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12:20:16 作者:温柔雨 口号大全 2023年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篇一

1、体会李商隐政治讽刺诗风格

2、学习本诗叙事、表现等手法

3、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1、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诗歌蕴涵的寓意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亦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李商隐《马嵬》诗在叙事立意都极具特色。

参见课文注解,但要明确马嵬事变内容

1、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2、解释重点词语。

更:还有;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笑:嘲笑;如何:为什么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问3:“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问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对比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问2: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问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马嵬(其二)

玄宗之悲(荒诞)

马嵬之变(对比)讥讽

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篇二

1、背诵古诗《夜书所见》,并在读背中有所感悟。

2、阅读短文,明白其解释的道理。

3、交流健康小常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或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收集健康小常识,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1、复习引入。

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已经储存了许多古诗词,现在请大家背诵自己读过的故事,比一比谁背得多。教师对背得多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提出希望;今后能背诵更多的古诗词。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夜书所见”(板书)。这首诗的作者事叶绍翁。你们还会背诵他地那些诗作?(《游园不值》等)

1、自读古诗

(1)轻声读几遍,注意把自己读准。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气度。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练习背诵。

(5)自由背诵。

(6)指名背诵。

(7)齐背。

1、自读短文。

想一想这个古诗主要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为什么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呢?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集体交流

要点(1)这个青年丢掉了个人所长而盲目的模仿他人,对待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结合实际,发扬自己的长处,学习他人的优点,做到学以致用。

4、讲述故事

自己练习——指名讲述

1、背熟古诗。

2、把《邯郸学步》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篇三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日积月累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宽带网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单元字词,积累古诗名句。

过程与方法:学会制定春游方案;能按一定顺序观察景物并具体生动的奥写下来;发现排比句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与以往差不多,口语交际与作文都与景物有关,学生已经写过多次,并不陌生。难点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多观察,细观察。古诗名句理解需要教师点播,宽带网重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课下细致观察与课上指导交流相结合,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下按一定顺序观察校园一处景物

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时间、地点

(2)准备工作

(3)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

三、分小组讨论

1、提出要求

(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3)学会倾听

(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3、进行讨论。

4、各小组进行汇报。

5、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导入新课

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

(1)校园的一处景物

(2)别处的景物

(3)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

1、典型***: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指导写法:

1、要有一定的顺序

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五、相互交流: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拟定草稿。教师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

七、学生完成后,选择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

二、我的发现。

1.分角色读对话。

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4.全班交流。

5.摘抄。

6.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诗句。

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3.教师点评释译。

4.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

四、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口头介绍,或者借助投影仪口头介绍。

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篇四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一课时。

讨论法。

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2、预习课文。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烧灼 偷袭 间歇 耸立 匍匐 颤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窝 揣在 屏障 肃穆 精疲力竭

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

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

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预习下一课。

地理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篇五

1、 学会策划有意义的秋游活动。

2、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能力,能清晰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 学会从多种方案中筛选,保留最佳方案。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设计最佳方案。

培养学生理性、周全地考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人公的意识。

秋游活动如何策划,才能既玩得开心,又节省开支。怎么样的方案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查找资料,合作探究。

学生事先设计一分秋游方案。

1课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欲望。

课件出示一组秋天景色的美图,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二、自主策划,明确交际的方向

同学们,秋天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就让我们出发秋游吧!

1、 你们想到哪里去,用什么方案寻找秋天?

2、 那你又想用什么方法留住你找到的秋天。

三、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分小组设计自己的秋游方案。

四、汇报各自的设计方案,评选最佳方案。

1、各人准备好自己的秋游方案。

2、在小组里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份在班上交流。

4、根据节省度,快乐指数评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