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实用7篇)

时间:2023-10-13 03:22:31 作者:笔尘 工作计划 2023年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实用7篇)

感恩是一种感悟生活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明白幸福的真谛。怎样让感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接下来是一些让人感动的感恩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三个动物的品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生字词

2、指名口述课文的第一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理解课文内容

听课文录音(第二部分,完成练习)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语句“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等

板书:憨厚节俭聪明能干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象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2)同座位互读

(3)分角色朗读(读中指导读小猪说的话)

(4)同座位分角色练读

3、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1)看板书,自己练习

(2)指名口述

(3)分角色口述

三、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

2、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3、小结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作业。

1、听写词语(麦子礼物保存防止食品神秘收获拜访)

2、组词

良()防()秘()般()

食()访()密()搬()

3、讲故事。

个人评分:————————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二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新册分校 张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做得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标: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三个动物对一袋麦子的处理方法,体会他们的美好品格 教法:阅读法 感悟探究 学法: 阅读感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设疑导入新课

1、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三袋麦子》,要求同学们书写了本课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进行听写,看谁写的又快有好。请同学们拿出红笔,参考课本,进行快速的批改。

二、精讲课文(2—4)自然段

2、我们先到小猪的家看一看,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从哪个词看出来?

(1)指名学生用开心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是啊,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便把它们想象成了白面馒头和烙饼,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3)联系上下文来解释下,迫不及待吧。

(4)你解释得真棒,你能再用“迫不及待”给我们造个句子吗?

(5)小猪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板书:吃光)

(6)指导朗读:这样贪吃的小猪却有着高强的厨艺,看,它做出了面条,烙饼、馒头,包子,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这次不仅要有滋有味的读,还要加上动作和表情来读。

3、过渡:现在我们来小牛家看看吧,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出示课件(指名读第三段)

(1)、小牛收礼物怎么想的?也是怎样处理的?(板书:保存起来)

(2)、是怎样保存的?第二句(为了„„太阳)

(3)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板书:勤劳、节俭)(4)请男同学给我们读读这一段。

4、哎呀,我们还没有去拜访小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拜访下它吧,看看小猴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总结: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了三袋麦子,在它们眼里,这三袋麦子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做法也不一样。出示ppt.(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做成了各种食品。小牛看到„„你来补充—饱满的麦粒,想要慢慢吃,小牛看到„„你来补充——上等的麦粒,全种下了地)

三、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读课文的6、7、8、9自然段。

1.在这四个自然段中,你看到的小猪、小牛和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土地爷爷的态度怎么样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来读6、7、8、9自然段,然后给大屏幕填填空。

面对()的小猪,土地爷爷()面对()的小牛,土地爷爷()面对()的小猴,土地爷爷()2.看到土地爷爷来拜访自己,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说的?指名学生来读。

3.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 4.分角色读5、6、7、8、9自然段。

5.如果这个时候土地爷爷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四、拓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才能,在处事上,我们要学会物尽其能,人尽其才。现在天宫要招聘三个职位,你来帮他们选一选吧。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

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3.你是天宫长远发展部门领导,想选个规划师,你选()

五、板书: 9三袋麦子

小猪

憨厚可爱

小牛

勤劳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2015年11月10日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2、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3、自读

4、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5、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三个小动物不同的性格。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初步学习了29课《三袋麦子》,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听写几个词语。

饱满 收获 保存 防止 馒头

迫不及待

{白板出示词语}师:写好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互检查一下,全对的奖画个笑脸作为奖励。(同桌互检查)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很好,老师相信这节课你们的表现会更棒!

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指名读学习目标)师: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地方向,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学习任务。

三·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1至4自然段,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用“——”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讨论:你喜欢哪个小动物的做法?为什么?(指名读)

四·自学指导二

朗读课文5— 9自然段:、想一想一年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每个角色不同的语气。(5分钟后,比一比谁是朗读小能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理解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我给学生做了一个招贤榜。

五·招贤榜

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小牛)

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小猪)

3、你是天宫长远发展部门领导,想选个规划师,你选:(小猴)

六·拓展延伸:

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学生动手写一写,在班内读给同学听)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土地爷爷又给小猪、小牛、小猴送来三袋麦子、、、、、、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五

执教人

赵宗红

教材依据:

本课是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情趣昂然的童话故事。主要讲在新年前夕,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三只小动物处理方法不同,引发人们的思考。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讲述这个故事,体会三只动物不同的品格。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续编结尾。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小猪、小牛、小猴对一口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式,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法设计:

指导朗读、引导思考 学法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读体悟 教学准备:

小猪、小牛、小猴头饰若干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复习词语(1)出示词语

(2)指名认读、集体读。(3)用上面的词造句。

二、学习新课,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地爷爷在快过年的时候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各自得到的到底是怎样的麦子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相机出示“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子”、“上等的麦子”

过渡:“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这三袋麦子的,请同学们读2——4自然段。

3、出示学习任务。

4、学生自读课文。

5、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第2自然段。(1)理解“迫不及待”

(2)小猪把麦子怎么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小猪 吃

(3)会做成什么样的食品?

(4)再读这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心情的词?(开心)指名读。强调“喊”这个词。

6、了解小牛的处理方式。

(2)他是怎么想的?教师相机板书: 小牛 存

(3)为了保存这袋麦子,他是怎么做的呢?

7、了解小猴的处理方式 过渡:那小猴呢?

(1)指名读第4自然段,想想:小猴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师相机板书:小猴 种

(2)指导朗读。

三、学习6——9自然段,体会性格特点。过渡:

1、出示学习任务:四人一小组讨论。

2、学生合作交流讨论。

3、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填空表格。

4、土地爷爷为什么忍不住哈哈大笑?(1)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朗读(2)体会小猪憨厚可爱的特点。

(3)指名表演小猪的憨厚可爱。

(4)学习“舔一舔”这样的词语,并会用这样的词语造句。

(5)给小猪颁发“憨厚可爱奖”

5、体会小牛的性格特点。

告别了小猪家,土地爷爷又来到了小牛家。

(1)出示第7自然段,指名读。(2)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牛、怎么看出来的?(3)女生读这一段。

(4)给小牛颁发“勤俭节约奖”

6、体会小猴的聪明能干。

我们再看看小猴吧!自由读8--9自然段,画出表示土地爷爷动作的词。

(1)指名说表示动作的词。(2)师生配合表演读。

(3)从土地爷爷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明白了什么?(4)给小猴颁发“聪明能干奖”

7、三个小动物,你最赞成哪个小动物的做法?你想对他说什么?

(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不拘于学生的答案。)

8、如果土地爷爷也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1)同学互相讨论。(2)汇报,教师相机评价。

9、分角色朗读课文(5——9)自然段。

注意任务的动作。

四、拓展延伸,升华课文主题。

1、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与小灰兔》

2、交流观看之后的感受。看了这个童话故事,同学们有什么说的吗?

3、师小结:这只小白兔和我们课文中的三只小动物各有可爱之处,可取之处。特别是小白兔和小猴的做法最富有创意和远见。要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猴收获了满满一囤的麦子,他准备开个丰收会,他会请谁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故事。附板书设计:

小猪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勤俭节约

小猴 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六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课文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

对于三年级孩子,他们刚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怎样把握好这个年段教学特点,帮助孩子们顺利过度,是我抽到这篇课文备课时不断思考着的一个问题。于是我的教学定位有两个依托:一是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是文本的语言特点。整个课堂教学我努力突出一个“趣”字——童话语言浓浓之趣,教学情境创设之趣,学生参与学习乐此不疲之趣。

回顾刚才的课堂,我很欣慰很激动,孩子们在和我相处的40分钟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是高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所希望带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这篇童话故事应该留给学生的享受。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再从“趣”这点出发来检验我今天课堂,还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首先是读。故事内容虽然简单,但文中长句子多,拗口的地方也多,要读好却不是那么简单。课文九个自然段,三个小动物的故事,分前后两年,交错讲述,怎么办呢?我想,读,惟有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懂课文语言,读活人物形象,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理,才能为进入第二课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创造性地表演故事搭好桥,铺好路。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落实一个“实”字。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读,互帮互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突出一个“趣”字。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朗朗的读书声体现了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和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

(1)、读词语,情趣盎然

(2)读课文。中年级教学应该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七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写了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和小动物鲜明的个性要引导学生仔细感悟体味。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袋麦子》教案【优秀2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课文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

对于三年级孩子,他们刚刚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怎样把握好这个年段教学特点,帮助孩子们顺利过度,是我抽到这篇课文备课时不断思考着的一个问题。于是我的教学定位有两个依托:一是学生的认知特点;二是文本的语言特点。整个课堂教学我努力突出一个“趣”字——童话语言浓浓之趣,教学情境创设之趣,学生参与学习乐此不疲之趣。

回顾刚才的课堂,我很欣慰很激动,孩子们在和我相处的40分钟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始终是快乐的,学习状态是高涨的积极的,这正是我所希望带给孩子的享受,也是这篇童话故事应该留给学生的享受。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再从“趣”这点出发来检验我今天课堂,还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首先是读。故事内容虽然简单,但文中长句子多,拗口的地方也多,要读好却不是那么简单。课文九个自然段,三个小动物的故事,分前后两年,交错讲述,怎么办呢?我想,读,惟有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懂课文语言,读活人物形象,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理,才能为进入第二课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创造性地表演故事搭好桥,铺好路。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落实一个“实”字。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读,互帮互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突出一个“趣”字。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朗朗的读书声体现了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和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

(1)、读词语,情趣盎然

(2)读课文。中年级教学应该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

本堂课可谓朴实无华。但是扎实到位,尤其是字词教学颇费苦心。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三个小动物的理解。在教学小猪时,我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演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表演的兴趣很浓厚,他们把小猪的憨厚可爱的一面表演了出来,并喜欢上了小猪;在教学小牛时,我主要通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采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小牛的勤俭;在教学小猴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片明白小猴的做法是聪明的,土地公公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了。最后以“你会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结束课文,在谈到如何处理麦子时,有的同学说要把麦子作成各式各样的饼子,有的说要把麦子保存起来,还有的要把麦子全种下地,来年吃一点,种一点,并将多余的麦子送给其他没有的粮食的人。

多么可爱,多么善良的学生啊!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做法都是可取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学生能提出自己的不同做法时,教学任务也就成功完成了。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