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情人读后感(热门16篇)

时间:2024-03-29 11:55:03 作者:MJ笔神 评语寄语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总结和概括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篇读后感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采飞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诗歌:诗人与诗

诗人的思维是跳跃的。

穿越历史泣鬼惊神。

诗人是没有国界没有年代的。

从缪斯普希金雪莱。

到萧红郭沫若舒婷。

文字把历史拉近把世界沟通。

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精彩的。

感情是细腻多元的。

多情时一花一叶殒落。

都会昼夜伤恸。

並为之掬一捧心泪。

愤怒时诗句掷地锵镪有声。

诗人的共性率真爱憎分明。

对真善美从不吝笔墨。

对丑陋却如匕首投枪。

锋利直击。

诗人的身驱是孱弱的。

风骨却是倔犟的。

为理想为国家能够义无反顾。

英勇捐躯。

满江红壮烈了鹏举的宏志。

风波亭英烈了岳飞的生命。

汨罗江流颂着屈原的九歌离殇。

九州千年传奇了一个节日的诞生。

诗人的才能是共睹。

张力却是无形的。

不仅能使贵妃捧墨。

力士脱靴。

关健的`时候七步成诗还能救命。

诗人大多与山水结缘寓情。

望庐山瀑布登黄鹤楼。

采菊东篱把酒金樽泛舟西湖。

虽是闲情逸诗却也千古吟颂。

诗人与诗就是土地和庄稼。

播种和收获的契合。

诗的生长过程。

抚摸词句。

你会感到诗人的心灵温柔。

和灵魂的颤栗。

古代诗人与酒的故事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古代诗人与酒的故事

陶渊明东晋杰出诗人,一生好酒,但由于家里穷苦不能经常买喝。有一年重阳节,他因没有酒喝而深感苦恼,就到屋旁的菊篱下采摘花儿,并久久地坐在菊篱边上。这时,正好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官府差役)送酒来,于是陶渊明就高兴地拿起酒,尽饮至醉,尔后才由别人扶回家中。以后人们便用这则典故,形容所渴望的东西,朋友正好送来,遂人心愿。

金龟换酒。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第一次从蜀地来到京师长安,住到一家店铺里,秘书监贺知章久闻李白的诗很有名,现得知他来到京师,便立即前往拜访。刚一见面,贺知章就称赞李白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并索求李白的诗文来拜读。李白见其态度恳切,当即就取出《蜀道难》一诗送给他。贺知章读完,赞声不绝,认为李白是从天上谪到人间的仙人,就称之为“谪仙”,深有相见恨晚之感。随之又解下腰间所佩的金龟,换酒来与李白喝,直到大醉方停。此后,贺知章每日约见李白,又到处颂扬他,李白从此名声大震。

醉酒。

的帐下作幕僚。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尽管他的职位在杜甫之上,可他对杜甫仍很有礼貌。不过,杜甫有时却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严武偶尔到他家,其连头巾都不带。有一次,杜甫喝醉了酒,坐到严武的椅子上,且瞪着眼对严武说:“严挺之(严武父名)乃有此儿!”严武是位节度使,性格暴猛,看到杜甫这样的举动,表面虽装着不在乎的样子,实际却怀恨在心,想杀杜甫。后来只是因为严武母亲阻拦,杜甫才没被杀掉。

斗酒读《汉书》。

苏舜钦北宋著名诗人,字子美,为人豪放不羁,且又喜欢饮酒。他年轻时,曾住在其舅父杜祁公家,每晚读书都要喝一斗酒。一日,杜祁公偷偷到书房看苏子美读书,来到书房前就听到苏子美正在读《汉书・张良传》中有关“张良与客椎击秦始皇”的语句,读毕,只见苏子美拍掌说:“惜乎,击之不中!”随即便满满地饮了一杯酒。接着当他再次听到苏子美读“张良在下邳遇到刘邦”的语段时,又见他拍掌赞叹说:“君臣相遇,其难如此。”说完又将一杯酒喝个精光。杜祁公见其这样,就笑着说:“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

现代诗歌:诗人与诗

唤醒。

群山万壑的忠贞。

那么诗神啊。

你的眼泪将泛滥成灾。

你的生命。

也随之淹沉。

悠悠汩罗江。

在五月特别宁静。

头戴儒冠。

忧郁成疾的骚客哟。

你纵身一跃。

为一个辽远的国度。

种下了。

怎样盘根错节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笋。

落叶了。

春雨洗净铅华的精灵。

试试寒试试暖。

你听到了吗。

毕毕剥剥拔节之声。

你看到了吗。

新枝新叶在风中成林。

那笋尖上晶莹的一滴。

可是来自汩罗江畔的云。

拱卫村庄的毛瑟精英。

根相结叶相连。

众志成城。

对苍穹山呼海啸。

可是向江底的诗人。

遥远的回应。

一块土地上的白米。

一江清泪。

一个板块上传奇的叶落归根。

华夏的年年岁岁。

诗神接受着丰盈的收成。

向每一个热血的人。

发出庄严的邀请。

来吧。

所有饥肠辘辘的灵魂。

别说你是诗人。

别说你懂得丹青。

剥开粽子的一只吧。

那从土地上生发的洁白。

那醒人的磁香。

中有流传千古的诗心。

而夜半幽窗月移竹影。

正是不朽的沉吟。

《诗人与情人》读后感

本书充满了浓浓的命运感。

诗人的父亲和母亲命运般地坠入爱河,是彼此理想的完美对象,是彼此的依靠和在人世间的慰藉,琴瑟和鸣,生活恬淡。然而,这种幸福随着诗人父亲的意外离世顷刻间不复存在,母亲无法接受现实,也随父亲而去,诗人从此过上了辗转、艰苦的生活,然而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

诗人的生活仿佛总是缺爱,但又总是不缺爱。诗人缺失了父母的爱,但父母的挚友和喜欢的女孩带来的爱却也给他的生命带来亮光。在艰难的岁月中,诗人阅读的书籍也给他以慰藉。爱与被爱,仿佛就是诗人生命的全部。

诗人的一生都在与死亡纠缠。父亲的死,母亲的死,莲莲的死,燕子的死,自己的死。在诗人短暂的一生中,幸福仿佛总是抓不住,爱的人仿佛总是不能厮守。原以为和燕子会永远幸福,但打击来得如此快,痛苦的折磨又是如此漫长。但人与人的爱是永恒的,即便人已经不在了,但爱永存,爱的光辉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父母亲遗留的爱带给诗人慰藉,燕子遗留的爱带给诗人陪伴,但也正是这陪伴,让诗人义无反顾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本书同样对文学、艺术、诗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现今文学的浮躁和商业化表达了惋惜,对甘于并固于贫穷而坚持对文学考究的学者表达了赞美。从中也折射出作者对于文学和诗歌的坚持,或许固执,或许不可理喻,但作者的赤子之心和文学造诣的确令人钦佩。

大江是诗人的保护神,愿诗人在大江的怀抱中等到他挚爱的人的到来。

诗人与诗作文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讴歌一切的,如果谁失去了这方面的本领,谁就会觉得生活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而讴歌的本领,向来以诗人最为拿手,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段话来描述诗人的。

“我们时常看到一个诗人,在欣赏了一片田园风景中的最珍贵部分之后,就扬长而去,那些固执的农夫还以为他拿走的仅只是几枚野苹果。诗人却把他的田园押上了韵脚,而且多年之后,农夫还不知道这回事,这么一道最可羡慕的、肉眼不能见的篱笆已经把它圈了起来,还挤出了它的牛乳,去掉了奶油,把所有的奶油都拿走了,他只将去掉了奶油的奶水留给了农夫。”

诗是神灵的声音,它先于诗人出现,它存在于一切可见或不可见的事物之中,它不断在人群中寻找诗人来朗诵它,令诗人成为他的声音的中介。我一直有个这样的想法:诗人最初的形象就是原始部落中的祭师或女巫,因为只有诗人才可以窥视到宇宙的奥秘,才具有与神灵沟通的能力,人类中亦只有他们才可以传达神灵的意旨。据说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有些篇章是当时人们祭祀所用,虽然今天我们只能从文字上来理解这一点,但我所在的乡下充当“南婆”的人,都是装满一肚子诗歌的。这些诗歌或许不是他们所作,但民间的风俗习惯与禁忌是民族最深层的底蕴,往往绵延数千年都不会太大的变化,如中国人传统的“端午节”中举行的“扒龙舟”、“裹粽”就是为纪念二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屈原投江而出现的,而据闻一多考证,“端午节”的起源在屈原出世之前就己存在,因为它跟龙图腾有关。无论如何,一个传统的节日,必然与禁忌、习俗有关,而禁忌与习俗都是出自对神灵的敬畏,神灵则在人群中拣选诗人来讴歌它所创造的一切,人们跟从诗人的声音来讴歌一切。

在我们的国家里,不少儿童都可以吟诵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他们长大后,一旦进入“月夜乡愁”这个游戏时,这首诗就会同时出现了,月夜引起乡愁?这首诗引起乡愁?对故乡具体事件的回忆引起乡愁?乡愁引起自己对月夜的关注?……他们无法用理智来分辨这一切,因为诗是诗人的醉所表达出来的醉,也是所有人的醉,不知是诗人把他们灌醉了,还是他们将自己灌醉了——诗就是醉!醉就是诗!!

现代诗歌:诗人与诗

繆斯骑着飞马佩加索斯。

优雅地站在金字塔顶。

繆斯食指轻弹。

弹出了神曲,弹出了但丁。

繆斯轻吟浅唱。

吟出了泰戈尔,唱出了普希金。

诗人太白不使金樽空对月。

诗人少陵满腔热血忧国忧民。

诗人屈原风骚澄净江底。

诗人渊明风骨陶然内心。

诗人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诗人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繆斯身旁众星云集。

繆斯妙目灿若星辰。

2

不知从那一天起。

诗人被钉上了十字架。

十字架桎捁着诗人。

诗歌可以填补精神空白。

生存之道却是人之本能。

于是操守和良知被逐渐抛弃。

名利和虚荣骄傲地回归。

俯视浮躁的人群。

饥饿的人群。

3

诗坛冷落。

诗人落魄。

诗人寂寞。

诗坛沉默。

繆斯不再优雅。

繆斯有些慌张。

慌张的繆斯手指疾弹。

把凡是能码字的。

全都点成了。

诗人。

4

老虎大笔如椽。

老虎成了诗人。

老虎威风凛凛得意洋洋。

享受森林百兽的赞叹。

狐狸站在老虎前面。

狐狸成了诗人。

狐狸把诗横七竖八地摆弄着。

各种姿势,诗就窜上跳下。

在狐狸的股掌之间。

孔雀尾巴一展。

孔雀成了诗人。

娇美的孔雀踌躇满志。

妩媚地卖弄在人后人前。

金鱼吐出一串彩色泡泡。

金鱼成了诗人。

泡泡成了诗。

泡泡正在淹没蔚蓝色的海洋。

乌鸦呼着口号。

乌鸦也成了诗人。

黑色的乌鸦用诗把自己漂白。

把恶臭漂鲜。

诗人象在完全自动化的工厂。

轰轰隆隆,不停生产。

诗象汉堡包和炸鸡腿。

色泽诱人,芳香满园。

5

诗人,衣冠楚楚。

马贵车香。

行走在炫目的外壳。

游离在灵魂的边缘。

瑰丽的饰品,华美的羽毛。

可以为空洞的外表带来艳羡。

麦子、稻谷、水果和蔬菜。

才能为虚弱的灵魂带来源泉。

6

诗人推攮着诗人。

诗人排挤着诗人。

诗人淹没了诗人。

诗人窒息了诗人。

诗人拾掇着诗人扔出的大把垃圾。

泪流满面。

仓皇逃离。

7

诗人,带着泪滴。

站在冰冷的屋子里。

拉扯沉重镣铐。

不敢和繆斯对视。

瑟瑟发抖。

无助抓狂。

诗人。

看得见的现实和看不见得手。

残忍地撕开胸膛。

随着殷红的血液。

在神经末梢。

痛苦游走。

8

游走。

诗人,游走在赫利孔山。

诗人,游走在希波瑞涅泉。

诗人,想找到方向。

诗,要找到方向。

写诗人与酒的作文字

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唯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先靠一壶壶的绍兴高梁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淡,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梁酒来。

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得回临皋,有位朋友陪他散步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古代诗人与酒的故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浅谈诗人与谜语

自己刀枪不入。

百毒不侵。

可是邂逅你。

我却中得毒性攻心。

这个世界。

没有完完整整的自己。

也没有所谓的超度。

自己。

不是被世道蒙骗。

就是被世道无情的揉碎。

为了你。

我忘了自己。

这又有什么不可以。

爱情。

确实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

却不等于二。

只等于与你相守相伴的一生。

如果。

你不信。

你又能相信什么。

这个世道。

给人的快乐太少。

世间的残缺又太多。

而朝夕相处的爱人。

就更迷途珍贵。

你不相信爱情。

你又能期望什么。

与你相知同行一生。

如果。

你不信爱情。

宁愿闭上眼睛。

无视它的情长、温暖。

包容。

你又如何。

能看见爱情。

爱情又如何能看见你。

爱,痛的时候。

是因为它的爱。

爱,醉的'时候。

是因为它的温暖。

爱里没有自制。

说走就走。

爱里也没有真正的潇洒。

说放下就放下。

当你找回了所谓的自己。

你也就学会了移情别恋。

也就学会了离开、放下。

再离开、再放下。

也就学会了。

一次次凌驾于情感之上。

又一次次将情感。

藐视的如一缕。

散去的青烟。

而你的世界。

却不会有丝毫的美丽。

也就不会懂得。

一直傻傻的期待。

到失望。

再期待,再失望。

这周而复始的愿景。

也就再不会。

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

往伤口上洒盐。

写着关于你的诗篇。

而这一切。

却没有一个是爱情的答案。

爱情在你离开时。

就是我的无奈。

无奈一个人的世界。

只能听到自己的心疼。

无奈一个人的世界。

只能躲在潮湿冰冷的角落。

对着的秋水。

看着自己冰冷呆滞的神情。

然后对自己说。

谁捧起花的脸庞。

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

谁又轻轻地来过。

让心房留下一滴泪。

你是天下的传奇。

你是世界的独一。

你给我留下的。

应不仅仅是:

哀伤,心疼,流离。

还应有:

方向,温暖,喜乐。

如果。

你看不到。

你只是被哀伤遮了眼。

被自我的中心。

侵蚀了心。

写诗人与酒的作文字

现代的社会,媒体纷繁。电视,可以轻轻松松地欣赏;广播,可以休闲式地收听;网络,可以海阔天空地漫游;报刊,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相比之下,读书,显得有些“沉重”:字要一个个去认,句要一句句去理解,意思要一段段去思索,没有形象画面,没有伴奏音乐,没有旁白点拨,真有点儿“难”!

但是,你可要记住:成功,靠的只能是“千方百计”;每一种媒体都要接触,但任何媒体都不能替代书籍,不仅因为它是这一“大家族”的“老祖宗”,更因为它在锻炼思维、培养能力、丰富文化内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功能。

我就把书籍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星期天上新华书店,是待到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每逢生日或者学习上取得一点点进步,爸爸妈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时,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书!书!我要书!”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两只大书柜,那里面全是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应有尽有。曾经有多少次抱着书入眠,也曾有多少次一个人关在家里,静静地沉浸于书的海洋,在那里遨游、徜徉、流连忘返。读到高兴处,我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绽开舒心的笑容;读到悲伤处,我便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不已,流下同情的眼泪;读到幽默风趣处,我常常禁不住开怀大笑,觉得妙不可言;读到深奥之处,我总要皱起眉头,冥思苦想;读到优美的词句,我会动笔摘录,细细品味。书既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面对面的交谈。

同学们,书默不作声,却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我们。当你打开一本书的时候,马上就会听到许多声音:有智者娓娓的谈心,有勇士激昂的呐喊;有恬美如秋月的小夜曲,有壮烈如大潮的交响乐;有春花凋零的叹息,有小鸟归巢的啾啾……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去吧!

诗人与歌手的杂文随笔

年轻的诗人嚼碎了沾染了毒碱的花叶,他走时很安详,没有服毒者常有的挣扎痕迹或是痛苦的表情。想必谋划已久。

他曾经在他的诸多书稿里让笔下的主人公,以至少十余种方法了结余生,成功或是不成,各有缘由。

旧书重览,有旧地重游或是故人相逢之感。有那么一瞬我是恍惚的,我甚至以为他在文字里指挥人物喜怒痴嗔或是大片死亡,实是一种演习,为最后一次的盛大凋零而重复排练。

他最终选择了用毒素了断生命,且是极朴素的毒碱。不知道这是花叶分泌出的,还是他将毒涂在了花叶上,若是后者,那还真是极浪漫的死法呢。

我忽然想起前些时日我还造访过他,作为晚辈或是旧识。那时我正对他书中某一人物的死略有调侃,末了还补句,“您是想通过让自己在作品中一次又一次死亡而救赎现实中的自己吗?却是明哲保身呢。”如果当时我能捕捉到他眼底的悲凉,也许能避免这一惨剧的发生。

诗人一生仓促而几经周折,他的经历一言难尽,我权将他遗下的手扎附在下面,以弥补我拙劣的措辞和片面的角度。他在同侪之中评价颇高,有人说他像锈衣断剑与风车决斗的堂吉柯德。如果非要较真起人格来,至少我觉得他是个好诗人。

总之只剩下这一份手札了,其余的教前不久的一场天火焚毁了。果然是任性的诗人,走时还要将属于自己的一并携去。

诗人已经死了,没有必要对一个死者指摘或是苛责了。

———诗人的手札———。

我的一生不是悲剧。是喜剧或是闹剧。

序.

如果被审判的是我,我一定不会撕下脸皮对罪状主动陈述或是面不改色供认不讳,我宁可在重刑中缄口死去,因为名节较之生命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还请您重视这一篇自白。

一.

人不能割舍掉他的童年而单独看他长大后的样子。所以每次细细剖析起来,我都不得不将我所受的一切不幸归结到我年幼时的经历……。

自我有意识的那一刻开始,让我印象颇深的,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是提前一年上幼儿园的,大抵是出于家人的某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或是过分的自信。总之,这个决定大大改变了我今后的人生。我无法说它是致命的还是一种赐福,有时某些事态的'演变或许会彻底改变人的价值观和认知,所以基于此的自我评判或多或少并不客观。

提前一年上学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我的家人偏偏将这件事情闹僵了,至少在我眼中是这样的。他们经常做一些让人烦乱或是无端添堵的事情。本已跟校方说好了提前一年,快开学时那边却传来消息说地方机关近来抓得紧,完全提前一年大概是不可能的。僵持后的结果是我将少上上半学年,下半年再跟着上一届的人一起上。

这似乎在旁人眼里也没什么不妥。达到了提前一年的目的,而且第一个半年本就可有可无,那时还不会有人调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但是对我而言却是重大灾难。其一是我将应付比我大一岁,比我老成或是比我更拥有儿童的狡黠的人。其二是我将对那里的环境一点也不熟悉。老师自然不可能因为我一个人的到来将规定重新再讲一遍,也不会为我指示我该在什么时候做些什么,我甚至连食堂与厕所的位置在哪都不知道。我将面对别人都井然有序、胸有成竹,而我却茫然失措的窘境。其三是晚了半年,恐怕班里的人早已拉帮结派,我接下去的两年半的时光大抵不会那么好过。

该死的是,这三点都一一应验了。不仅仅是在这两年半,乃至以后每每有类似的情形发生,我都会绝望的想到这三点,然后在试图融入某个新的群体或是与人交往中节节败退。

我至今不解为何我当时会萌生出那样的恐慌感。这似乎对于一个心智未成熟也断然未遭遇过来自社会的恶意的孩童来说,有点复杂或是多虑了。

可能是七八岁前我的母亲都不在这个城市的缘由。偶尔有一次回家,我唯一记得的,是在某天晚上,家人跟我说,那个时候我已经睡着了,母亲只留下了两个印着“上海红珠鸡”的红色字样的陶瓷鸡,就又回上海了。我把其中的一个给了哥哥,但是一周后我得知那只陶瓷鸡被摔碎了。

这大概是我对上海没有多少好感的一个缘由。

我似乎不该记得这么多。

再也许是午后困倦时一个迷迷朦朦的梦?

出于某种保护心理,我在潜意识中把不该记得的东西忘掉了不少。有一些事情的想起完全是因为旁人的无端提及。

在刚进入幼儿园时,其他孩子确实像我想象中那样彼此玩得融洽。不知道是我脸上流露出的陌生与不信任拒人千里,还是某种懦弱或是胆怯的气息被一些恶劣的人敏锐捕捉,我一直被孤立或是自我孤立着。旁人说我是在自我孤立,但他们的话里并没有褒义的意思,只是将我孤单的境遇统统归咎于我本身的格格不入或是故作清高罢了。

可能那时我不清楚两个完全正确的立场也可能产生不可调解的矛盾。

不可调解。之前我一直在尝试调解我与人群之间的某些恶劣关系,以最卑微的手势与几近恳求的姿态,但那样只让我更加成为人群的矛头所指。

人群自然是无可辩驳的。就是因为深受这样的思想的灌输,我产生了某种软弱的罪恶。

我似乎没有玩伴。班门口的那个大块头经常以恶劣的眼光紧盯着我。后来听人说,那时其实是有个跟我玩的好的。但那个人是父亲同事的孩子,是被家人叮嘱要带着我玩的。

我不记得那人的名字了。只是觉得苍凉。

如果阁下有一天有那个机会跟一群小孩子相处,且恰好那些孩子中有一个是郁郁寡欢,眼底笼了层苍凉的,阁下一定会发现总会有人对他推推搡搡,恶语相向,告诉在场的其他人“他是怪物”。尤其是在那个人无论如何都没有反抗的情况下。

我们不能去谴责欺凌弱小者。他也许只是对那个独处者的异样感到不安,或者只是单纯的想宣示一下自己的独裁权,用拳头去告诉他:

不管你有多骄傲你必须听我的。

我大概不幸的成为了那个沉默而不反抗的孩子。

狭小的教室里拥挤着一个班的学生,老师为了节省空间让六七个孩子围坐在一张桌边。喧闹——来自学生的喧闹和老师的,光线被对面的人遮挡住了。忽然桌边有一个小孩扯着嗓子喊道:“修是一个木乃伊!修浑身上下裹着白布,在晚上一蹦一跳的下楼,结果掉到茅坑里了!”接着我周围所有的人开始哄堂大笑。我忽然觉得备受侮辱,不是缘于其他孩子的笑声,而是修辞本身。于是我当即搬了板凳离开了那群白痴,坐到了讲台边。

老师也没有调解,就任由我坐在那。我想老师不在乎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不是一个惹事生非的人,我坐在哪里其实都一样。

然后我渐渐感觉到,这其实暗示着我是一个可有可无、可以不留意的存在。

为什么不哭闹呢…因为长辈告诉我哭闹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的。于是我往往不会在人前哭闹,虽然这样未免呆板。

所以我想,我是一个心智较早成熟的人,却不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人。

经常有人故作姿态的说自己想回到儿童时期的快乐与纯真。其实儿童是丑恶的。他们能够毫不在意得流露出丑恶,因为他们还不懂得羞恶之心和遮遮掩掩。坐在儿童聚集的游乐设施旁,直面人性的丑恶所带来的羞耻感,仿佛当街见人之胴体。

黑塞说比喻是危险的事情。而“木乃伊”之于我像一个咒一样。我围观玩伴的态度像上帝视角的旁观者冷眼俯瞰人间草木、十丈软泥尘世。这样的姿态,何尝不像格格不入、已归于沉寂的木乃伊。而我固执又“死不悔改”(被一位我敬重的师长戏谑称呼)的性格何尝不像僵直的行尸。写到这里我不禁莞尔。

二.

当悬挂着的老式电视播放着你已在家看过的《白雪公主》,映入你眼帘的究竟是华贵的镶边长裙还是树上的松鼠?抑或是蹙着额头想六耳猕猴和大圣的故事。

“多出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场景一变,音乐骤然停止,停不下的是孩童的嘈杂。

“你是哪个班的?”老师走了过来。

“就是你。你不是舞蹈班的,到这里来干什么。”

霎时间众人的眼光看过来,所谓千夫所指。

我最终没有回答。忘记或者是不愿意。

“你是谁?”

我沉默着,于是所有的声音在一个时间缄默。小孩子们围聚过来,我对面那个最可爱的孩子著着黑色的紧身短袖,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一个“舞”字。

我再次意识到我在舞蹈班。我不想去绘画班,因为今天将画的是猫头鹰,一种我颇为不喜的生物。我没有挪步,没有回话,带着脾气和些许企盼。

“你回你的班级吧,你不是这个班的,我们这里不能带你,这是规定。”她像唱独角戏的人,主动将我想说的话语在心中演绎并一一作出答复,显得气势磅礴而一气呵成。

如果当时那个年轻老师说的不是这样的话,结局大概会有所改变。

我当时在心中默默想道:“我不喜欢舞蹈。我以后也不会喜欢舞蹈。其实,我根本不喜欢幼儿园。一点也不。”我随即打开舞蹈教室的门走了出去,来去显得极为随意,甚至不需要一句解释。当我来到绘画班,看到同班的孩子在描摹着猫头鹰的轮廓时,甚至有一丝如释重负之感。

而今我回想起幼时的经历,颇为讽刺,因为致细处的心理竟被我记得一清二楚。有些人的记忆始于小学或更后,而我最清晰的记忆乃至心理活动,却可追溯到致无知与致童稚时。

其实这件事,他对他只是旨在使我身败名裂。

而猫头鹰这样的动物,我自始至终都难以接受,不光是因为它是夜行动物,也是因为它长着一张人脸。即使它再怎么愿意接纳我,我也不想消融在黑暗里。这是我最后的妥协。

诗人与歌手的杂文随笔

诗人。

总是孤独寂寞的。

不善言辞。

身单只影。

漂泊由来已久。

心灵渴望倾诉。

谁?

是我的倾听者。

抚琴伴舞,

尽显妖娆。

歌手。

在十米楼台。

裙裾飘舞。

扶栏伫立。

其实。

我们都是诗人。

也是歌手。

用自己的方式,

抒写人生,

歌唱爱情。

走的.路不同,

表达的方式就不同。

出身不同,

歌唱的旋律就不同。

诗人。

是沉默的。

拾一片落叶,

入诗。

携一缕清风,

入梦。

随一指轻烟,

神游天外。

执一壶酒,

思索多变的人生。

诗人。

本身就是歌手。

用心灵去歌唱。

用情感去诠释生命。

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

写诗人与酒的作文字

伴着热烈如雷的掌声与响亮如铃的呼哨声,我们自导自演的第一届家庭联欢会完美的落幕了,当家人们都散去了会场,我们——弟弟,我,哥哥,还站在原地,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开心的笑了。

记得那是九岁时暑假的一天,和表弟表哥一起待在书房中写作业,写完了作业,觉得很无聊想找点什么乐子,忽然无意中听见了门外的电视中传出了关于晚会的声音,突然就灵机一动,手一拍,眼一眯:“对了!我们也可以来表演节目给家大家看啊!”我的一句话似乎勾起了他俩的胃口,开心的讨论了起来,又在书中查阅,然后就“嘭”的一声关上书房门,门外的阿姨奇怪地听着门内的小声的对白声与说话,不时听到门内“咔啦”、“扑通”的奇怪声音,凑上前去奇怪地打开门,才打开了一半,就被哥哥“呼”地一声,迅速关上了,然后传来:“请勿打扰排练!”的声音。之后的这几天都是这样,这种情节在家中不断上演,神神秘秘地,弄得家里的人很不习惯。

这天中午,我们打了好几个电话,小外公、小外婆、外公、外婆、舅外公、舅爷爷、一些阿姨、叔叔都打了,让他们在今晚8:00分准时到达阿姨家观看“晚会”。

八点整,他们果然准时到达,一进门,就听见音响中的美妙音乐,昏黄的灯光下,漂亮的钢琴在灯光下闪着诱人的光芒,桌上一堆精美的小礼品和食品和茶水,旁边摆有一个标签“贵宾专用”。大飘窗前(我们的主持台)的布幕拉上了,“会场”中,客厅中被“打扮”得异常整洁而美丽。

“咔”的一声,灯光忽地一下关上了,再次打开时客厅已是“金碧辉煌”。“布幕”唰地一声打开了,主持人:我,表哥,表弟,闪亮登场!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文明的第一届暑期联欢会,欢迎!”文明昂首挺胸地走下“台阶”,“观众席”上一片掌声。“今天,我们......我们......”表弟不知怎的就停住了。“不好意思忘词了......”随即从袋中拿出一张纸,下边一片笑声,有些“贵宾”掏出了照相机。“好,今天文明欢聚一堂,在这里,您能纯正感受到虾米(什么)是快乐!”“接下来,请......本大帅哥来演唱开场曲《隐形的翅膀》!”表弟甩了甩t恤的袖子,咳了几声,音乐响起来了,“每一次,都...”表弟开始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观众们凝神地听着。一曲终了,“观众席”一阵长达10秒的欢呼与掌声。

“下面,我们的范老哥与严大哥为大家表演小品《广告**》!”这小品主要说大兵请奇志演广告的过程中引发的一些笑话。广告刚开拍时;奇志转头扭身地说:“喝六粮液酒,交狐朋狗友,喝六粮液酒,开车都翻跟斗...”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接下来节目是钢琴表演,动人心弦的琴声在房内飞舞,清脆而有力,时而像江水在汹涌的拍打,时而像小小溪流静静地流动着,令人无比陶醉,大家听的是如喝了酒一般陶醉。

之后,我们又表演了小品《拖肯鸡餐馆》,让大家简直笑掉了大牙,妈刚喝了一口水便喷了出来,淋了爸爸一身。

最让大家惊叹的表演是扑克牌魔术,伴随着幽暗灯光与奇幻的伴奏,表哥请阿姨洗好牌,然后把最上方的牌让阿姨记住是什么字符,然后装进包装盒中,盯着牌盒来回摆动,10秒钟后,说出了答案,阿姨惊叫:“真的!”大家都瞪圆了眼睛,赞叹不已的鼓起了掌,啧啧称奇。

之后我们又表演了很多有趣的节目,观众们个个看得津津有味。最后我们还进行了脑筋急转弯有奖问答,从窗里传出了一阵有一阵的欢笑声,久久地回荡在小区的天空之中。

这是最开心的一夜,虽然不是正式的晚会,但是我们赢得来了“观众”们的掌声,我们还是开心得合不拢嘴,因为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夜晚。

诗人与歌手的杂文随笔

大凡男人,十有八九都参赌。

男人,究其根源,与其争强好胜的个性有关,越是不服输的人,赌瘾越大。

赌场里的男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逢场作戏型,娱乐消遣型和刻苦钻研型。逢场作戏型的赌客,赌瘾最小,这类人大多秉性平和,与世无争,有自卑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不重视过程也不重视结果,为了息事宁人,即便自己受点委屈,也不愿意得罪强势的人,他们在赌场里经常扮演陪衬的角色,赢时别的赌客不会仇视他,输时还会得到赢家的同情。娱乐消遣型的.赌客,赌瘾适中,这类人颇有心机,喜欢结识朋友,有优越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只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为了彰显尊贵,通常不拘小节,给人豁然大度的印象,他们在赌场里经常扮演绅士的角色,赢时别的赌客肃然起敬,输时别的赢家也不会得意忘形。刻苦钻研型的赌客,赌瘾最大,这类人斗争意识强烈,个性乖张,有自信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看重过程只看重结果,为了获得胜利,绞尽脑汁盘算,险招怪招毒招频出,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他们在赌场里经常扮演斗士的角色,赢时别的赌客咬牙切齿,输时别的赢家拍手称快。

现实生活里的男人与赌场里的赌客何其相似。

男人在其早期教育中,成功被告知是奋斗的目标,要想成功必须培养坚韧不拔的斗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要想成功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和若隐若现的机缘,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侠肝义胆,要想成功必须抛开儿女情长,更有甚者,为了成功,只要自己还活着,所做之事不违法,尽可放弃道德的约束,抛开情谊的捆绑,三十六种计谋,七十二般变化,机关算尽,极致有加。成功者坚信,强者总要踏着弱者的脊梁,才能抵达金字塔顶端,整个社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赌场。

为了在这个尔虞我诈的赌场里混下去,男人们痛苦地分析着自己,谨慎地判断着局势,客观地做出选择,要么逢场作戏,要么附庸风雅,要么血拼到底。逢场作戏者,自认弱者,甘为人梯,吃一辈子的粗茶淡饭,做一辈子的无名小卒,虽无丰功伟绩,却也过得自在踏实。附庸风雅者,不愿服输,只因能力有限,不得已委身富甲,低眉豪强,出入高级场所,混迹宾馆楼堂,虽无真材实料,却也过得潇洒惬意。对于血拼到底的人,我无法给与描述,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没人能预测这些人最终的结局,他们是嗜赌成性的人,成功了,必定是人上人,失败了呢?社会底层,阶下囚或绿林好汉?我不得而知。

在赌场,我愿意做个逢场作戏的赌客,在赌场般的社会,我愿吃一辈子粗茶淡饭。

唉,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诗人与歌手的杂文随笔

原文:

《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读文:

从冬至开始,阳气就不断上升,直到了惊蛰,就显现出韶光弥漫大地的春之景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温暖祥和同样充溢了周身。请看那桃花,就像蜀锦一般,多姿多彩绚丽开放,冬日里巡视天空的那只老鹰,怎么就知趣地离开了,偏偏树梢上又飞来那么多鸠鸽一类的鸟儿,忽然让春天开始活泛起来,世界也不再像冬天那样宁静肃穆了。

附录本人二十四节气诗。

《惊蛰》。

轻雷沉思天际飞,

寒虫灵动土中行。

春雨凘静凭新意,

阳气迭激动帆影。

一池春光催快马,

千里桃花照分明。

有鸣仓庚闻黄鹂,

却是阳卉正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