岁,刚进入三年级,对事物的认识还是很懵懂,意识还没定型,思维很活跃,思考不是很全面,但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易被新事物吸引,老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习得更多知识。《大树和小草》,是孩子们刚接触《科学》的前端部分。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学校里的植物,而且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特征有了一部分了解,但还是不透彻。

学习本节内容,可使学生对观察、分类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梳理,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书中伴有许多图片,简洁易懂的文字,这些内容是学生建立对静态的多种事物进行分类观察的意识以及逐步形成分类的习惯并具有分类的能力。本节课是以观察、比较为主,适合学生初步进入科学课堂、初步认识自然的一般步骤。

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分类实验,逐步建立木质茎与草质茎、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概念以及较浅特征区别。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主要是由两种颜色构成的吗?(蓝色和绿色)

那你们知道绿色主要代表什么吗?(大树和小草)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大树和小草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布置作业:根据植物的特点出三道选择题。

板书设计:

草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植物叫草本植物。

木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植物叫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