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优质16篇)

时间:2024-01-13 09:25:11 作者:文轩 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促使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更好的规划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历和思考对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启示。

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人居环境整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加快人居环境整治进程,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发起了一系列的助力行动。在参与这些行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收获和感受。下面我将从理念转变、行动实践、社会互动、个人成长和未来展望等五个方面,分享自己对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的心得体会。

首先,助力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理念的转变。在过去,我们往往将责任全部寄托给政府和相关部门,认为只有他们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然而,通过参与助力行动,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是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不能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只有真正从心底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人居环境付出努力,才能够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第二,助力人居环境整治需要行动实践。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切身体会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曾参与过社区的清洁活动和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亲身感受到了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和有序的愉悦。通过行动实践,我们可以将环境整治的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助力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社会互动。环境整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参与助力行动的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我们一起交流分享,相互鼓励和帮助,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社群。社会互动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从而更好地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向前发展。

第四,助力人居环境整治需要个人成长。通过参与助力行动,我不仅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还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创新力和领导力。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个人成长是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成果,只有每个参与助力行动的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进程。

最后,助力人居环境整治还需要未来展望。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阶段的环境整治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前瞻性思维,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来推进环境整治。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建设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

通过参与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个人力量的重要性和价值。只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努力,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的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打造宜居城市、美丽家园付出我们的力量!

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作文集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沟墩镇三合村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集中整治村庄环境为突破口,以清理道路河塘垃圾和清扫保洁为工作重点,大力宣传发动,加大资金投入,全面优化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村已投入20多万元,清理乱堆乱放256处,清除乱搭乱建128处,清理河道6条、长7200多米,栽植苗木6500多株,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三合村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全力以赴开展整治活动。认真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和考核方法,明确村组干部20%的报酬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绩挂钩,分解任务,强化责任,精心安排,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宣传,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要求党员干部、广大村民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组织村组干部逐组逐户进行宣传,向村民发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300多份,在主要路口悬挂横幅6条,并且通过黑板报、画廊、广播等,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宣传到位、工作到位,达到家喻户晓、妇嬬皆知,营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舆论声势,加强村民主动参与、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合村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立足早部署、早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组织村民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拆除影响环境质量的猪舍、鸡舍、厕所、围墙等,拆除乱搭、乱建、违章房屋;清除农户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柴草堆,房屋统一墙体刷白,对门前菜园地用竹篱笆框围;清除村头地角、道路两旁、河塘沟渠的垃圾和杂草;进行植绿补绿,树木整枝、刷白;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让村庄环境真正干净起来。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采取定期督查的方法,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以考核促进度,以奖惩保质量,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有始无终,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且容易反弹,村民的环境意识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需要提高,要彻底根除村民根深蒂固的卫生陋习,不是件容易的事。三合村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长效管理措施,在村庄合适地点投放垃圾桶45个、设立8处垃圾池,将村组垃圾清运工作承包给贫困户,让贫困户在家中就业;同时推进河塘放养保洁、林权发包,强化河塘、绿化管护,使环境整治长效化。层层落实管理人员,党总支书记为总督查员,6个村民小组,每组由1名村干部担任督查员,每周不定期进行一次督查,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真正落到实处、深入民心,使村民行为有所规范,文明素质得以提升。

“小小村庄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全面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三合村的环境进一步优化,魅力进一步提升;面貌更加美丽,家园更加温馨!

团场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特别是农村团场。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为了改善农村团场的生活环境,我积极参与了当地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改善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不是单个个体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农村团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更好的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农村团场的生活环境。而农民也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乱倒垃圾。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最终目标。

其次,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参与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我发现一些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问题是由于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导致的。例如,有的农村团场的住宅区规模过大,居民分散,导致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有的农村团场的农家乐过多,导致环境混乱、卫生问题突出。因此,在整治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时,应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要适度控制住宅区规模,合理划分区域功能,提高基础设施供给,同时加强农家乐的管理,使得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再次,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注重生态保护。我参与的某个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案例中,该团场周边的环境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树木稀少。为了改善团场的人居环境,我们采取了植树造林、修复水土等措施。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团场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至关重要。应该加强植树造林、保护水源地、推行有机耕作等绿色发展措施,保护好团场的生态环境。

最后,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需要注重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也需要注重农民的文明素质提升。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农村团场的居民存在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团场的人居环境,也损害了团场居民的形象。因此,我们积极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意识,倡导文明行为,从而提升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团场的人居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注重生态保护,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只有通过全面、协同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为农村团场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团场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150字)。

团场人居环境整治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参与了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项目,亲身体验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效。通过整序的管理和绿化美化的工作,我们为农村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整治前的困境(200字)。

在团场人居环境整治之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主要存在着脏乱差的问题。道路破旧不堪,垃圾随处可见,环境脏乱差让人无法居住。这种环境给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妨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

第三段:整治过程与成果(400字)。

整治工作主要包括清理垃圾、修建道路和绿化美化等方面。我们先从清理垃圾开始,组织居民一起清理团场周围的垃圾。我们在团场周边设置垃圾分类桶,并定期清运垃圾。通过这项工作,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到了提升,垃圾随处乱扔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其次,我们修建了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以便居民通行。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绿化美化工作,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为团场增加了绿意和花香。这些工作的成果让居民感到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成为了团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四段:居民参与感与社区凝聚力提升(250字)。

整治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居民的积极参与。通过组织居民参与清理垃圾、修建道路和绿化美化等工作,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感得到了大大提升。他们在整治工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家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整治工作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居民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团场成了一个温馨而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持续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不断提醒居民保持环境整洁,加强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整治工作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需要不断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团场的人居环境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发展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通过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我深刻理解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整治工作也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事业中来,共同为农村的发展和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整治人居环境观摩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居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改善人居环境,许多地方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关于整治人居环境的观摩活动,深刻感受到了整治工作的成果和意义。以下是我对此活动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整治人居环境工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众的积极参与。观摩活动中,我看到了政府对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强调了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民众也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共同打造美好的居住环境。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让我深感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整治人居环境需要注重多方合作和综合施策。人居环境的整治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观摩活动中,我看到了不同单位之间的紧密协作和互补优势。政府部门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形成了整治人居环境的良好合力。各方一起研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引入专业的公司和团队进行工程建设和环境治理。这种多方合作的精神和综合施策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整治人居环境需要广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在我参加的整治人居环境观摩活动中,我亲眼见到了一些居民对环保知识的陌生和对整治工作的抵触情绪。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的重要性。政府应加大对居民的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的理念和意识。同时,也要鼓励公民自觉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通过一次次宣传教育活动,改变居民的观念和行为,推动整治人居环境取得实效。

最后,整治人居环境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法。观摩活动中,我目睹了政府在整治工作中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政府部门积极引进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对人居环境进行精准监管和综合评价。政府还探索了公众参与机制,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等方式,让居民参与到问题的监督和整治当中。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整治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总之,整治人居环境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任务,但是通过观摩活动,我看到了整治工作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和巨大成效。这次观摩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善人居环境是一个持续、艰巨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能继续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

观摩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我国许多城市和乡村地区,人居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各级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整治人居环境。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观摩活动,深刻体会到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观摩活动让我意识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活动中,我看到了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等各方的积极参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统筹规划和协调整治工作;社区组织组织居民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带领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居民自觉遵守居住规则,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这种全社会参与的合力,为人居环境整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观摩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坚持长期的、全方位的工作。整治人居环境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一劳永逸。在活动中,我看到了政府和社区组织对整治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投入。他们不仅注重对居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提升,还注重对居民的教育和引导。通过长期的努力,人居环境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和提升。

第三,观摩活动让我了解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综合管理。人居环境整治不能仅仅停留在美化环境的表面,还要注重解决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在活动中,我看到了政府和社区组织注重整治工作的全面性。他们除了改善居住区的环境外,还注重解决垃圾处理、公共卫生、交通拥堵等问题,以提高人居环境的整体品质。

第四,观摩活动让我体会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手段。在活动中,我看到了政府和社区组织利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对人居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为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支持。科技的应用使得整治工作更加高效、精准,也更加符合人居环境整治的需要。

最后,观摩活动让我对人居环境整治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改善居住环境,更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通过整治工作,可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美化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普通的居民,我要从自身做起,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才能实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提升。

观摩人居环境整治的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仅是一项单一的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等各方各尽其职,紧密配合,才能取得人居环境整治的最佳效果。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人居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作文集合

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精神,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践行“三区联动(镇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多部门共建”模式的重要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召开了镇办党政一把手和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落实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各镇办党委、政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日程,亲自安排、亲自落实、亲自推进。建立了保洁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展板、户外广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扎实开展“清洁城镇创建”“三保三化”等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目前,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播放广告11余条、悬挂标语27条,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了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和乱贴、乱画,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等,达到了道路畅通、整洁、干净。三是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对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实现了道路清畅、秩序井然。四是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对镇区、社区、小组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清运。五是规范了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对畜禽养殖严格进行审批,积极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完成了万顺养猪场污染减排项目1个,确保环境整洁。截止目前,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3500平方米,清除杂草垃圾15万立方米,清理路边蔬菜、秸秆3.6万平方米。从今年3月底开始,结合清洁城镇创建,在全县集中开展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达到了全县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

(四)强化创建,建设美丽乡村。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镇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安全饮水、道路畅通、产业培育等工程。目前,完成农村民居改造3000余户,粉刷墙体55万平方米,实施危房改造986户,栽植绿化面积5.8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50盏,种植景观绿化树木1.5万余棵,新建停车场5座,新建改建村活动室32个,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垃圾场1座,实施卫生改厕350余座,建设文化长廊及景观花墙50处,门户标志150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处、新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个,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今年,共完成投资5.2亿元,创建美丽乡村33个。

(五)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抓队伍建设。全县65个行政村(社区),按照标准配备管理员490人,实现了常态化管理,配备了100人的村容村貌管理员队伍,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抓机制建设。制定了“三分制”督查考核办法(月初验收、中旬督导、月末考评),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月排名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督查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各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运作情况,制度落实情况,督促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制度、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管理员职责及考评办法落实到实处。三是抓规范管理。健全村容村貌管理员选聘机制,全县已选聘215名贫困低保对象为村容村貌管理员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对贫困低保管理员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全县村容村貌常抓常洁。

虽然我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环境还需提高。“脏、乱、差”现象还一定存在,多数农村建设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草堆杂物堆放、畜禽养殖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和重复建设现象。

二是乡村道路存在重建轻管。由于维护保养不善,部分乡村道路严重损毁,且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既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也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是老式厕所影响生活质量。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或限于自然、经济条件,目前很多农村还未改厕,农户还使用旧式坑式厕所,雨淋日晒,臭气熏人,特别是夏天容易传播疾病,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损美丽乡村形象。

四是农村绿化美化标准不高。总体规划滞后,有的地方绿化不切实际,有的地方绿化管护不到位,“没有形成“环村有林带,村中有游园,农村像公园,庭院有特点”的特色。

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按照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水平。

(一)思想上再重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县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二)推进上再有力。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坚持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群众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

(三)考核上再严格。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按照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对达标村和示范村进行检查,建立季观摩评比、年全面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严格落实奖惩机制。

观摩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人居环境的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我参加了一次观摩活动,深入了解了一些城市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通过这次观摩经历,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观摩使我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力推进城市的环境改善工作。在观摩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城市通过绿化、改善道路交通、治理污染等综合措施,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品质。例如一些城市将城市公园、绿地进行了全面建设,并引入现代化设施,让市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道路交通方面,一些城市采用智能化交通信号灯、引入公共自行车系统等措施,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交通效率。此外,在污染治理方面,一些城市采取了严格的排污措施,加强了水污染、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通过这些举措,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次,观摩的过程让我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全民参与和积极参与的精神。在观摩的行程中,我看到城市的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依赖于政府的重视和推动,还需要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例如,在绿化工程中,城市政府号召市民积极参与树木的种植和养护,形成了政府与市民共同参与的模式。在道路交通改善中,不少城市推广了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了便捷的出行工具,号召市民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走路、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众的积极参与极大地促进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进程,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再次,观摩使我了解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综合施策和全方位的改善。在观摩的过程中,我看到城市的环境整治涵盖面广,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城市治理部门不仅关注到了城市的外立面,如大楼外墙的清洗、公共空间的整治等,也关注到了室内环境的改善,如大楼内部的装修、照明等。此外,城市还实施了垃圾分类、建设垃圾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等一系列多元化的措施。这些综合施策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的各个方面,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住品质。

最后,观摩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科学规划和长远发展的眼光。在整个观摩过程中,我感受到城市的环境整治不仅仅是临时的改善,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城市的治理部门会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规划,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例如,在绿化工程中,城市政府通过科学规划和挑选适宜的植物,保证了绿化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和长远发展的眼光使城市的环境整治可以不断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总之,通过这次观摩人居环境整治的活动,我深入了解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认识到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大力推进城市的环境改善工作,需要全民参与和积极参与的精神,需要综合施策和全方位的改善,最重要的是需要科学规划和长远发展的眼光。通过这些体会和感悟,我将更加关注人居环境整治的进展和推动,积极参与社区的环境行动,为改善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摩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人居环境整治旨在改善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居住环境的质量。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观摩人居环境整治的活动,并深有感触。在这次观摩中,我亲眼目睹了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也深刻思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下是我的观摩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首先,观摩人居环境整治让我深刻意识到了个人对环境的影响力。在观摩中,我看到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需要每一个居民的积极参与。城市的道路整洁有序、花草树木整齐有美感,这不仅得益于政府的投入和规划,更离不开每一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该清理自己家门口的垃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整个社区都充满美丽和和谐。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细水长流、汇聚成海。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人居环境整治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次,观摩人居环境整治让我明白了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多,居住空间有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居环境整治就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观摩中,我看到了许多城市在城市公园的建设、绿地的扩建、道路的改造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不仅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更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城市生活、投资和消费,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再次,观摩人居环境整治让我认识到了环境整治的长期性。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改善。观摩中,我看到一些城市在环境整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有一些城市仍然存在着环境问题。这是因为环境整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成绩,更要关注整个过程和长远目标。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才能真正改变城市和农村的环境面貌。

最后,观摩人居环境整治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观摩中,我看到居民们在新建的花坛前合影留念,老人们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在绿地上奔跑嬉戏。整个社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生机。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也提升了社区的魅力和凝聚力。当社区的每个居民都充满幸福感和归属感时,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观摩人居环境整治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影响力、环境整治的重要性、环境整治的长期性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和谐。作为每个人都属于这个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为改善居住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每个人都担负起责任,我们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团场人居环境整治心得体会

近年来,团场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各地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的品质。作为一名团场工作人员,我深入参与了该工作的实施过程,收获了很多心得和体会。本文将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以及社区治理五个方面,总结我在团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规划设计是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居住、文化休闲等多个因素,确保整体布局合理、功能互补。此外,注重民众参与,听取农民的意见和需求,通过集思广益,集结全体团场居民的智慧,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入调研、现场勘查,不断修正和优化规划方案,确保整个团场的风貌与时俱进,能够适应农民的生活需求。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在过去的工作中,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给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我们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改善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到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我们着力解决农民面临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农民的出行、生产、学习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三,生态环境保护是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较多,生态环境质量低下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整治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提高农村的生态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土壤保护,推行有机农业,发展特色种植业等,既保护了土地资源,又提高了农业产出。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农业污水治理等工作,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通过这些措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健康、更美丽的居住环境。

第四,文化传承是团场人居环境整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农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精神寄托。在整治过程中,我们注重保护和传承农村的传统文化,通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让农民有机会传承和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积极引进先进的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的品质。通过文化传承,农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同感,也增强了对团场整治工作的支持。

最后,社区治理是团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环。团场的和谐与稳定离不开良好的社区治理。我们积极探索社区自治的新模式,建立了农民自治组织,推动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通过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组织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增强了团场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注重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居民之间的相互合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加强社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形成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团场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及社区治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工作,我们深入推进了团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借鉴和指导。

整治人居环境简报

xx月xx日至xx日,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倪xx带领新村办工作人员,赴各乡镇(街道)督查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针对通道沿线、河道、房前屋后进行重点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督查整改通知书,要求及时整改,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我市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洁净家园”专项行动以来,各乡镇(街道)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逐步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以点带面,切实发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引导村民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乡镇(街道)充分发挥乡村保洁员的'作用,做好镇村日常环境卫生维护和国道沿线、河道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20xx年以来,四平市委、市政府打响了一场农村环境整治的攻坚战。通过集中整治,全市所有乡(镇)所在地、80%以上行政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初步形成了以“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为骨架、县(市)区域内重点线路周边村屯为支撑的农村环境面貌新格局。

释放信号,聚集力量。20xx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三区一建”作为农村工作的总抓手,“一建”就是人居环境建设;2011年,又提出三年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2012年,四平市委书记刘喜杰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对下大力气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态度十分坚决,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层层释放工作信号,以“五清、十建、两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面铺开。

目标引领,保障有力。要求“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和县(市)区域内重点线路周边村屯必须全面完成整治和建设任务;其他乡(镇)、村屯至少有70%达到规定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全市共培育了10个新型社区和大村庄,并启动了“四平市首届美丽乡村”评比活动,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带入长效发展阶段。

跟进宣传,营造氛围。《四平日报》和四平电视台推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专题报道,配合督查宣传先进、曝光问题;市新农村办公室编发专题简报,推广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各县(市)区、乡(镇)分别通过新闻媒体、工作简报、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宣传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开展环境整治,建设美好家园的浓郁氛围。

挂牌整改,立时显效。成立了由市农委牵头、两办督查室、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督查组,全方位地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督查工作,采取了张挂“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单位”牌匾、下达整改通知书的方式督导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曝光跟踪,不容反弹。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办公室每半月调度一次县(市)区行动情况,报市委、市政府督察室下发督察通报。使搞突击检查后就反弹的现象逐渐减少,各地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拉网督察,不留死角。市委、市政府联合督察组坚持每半月展开一次督察,全面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督察组先后组织三次大规模的督察行动,督察范围覆盖全市所辖78个乡(镇),逐个乡(镇)录像评比,排出名次。既保证了工作的全面开展,又督察出了你追我赶、想事干事的.氛围。

注重规划,分步推进。制定了环境整治分两步走的战略,即2012年为集中整治年,以整治为目标,全面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2013年为质量提升年,以“一核三带”为重点,打造4个样板镇群、10条环境优良线路。使“一核三带”成为新农村样板先导区、优美环境展示区,农业精品项目集中堆放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引领区。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按照不同的条件和基础,确立了“一核三带”节点镇、沿线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县(市)区域内重点线路周边村屯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全面开展“五清、十建、两化”;其他乡(镇)、村屯重点开展“五清”。坚持成线、连片集中整治和建设,点成线、线成面,形成带状效应。

统筹协调,联建帮扶。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包千村”、“一村一企联建帮扶”活动,各级领导亲自带队到所包村进行对接、调研和帮扶,其中省级领导现场办公21人次、市级领导31人次、县级领导411人次。市本级83个驻村指导员快速完成对接,包保部门和企业到所帮扶村制定帮扶方案,协调项目和资金,实现帮扶目标。

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的通知》精神落实,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安排,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抓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不断增强亿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力有序科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强领导、强化协作、积极创新、狠抓落实,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内生动力激发不够、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工作责任有待进一步压实等困难和问题。

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优化整合各种资源,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典型示范转到全面推开上来,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

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县级主抓、多方参与。坚持在省委、市委领导下,县(市、区)抓落实,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县(市、区)、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一线总指挥”,做好村庄清洁行动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村为单位、农民主体。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村为单位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组织动员农民群众自觉行动,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保持村庄内部清洁。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合理设定行动目标,科学确定重点任务,不搞“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特殊贫困村和少数民族村可以缓搞或不搞。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实施先行整治,坚持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标准。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渐次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坚持环境整改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农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厅字〔20xx〕xx号)和《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厅字〔20xx〕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按照xx一体化发展要求,深入学习了xx“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纳入农业“两强一增”行动一体推进,深化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庄规划建设提升、村庄清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行动”,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全面发动、扎实推进,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美好xx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我县作为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到20xx年,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庄基础设施逐步优化,村容村貌全面提升,长效管护机制有效建立;改造提升卫生厕所21200座左右,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进一步提高,22个乡镇长效管护体系全面建立并正常运行,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质增效,完成48个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集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及有条件的自然村庄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三)全面推进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十四五”农村改厕指导意见要求,合理确定农村户厕改造总体目标任务,科学制定改厕方案,按照优先入室、确保进院原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完成21200座左右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推进乡村景区旅游厕所、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乡村卫生室卫生厕所改造。严格执行标准,科学选择、积极推广简单成熟实用卫生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鼓励季节性缺水地区推广使用节约适用的冲水节水技术和产品。加强生产流通领域农村改厕产品质量监管。

(四)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机衔接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选择粪污分散、集中或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以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利用。

(五)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48个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优先治理长江、二郎河、凉亭河、黄湖、泊湖、大观湖、龙感湖等流域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等区域,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探索采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六)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完善农村黑臭水体台账,选择适宜模式和技术,全面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七)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以“村户集中、公司集转、市县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集中或分散式农村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漏液处理设施,确保垃圾渗漏液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构建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加强对ppp公司的日常管理,提高市场化运行管理水平。

(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按照《xx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建立以县域或乡镇为基础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合作融合,推广“生态美超市”。建设一批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推动农村有机废弃物就地就近就农处理和利用。鼓励各地采取有偿回收等方式,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妥善处理有毒有害生活垃圾。鼓励农村建筑垃圾等就地消纳,用于村内建设。

(九)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完成所有应编村的村庄规划审批,实施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避免简单套用城市规划手法。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可用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化村庄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将分类细化到自然村,重点明确保留类、搬迁撤并类自然村及新建居民点数量和布局,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规划定位明确的村庄。对一时难以确定类别的村庄,可暂不作分类,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空心村”、已经明确的搬迁撤并类村庄重在保持干净整洁,保障现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防止短期内“翻烧饼”,造成资金浪费。

(十)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加强乡村风貌引导,突出徽风皖韵,体现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和大拆大建。建设451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和4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2个以上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乡镇。鼓励整乡整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域打造美丽乡村。有序推进县乡村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以及联网路建设,提质建设农村公路800公里,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村内巷道和入户道路倾斜。围绕生态宜居,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深入推进“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行动,采用乡土树种、乔灌花草等进行绿化。推进“村村栽万树、林果进庭院”绿色家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7个。推进村庄亮化,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传统建筑保护,推进传统村落挂牌保护。推进农房建设试点,鼓励设计师下乡。

(十一)深化“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实施以“清理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废旧广告牌、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整治房前屋后、居民庭院、城乡结合部、中心村边缘和自然村,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清理整治村庄公共环境,通过集约利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等方式扩大村庄公共空间。科学管控农村生产生活用火。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健全村庄应急管理体系。关注特殊人群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

(十二)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组织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支持一批畜禽养殖大乡(镇)提升养殖设施设备水平,支持一批种养结合试点乡镇提升畜禽液态粪肥还田水平,支持商品有机肥补贴推广和畜禽粪肥质量检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到20xx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以上。

(十三)强化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广明光“陆郢模式”、南陵“四自一提模式”,动员村民自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关项目纳入村务公开目录。鼓励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依法成立各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或企业,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承接本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后续管护工作,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十四)强化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各乡镇、村在修订村规民约过程中将村庄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其中。倡导制定公共场所文明公约、社区噪声控制规约。充分发挥爱国卫生委员会作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环境卫生和健康知识。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使用卫生厕所、做好垃圾分类、养成文明习惯等纳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卫生创建和健康村镇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和积分兑换等活动。

(十五)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县、乡(镇)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权归属,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有条件的乡镇、村可以依法探索建立农村厕所粪污清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农户付费分担比例。积极开展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建设。

(十六)健全投融资机制。完善政府投入保障体系。继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县级财政继续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乡镇要逐年加大投入,建立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投入机制,“十四五”期间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入水平不低于“十三五”。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乡两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法合规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引导政策性银行积极发挥作用,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支持力度。

(十七)完善政策性保障。做好与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等政策衔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设施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保障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在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用地,优先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对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各地要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予以保障,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按照有关规定,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审批程序。鼓励村级组织和乡村建设工匠等承接农村人居环境小型工程项目,降低准入门槛,具备条件的可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

(十八)推进制度规章与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各乡镇结合实际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健全村庄清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村卫生厕所管理等制度。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标准。依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适时开展抽检。

(十九)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围绕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技术和设施设备研究创新,列入县级科技计划指南。加大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领域职业教育,强化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化建设,定期发布监测报告。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职责,结合乡村振兴整体工作部署,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协调资金、资源、人才支持政策,督促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要做好上下衔接、县内协调、组织实施工作、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当好一线指挥,选优配强一线干部队伍。将国有农场、林场居住点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范围统筹考虑、同步推进。督促各农业企业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做好各自责任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工作。

(二十一)完善工作机制。完善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推进机制。优先安排“村两委”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统筹谋划、统一管护运营。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充分考虑基层财力可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整治提升重点,防止加重村级债务。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总结经验做法和宣传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强化考核激励。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乡村振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入环保督察范畴。加强督促检查,对照省级验收标准和办法,制定县级验收标准和办法,到20xx年底,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与相关支持政策直接挂钩。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的,实施督查激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激励,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的乡镇和村,进行通报表扬。

整治人居环境简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决遏制当前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回潮反弹,营造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共建、共创、共享的浓厚宣传范围,9月30日,喜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带队,下沉到帮扶村(冕山镇和民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倡议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

宣传中,工作人员一是为和民村村民发放、张贴《入户治理内容及标准明白卡》500余份。二是解释《入户治理内容及标准明白卡》总体要求和具体事项,要求切实做好“三建四改五净”内容。三是宣传普及环境治理条例的知识点,普及垃圾分类处理、路边、房前屋后绿化处理操作方法。四是耐心地向村民讲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群众维护环境卫生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村民自觉投身环境整治行动的热潮和共同创造干净、整洁、优美的村居环境。

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和民村村民人居环境整治意识,掀起了全村关注人居环境整治、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

整治人居环境简报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长安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深入开展全域村庄绿化美化及清洁行动。

党建引领,全镇干部“脚踏实地”。成立了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整治农户庭院实现“四净两规范”,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实现“四勤两参与”,明确行动目标、落实主体责任,使全镇党员及干部达到思想认识统一、确保工作形成合力。全体干部下沉到村组,划分区域网格,包组到户,制定“五清一改”整治达标责任包保制度,激励干部主动作为,扮靓乡村新面貌。

文明创建,美好人居“提质增效”。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将人居环境提升与精神文明创建充分结合,以“人美、村美、环境美”为目标,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提升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群众庭院卫生,积极开展“十星文明户”活动,全镇在10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2万余人中评选产生“十星级文明户”1户、“十星清洁户”331户。组建大源村和梧川村2支巾帼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以“集中培训+入户宣讲”的形式,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由内到外的美丽庭院。

长效管护,环境整治“久久为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把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相结合,形成一盘棋谋划、一体化统筹推进,确保实现有人管、有经费、有制度、可持续。对积极参与“生态美超市”工作的`群众实行积分兑换奖励,对兑换频次高、回收物品多的群众进行“生态美之星”评比,对获得“美丽庭院”荣誉的农户,颁发奖状、奖品,在全镇形成了全民主动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