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幸福老师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7 07:35:51 作者:QJ墨客 祝福语 最新幸福老师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幸福老师读后感篇一

班主任的工作忙忙碌碌,感觉一直没有工夫静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那本书也一直可怜地被我压在了书桌的最底层。说实话,我不是个爱读书的人,总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人格不能夸自己高尚,但也说得过去,所以读书的概念在我的头脑里很淡薄,偶尔上网看点知识还可以。今天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拿起了这本与职业相关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翻开书,看了陶继新老师的自序已经很惭愧:一个人的知识还怕多吗?以前自己的知识都是用来谈论事物的,而用知识积累起来的智慧哪里去了?事物更深层的本质似乎跟我捉了三十多年的迷藏,一切都在我的主观臆断中变成了想当然、肯定是……,人要学习的很多,不学习,会让你越来越武断,越来越偏离原来的方向。我,真的该好好读读书了。

书中介绍的一些比较出色的教师无不是汲取了经典文化的养分,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在所在的岗位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我在佩服的同时,也在想我应该怎样做呢?我为自己订了一个计划: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进步,在进步中获得自信,同时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了的认识,是的,它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神圣的文化传播者,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使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

对于这本书我并未真正的读透,但最大的收获就是:

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

幸福老师读后感篇二

烈日炎炎的假期,我在家中细细品读王三阳的《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宛如一丝丝凉风吹拂心田,为我焦躁的心找到一片绿荫。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幸福的度过一生,幸福是什么?又有多少人能领悟此中真谛!记得学生作业时写“幸福”的反义词,不少写成“穷苦、贫穷”,当即提醒学生:“贫穷”的反义词是“富裕”,“贫穷”并不是“幸福”的反义词。难道不是吗?虽然家境贫寒,但和睦温馨、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多的是;家财万贯,却迷失自己、感受不到幸福的也不少。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老师的负担是沉重的,老师的生活是清贫的,老师就该不幸福吗?可能我们都曾经迷失于这个温馨的词汇,以为过她的可遇不可求。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的微笑常常挂在脸上。王三阳老师认为:微笑,在教育教学中是须臾不可缺少的。教育应该是在微笑中进行的一项事业,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自己最美丽的微笑奉献给学生们,我把它称作亮出你最好的“名片”。为师者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著名作家铁凝在回忆冰心先生的文章中说,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宁静、深邃的笑容”;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师沈从文对学生“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这一份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对学生真诚的喜欢、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也出自他们很高的学识与修养。正是有了这份真诚的笑容,学生们先“亲其师”而后自然会“信其道”。幸福的老师绝不会吝啬自己的微笑。

“老师,如果你已经把教育事业当作你终身无悔的选择,如果你已经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你的笃定目标,那么,要想出类拔萃,最好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经常地向你的学生传递你的爱心。”平时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有一种与人为善的情怀。在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爱学生。有了爱,就有了宽容,有了同情,有了鼓励,用“心”去爱,学生的心智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就能走上阳光大道。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是心与心的交流。一次课堂上,我正给同学们上课,忽然左眼被强光刺到,极不舒服。我一边揉着左眼,一边找寻强光的来源,发现一片阳光从窗户穿进教室,正好落在一调皮鬼的面前,钢尺还在他手上晃动。同学们的目光先随我的视线一起落在他的身上,然后又折回到了我的身上,静静等我如何处置如此大胆、如此冒失的调皮鬼。我立在原地,依旧保持原先的笑意,对他说:“是不是老师今天将你忽视了,所以你让阳光使者来提醒老师的眼睛,让老师的眼睛多注意一下你在课堂中的表现?”这样一说,这个调皮鬼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直到下课,我多次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他都是竖着耳朵认真地倾听着、思考着,没有再让尺子在阳光下挥舞一次。

教师的爱,物化、外显在日常为人处世、教学言行中,其实就是师德的具体表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学生的道德楷模。

为别人喝彩,也是一种幸福!

在人生的路途中,每个人通过努力都会取得或多或少的成功,会从心里为自己喝彩,也会得到别人为自己喝彩,可是当你欣然接受别人给予你的掌声、认同和鲜花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自己也应该为别人喝彩?当别人成功时,你是否也有过真心实意的为他喝彩?这是一种美德。为别人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只有胸襟开阔、气度恢宏的人,才能容纳百川,更好地成就事业。为别人喝彩,不是阿谀拍马,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是一种善良人性的自然流露,它传播着生活中的融洽与美好,也展示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和谐。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演员,同时还是看客。作为看客,对于别人的演出,如果总是无动于衷,或者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那么,我们还有快乐可言吗?事实上,懂得为别人喝彩的人,一定会过的更快乐,更幸福,更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我想:人生苦短,虽说不知足是向上的动力,但知足常乐,也提示了一种为人的心态,让我们时刻保持微笑,用爱心呵护每一颗小苗,用真诚为别人喝彩,做一个真正幸福的老师!

幸福老师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拜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荆老师对教育教学的那份执着和对学生的那份爱。他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

一转眼,我的教师生涯已有20载。有时我很怀疑:这是真的吗?想想那个青涩的我踏上讲台好像就在昨天。20xx年不长,它只是人生的一个段落;20xx年也不短,比我任教班级学生的年龄都大。仔细数来,20xx年的教学历程中,大约有20xx年我一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更是深深的感受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这些年来,我清楚地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更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每天的学习要班主任关心,班级的纪律要班主任费心,就连班里的卫生也要班主任操心,每天下来,我经常是筋疲力尽,身心疲惫。还有,现在教师不但要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备课,上课等等,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真的感到心力交瘁,做教师的幸福感骤减。

当我读完《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之后,思考了很多。我想,我们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的路上,在行走途中,错误地把行走当做目的,而忽略了观赏沿途的风景,造成人生的遗憾。荆志强老师书中的一句话"如果你把学生当作魔鬼,那么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学生当作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老师自己感觉到幸福,才能让学生幸福。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而当我们把教书育人变成一种事业而非职业的时候,即使疲惫写在脸上,我们也会感觉到幸福如午后的阳光懒散而宁静。只要带着爱心走进课堂,那么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是可爱的;只要带着快乐走进课堂,那么再枯燥的课堂也会变得快乐。

细细想来我们做教师还是非常幸福和快乐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惊喜,幸福无处不在:当迎面听到无数声"老师好"时,当教师节来临时收到学生无数的祝福时,当我的课堂上所有学生都在认真研究问题时,当我们批评过的学生不记恨还主动给我们打招呼时……,难道不让我们觉得幸福吗?只要能带着一颗爱心去观察,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其实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自己要能守住心灵的宁静,有乐于奉献之精神;对学生有着大爱和宽容之心;要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有爱,我们才深深的感动;因为有爱,我们才不懈的追求;因为有爱,我们才无比的幸福。任何一项创造都是需要代价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润,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幸福老师读后感篇四

有幸拜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翻看了几页,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浮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对比,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教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荣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

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服很多的。”因为批改作业这肩膀不舒服,“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现在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这样的事例真的是举不胜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

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深感惭愧!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想法、感受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经常鼓励老师读好书,然后写读后感,后来我逐步意识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会对所读书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会一本书读过后很快就淡忘,对于书中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就应该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好,那样的知识才会深入心灵之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师。

幸福老师读后感篇五

做教师的好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着,那就是同事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做老师,你快乐吗?你幸福吗?”

当我把《幸福地做老师》读完了,也想了很多,希望从书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知为什么,思考了很久,总觉得好像还没有读!当再次把这本书放在枕边,伴着那一个个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入睡时,梦中的我插上了翅膀在蓝天中翱翔;当伴着梦中的惬意醒来时,随手捧过《做幸福的老师》,再次重温“微笑教学_亮出最佳的名片”,微笑便荡在脸庞、溢在心间,就这样,为一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拉开了心驰神往的序幕。

终于,现在,我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幸福地做教师,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的感觉。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个人生命的需要。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不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我们不要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不要“催命”的分数,不要使人窒息的无休无止的考试。。。。。。否则,于学生于教师,哪里还有幸福的立足之地?如果学生们的心灵和情感已“沙化”得刮起“沙尘暴”,大家都把幸福预期在将来,把希望寄托在高考,于是机械地记忆,反复地操练,挫伤了灵性,挫伤了创造力,不仅使得校园成为“失乐园”,而且也使教师和学生们成为被幸福遗忘的人。

对学生和教师而言,我们不能牺牲今天的幸福去换取明天的幸福,幸福与生命是水乳交融的,没有了幸福生命也就失去了依托。

学习本身应是快乐的,知识的获得,想象的拓展,思维的升华,其中蕴涵着无穷的乐趣。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材”,其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让学生成长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教师的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它会感染到学生年幼的心灵。

“书写改变人生,草根促动教改”。我在想,读了《做幸福的老师》,我应该将其有价值的思想和探索付诸行动,从而更大程度推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动,达到提高自己,推动自己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抛却世俗的烦扰,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精彩和美好,让我们一起_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