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植保工作计划(优质5篇)

时间:2023-09-07 14:57:14 作者:QJ墨客 工作计划 2023年植保工作计划(优质5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植保工作计划篇一

20xx年xx县植保植检站全体工作人员围绕省、市植保植检站和县农业局为中心开展日常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工作导向,以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为主线,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重要检疫对象为抓手,积极开展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抓培训、抓学习、抓宣传;在业务和经营方面,抓防控、保安全、促发展,抓经营,抓服务。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为重点开展测报工作;以植保信息发布为突破口,加强县植保植检站与农户、农民、农资经营户的联系;以科学农药配方为载体,推广植保新技术,服务新农村。xx年度在省、市植保植检站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县农业局的领导和帮助下,扎实开展工作,为xx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我站有3名同志具体分工测报工作,业务人员较少,xx现状是国土面积大,作物品种多,测报调查类型田种类多、分布广,全县整体上可分为东部平原稻麦区,中部丘陵旱作物区,西部滩涂水域以稻麦为主,玉米、花生为辅区域,工作量较大。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东片、中部、西部三个测报分站,雇用测报人员,分片包干,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部份地解决了人手少,工作开展难的问题。

全站同志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情报准确及时发布,全年发布植保信息10期以上,向市站汇报70次以上,在xx农业网发布病虫信息15期,手机短信达20000条以上,预报准确率达96%以上。

在植保信息电视预报(可视化)方面,我们植保站把xx县电视台《农村纵横》栏目全部包下来,每周星期五、六、日播出三天,每天中、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对我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以及植保新技术及法规宣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县植保站已经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农技服务单位,许多基层干部群众把植保站视为“庄稼卫士、农民靠山”。

植保信息可视化使《xx植保信息》变得更好看、更好学、更好用,更有效,受到全县干群的好评。

20xx年,我们县站在淮安市植保站的领导和帮扶下,大力发展植保机械专业化防治,大大提高了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节省了药本和人工投入;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比例明显上升,20xx年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825.5万亩次,防治800.2万亩次,防治率达到了96.9%,08年发生面积为1125.6万亩次,防治1100.5万亩次,防治率为97.8%。防治后挽回粮油损失共计90526吨,有效地保护了农民既得利益,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20xx年全县按检疫规程生产的稻麦良种14万亩,良种总产量6230万公斤,其中水稻制种面积5万亩,产地检疫签证合格良种数量在2600万公斤,小麦9万亩,产地检疫签证合格良种数量计3450万公斤。全年开展省间调运检疫150批次,安全调出稻麦良种数量达440万公斤。

全年共计收取植物检疫费(主要是产地检疫)1.2万元,保证了植检工作的正常开展。

全年开展植物检疫调查总面积达到42.2万亩次,其中针对检疫对象防治面积10.6万亩次,采用其它措施(如人工拔除、换茬等)约有0.4万亩次。

1、植保专业化防治初显成效

xx县历来是全国粮油大县,土地面积大,可种植面积达到249万亩,人均既税土地面积2亩以上。每年种植水稻、小麦面积都在近百万亩,玉米、花生、大豆、果蔬也有一定规模。以前,病虫草害防治单靠手动喷雾器,在病虫草害暴发季节,显得速度慢,效果差。既费时、费力,增加了农本,又加大了损失程度。经过市植保机械补贴,20xx、20xx、20xx年共购进补贴弥雾机420台(套),在稻麦综防时防治示范吸引和说服了群众,拉动了我县弥雾机市场,原来全县90%农户都用手动喷雾器,县乡市场很难看到弥雾机零售,现在各乡镇都有多种型号的弥雾机销售门市,购机农户越来越多。

从社会效益来看,弥雾机专业化防治的普遍推广运用,一是提高了工效,二是对重大突发病虫起到了很强的抑制作用,三是减少了农药投入,降低了环境污染,生态效益也很明显。提高了本县的病虫防治总体水平。

2、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现在农产品安全问题也摆在食品优质的前面。蔬菜、食粮、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一般群众的关注,县人大、县政协代表多次提议xx县农业局应建立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要大,品种要广,治虫、防病、除草要规范型用药。病虫测报要跟得上,不要乱施药或随意加量施药,建议县植保站要具体指导,对基地上药、肥投入要把关,这些要求对我们触动很大。20xx年我们对多个乡镇的`基地都制定了农药配方和药、肥施用预案,尤其是草莓、蔬菜、西瓜、优质米、优质油等基地,一定要安全用药。

在繁忙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业务和法规学习,甚至于进一步进修,不断给自己充电,拓宽知识和视野,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是我站的一贯作风和传统。20xx年,我站组织植物检疫人员参加县司法局法制培训班两次,开展全县检疫执法检查活动两次,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理论与实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条文,还在检查中对执法程序、法律文书制作等执法能力培养方面作了检验,锻炼了队伍。

我站利用了农业部项目“进村入户工程”,下乡、村组织培训40余次,讲植保植检法规,讲高毒农药、绿、甲隆除草剂的危害性,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的系统防治方法,散发植保资料明白纸,有力的推动了面上防治工作。在讲课中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充实,知识面进一步拓宽。

1、在20xx年,我们准备春季再搞两到三次大检查,加大既有检疫对象的防控力度和植检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疫区采取各种能采取的办法进行改造,并准备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计划明年春季无偿为疫区群众进行杂交稻的种子消毒,搞系统防控。

2、强化重大病虫测报和常规病虫监测,提高精确度。

3、推广植保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水平,减少农业损失。

4、加强无公害工程建设,宣传安全用药、科学用药。

5、进一步搞好农作物病虫可视化预报,使《xx植保信息》惠及每村每户

植保工作计划篇二

2011年九连植保工作在团党委,农业科,连队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加强测报,强化植保工作的落实,开展了以棉铃虫为“重点”的“四虫二病”的防治工作。今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频繁,特别是棉铃虫,棉叶螨偏重发生年份,植保工作一直是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为九连棉花丰产丰收做到应有的贡献。

全连总耕地面积:亩。其中棉花亩(包括退耕还林亩,直播建园1120亩),枣园160亩,两用地45亩,果园亩。

1、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冬灌面积亩,推广无根条田,3120亩,棉田总面积62%。

(2)化学防治:

拌种:棉种采用种衣剂进行包色,包衣面积达100%。化学除草面积亩次。其中播前施田补土封闭面积亩,结合棉田灌水滴灌面积亩。

全年棉苗期喷施保护第三次,其中4月28日一次,5月7日一次,5月16日一次。无头棉控制在3%以下。

(3)棉铃虫的防治:第一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5月26—28日,大田平均卵量粒,化防面积3228亩。

第二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6月22—7月1日,大田平均卵量粒、化防面积亩。

第三代,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在8月5日—6日大田平均卵量粒、化防面积2986亩。

(5)棉叶螨的防治:全连6月19—8月30日一直都是点片发生,今年的叶螨发生很严重,每个田号,每一条都有发生,主要采取点片挑治,后期釆用喷枪连续三次进行洗刷。使用克螨特等药剂,把叶螨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

(6)棉花枯黄萎病:我连于5月5日开始进行以预防为主采用中科棉抗、萎必克+天丰素、金绿康、土菌杀等药。500—800倍液进行三次喷雾,有效地控制了棉花的枯黄萎病的发生与蔓延。

2、其它措施

播种后三天内在棉田种植玉米诱集,种植面积亩。有效诱杀棉蛉成虫,起到了良好的捕杀效果。

第一代棉铃虫发生阶段,5月10日在棉田四周摆放杨树枝把4800把,第二代摆放杨树枝把6286把,第三代摆放杨树枝把4600把。安放高压汞灯4盏,截止8月20日全连共捕蛾124628头。

通过点片挑治有效控制棉叶螨的蔓延危害,棉铃虫防治效果明显。棉蚜控制在点片阶段。经调查棉铃害率平均为,棉蚜仅限于点片发生,基本上没有形成危害。黄枯萎病一直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控制了它的蔓延。

1、领导重视,投入增加:

我连领导十分重视植保工作,始终把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枯黄萎病防治工作放在今年棉花丰产丰收和各项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大会小会强调,增强干部职工综合植保意识。同时加大投入,今年共投入资金1200元。

2、组织落实,全民动员:

我连以连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团给我连配了一名技术员,形成了自上而下比较安全的.植保机构。特别在棉蛉蛾高峰期技术员一天一调查,在关键时刻应广泛发动职工,全力以赴,歼灭害虫。

3、加强测报,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我连设立了一个专人管理的测报点,做到有记录,每天上报不过夜对棉田进行定期普查,在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的前提下指导化防。严禁盲目化防不搞普遍防治,实行点片挑治或分区划片进行重点防治。对各项防治措施采取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定时、定效果,强化各种防治措施。

1、职工的基本素质低,不懂得怎样科学的防治棉花的病虫害,盲目自以为事乱施药。

2、连队缺少预测工具,对大田虫害防冶时间不太很准。

1、继续抓好药剂拌种工作,提高拌种质量。

2、望团引进抗病的新品种。

3、望团建立一个中心测报站。

4、提高连队植保员的业务水平。

5、积极加强调查研究,探寻新形式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综合防治要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化,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植保工作计划篇三

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农业政策、方针,在稳定粮食供应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产水平,重点做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的实施。

3、做好重大灾害*天气预测预防工作,及时制订减灾抗灾技术措施,降低损失。

4、抓好几项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探索新时期农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新渠道。

5、树立大局意识,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植保工作计划篇四

今年我站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通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控制了各种病虫危害,把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我县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为万亩次,防治总面积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至少挽回各种粮食及经济作物损失吨。

1、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测报是植保工作中重点,目前我站已在全县建立7个病虫害监测点、5个滩区蝗虫监测点,能够对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作出及时准确预报,指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科学用药防治。我站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结合仪器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时间及发生特点,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具体防治措施,以病虫情报、技术讲座、下乡宣传等多种形式服务群众。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2期,印发25000余份,其中向省、市业务部门报送关键“预报”5期,包括滩区蝗虫、小麦穗蚜、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信息。电视讲座5期,搞技术培训19次,下乡技术咨询20多次。每星期一按时向市站汇报原阳县各种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现状和防治情况,使上下业务关系始终保持畅通。

2、完成滩区蝗虫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从年初,我们结合滩区7个测报员进行挖卵、调查、防治,直至9月蝗虫防治工作全部结束。今年滩区蝗虫发生面积万亩,其中夏蝗发生面积万亩,达标面积万亩,秋蝗发生面积17万亩,达标面积5万亩。6月中旬在官厂乡、靳堂乡飞机防治两架次3万多亩,进行堵窝防治万亩,农民防治7万余亩。

3、做好试验示范,搞好统防统治。今年的试验、示范项目有太*镇肖堤村的“小麦全蚀病防治”、西衙寺村和小吴庄村4500亩小麦病虫草害示范区的统防统治。市、县级试验示范项目2项,包括小麦蚜虫防治,有机钾应用、除草剂试验等。目前我县已组建较有影响力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组织7个,从业人员250人,拥有机动喷雾机200台,电动喷雾器4000多台,大型自走喷杆喷雾机5台。20xx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50万亩,较上年增加15%;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万亩,较上年增加12%。

4、规范检疫执法,努力搞好植物检疫工作。加强小麦全蚀病疫情普查及防治工作,认真做好种子产地、调运检疫,今年产地检疫合格100%。加强市场监管,春秋两季我们组织人员依法对种子企业及城乡种子经营户进行联查联治,共检查企业7个,门店80个。共审验“检疫备案证”31套,查出无检疫备案证1起,无调运证2起,按条例予以处理。对重点监管企业及应检产品都进行了检疫备案,今年共签发检疫证300多份,种子基地检疫面积万亩,生产合格种子10280吨。

2、人员技术水*急待更新与培训,与先进的农业植保发展趋势相比,我们已经感到很落伍,跟不上发展步伐。

1、首先要搞好业务工作,从这方面要得到省、市植保站的认可和满意,这就需要加强测报体系建设,根据我们现有的状况,除了自身多下乡、调查外,再设立3—5个农村基层测报点,努力做到《病虫情报》发布及时、准确。

2、加强站里所有人员的业务学习,在没有系统培训的情况下,多从书籍、报刊、杂志等方面汲取新知识,我们20xx年订阅“植保导刊”、“豫农植保”、“河南农业科技报”等科技报刊杂志,并计划再购置一部分书籍。

3、做好滩区蝗虫监测防治工作。在6—7月份进行一到两次滩区蝗虫的大型人工防治活动。另一方面要做好有害生物的普查,如在元月份和5月份对小麦田“节节麦”等恶性杂草进行普查,4—5小麦条锈病普查,2—5月份的小麦根结线虫普查、小麦全蚀病和吸浆虫的普查等。

4、做好试验、示范,按时完成省市安排的试验、示范项目。

5、搞好检疫工作。

6、配合好局里的其他中心工作。

植保工作计划篇五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具备推广农业技术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多年来,我们订了农村科学实验和植物保护等材料一年四季坚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地印发病虫害情报,准确及时地把农业讯情传送到千家万户,系统地学习了五大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田杂草防除技术等。组织实施了各类试验示范,受到农民的欢迎和领导的认可。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办公室”,要有不误农时、不惧风雨、不怕烈日、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作为一名一肩双挑的(兼镇计生专干)技术员更需要毅力。

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指导下,如科技入户工程,使一些先进的技术、新品种直接入户到田,让农民增产增收,获得较高的效益。

总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要有不怕吃苦与农民打成一片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耕细作的试验示范,精神百倍的努力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技推广人员。

自从20xx年国家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到现在已有x年了,20xx年通过培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并被聘请为20xx年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我深感荣幸。并感到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我所负责的示范户是在xx村共有10户。指导的产业是杂交水稻。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我制订了自己的入户方法。首先是科技培训,除了对全镇xx户种养能手统一培训以外,还入村入组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发放并指导填写了示范户手册。同时填写好了技术员手册。其次是及时入户指导,让示范户明白科技入户的目的和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把入户时间安排在早、午、晚。这样不会耽误示范户干农活,还可以做到提前进行指导。从春播到秋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入户安排,做好与示范户的衔接。不但要指导好示范户科学种田,还要带动周边农户。改变以往的粗放经营。通过入户指导,农民才知道要想高产、高效,首先就是要有优良的杂交种子,然后必须狠抓病虫害防治及大田管理。

一、一流的态度:态度是决定你的思想,影响你的习惯,作用于你的行为,只有想立足于农业事业,坚信要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成就一番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能做得更好,否则,请别轻易进入农业工作这一领域。态度包含以下几方面:1、责任:责任是每位有高级思想的动物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既然从事这一工作,对于一种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我们有责任推广好,让农民能够接受,能够应用,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农业技术员来说,应该负的责任。2、自信:自信的人最美,自信可以帮助你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自信让你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激情,自信能提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你的一举一动都充满“引力”牵引群众的眼神,自信在农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缺乏自信的人很难把农业工作做好。3、勤奋:都说勤能补拙,这个道理不管在哪个行业都成立,农业工作本身就是个苦差,千万别想每天什么事都不做浑浑噩噩过日子。4、思考: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农业技术员要学会思考,懂得思考,要在思考中总结经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必定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和自我反省,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我价值。

二、一流的技术:作为一名技术员,想要把工作做好、做细,我们必须每天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从各方面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农业技术推广从直观上简单来讲目的是做什么?当然就是把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推广出去,让农民群众接受。农业知识是你对你所要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程度,试问自己对自己所要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都不了解,农民群众要求你讲讲新技术、新品种的优点,技术员一问三不知,农民群众怎么放心接受你的新技术,接受你的新品种。

三、一流的个人修养:农业推广过程,就是你个人展现人格魅力,自我推销的过程,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农民群众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一年的庄稼,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就是一切,他们都不敢冒险,而你所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农民群众为什么要接受?那就要看你怎么做,怎么讲了,那是因为他相信你,接受了你这个人,从而接受你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所以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员就要有很好的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