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

时间:2023-07-12 06:27:40 作者:李Y 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一

每天凌晨5时30分,天未亮,她就站在校园中举着小喇叭高声呼唤全校同学:“姑娘们,起床读书啦。”每天深夜11时,她还在扶着栏杆、紧握着手电筒颤巍巍地上楼下楼,检查每一间教室和宿舍。

11年前,她经过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犹如她的手电筒,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

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19年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

136个孤儿的妈妈

高三时张惠华去丽江读书,张桂梅送她到客运站,反复叮嘱:“去了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个一本学校。”张惠华不想让妈妈失望,每天在灯下看书到凌晨一两点钟,最终他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现在是华坪县驻村扶贫队员。

从20__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她只能抱着孩子们满院子走。很多孩子体质较弱经常生病,她常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奔跑。孩子们入院不久,都自发地喊她“妈妈”“老妈”。她把孤儿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经常背着幼小的孤儿在儿童之家和学校打扫卫生。儿童之家成为温暖的家,孤儿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

11月20日,记者走进儿童之家,孩子们大都上学去了,只有4岁多的丁小付刚从邻近的攀枝花市看病回来,他患有出血性紫癜,经常去攀枝花治疗。女保育员李光敏说:“老妈最操心的就是丁小付,忙不过来陪他去看病时,就不断打电话问病情。”李光敏11岁成为孤儿被送进儿童之家,长大后考上云南艺术学院幼师专业,毕业后放弃在昆明工作的机会,回到华坪儿童之家工作。“儿童之家需要我,老妈有重病,回来也好照顾她。”她说。

19年来,在张桂梅的呵护下,先后有136个孤儿在儿童之家健康成长,其中10多个孤儿考入大学。

1645个贫困女孩的大学梦

20__年,张桂梅萌生了在华坪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精神病?”张桂梅的梦想招来一些人的质疑和辱骂,许多人也感到不解。

张桂梅从儿童之家的孤儿们身上,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看到了贫困山区父母强逼女儿早早嫁人换彩礼的悲剧,看到了许多农村女孩初中毕业后,因为贫困没钱上高中,不得不去打工谋生。在张桂梅看来,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要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20__年,张桂梅成为党的xx大代表,她在北京开会期间奔走于各大媒体,讲述自己要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

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20__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贫困山区的96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开始实现她们继续求学的梦想。

“如果没有张老师,没有女高,我和姐姐都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现在女子高中工作的周云丽激动地说。20__年,周云丽和姐姐一起考上华坪县普通高中,但在农村贫困的家庭,母亲早逝,父亲残疾,姐妹俩面临一个或两个辍学的困境。幸运的是恰逢女高建成,她们俩都进入了女高读书,如今姐妹俩都已工作。

张桂梅招收学生的原则是,只要是丽江各县农村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即使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她都收下。女子高中的学生不收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资料费,每人还发3套校服和箱子。唯一支出的伙食费也便宜,四五元即可吃一餐。丽江各县农村甚至其他州市的贫困女学生纷纷来报名入学,如今女子高中已有9个班、470名在校学生。

张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报。11年来,女子高中毕业1645名学生,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丽江市高考升学率第一名,20__年1名学生还考上浙江大学。今年该校又创佳绩,118名毕业生中,109人上了本科线,9人上了专科线。

女子高中的同学们不仅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高中3年每人还为贫困的家庭节约5万多元,大学毕业后她们又带动了全家脱贫。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好校长带出的好学校

“女子高中招收的学生基础差,老师也年轻,学校设施也不算很好,为什么高考那么棒?”有人问张桂梅。

“因为我们能吃苦!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教育!”张桂梅毫不犹豫地说。

在女子中学校园内,你常常可以听到学生们擂鼓一样急促的下楼声,可看到学生们像一阵风一样跑过校园。她们凌晨5点半起床,晚上12点20分休息,中午吃饭10分钟,晚饭半小时包含打扫校园卫生,其他时间除午休40分钟和做操外,都在上课学习,每周只有周日休息3小时。

“如果没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我怕她们走不出大山,这种严厉对她们一生都有帮助,将来都不会怕苦怕累。”张桂梅解释说。实际上她比学生更辛苦,她每天凌晨5时15分起床,是为了及时喊学生起床,夏天清晨校园里常有蛇,她早起去赶蛇。每天晚上8点半和10点半,她还打着手电摸索着检查两遍校园各个角落。所有学生都睡了她才睡。

女子高中校园里,处处都有红色文化的标语,在运动场旁石壁上,绘有鲜红党旗和入党誓词,还有“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巨幅大字。11月20日上午,记者目睹了一场每天都进行得非常励志的理想信念教育。9时40分,下课的全校同学迅速跑到操场上,整齐地跳起舞蹈《南泥湾》,高亢地齐唱《红梅赞》《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最后大家有节奏地齐声喊道:“高三加油!上清华!上北大!”每个同学都热血沸腾,红色的校服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站在一旁的张桂梅举着小广播,激动地与同学们一起歌唱,一起呼喊。

“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这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张桂梅说,理想信念教育激励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斗志,11年来,全校没有一名学生辍学。

“张桂梅和女子高中的实践证明,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华坪县教育党工委书记胥国华感慨地说。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关于全省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中这样评价。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二

20__年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张桂梅不断收到学生发来的喜讯,又一批大山里的女孩子考上大学了。

12年来,她全力推动发展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已经有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半生坎坷半生贡献,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她坚信,帮助一个女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

“只要还有一口气

我就要说‘同学们,请坐’”

1957年,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满族家庭。17岁那年,她随支援边疆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后来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镇一中工作,那是她人生中最平和喜乐的一段时光。

幸福的日子很短暂,1996年,丈夫患胃癌去世,这个打击几乎使张桂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一年后,她决定离开令她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地方。华坪——这座小县城接纳了她。

张桂梅先是在华坪中心中学任教。正当她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抚平心中的伤痛时,厄运再次降临。

1997年4月,她感觉腹部疼痛,肚子也越来越大,像怀上了5个月的娃娃。到医院检查发现:肿瘤,需要手术。

“老天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还不允许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吗?”张桂梅整整哭了一夜,但哭过以后,她决定,这病先不治了——马上要中考的学生更重要。

第二天,她一边吃止痛药,一边像常人一样工作,直到3个多月后把学生送进了中考考场,才向学校说明病情,住院切除了重达两公斤的肿瘤。

常人无法想象她是怎样熬过疼痛这一关的——她腹腔的器官全都移位,肠子粘连贴在了子宫后壁上。医生要求张桂梅休息调养半年后才能工作,但术后24天,她就匆匆赶回华坪,来到新成立的民族中学任教。

1998年7月,直到把民族中学的又一批学生送往中考考场,她才去做了第二次手术。

“桂子飘香,梅花御寒。

祝妈妈生日快乐!”

到民族中学工作,张桂梅要面对的大多数是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们来自大山,家庭贫困,文化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好。

20__年,张桂梅接手过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班风较差,有的学生转走了,有的学生回家不读书了,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都对这个班没有信心。临近中考时,学校安排张桂梅接这个班的语文和政治课,并担任班主任。

为了能管住那些半夜跑出去玩游戏机的男生,张桂梅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一起。

早上6点,她叫孩子们起床做早操;晚上,她检查女生宿舍后又来到男生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查点人数,清点够了才躺下;然后和男生们用轻松的语气聊聊白天的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说声:“睡觉!”一段时间下来,这些男生说,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个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

她的辛劳没有白费,中考时,22名学生考到500分以上,这么好的成绩没有人敢想象。

因为营养跟不上,山里的孩子经常生病。张桂梅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改善生活,而她自己每顿饭仅吃一份小菜。

一名女生考上了高中,因为家中一贫如洗,她一年后不得不辍学打工。张桂梅知道后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最终找到她,让她回校复读。在张桂梅的鼓励、帮助下,这名女生最终考取了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华坪县通达乡中学任教。她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就是因为张桂梅,自己要做一名像张桂梅一样的老师。

一生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为许多学生的“妈妈”。“我感到幸福极了。”张桂梅说。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

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20__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__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__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

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来自张桂梅的爱,在华坪女高延续着。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三

在华坪,张桂梅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她吃得异常简单,很多时候一杯水就着一个饼就是一餐;用的、穿的也极为简朴,衣服常年就那几件;办学也精打细算,教学楼的水闸只在学生用水的课间才开,没人使用的教室、办公室一定关着灯。

张桂梅的慷慨更出名。2003年,昆明市总工会捐给她两万元用于治病,这笔钱她用到了学生身上;2006年,张桂梅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刚刚从昆明领奖回来,她就把30万元奖金一次性全部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建教学楼;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华坪县委给了7000元制装费让她买一套“像样”的西服上会,她却用这笔钱给学校买了一台电脑。工作数十年,张桂梅的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都投入了教育事业。

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无私无我”吗?

华坪女高的免费,只是让这些山区的女孩“进得来”,如何“留得住”是张桂梅面临的一大难题。她提出用“家访”代替家长会,既可减轻贫困家庭和家长从山区往来学校的负担,又可以深入学生家庭了解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如果能够深深地、细细地了解下去就会发现,华坪女高一些表面上很难理解的教育细节其实背后自有深意--扶贫的路只有真正走下去,才知道什么是张桂梅所说的教育的“因地制宜”。

家访路上,张桂梅给学生家里捐过钱、送过衣,帮忙修路、建水窖、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她迷过路、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几乎每次家访完都要大病一场。说到底,这一切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

自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以来,这条家访路张桂梅一走就是12年,几乎覆盖全体学生,足迹遍布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行程近11万公里--这更是一个个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扶贫要扶志,要让贫困家庭的精神起来才行,有一种追求、一种希望。孩子能够真正唤起他们积极生活的希望。”张桂梅说。

华坪女高结对扶贫的家庭有六家。张桂梅去送扶贫款,有一家怎么都叫不开门。她看见旁边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是这家的孩子,就让他把附近同龄的孩子都叫过来。张桂梅领着几个孩子一起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那大山里,歌声飘出很远很远”。张桂梅对孩子的父母说:“你们的儿子这么优秀,不但会唱歌,还会学习,你们怎么能整天躲在家里?快把钱拿着,好好地供儿子读书。”后来,这家人真的开始做事了,给他们的扶贫芒果苗栽上了,一年下来家里挣了4万多块钱,因为他们“看见希望了”。

孩子是山里人的希望,教育也是一种希望。张桂梅说,这种希望让“教育扶贫比经济扶贫更彻底”。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四

记得以前上学时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时候始终不太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境界,觉得好像除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就没有其他人适合用这句诗来形容。等到去年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张桂梅的感人事迹之后方才明白这句诗所表达的境界。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为了让学生们考出好成绩,她每天早上5点起、凌晨1点多才躺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切费用全免。她将自己挣得每一分钱都投到了这些孩子身上,甚至提前预支了自己的丧葬费。在这整整12年的时间里,在她的帮助下1800多个贫困女孩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校门。然而,命运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她。多年的劳苦奔波使张桂梅积劳成疾,身患20多种疾病,这些病痛一直折磨着她,她却不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治病上。她说她也想过有自己的生活,只是有一天,干着干着就把时间忘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她说,当她走进大山,走进这些孩子当中的时候实质上象征着她也走进了贫穷,当时的她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想着干一两年,结果没想到自己一陷进去就拔不出来了。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把那些孤儿和大山里的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校当成家,把教育当成终身的事业,她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体面与尊严,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奉献着,燃烧着自己。

或许有人觉得张桂梅太过严厉与苛刻,但其实她比谁都更清楚更明白,读书对于贫困山区的女孩意味着什么,她又比谁都更心疼孩子们,1800多个大山女孩们背后是1800多个家庭,这可能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真实写照吧。这样的奇迹背后,却是张桂梅和所有的女高的老师们,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怨无悔、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她很伟大,她的故事,让我们许多人为之感动,我们感动于她的坚守与执着、奉献与倔强。

我就在想大山里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着她?到底是什么让她如此执着?是什么让她有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气?是什么支持着她不放弃一路向前,一步都不肯后退的燃烧着自己?她说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记得入党誓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张桂梅用自己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誓词。她用自己高尚的精神品质,顽强的意志履行着她的誓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者我们。她以及和她一样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倔强而又坚定的告诉我们,原来这世间还有一些人肯舍命燃灯,为那些身陷泥泞,苦苦挣扎的人照亮前进的方向。她就像一朵花儿,美丽芬芳。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用在张桂梅身上恰到好处: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她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我们要学习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让人欣慰的是,因为张桂梅事迹的感召,许多年轻人纷纷汇聚,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一起传递她的精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五

7月6日晚,20__感动重庆特别发布会在重庆广电大厦演播厅举行,勇救落水儿童的教师王红旭及组成“救命人链”的9名见义勇为市民被授予20__感动重庆特别奖。

市领导吴存荣、熊雪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并颁奖。

20__年6月1日,大渡口江边,2名儿童不慎落水,王红旭、许林盛、张广荣、马波、贺琴琴、夏欢、张亚、张学峰、李珊珊、余洪等10名热心群众组成了“救命人链”,最早跳入江中的王红旭成为整个链条中的锚头,用自己的生命连接起了这根“救命的链条”,凝聚众人的力量托举起了落水者的希望,而他的生命定格在35岁。

“救人的一瞬间不会想很多,如果你的学生摔倒,你会走着去救,还是跑着去?”王平说,当时儿子的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他。

算上江边的这一次,王红旭一共救起过4条生命。

20__年、20__年暑假,王红旭在大学时曾成功救起2名溺水者;20__年6月,王红旭在路上遇到一起车祸,他第一时间冲上前营救了伤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将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这是王红旭写在自己入党申请书中的内容,20__年6月1日的那个午后,他用行动与生命践行了自己对党的誓言。

20__年6月24日,中共重庆市委批复同意追认王红旭为中共党员。发布会现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杨浪浪为王红旭的父母送上共产党员徽章。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六

这虽是电影中的一句玩笑话,可若放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水兵身上,却是完全成立的。

20__年,“和平方舟”号上的信号班班长韩大林,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听到这首熟悉的《歌唱祖国》。那是韩大林第一次执行出国访问任务。船缓缓靠近码头,岸上华人华侨扯着横幅,高声唱着这首激情澎湃的歌。站在甲板上的韩大林,只觉得脸颊发烫,热血沸腾。

20__年,“和平方舟”号第7次执行“和谐使命”医疗服务任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韩大林远远地就听到从岸上飘来《歌唱祖国》的歌声。韩大林的眼眶有些湿润,趁大家不注意,他悄悄抹了抹泪。他自嘲“年纪大了”,听见这首歌就激动。

“不出国,永远都不知道祖国有多好。”韩大林每一次休假回家,都会跟家里的亲戚朋友强调这句话。不仅是韩大林,每一个随“和平方舟”号执行过出访任务的人,都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场景——每到一个国家,总有当地华人华侨早早守候在港口,有的人甚至提前两三天驱车赶到码头,只为看一看从祖国来的军舰,以及那些不认识却无比亲切的中国军人。

在这些旅居海外的华人眼中,有一种特别的眼神:那是一种自豪又带着些许紧张的眼神。或许,真如古诗所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停泊在异国他乡港口的“和平方舟”号,对这些华人华侨来说,就是祖国。

无论是参加多国联合演习,还是进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平方舟”号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无垠大海的洗礼下,渐渐懂得“祖国”这个词的厚重,真正体会到“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真切感受到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是如此紧密相连。那一份独属于中国水兵的自豪,溢于言表。

从20__年到20__年,许多人来到“和平方舟”号,又离开“和平方舟”号。这艘身披红十字的“大白船”承载了太多人的太多情感。对每一个在这上面生活过的人来说,这艘“和平方舟”号就是他们在海上的家;走出去,他们的家就是一方“流动的国土”。于是,在他们眼里,“和平方舟”号也就成了国与家最直接而美好的代名词。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七

张桂梅老师因其关于全职太太的有关评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本来可以是一个具体讨论的问题,然而一些评论者撇开乡村教育这个具体背景的抽象批评,实际上偏离了真实的语境和问题,带偏了节奏和方向。我们有必要在这个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站在大山深处来想一想,张老师这番话背后的故事。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口号,它无比正确,更无比政治正确。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实际上直到今天,教育与贫穷之间仍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路径”,这不是一句空话。

按照截至20__年的绝对贫困标准,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就达到了脱贫的门槛。如果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坚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还能更进一步去读一个高中或中职,甚至再读大学或高职,他们毕业后可能从事某个技术工种,考上公务员,当上教师,还可能自主创业、经营小买卖,他们的月收入会轻松超过4000元。而他们只需要每年拿出一点来接济自己的父母,就能够让整个家庭脱贫。

高中教育,是目前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容易被忽视的盲区。我们看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比东部发达地区慢一个节拍。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全国的目标是“促两基”,也就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本世纪初到十八大这十年左右时间,是“促均衡”的阶段,也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叫做实现“基本均衡”的阶段,这个基本均衡,就是贫困县脱贫摘帽必须的一个前提条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有多项量化指标)。十九大之后,又提出了“优质均衡”的目标。实际上,贫困地区比全国的节奏总是要慢五到十年左右。

上面这四个阶段的所有这些目标,都是指向义务教育的。但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在于,如果义务教育水涨船高之后,高中教育的源头活水是丝毫不必发愁的。

贫困县的高中最发愁的是两件事:留不住好老师,招不来好学生。为什么非要强调好,因为高中教育本身并不是法定义务,理论上,高中有权力“挑肥拣瘦”、“嫌贫爱富”——我指的是偏好更好的生源。哪怕现实中的义务教育也在挑拣“学生”,但政策导向和道义上是不被支持的,因为它违背了义务教育要求适龄儿童少年普遍接受教育这种有教无类的基本定位。

按照贝克尔的理论,一对贫困的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到了高中教育这个阶段,就面临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他可能面临因教返贫的境遇,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费用固然能够减免,高中阶段对于贫困县的贫困生也有一些特殊政策,但毕竟还是会产生额外的不少开销。所以一些贫困地区的父母倾向于不支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继续读书。

张桂梅们做的是一件逆水行舟的难事。难处之一,是她要办一所不收费的普惠型高中;难处之二,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完全是来者不拒、“敞开收购”,高中入学分数线之低、学生生源质量之参差不齐可想而知;难处之三,是她把生源完全锁定为女生,矢志办一所女高。迎三难而直上,真真好大的口气!

妥了,要的就是这句话,争的就是这口气,就是要办一所女子高中!

结果是,第一届的毕业生90%上了大学,一本上线率到了40%。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看起来觉得没什么,但就我短短一年挂职扶贫期间对县域高中教育的了解,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早几十年,包括我们读书的九十年代,每个县的高中都有足够的各自为战的勇气、底气和绝活儿。时过境迁,今天不同了。今天的县高中,特别是贫困县的县高中,面临着自下而上的优质生源匮乏和自上而下的地市层面对于县域教育的挤压和虹吸。

教育是费钱的。要办好教育,砸钱是必要条件。地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又因为行政层级的有利条件而具有碾压县域的政策势差,因此近年来经常出现这样一类现象:往往是州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兴办一所新的高中,再在中招录取批次上给予这所高中以更大的优先顺序,在资金、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层引进人才等方面给以支持,假以时日,三年之后,一个新的教育高峰就能拔地而起。一所州市重点高中崛起的背后,往往是无数具有悠久传统的老牌县重点中学的每况愈下。

由此再反观张老师20__年办的这所女高,能从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连续至今保持这样高水平的培养绩效,实在是创造了奇迹。

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值得宣传呢?甚至与今天官方一再倡导的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导向都是相悖的。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经历过这种高考,也知道刷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心智的摧残,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在指挥棒规则和基本生态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奢谈素质教育都未免是“装外宾”。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贫困县挂职的一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素质教育真的十分有必要,因为整个城市的各个层级的招录环节乃至入学后的很多场合,都十分注重一些综合素质、口头表达、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能力。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我几乎每次到一个山上的小学,都看到他们九点多开始上课,十一点多就下课吃午饭了,然后午休到两点钟继续上课,五点出头又下课了。你们掰着指头算算,仅从学习时间来说,他们的负担重吗?还要减负?至少应该先拉平到和城市里的孩子同样的学习时长吧!

第二,我想起去年学校主题教育期间,邀请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来学校作辅导报告时,他讲的一个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实际上,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成长,这种成长不是揠苗助长,而是一种自我激励式的自生长。今年长得比去年高,明年长得比今年高,就是一种成长,就是一种通过好好学习而获得的天天向上。必须看到每一个学生相对于自身的进步。张老师的第一届学生,相对于他们进入高中时的成绩而言,他们的高考成绩,当然是一种飞跃。

阴差阳错地,今年的七月又成了高考的日子。高考结束后,张桂梅老师成为新闻的热点,其实这些年来她早就因为这些近乎完人的无私奉献而名声在外。

人的选择是受到很多历史际遇的偶然性影响的。如果当初她的丈夫没有身患绝症而离世,她也许不会离开大理这个伤心地而到丽江。如果她没有在丽江那所县城的高中身患重病,如果她的同事和全县的老百姓没有热心地为她捐款治病,也许她骨子里的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激情也不会被激发;如果她没有走进大山亲眼目睹那么多辍学女孩,也许她也不会燃起为大山里的姑娘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

张老师是一步一步活成今天在世人眼中近乎完人的样子。完人,意味着无我,意味着执着,也意味着孤冷。实际上,她把数百万的各类奖金全部捐资助学而没有留给亲人一分一毫,她没有子女而又在福利院收养了不少儿女,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如果你仔细看采访视频,会发现20__年刚到丽江不久的张桂梅,肤色是鲜亮的,丽江的山水是养人的。然而今天的张桂梅,非但浑身伤病,眼角皱纹也十分明显。那皱纹,是教育扶贫的艰辛道路上,这头“老黄牛”负重前行十二年留下的“车辙”。那皱纹,也是为青青幼草遮风避雨十二载的“好大一棵树”,逐渐老去而留下的“年轮”。

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是一头扎进大山数十年的张桂梅毕生的使命和期望;而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们不必再回母校、不必感恩母校和老师,则是她“我将无我,不负初心”的宽阔心胸与博大情怀。

中国是一个腹地纵深的大国,南北、东西,存在发展的梯度、迭代的层次,不同地区面临的发展态势和人们的观念意识都存在差异。当沿海发达地区特大城市里的父母们疲于奔命地希望学校教育能更多加压的时候,贫困山区学校里的教师们还在为如何劝返辍学儿童、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而绞尽脑汁;而当后者刚刚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进而实现脱贫(这是脱贫的先决条件之一)的时候,前者已向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更高质量发展目标进发许久了。

要实现各地同此凉热,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艰巨的工作要做,但目前这还不是同一个时空,所以我们最好也不要以同一把标尺来苛责他人、误伤好人。

2023年时代楷模张桂梅心得体会模板篇八

辽宁丹东,凤凰山下。老兵孙景坤一身戎装,端坐在丹东光荣院特护区的房间中。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孙景坤胸前的8枚军功章上,熠熠生辉。

72年前,孙景坤入伍,敬出了人生第一个神圣的军礼,从此南征北战。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深藏功名,返乡务农

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毅然参军,一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征战中落下20多处伤疤。

孙景坤选择了深藏功名,返回家乡务农。

虽已96岁高龄,老人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共获得了8枚军功章。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平移重建征集资料,孙景坤默不作声地将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珍贵老照片捐出来。纪念上甘岭战役60周年时,相关部门邀请他去北京参加活动,需要穿军装拍照,他才从箱子底下找出军功章挂在胸前。

吃苦在前,不求享受

1955年,孙景坤复员。丹东市安排他到工厂当车间主任,但他却申请回故乡山城村,并担任第一生产队的队长。

山城村处于鸭绿江支流大沙河转弯处,是防洪能力最薄弱的地方,修堤筑坝迫在眉睫。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独轮车都罕见,孙景坤就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坝越建越高,越建越厚实,两岸土地得以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沙河堤坝不断完善,原有的泥坝被石坝替代,但大坝的基础依然是孙景坤带领一队社员打下的。如今,大沙河河坝两岸,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朴实纯粹,回馈社会

年轻时,孙美丽对父亲有一些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这样“苛刻”。但随着年岁渐长,孙美丽终于渐渐明白,父亲总想更多地回馈社会。

“老人从来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朴实纯粹的闪光点让人感动!”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

只懂吃苦,不知享受,孙景坤一家在山城村日子过得清贫。就像战争年代深藏军功一样,孙景坤各种奖状一大摞,却从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