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人物事迹 学习全国劳动模范事迹个人心得感想(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22:41:07 作者:FS文字使者 党团范文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 学习全国劳动模范事迹个人心得感想(实用8篇)

一个成功的标语应该能够简洁地传达出核心信息,让人们记忆深刻。制定一个明确的标语目标,对于标语的创作过程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标语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一

_,男,壮族,44岁,现任_县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2018年3月派驻_镇_村委会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

自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同志认真落实党委、政府的“挂包帮,转走访”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协调服务工作,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完成挂钩点脱贫出列各项指标任务。

一、勇于担当,靠前服务,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2018年初,县政协所挂钩的_和_两个村委会共161户贫困户,各项脱贫指标进度相对滞后,特别是_村委会属深度贫困村,125户贫困户除38户于2017年脱贫外,仍有87户安居房未达标,其中还有42户尚未启动建房。在研究派驻帮扶工作队人员名单的机关党组会议上,他主动报名驻村开展工作。随后,他与其他三位驻村工作队员提前就位,合力攻坚,主动上门服务,先后协助办理小额信贷手续45户,协调发放镇政府1万元建房物资补助共57户,上门发放挂钩单位筹集的建房水泥物资补助共97户,累计发放水泥物资576吨。通过四个月的努力,_村委会于7月11日实现全镇首个档卡户实施危房改造动工“清零”目标。同时,在排查非四类重点对象安全住房时,他和镇、村干部采取边排查边动员的方式推进危房改造工作,采取亮化、加固、重建等方式相结合,于去年底完成了11户三类对象和52户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基本消除了全村内的c、d级危房存量。

二、主动作为,真情帮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他聚焦村脱贫出列10项指标任务,深入各村小组了解情况,及时排查出短板问题并向挂钩单位、乡镇主要领导汇报,争取相关项目投入建设,先后协调完成了白岩塘、六坪子、马达塘、干河等村组道路填压保通工程,完成了_换流站至_1.2km进村道路硬化,完成_村级活动室建设和候车亭迁建,协调补助_人饮工程、塘子二组活动场地建设等项目水泥物资70吨。今年以来,为确保挂钩村能与全县同步实现高质量脱贫,他积极向党组班子请示汇报,采取小项目提案补助、单位整合资金等方式,制定了_、_两个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案,侧重解决村内道路、入户道路硬化、垃圾收集焚烧、厨卫改造激励政策等方面,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

三、汇聚众智,攻心攻坚,努力解决各项工作难题。驻村以来,他善于整合县、乡、村三股干部队伍力量,激发其工作热情,汇聚各方智力投入各项帮扶动员工作。如在建房动员工作中,_村委会李定友户经镇党委政府、村委会、挂钩干部多次反复动员,仍然反复无常、举棋不定,严重影响了全镇危房改造进度。他多方了解到该户因夫妻矛盾、兄弟利益纠纷等问题后,找到该户一位家庭成员的同学,帮助组织召开家庭会议,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精准扶贫政策等相关厉害关系向全部家庭成员宣讲,并理顺了夫妻、婆媳及九个兄弟之间的利益关系,帮助拟定并组织签订了分家协议,排出了一切建房干扰,成功动员该户启动危房改造;同时,_村里地小组康贵芬户,原来纳入档卡户时,只有其本人,两个儿子均属于在押人员,去年初才刑满释放,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房屋为简易砖瓦结构,需要修缮加固,但挂钩人多次联系其本人和两个儿子,均未答应且恶言相攻。他了解到康贵芬在广东打工,两个儿子均在_居住的情况后,找到大儿子的干爹和村小组长,一起到_约见两兄弟,通过耐心动员说服,晓以厉害关系,最终两兄弟同意实施房屋加固改造。在动员流失生返校工作中,他结合苗族同胞早婚早育辍学严重等问题,向党委政府建议由学校、派出所、司法所组成联合工作组,采取必要的警示教育手段,暂时取消相关帮扶政策,由学校代管学生身份证、派出所不予办理流失生相关证件照等措施。并以_村委会为试点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去年迎接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前,12名流失生均全部返校读书。

四、加强沟通,搭建平台,汇聚力量投入帮扶工作。去年,他结合志愿者助力美丽乡村清洁行动、委员助推脱贫攻坚“九个一”等主题活动,积极为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委员搭建起帮扶平台。组织政协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到_村委会开展清理河道行动,带动周边几个村小组开展清洁家园扫除行动,召集各村小组干部与挂钩单位主要领导座谈交流,畅谈美丽乡村建设构想,促成各村小组制定卫生清扫制度。结合群众入冬衣物单薄问题,县政协常委会向全体政协委员倡议实施帮扶,先后收委员捐助的各种衣物合计1600余件。关心关注弱势群体,针对两个村委会8户重点残疾困难户,及时协调县残联帮助解决卫生间无障碍改造项目,每户补助6千元至1万元不等,筛查并送到康复训练机构开展小儿脑瘫康复1人。根据第三季度开展“三讲三评”活动经验,年底专门召开了“诚信、自强、感党恩”主题教育,邀请挂钩单位、镇党委主要领导到会指导并与全部档卡户代表开展恳谈,强化了脱贫政策、感恩教育等宣传,不断培育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二

从目前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四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州、县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三

郭庆刚,男,46岁,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双庙村农民,20__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_年,郭庆刚与戴某一起收购大姜的生意陷入市场困境,戴某卷走了100余万元货款,郭庆刚毅然选择了偿还本不应该由自己全部承担的巨额欠款。5年还债之路,郭庆刚依靠艰辛汗水还清了120万欠款,他用自己质朴的行动和不变的信念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诚信之歌!

自_年起,郭庆刚与戴某一起做大姜生意。生意过程中,以戴某为主。为此,郭庆刚给了戴某最大的信任,资金和销售账目都由戴某负责。在当地农民销售大姜,都采取先赊后付款的模式。_年,戴某与郭庆刚分别给302户姜农打下了欠条,其中,戴某打欠条72.55万元,郭庆刚打欠条48.2万元,俩人共欠120.75万元。而戴某要回的姜款却始终没给郭庆刚,年底,对方不见了踪影。

消息不胫而走,上门送姜的农民变成了要账的债主。面对困境,郭庆刚没有逃避,“戴某走了,我还在!他留下了债,我来还!戴某欺骗了我,我不能欺骗姜农!”。他一诺千金:“所有的欠款我一个人还!”

突然变成百万“负翁”的郭庆刚,想重新起步,谈何容易。最初,姜农还担心他还不起钱,不敢把姜赊给他。经过短暂的困难期,人们发现,郭庆刚是讲诚信的,他不仅没有跑,反而想方设法凑钱还债,有好心,够实诚。于是姜农再度把姜交到他手上,甚至主动提出卖姜的钱不用着急还。

为了尽快还清欠款,郭庆刚没日没夜地干。生意忙时,晚上打通宵装集装箱,白天走村串户收大姜,很难睡上一个囫囵觉,一天的饭都忘了吃。他的妻子、女儿都在洗姜厂里忙生意,赚钱还债。去年10月,郭庆刚的妻子被确诊为癌症骨转移后,一家人仍然偿还了15万多元的债务。

郭庆刚做一年生意能有二三十万元的利润,但他们一家人却过得极其清贫。想到妻子跟着自己吃苦受累,孩子连肉都吃不起,这位总是挂着憨厚笑容的汉子,深夜里,一个人经常是泪流满面。

几年来,他每天的饭菜总是煎饼、馒头和咸菜,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郭庆刚用的手机还是6年前花100多元买的“老头机”,他最值钱的东西便是用了8年的旧款2轮摩托车。但是,洗姜厂每年2.6万元的租赁费,20多个工人的工资,他没欠过一分钱。

他把“欠账”冲清了,却将“诚信”累积得越来越厚,替人还款的“诚信农民”郭庆刚,被许多人誉为“用一担担生姜挑起诚信的‘农民哥’”。都在说中国梦,他的梦想是让周围更多人讲诚信,从诚信中获得财富。

好人有好报,他的感人事迹经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新闻媒体跟踪报道,生意也越做《·》越好。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四

王一硕,男,27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20__年,王一硕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应对每年6000元的学费,父母愁眉不展。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为了不使两个妹妹失学,他决定放下上学,去西安打工。学校了解到状况后,迅速为他争取了国家助学贷款,他带着万分的感激迈入大学校门,并顺利完成了学业。当学校号召动员大学毕业生用心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

他当即就下定了决心:“是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忙圆了我的大学梦,在国家西部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自己不能无动于衷”。在即将奔赴西部之际,王一硕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给他贷款的银行行长的办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学业的银行表示感谢,并告诉行长,“母校不仅仅教给我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教会了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为一名西部志愿者,请你们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我保证尽早还清贷款”。

在西部期间,他充分发挥所学专长,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用心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自费为种植农户印发资料,帮忙三家制药企业透过了gsp认证,高票当选陕西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服务期满后,为了早日还清贷款,他决定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凭借自身的知识和在西部做认证时积累的经验,王一硕顺利地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他的诚实守信和工作潜力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许多企业邀请他帮忙做认证工作。

随着收入不断增加,王一硕归还国家贷款的潜力也日渐增强。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以诚信为本,以守信为荣。20__年底,虽然离还贷期限还有10个多月,但他决定提前还贷。学校为他举行了还贷仪式,当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26770元钱交还到发贷银行负责人手里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20__年,王一硕被团中央评为第_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获得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当选教育部20__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五

竺士杰,男,汉族,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

竺士杰能在49米高空中“穿针引线”,创下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在全国港口推广;他言传身教,成立创新工作室,带领着一大批职工奋勇向前;他在集装箱装卸一线创造了骄人业绩。

他是装卸集装箱的“大工匠”。1998年入职以来,竺士杰始终扎根在港口生产一线,立足岗位,精研技艺,不断探索桥吊集装箱操作方法,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创造了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可提高桥吊一次着箱命中率7%以上,一年增加100万标箱吞吐量。2013年,竺士杰带领团队实现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全天候无候潮作业,为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位列全球第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是抢险救援的“急先锋”。竺士杰凭借精湛桥吊技术,多次参与重大海上事故抢险救援任务。2005年3月8日,在黄海海域航行的“克里斯蒂娜”轮船发生集装箱轮严重碰撞事故。整整4天4夜、96个小时,竺士杰坚守在桥吊机上抢险装卸,1735只集装箱全部被安全地卸到堆场。2021年2月10日,“地中海白羊座”集装箱货轮遭遇剧烈风浪影响,集装箱堆垛坍塌,大量箱体倾斜。竺士杰现场指挥,经过20多小时的紧张抢险,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他为经济复苏贡献力量。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量迅速下滑。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复工复产,竺士杰鼓励带动同事继续抓好创新研发,提升工作效率。当年5月1日,公司单班作业量持续维持在2万标准箱以上,首次实现了45路同时作业,并逐步实现常态化。2020年公司完成1050万标箱的年度生产任务,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5.2%,实现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唯一正增长。

他牢记嘱托当好“金牌导师”。竺士杰积极发挥劳模的典型引领作用,筹建了“竺士杰创新工作室实训基地”,打造“金牌导师”团队,为一线工人搭建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先后培训职工1500余人次,培养技能人才17名,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30多个自主创新研发项目。

竺士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六

郭庆刚,男,46岁,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双庙村农民,20__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_年,郭庆刚与戴某一起收购大姜的生意陷入市场困境,戴某卷走了100余万元货款,郭庆刚毅然选择了偿还本不应该由自己全部承担的巨额欠款。5年还债之路,郭庆刚依靠艰辛汗水还清了120万欠款,他用自己质朴的行动和不变的信念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诚信之歌!

自_年起,郭庆刚与戴某一起做大姜生意。生意过程中,以戴某为主。为此,郭庆刚给了戴某最大的信任,资金和销售账目都由戴某负责。在当地农民销售大姜,都采取先赊后付款的模式。_年,戴某与郭庆刚分别给302户姜农打下了欠条,其中,戴某打欠条72.55万元,郭庆刚打欠条48.2万元,俩人共欠120.75万元。而戴某要回的姜款却始终没给郭庆刚,年底,对方不见了踪影。

消息不胫而走,上门送姜的农民变成了要账的债主。面对困境,郭庆刚没有逃避,“戴某走了,我还在!他留下了债,我来还!戴某欺骗了我,我不能欺骗姜农!”。他一诺千金:“所有的欠款我一个人还!”

突然变成百万“负翁”的郭庆刚,想重新起步,谈何容易。最初,姜农还担心他还不起钱,不敢把姜赊给他。经过短暂的困难期,人们发现,郭庆刚是讲诚信的,他不仅没有跑,反而想方设法凑钱还债,有好心,够实诚。于是姜农再度把姜交到他手上,甚至主动提出卖姜的钱不用着急还。

为了尽快还清欠款,郭庆刚没日没夜地干。生意忙时,晚上打通宵装集装箱,白天走村串户收大姜,很难睡上一个囫囵觉,一天的饭都忘了吃。他的妻子、女儿都在洗姜厂里忙生意,赚钱还债。去年10月,郭庆刚的妻子被确诊为癌症骨转移后,一家人仍然偿还了15万多元的债务。

郭庆刚做一年生意能有二三十万元的利润,但他们一家人却过得极其清贫。想到妻子跟着自己吃苦受累,孩子连肉都吃不起,这位总是挂着憨厚笑容的汉子,深夜里,一个人经常是泪流满面。

几年来,他每天的饭菜总是煎饼、馒头和咸菜,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郭庆刚用的手机还是6年前花100多元买的“老头机”,他最值钱的东西便是用了8年的旧款2轮摩托车。但是,洗姜厂每年2.6万元的租赁费,20多个工人的工资,他没欠过一分钱。

他把“欠账”冲清了,却将“诚信”累积得越来越厚,替人还款的“诚信农民”郭庆刚,被许多人誉为“用一担担生姜挑起诚信的‘农民哥’”。都在说中国梦,他的梦想是让周围更多人讲诚信,从诚信中获得财富。

好人有好报,他的感人事迹经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新闻媒体跟踪报道,生意也越做越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2022年全国道德模范个人事迹》,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七

劳模精神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充满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质内涵。我经常跟员工讲,要把自己的劳动岗位作为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用满腔的热情去书写劳动的辉煌、享受劳动的乐趣,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04年我退休了,当时我想,人退休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能退休,都说夕阳无限好,我就想在人生晚年为自己描绘出个红霞满天的灿烂画卷。便来到x街物业应聘。老板说:“工资上你有什么要求?给多少你能满意呢?”我笑着说道:“不要和我谈工资,不是我高尚不需要钱,而是让你来看我的价值是多少。先干一段时间,如果你觉得我就值100,你就付给我100元薪水;如果你觉得我一分钱都不值,那就不用给钱。这样对你我都公平。”老板听了一边拍手一边说:“好,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傲骨。”就这样,我来到x街物业。我虽然在环卫岗位工作多年,但要掌管好一个私营企业的物业,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托底。但我也非常清楚,这么多年我都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作为一名党员,我的工作里永远追求的是一流的标准。因为物业工作和我以往从事的环卫工作区别很大,所以在各项工作中我都保持归零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劳模,从头开始,任劳任怨,不懂就学。在工作上,我时刻提醒自己是党员就要为群众做表率,跟员工一道起早贪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在x街附近的“豆捞”酒店后面,因为酒店停业,无人管理,生活垃圾、野便到处都是,特别是夏天,气味更是让人望而怯步,是出了名的环境卫生的“难点”,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带领6名保安员去了那里,当天的气温很高,还没有到地方,难闻的异味就顶的我们头晕,大家都面露难色,停下了脚步看着我,我二话没说就戴着口罩拿着铁锹往前走去,大家看见我带头清理,马上也紧跟着我顶着烈日一点一滴的干起来,用了三个小时时间,共清理生活垃圾12推车,彻底整治好了这一环境“死角”。事后,大家都说:“朱经理,当时要不是看到你冲在前面,我们真不上去了,从你的身上,我们才真正看到了党员的样子”。

我觉得,劳动价值有大小,劳动分工无贵贱。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属于哪个阶层,都应自尊自爱、自敬自重,践行职业操守,维护自己的劳动尊严,体现自身劳动价值。

习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世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我认为,弘扬时代新风与弘扬劳模精神是统一的。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渴望成才、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劳动模范都是这些时代新风的承载者和实践者;时代新风是对以劳模群体为代表的时代先锋的风尚概括,是凝结劳模精神的价值导向。在今天,弘扬劳模精神本身就是在弘扬这种时代新风。如果我们x市民都崇尚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那么,我们这座城市就一定能当好x振兴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全国模范人物事迹篇八

汪品先,男,汉族,1936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在“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中,带领全国海洋学界赢得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他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年逾八旬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

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学成归国后,汪品先投身于祖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事业,历经数载风雨矢志不渝。他惜时如金,虽已85岁高龄,依然以办公室为家,即使是春节,也会工作到深夜。他带领团队朝着一个个科学目标进发,在国际海洋科学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2018年,82岁高龄的他奔赴南海科考一线,9天3次下潜至1400米深海底,获得多项重要发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汪品先等科学家呼吁下,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国南海成功实施,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汪品先任指导专家组组长。通过对南海深部进行系统观测,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在南海深部重大科学问题上,提出了挑战地球科学传统认识的新观点。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赢得了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汪品先正积极推动南海成为国际科学合作的天然实验室,有力推动我国第一个基于海底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瞄准国际学术最前沿,推动我国“三深”(深潜、深钻、深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潜心科研之外,汪品先在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他开设的公开选修课受到师生热烈欢迎。他还出版了《地球系统与演变》《十万个为什么(海洋)》《深海浅说》等好书,深受读者欢迎。

汪品先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