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工作报告

时间:2023-08-01 16:12:09 作者:江sx 工作报告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边坡治理工作报告篇一

一、强化责任意识成立自查工作组 1.由主管副局长任组长,监察大队、监测站、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

2.组织工作组对《2018—2020 年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验收方案》进行学习研讨。

二、自查范围 1.全县 11 个乡镇(场)辖区内人居环境情况。

2.全县域内工业、企业生产排污以及工业垃圾处理情况。

三、具体实施 自查过程中,我局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举报工业垃圾违法堆放,倾倒和转移等行为。鼓励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发挥群众监督功能,建立长效机制。

重点对 2018 年-2020 年度,辖区内粉煤灰、污泥以及脱

硫、除尘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对堆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核查,对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环评文件审批,符合环保要求的贮存场所或设施,安全分类存放,设立标志标识等进行检查。以城镇周边、城乡接合部、远离村庄的边沟坑塘,工矿废弃场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等为重点点位。垃圾及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为重点行业。

对产生固体废物的众合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县荣祥热力公司两家企业进行检查,这两家企业环保手续齐全,已经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排污许可证齐全,符合环保要求。按环保要求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收集、储存和处置。签定了《锅炉草木灰、渣销售合同》,每次转移都做出入库台帐,做到出入有凭证。

四、自查结果 1.切实改善了环境质量,到 2020 年,全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综合利用达到 100%。

2.有效管控工业固体废物进入农村的环境风险,确保了固体废物得到安全规范处置,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五、存在的不足及改正措施(一)存在的不足 1.对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农村产生危害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

2.对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农村的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监管能力不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没有形成合力。对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农村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管理。

3.农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不够,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扶持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的相关优惠政策,缺乏激励机制。

(二)改正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责任担当,思想上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2.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各乡镇的协调配合。

六、下一步打算 1.加强源头管控,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2.提高固体废物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公安、交通、各乡镇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对涉嫌环境刑事犯罪的,将及时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全方位推进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安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工作报告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汇报材料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汇报材料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边坡治理工作报告篇二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函〔2013〕504号),市国土资源局《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国土资函〔2013〕94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13〕29号)文件要求,区国土资源分局迅速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七个大排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分镇对于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召开2013年地灾防治专项工作会,对2013年地灾防治工作还没有进行部署;二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三是有的还没有编制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应急预案;四是有的对专(兼)职监测员管理不到位,部分监测人员电话不畅通,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

(二)部分防灾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二是有的《预案》公示上墙制度没有落实;三是有的监测人员的监测装备没有落实到位;四是部分隐患点没有设立监测点;五是监测记录不规范。

(三)个别隐患点需作应急处置。一是新乐镇铜鼓村木姜岩危岩隐患点。该隐患点上几个巨石已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危岩下的6户16人和房屋42间随时会有生命财产安全,对巨石应作应急处理;二是白节镇青风村新瓦房滑坡隐患点。该滑坡体上排水沟堵塞严重,严重影响水沟的截排水功能,同时该滑坡体上罗玉生户房屋后侧有巨石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对排水沟和巨石应作应急处理。

(一)区国土资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组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当地政府作了汇报,部分镇政府已及时组织召开了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会议,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对于预案公示上墙制度还没落实到位的,区国土资源局正积极对每个点的撤离路线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统一制作公示牌;监测人员装备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落实资金进行统一购买下发;隐患点没有设置监测点的在国土资源所的指导下已逐一进行设置;监测记录不规范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向市国土资源局汇报,市国土资源局已统一印发了监测记录本下发到各监测点,规范监测记录。

(一)在6月底前都还没有召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安排布置会和突发地质灾害演练的镇,建议区政府进行通报,并责令其进行整改。

(二)对于存在监测人员素质低,电话不畅通的点建议镇政府加强管理,对于责任心不强的监测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监测人员履职到位。

(三)镇村木姜岩危岩,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并及时请专业队伍对危岩进行排危,确保危岩下6户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镇村新瓦房滑坡,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及时对截排水沟进行清理,保持畅通。同时,对户及时落实避让搬迁。

边坡治理工作报告篇三

xx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xx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xx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xx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xx州xx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xx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xx州xx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xx州xx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xx114户、xxx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xx114户、xxx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承诺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xx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平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平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xx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xx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平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xx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边坡治理工作报告篇四

市综治办:

市委第七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国庆节”即将到来,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根据贵办(德综治办[2019]21号)文件精神和相关综治工作会议的要求,2019年,我局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体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利于维护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我市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委、市政府和各级综治部门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民政局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这既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保障本单位干部职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所以,我们从不把这项工作看作是额外负担,而是一项非抓不可的工作。年初,召开了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大会,安排部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认识。

二、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我们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局长杨光任组长,纪检组长唐华任副组长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局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喻文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其次,把综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局机关与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层层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综治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四、健全和落实综治和平安创建的规章制度

为预防各种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并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整套行政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制度,坚持了节假日值班责任制度,防汛抢险值班制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管理制度,用电、用水、用气等安全制度,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职工群众生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年来,我局没有发生大小责任事故和事故隐患,无邪教组织和吸毒贩毒的违法行为发生。

五、切实履行民政职能,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1、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保障城镇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防止群众因低保不公而上访举报,要求低保等科室人员坚持实行严格的低保准入制,严把低保审批程序和享受条件,搞好动态管理。截止8月底,全市已有1791066人次领取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221318.3万元。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

边坡治理工作报告篇五

乡按着县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自初以来,乡政府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使乡村卫生环境有了新起色,乡容村貌有了新改观,为乡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大搞环境卫生,推进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运行机制,使环境卫生整一片,净一片,使我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现就卫生整治情况进行汇报。

今以来,王土房乡为巩固和发展整治成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十分重视我乡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工作,把它始终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当作 一项主要工作来安排。一是加强了对环境卫生整治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办公室、司法、公安、旅游等部门为成员的环境卫生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此项工作。二是制定下发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专项整治工作做到了目标明确,分工具体,措施到位;三是实施了“一把手”责任工程,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保证了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四是充分发挥包村干部作用及时安排人员下村督导,落实卫生整治工作,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整治工作任务,确保整治任务按期完成;五是村成立了环保清洁队伍集中清理,落实了卫生垃圾池的建设,同时为不断加强和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先后下发了《限期清理通知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为顺利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

环境卫生的好与不好,体现了一个乡镇文明形象,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的愿望日益增强。环境卫生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三是查处了沿街“五乱”现象,秸秆和柴垛、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基本清理完毕。五乱得到有效解决。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狠抓落实,使环境卫生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四是明确任务,限期清理。为确保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先后下发了《限期清理通知书》500余份,《门前三包责任书》50余份,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是加大督导检查。为进一步推动了此项工作,在各包村领导深入所包村进行督导检查的基础上,王土房乡组织乡人大主席团对全乡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视察,对主要街道卫生、店铺门前卫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六是制定奖惩制度。乡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对治理好的村给予20xx元奖励资金,差的村将进行处罚。

七是建立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全乡环境治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是环境治理工作成为长期的行动,成为群众的自觉活动,乡里制订了环境卫生整治村民公约,保证了全乡居民在生产生活中有章可循,全力打造优美环境,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加大了对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投入力度,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以便长久保持良好卫生环境。二是不断加强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全乡每名干部都有义务和权力,负责巡查全乡环境卫生的的整治工作。三是加大对卫生处理力度,对于违反环境卫生法规和规定,乱倒垃圾和“五乱”的,认真执行村民公约。四是不断加大对居民的环境卫生法规规章宣传力度,不断增强他们的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自我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截至目前,全乡出动车辆140辆次,人员1500余人次,共清理垃圾13000余吨。

在全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集中精力,以更大的力度、更实在的举措、更有效的手段,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和谐自然的乡村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