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阳光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22:38:02 作者:纸韵 文秘知识 最新阳光读后感(精选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阳光读后感篇一

新春伊始,本人参加了市、区两级深化作风建设大会及区纪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聆听了有关领导讲话,观看了《阳光问廉》警示教育片,仔细阅读了区纪委监察局编印的相关廉政教育读本,深受教育和启发。个人认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须从三方面着力:

首先,要从心开始。《礼记大学》有言,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国中医经典也明确提到,心为君主,主神明。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其大意是,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君主如果不能明智顺达,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如果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俗话也说得好,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照样烦恼。关键还是要心态平正,身心健康。近几年查处的官员无不是因为心态失衡、欲望失度而最终身陷囹圄,就象警示教育片中的周某在法庭上深深地忏悔那样,没有倒在当年自卫还击战场上的枪林弹雨里,却经不住诱惑倒在了糖衣炮弹下,走错一步就走错了一路,痛悔莫及。

其次,要修身为本。本固则邦宁,要固本强基,扶正祛邪。还是《礼记大学》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也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意思是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养德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著名文学家雨果也说过,良好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而在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个人作风与道德品质则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带头修好身,养好德,努力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模范。

其三,要坚守底线。史载,大明天子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快活,有言富甲天下者快活。纵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听后面露不悦之色。沉默片刻,一个叫万刚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夸其见解甚独。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遇事总想找个熟门熟路,身处其中的我们要想完全做到不求人或不被人求确实很难,特别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又或多或少总有点权力,有时候难免会使用手中权力帮助别人办点事情。

面对这种社会环境,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在政策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事,最起码心中不要期望人家对我们有任何回报,以办了事不图回报不拿好处为底线,否则就像周某那样,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利用手中职权为他人厂房拆迁谋取利益大肆收受好处,最终“拆了别人的厂房,修好了自己的牢房”。

因此,我们千万要牢记习总书记讲的“心中要有敬畏感,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只要我们严格坚守党纪国法的底线,自然就不会整天提心吊胆,更不用担心牢狱之灾,自然也就活得自在快活。

阳光读后感篇二

10月12日,资阳市城区各主干道摆出了醒目的指引牌:阳光问廉面对面·全媒体直播。当晚7:30,雁江区城东新区苌弘演艺中心,可容纳1000人的直播大厅座无虚席,气氛严肃。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资阳市国土局的相关负责人,被请到主席台,坐在聚光灯下,接受没有彩排的质询。

出席这场会议的,还有省纪委领导、资阳市主要领导及各级干部,以及群众代表和媒体记者。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这次问政直播中,记者们不只坐在观众席上听和写,还被邀请作为评论员,对他们暗访的对象,进行面对面质询评论。当天媒体观察团的成员有三名,华西都市报记者是其中之一。

当天的会议,当地多个区县、部门的负责人都未经彩排就被请上了台。活动中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个区县木材厂,当地监测合格,市环保部门却监测超标40多倍。面对质询,当地区县环保部门负责人当场红了脸,回答问题后赶忙低头坐下。而当第二现场的群众问区县国土部门的一名负责人:为什么两次缴费,6年办不下来国土证,那名往常讲话流利的负责人竟当场结巴了。

阳光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认真地观看了了《阳光问廉》,汇编中列举的很多党员干部就在身边,有的还很熟悉,这就使自己对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感悟,廉政教育永不过时,廉政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如何永葆廉政之身是摆在我面前一个严肃而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然而《汇编》中活生生的例子,都是因为一个“贪”字到头来都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学会算好四本账。一本“政治帐”,把握不住自己,将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二本“经济帐”,我们收入稳定,待遇不算高但可以衣食无忧,如因贪污受贿等问题被查处,到后来会落得两手空空。三本 “家庭帐”。我们出了问题,将会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四本“自由帐”。自由是人最珍贵的财富,失去自由的人将是可悲的。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工作上、干事业上,多考虑奉献,少考虑索取。出以公心,必然轻享乐而重奉献;出以私欲,必然重享乐而轻奉献。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高墙”内的人用他们沉重的人生代价,再一次给我们警示:无论为官为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牢记自律,学会自律,自觉自律,长期自律,一刻也不能原谅自己,一时也不能放纵自己。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国法党纪无数禁令,我体会最起码要做到“三莫”:嘴莫馋,手莫伸,心莫花。这三件最起码的事,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没有定力和毅力,是做不到的。廉政,要从最起码、最简单、最平常的事做起。

第三,在工作上要尽心。尽心必须静心,静心关键要戒浮躁去私心。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一名党员干部,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气,就会沉不下心,稳不住神,心猿意马,魂不守舍。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理论修养。不学习,思想无法进步,理想信念就容易动摇,党性意识就会淡化,思想观念就会僵化;不学习组织纪律、奉献精神会退化;不学习也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学习更不可能改进工作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因此,只有潜心学习,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使自己时刻处于清醒状态,发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见五光十色而不眼花缭乱,遇名利竞逐而不心神不宁。私心,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我们要保持人格力量,自重、自省、自励,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优良道德风尚。贪一己而误终身,图一蝇头小利而身败名裂的深刻教训,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诱惑,必然管不住自己,必然滋生腐败。我们必须警钟常呜,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戒浮躁去私心方可静心,心中无杂念才能工作尽心,尽心必须勤政。廉政是人民公仆的基本要求,勤政是人民公仆的具体体现。对待事业和自己的工作,就是要恪尽职守、扎实肯干、勇于进取、拼搏向上、忘我工作,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事业感。

阳光读后感篇四

警示之一:失理想信念,必迷失方向,廉洁自律防患未然。

腐败之人在工作岗位(刚上任领导)时,积极肯干,忘我工作,曾取得可喜的成绩。而面对一次次的表彰和荣誉时,开始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能耐很大,计较自己的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与所付出的不平衡,计较政治荣誉与经济利益的不平衡,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行动上就发生了偏差,导致自己放松了对廉政克己的要求。所以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保持清廉必须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特别是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警示之二:掉艰苦奋斗的精神,必成为金钱的俘虏,廉洁自律是责任要求。

腐败落马的干部中多数在参加工作后,尚能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奋工作。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经不住金钱、名利和灯红酒绿的`诱惑,成了金钱的俘虏和奴隶。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享乐主义思想抬头之时,就是丢掉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之日,也就是走向堕落的开始。干部要廉洁自律。廉洁自律不仅是一种思想境界,而且是一种责任要求,是干部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来切实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廉洁自律既是一种领导素质,也是一种领导能力,只有廉洁自律才能获得反腐败的发言权、主动权和领导权。领导干部不仅要守住小节,而且要管住小节,既不能迁就自己,更不能放纵他人。对于干部的一些小节问题,应当做到敢抓敢管、早抓早管、严抓严管,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防止积小成大、因小失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止之于未发。

警示之三:滥用权力,必然走向犯罪,廉洁自律应吸取教训。

权力是把双刃剑。一名干部如果只是抱着升官发财的念头去为官,去用权,那么其“做官”之后就是“坐牢”。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懂得职务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奉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要始终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反面教材告诉我们,如果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和小集体牟取私利的手段,那必然导致私欲膨胀,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阳光读后感篇五

由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记录频道(cctv—9)播出。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更具现实意义。影片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

《鉴史问廉》的第六集——律令之矩所讲述的.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

自晋朝第一位贪官的出现到以身试法被除;唐代出台的唐律疏议“六赃”、内乡县衙的三院禁约、明朝朱元璋重典治国、治贪《大皓》、《大明律》,促使官员都律己爱民,明清科举舞弊典型案例,表名了治腐的延伸与威严。有了历史的教训,各朝代的历法纷纷出台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

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