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管理工作总结(通用9篇)

时间:2023-09-10 13:36:02 作者:薇儿 工作总结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通用9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一

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传统的广播节目已不再适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改革节目编排、设置,创新制作时尚、另类的电台节目,提高收听率,让节目拥有更多忠实听众,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县百强县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对象”理念和意识

2、领先理念和意识

3、变动理念和意识

4、品牌理念和意识

节目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是内容创新,节目内容要创新,要遵循前瞻性原则、关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在节目延展上创新

3、抓住最大电台市场——汽车听众,汽车是电台这个媒体与听众沟通交流的最好载体。

在节目编排形式上创新

2、新开辟《读报》、《我是女主播》、《吃喝玩乐大搜索》、《每日一招学英语》、《看电影》、《车行路上》等节目板块,,娱乐类节目《麻辣乡音》、《娱乐大巴》、《开心茶馆》继续精化,使节目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赢得更多听众,给广大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3、把广播服务渗透到节目中,让听众得到最新的信息、较多的知识、有益的休闲。

1、加强主持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召开研讨会,每位主持人根据自己的主持风格定位一档节目,分管局长负责督促落实,节目成型后由局领导班子审听,确保节目质量。

加大电台自创节目的创优力度,打造老百姓心目中的电台主持人形象,以提高广播电台知名度;加强栏目的选题策划和内容包装,在美容饮食、健康养生、衣食住行等方面选好着力点,把电台栏目办得丰富多彩;注重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培训,提高电台员工的整体形象。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二

强军兴军征程已经开启,号角已经吹响。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实现强军目标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军官兵共同“给力”,也为每名官兵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珍惜难得机遇,切实肩负起历史重任,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强军梦的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1.强化责任担当,矢志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

树牢与祖国共命运、与军队同奋进的思想。历史证明,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后盾。军人的前途命运历来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最紧,与军队的建设发展休戚与共。军队强,国家、民族才强;军队强,军人才能凸显价值荣耀。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需要一代代中xxx人接力奋斗。现在,强军兴军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我们要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军队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跑好手中这一棒,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做中国梦强军梦的追梦人、圆梦者。

增强应对风险挑战、履行职责使命的意识。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军事力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军队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面对复杂严峻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认清军队面临被西化分化的危险、打赢能力不够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强军兴军,时不我待;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忠于使命、献身使命和不辱使命的精神,自觉担当起强军兴军的神圣责任。

坚定干好强军之事、成就强军之业的决心。实现强军目标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基本实践。当代中xxx人赶上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好时代,遇上了强军兴军的好机遇,要自觉在奉献强军报国中放飞个人梦想,在履行职能使命中创造人生精彩。要充分认清投身强军兴军实践是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基本途径,自觉把奋斗平台放在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上,心思精力向强军兴军聚焦,智慧力量在强军兴军中迸发,积极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贡献聪明才智。

2.提升能力素养,锤炼强军兴军的过硬本领

要指示,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要丰富知识储备,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刻苦学习钻研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要联系实际思考,加强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努力把握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干工作搞建设的管用办法,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投身军事实践中砥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中干、干中学,是提高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很实际的学习方法。要积极投身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刻苦钻研掌握新装备,深入探索新训法新战法,练技术练指挥练谋略,不断提高组织指挥现代战争和掌握运用高技术武器的能力。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自觉在复杂艰苦环境中磨练摔打,不断提高能打硬仗恶仗的实战能力。要结合遂行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重大军事任务,有意识地练意志练作风练心理,锻造过硬的战斗精神,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盾问题很多,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新的矛盾问题。要勇于面对,对困扰部队的老大难问题、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官兵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要不躲不绕、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积极主动地做工作。要开阔思路视野,克服惯性做法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善于学习借鉴其他部队和地方的有益做法,在解决矛盾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3.坚持真抓实干,创造强军兴军的实在业绩

抓紧快干,埋头苦干。“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事,实干兴军。没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没有求实务实、苦干实干的作风,强军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振奋革命精神,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搞建设,排除一切干扰,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好工作上。要雷厉风行抓工作,抓就真抓、干就实干,对上级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对已经明确的任务往前赶、朝实里抓。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不懈,谋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强军目标迈进。要热爱本职工作,把当兵当事业干,把打仗当专业钻,克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强军兴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是部队建设还是个人发展,都不能满足现状,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强化创新进取的紧迫感,充分认清军事领域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积极了解掌握新情况新动向,始终盯住前沿不放松、创新发展不懈怠。要坚定人人都能创新的自信,结合工作训练实际,积极寻找创新点、突破口,谋创新之策,务创新之举,争做本领域、本专业的领跑者。要始终保持开拓之勇、昂扬之气,敢闯敢试,勇担风险,力争使工作和事业向前推进、突破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2016学习强军目标心得体会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三

我校2021年中考工作在县教育局及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新阳中学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团结拼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我校104名考生参加中考,有33名考生考入县重点高中,总成绩全县排名中上游。以下是我校中考工作总结。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为加强中考复习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及学领导班子成员、年级主任、学科组长、各班主任等为组成人员的21届中考领导小组,对中考备考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学校干事蹲班,新阳中学校级干部蹲科,参加所蹲班科任教师会,开展推门听课,研究班级情况,协调学科时间分配,检查本班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和作业批改情况,指导班级复习备考工作;要求蹲科校级干部和学科组长参加各备课组每周的集体备课,及时了解备考情况,研究和解决备考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各班主任老师做到六到位;,即早晚自习、午休时间等到位,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纪律等管理到位;要求全体九年级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认真研究每一道题,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注重思想引导,实施多元激励。

本届学生人数少,基础差,且断层情况比较严重。与周边兄弟学校相比,成绩很不乐观。面对这种情况,部分教师对来年中考不抱希望。我们认为,面对困难,退缩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针对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底气不足的情况,一方面,我校通过座谈、教研会等形式,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等方法,进行多元激励,做好九年级教师的思想工作,增强其责任感和光荣感,使其能直面困难,团结协作,优化教法,精炼重点,简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学法指导,关心学生情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将学生进行分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开设特长班,开办各种艺术兴趣小组。对于双差生,我们从思想教育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缺乏人生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成绩差自卑的特点,通过誓师大会、座谈会、班会、宣传专栏、墙报等形式,抓好学生的思想,加强心理辅导,使其明确目标,激发斗志,树立信心,发愤图强,自觉自律,努力拼搏,科学备考,不断进步。通过引导学生分别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学有场地、学有乐趣、学有收获,让他们没有无事生非的时间与精力。在特长学习上有长进,又能促进他们对于学好文化课的需求。这时,再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讲课做到深入浅出,简约教学,课后辅导做到关爱学生,就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质量观念,狠抓科学备考。

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狠抓课堂教学,努力探索新课标下九年级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课堂效果,构建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构建和谐高效的师生团队。

第一、狠抓备课组管理,向课堂要效益。课堂45分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狠抓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每周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班级听课,及时把存在问题与被听课者交流,以便使九年级教学对路到位,讲求实效。针对九年级教学的特点,学校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作用,学校主要领导、年级组长蹲点备课组,进一步落实备课组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统一教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测试,整合了集体智慧,发挥了集体优势,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除了四次教学常规检查外,学校还不定期的抽查,这些措施很好的保证了九年级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九年级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认真做好促优补差辅导工作。本届九年级学生,数学、物理、英语等科目学生成绩普遍较差,为了保证这些学科有优势,我们特别重视这些学科的辅导工作,学校专门制定九年级年级培优方案,把偏科学生分工落实到人,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偏科学生的成绩很快提高了。为了培优,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前30学生奖励,树光荣榜,以此鼓舞学生的斗志和上进心。经过九年级教师的认真打磨训练,优生的这些科目成绩都普遍有所提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第三、做好考试及质量分析工作。学校认真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工作,周密安排相关事宜,责任到人,严密组织每次考试,每次考试前必开一次考务会,对监考、阅卷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及奖惩措施。班主任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一次考风、考纪教育。学校还十分重视考试质量分析工作,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从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方面汇成材料,从数据看成绩,以数据分析教师的成绩,对成绩优异的教师、班级提出表扬,对成绩较弱的教师及所在班级班主任进行谈话,找方法并提出整改措施及努力目标。及时总结了考试中的得失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营造良好的毕业班教学氛围。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凭个人努力,绝不会有好成绩。我们要求教师,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中,都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证明,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工作能力、工作状态,工作竞争意识都有所加强,舍小家、为大家,在九年级显得尤为突出重要,锁定中考奋斗目标,全体九年级教师狠抓教学质量,求真务实,在管理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总之,本届中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有一定距离,离群众对我们的期望相差甚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继续努力,顽强拼搏,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学生管理上再有新思路,在教育教学上再有新举措,在教学成绩上再出高效益。

学校工作总结变是创新是改革

改革工作总结

学校团委改革工作汇报模板

中考工作总结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四

2020年紧紧围绕"筒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目标,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审批权力监督,优化服务流程,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依托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调整后行政许可事项和重新编制的办事指南、网上办事操作流程等,做到到宣传到位,公开到位,切实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将办理的相关事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开,提高办事群众知晓率,努力营造深厚的工作氛围。

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中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主要为规避部门责任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各种证明、佐证材料,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从源头上消除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积极推行延时、预约、代办、上门等多种服务形式,尽量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按照应进必进原则,进一步整合审批职能,将由相关部门负责的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对涉及现场勘查、专家论证、检验检测程序的,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对于不需要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能当场作出决定的审批服务事项,由各部门授权的窗口首席代表签批办结。对梳理出的事项在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上进行加载,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各项业务办理效率。

通过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指定专人,指导办事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在线申请办理业务,推进办证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提高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由于不同审批事项权限分布不同,为便于医疗机构申请办理,统一以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审批机关为“并联审批”受理机关,即就地受理后让信息“跑路”,通过行政部门内部流转、限时办结,实现“一窗交件、一窗领件”。

目前,xx区卫计局共保留行政许可13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处罚218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强制10项,行政给付2项,行政检查15项,行政奖励15项,其他行政权力2项。今年网上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404件,受理3418件,同意率99.59%;截至12月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数据行政许可信息录入251条。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五

××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部署,在省财政厅党组领导下,我办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机制,推进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

根据国务院综改办要求,为进一步拓展政策受益面,结合我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扶贫开发六大片区、苏北苏中结合部经济薄弱地区,选择17个县(市)及苏北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黄桥老区6196个行政村,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示范试点,省财政安排奖补资金2.6亿元,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支撑平台,逐步建成功能健全、便民惠民、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地区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管护制度,落实基本保障资金,探索管护模式,实现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制度管事”的基本目标,初步搭建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框架。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示范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解决了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巩固了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动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为贫困农户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增加了贫困农户的稳定收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示范试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配合省委农工办做好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根据确定的改革试验主题和布局,指导有关市县加大工作力度,对试点工作开展调研评估,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我办会同省农委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意见》,从5个方面出台16条政策措施,支持农村改革试验工作为鼓励和支持试验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研究制定了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绩效考核奖补办法,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责任落实、跟踪评估、考核督查工作机制,对试验区的改革试验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省财政安排7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按项目运行情况和试验成果对试验区实行以奖代补。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苏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通过农业部专家组中期评估,其他12个县试验项目多数也取得明显进展。如南京市高淳区与省地质测绘院合作,试点开展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徐州市铜山区探索建立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试点“股田制”;锡山区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合作改革,实行政社分离;东海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所;武进区、丹阳市、如皋市探索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途径;金湖县大力提高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等。

三、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继续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范管理,狠抓规范项目规划编制、规范奖补项目选定、规范农民筹资筹劳、规范项目建设监管、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等六个方面工作,奖补工作规范化水平逐年提升,政策实施较为顺畅。据统计,201x年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奖补资金12.5亿元,带动农民筹资、社会捐助、村集体投入、县乡财政投入等达11.9亿元,建设奖补项目8342个,其中:道路项目7489条、8064公里,桥梁123座,涵闸、水渠等小型水利设施165个,环卫设施项目103个,环境整治项目144个,整村推进项目69个,奖补项目于9月底前已经全部完工。

根据国务院综改办关于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的部署,省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1935万元,选择14个县(市、区)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省支持建设38个示范村,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争取通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明显、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我办会同省委工办、省农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示范乡村建设内容和指导标准。这些项目建设解决了农民需求最迫切、急需改善的出行难、环境差等问题,开辟了广大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公共财政直接投入到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重大转变,搭建了基层政府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为促进基层民主、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农村基层干群普遍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仅经济意义明显,而且政治影响深远。

四、继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

围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和省新一轮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省财政安排引导资金12550万元,选择30个县市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329个,重点扶持新一轮扶贫开发六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经济薄弱村。

为切实做好××年支持项目试点工作,与省农委经管站组成考核验收组,对苏中、苏北××年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针对验收中发现的个别地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统筹规划不够、项目形成资产确权确利到村不到位、项目建成后长效增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围绕省定××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申报××年度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通知》,指导各地按照“三个一”发展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年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审定并下达扶持项目。同时,参与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示范县工作考评,按规定对完成任务的示范县(市)予以奖励。

五、扎实开展村庄规划建设

进一步发挥村庄规划建设示范的样板带动作用,将“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改为“村庄规划建设”,将列入规划建设示范的村庄将分为两类:一类为特色样板示范村庄,另一类为面上示范村庄。在各地上报的备选村庄中,筛选一批涵盖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态型、现代社区型、整治改善型等多种类型、鲜明特色的村庄,通过“一对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技术指导,重点关注村庄布局形态、建筑组群、历史人文、自然禀赋、产业特色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样板示范村庄,突出示范指导作用。省财政安排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42个县(市、区)建设20个特色样板示范村庄、46个面上示范村庄。

村庄规划建设采取新建、整治、整治扩建三种类型,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着力指导试点地区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探索用地支持政策和税费支持政策,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培育产业支撑,创新农房拆迁和腾退宅基地补偿政策,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为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六、继续整村推进开展公益性债务化解工作

按照罗志军书记关于“突出以奖代补、防止周边攀比,突出严控新债、防止新旧交织,突出过细工作、好事办出好效果”的要求,将债务化解工作与脱贫攻坚战略相结合,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公益性债务化解工作,省财政安排奖补2亿元资金予以支持。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所在县(市、区)统筹考虑化解村级债务需求、化债资金承受能力等因素,自主决定是否开展债务化解工作。

积极推动控减村级债务工作由化解旧债向加强管理控制新债转变。按照省委石泰峰副书记的要求,我办会同省农委对村级债务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起草了《关于加强村级债务管理的意见》,分别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县和乡村干部的意见,反复对《意见》进行了修改。市县和乡村干部都认为,《意见》出台有必要、很及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项重要整改措施。《意见》理清了公益性债务与经营性债务的关系、主动负债与被动负债的关系、实债务与虚债务的关系、债务管理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在村级债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七、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

按照国务院综改办的部署,扎实开展国有农场办办社会职能改革。一是摸清农场底数。组织开展了全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对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职能项目和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省农垦集团部分农场和市县农场办社会情况进行了调研,掌握全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现状,摸清了农场底数。二是建立数据库。为做好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了全省地方国有农场人员、土地面积及办社会职能机构等基本情况数据库。三是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中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江苏实际,制定了《××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批复。四是提前做好《方案》实施的相关准备工作。根据实施方案,测算农场改革补助方案,为加强和规范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草拟了《××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待组织实施后出台,推进和规范农场改革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减轻洪泽湖湖区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工作,国有农场税费改革12871万元减负补助资金全部兑付到农场职工,省财政下达湖区六县(区)的3800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按规定安排使用到位。

八、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管理工作,减少补贴发放环节的人工干预,提高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安全性。我办与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对“一折通”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将系统操作由外网迁移到内网,实现发放补贴数据与省联社自动交换,资金封闭运行。经过近一年的研发与试运行,全省“一折通”平台已由外网成功迁移到内网,运行基本正常。继续指导各地加大“一折通”发放项目整合力度,下发了《关于做好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发放平台外网转内网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政策不变、补贴资金性质不变、部门管理权限不变的前提下,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以外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平台发放。加强“一折通”软件系统的安全管理,落实网险控制措施和内部牵制机制。全年“一折通”发放涉农补贴资金项亿元。

九、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

开展多种形式党建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一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和落实省委、厅党组的一系列要求,对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处级干部认真对照检查、撰写材料,制定个人整改措施,按时序进度落实整改事顶,党支部准确把握每一个环节,扎实落实每一项活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取得了实效。二是认真学习党的和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工作实践学习会议文件、开展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将会议精神学深学透,通过学习,坚定党员干部信念,振奋党员干部精神,开阔党员干部视野。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对村级债务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债务管理的意见》,拟提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提出不少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对村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现状、需要进行了全面调查,制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办法》。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及农村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拟定重点调研课题,指导各市综改办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对历年研究课题进行汇总修改,结集出版了《农村综合改革问题研究》。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六

根据教学改革年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

为了保证课程计划能够落实到位,学校实行“两制”管理。月教学进度检查制,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月教学进度检查制是指对学科的教学进度进行监控,防止过快或过慢,从而落实课程计划。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是指每学期末对课程计划所涉及的所有学科(包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目标考核。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型的教师,理想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我校本着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原则,在全体教师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的学习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3月份,按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强调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为改革做好思想铺垫。要求每名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材料,写好5000字的学习笔记,写好理论学习心得和实际工作的教学案例,学习方式采取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7月初上交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中;要求六月末每名教师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2、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为外出学习创造条件。4月我校派陈生珍教师到重庆听课取经,另外派教师到西宁市和本县各听课取经,观摩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将课改理念深植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3、突破课堂教学,落实课程改革。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作为课改的突破口。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考评,真正走进课堂,落到了实处。

(2)、为确保各学科正常教学,进行严格的查堂制度,一经发现甲课换乙课或放羊式教学等情况,立即登记,作为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并纳入教师工作评价。

(3)、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一是进行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二是进行课堂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教研课。上课后,及时进行说课、评课,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4)、积极开展教学大赛活动,分上中下三片进行。在大赛活动中,让教师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思路开展课堂活动,开出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5)、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并与教师一同探索,使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入进行。

(6)、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将学课、备课、导课、上课、研课、评课、反思各环节融为一体,使课改工作尽快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

4、有声有色地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类要求,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思路,实现培训内容由文本培训向课程培训转变,培训方式由灌输式向交流探究式转变,把学习、实践、研讨融为一体,为每一位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逐步开展对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策略上,实行“五个结合”,即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面对面辅导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5、有的放矢地抓好校本教研活动。常规教研不停步,学校采用教研组长负责制来落实常规教研工作,对本学科课改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小问题展开教学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案例即成果”的工作思路,引导全体教师搞好课改教学工作。实施研培结合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把教研与培训结合起来,实施了“五个一”工程。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好书、撰写20xx字读书笔记;出一节展示课;撰写一个教学案例;剖析一节典型课;每星期教师写一篇教学反思。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

开学初整理出学期教科研课改活动专题安排表。具体到主讲人,到月、到周、到某一课题。课改研究活动做到了“六有”:有计划、有专题、有内容、有主讲人、有记载、有资料。开展课前研讨,课中改进,课后评议反思,综合每个教师的课改实践优势,达到头脑资源、信息资源共享。

新课改实验中,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前提。学校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多三少三带”的要求,即:多一些尊重,少一些专制,把微笑带进教室;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把激励带进课堂;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禁锢,把竞争带进课堂。几年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的地位变了,教师不再是高高居于讲台之上,而是更多的走到学生中间,同学生平等的对话,创造性地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活了,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不同意,我认为,我觉得……”这些词汇经常从他们口中蹦出。下课了,他们还拉着老师的手问问题。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还有的教师说“学生的想象非常有趣”等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是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重要活动。

1、实行观察评价。

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我们要求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与自己的过去比较,从中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2、倡导二次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加之学生在学习的发展层次上存在差异,我们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的进步,单元测试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答题觉得不满意的,可以重新解答,这种“延迟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七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学校硬件建设突飞猛进,招生规模不断创新高,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早认识到深化学校内涵建设十分重要,其中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课程观念、课程模式、专业教学计划开发等,也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编制等,还包括教法、学法、考法等层面的内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与手段的彻底否定、不是对抛弃过去和现有的办学经验,而是一种扬弃,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其根本目标在于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真正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因此,我校在保持教学稳定大局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开展了一些工作,现就回顾与思考汇报如下。

学校领导多次在教师大会、教研组长及学科主任会议上传达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的重要性。20xx年,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文件精神,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为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我校职业教育思想、方式和方法,学校邀请职改专家如宿迁市职教中心老校长徐金柱等来校,进行《职业学校教科研改革》、《课程结构及内容改革》、《课程开发和评价》、《课程改革要求与评价》等内容的专题讲座,更新教师观念;组织老师观看协和护理教改录像与讨论,深切感受课程改革的春风,逐步“唤醒”教师的课改热情。每学期组织2次同课程或相近课程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备学生、备大纲、备教材以及备课程间的内容衔接,促进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理念、沟通存在的困惑、商讨对策与配合。广泛开设观摩课、公开课,通过评议、示范和交流,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设计和运作的技能。通过多侧面、多角度职教理念的渗透,为进一步实施课程改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紧紧围绕专业开发、专业计划调整加强市场调研与论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力求使课程改革既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又能满足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认真探索职业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质量标准,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近几年,在宿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宿迁市劳动技能考核部门专家参与指导下,学校重点对职校学生就业市场进行了调研,论证,先后申办了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市级示范专业;同时根据市场调研成果,对现行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调整培养方案,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学校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的原则,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围绕主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我校于20xx年9月聘请校内外专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加以论证,在对原有的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的基础上,修订了汽车应用于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大纲。注重贴近岗位、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相关能力的要求。如对现行相关专业的就业方向进行研究,对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进行研讨,听取宿迁市劳动就业保障部门的指导意见,同时也征求一线教师的体会,分二个层次进行讨论与修订。经过修订,重视了文化能力通用平台的建立,仅在专业限选课程上显示专业方向性,能随时适应社会需求进行调整,拓宽了学生就业面;同时经过调整文化课程比例,突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要求;在课程进程安排上,赋于了一定的弹性,便于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及就业接受时间上的.要求。

在配套的教学模式上,也强调通过模式创新,突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改的理念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能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求,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展了项目教学实践。此外,英语课程开展了“参与与分享”教学模式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是“参与与分享”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并充分展示各自的个性,有助于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在互探、互学、互帮、互促的过程中,将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共同的财富;计算机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下,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并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和材料进行独立操作,在一定条件的控制下,人为地引起与控制事物或现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化中,获取直接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操作技能训练保持传统的“示范与模仿”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接触和感受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实习,为学生和企业的“零对接”打好基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习材料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个体和群体的共同探索,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个体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不同课程、不同学习阶段选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出了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加强课改工作的组织管理在校领导直接关心下,进一步加强课改紧迫性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认识到保持教学稳定固然重视,深化课程改革也很迫切。在稳定教学秩序的同时,有步骤落实课改计划。

2.加强主干课程的开发以汽车应用于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专业为依托,在市场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和制定新的职业形势下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

3.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对专业课程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普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扬弃,引导教师避免以“普通教育”替代职业教育,强调突出职教特色。

4.配套条件的改善为便于教师投身课程改革,学校积极地提供诸多方便。如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课程能够更多的内容在实训或真实场所进行;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双方资源互补,发挥整合优势。

5.适时推行激励机制在教师课改主动性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时,引入奖惩激励机制,以求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八

一、 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局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防震减灾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全面、依法、规范履行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职责,服务全县工作中心。为推动深化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成立了防震减灾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负责全局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深化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

(二)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基础,提升县域地震监测防御能力。

1.认真组织实施省、州、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加快推进地震预警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服务协调配合工作。今年,省、州地震局规划在甘洛则拉、田坝、玉田、海棠、阿嘎、斯觉、沙岱、坪坝八个乡镇新建地震预警示范台点8个,按照省州要求,我县成立了“地震预警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同省州业务主管部门完成了实地选址工作。目前,各预警台点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预计6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地震监测台点安全大排查大整治。1—6月,先后对全县3个强震台、1个二氧化碳监测点、5台地震预警烈度速报仪开展安全运行检查2次,请省地震局相关技术人员对有故障的仪器进行维护维修2次,确保仪器正常运行、网络畅通,观测数据连续有效,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资料。

(三)创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效果。

今年是州政府确定的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按照《__州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大宣讲、媒体大宣传、资料大赠送、影片大播放、课堂大进入“五大”工作的全面开展,以“5.12”汶川地震七周年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是“5.12”当天与全州同步开展了“宣传科普年”启动仪式,向社会公众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施工指南》、各类地震基本知识、书籍、图册等8500多册,县级相关部门参加了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县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年”活动帷幕,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是各级各部门通过广播喇叭、led电子显示屏、电视台、多媒体播放器、电脑网络、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震害防御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覆盖率达85%以上。

三是邀请中国地震局陈德诗专家来__为全县各级各部门300多名领导干部开展了一场以“走近地震,远离灾难”为主题的高规格、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知识大宣讲,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四是部分乡镇放映队组织村民观看防震减灾、自救互救专题影片;部分学校通过多媒体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防灾避险、应急自救等地震基本知识和逃生技能。

五是各中小学校按照年初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将防震减灾知识融入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以班为单位,每月开展1次防震减灾知识课堂大进入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为推动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增强学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我局会同教育局、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甘教安〔20__〕3号),决定新增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9月30日前完成创建任务。同时,我局还落实资金2.9万元,对1所州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6所县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分别给予5千元、3千元的经费资助。

(五)积极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提升建筑工程设防质量。为有效应对破坏性地震对房屋及各类建筑物损毁,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确保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提升地震安全水平,我局认真落实《__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规定,全面推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重大建设工程“三项制度”实施,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制度,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颁发建设工程许可证的项目,备案率达到100%。1—6月完成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审查项目4件,完成年计划的50%。

(六)依法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州、依法治县的总体安排,抓好防震减灾法制化建设。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的法制化要求。今年以来,对县本级防震减灾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精简效能的原则,以已经公布的行政职权目录为基础,对处罚依据及执法裁量标准相同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合并,对处罚依据及执法裁量标准不同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保留。同时,增加了因上次清理工作不彻底而漏清的4项行政权力。清理后行政权力共12项。其中,行政处罚10项,其他行政权力2项。

(七)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的相关工作。

1.加强正风肃纪教育,构建作风建设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县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职工中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典型案例警醒职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自觉性、坚定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对本单位遴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干部考调程序报批、考核、调用。对符合后备干部培养对象条件人员积极选送推荐。单位没有违反干部任命审批权限乱任命站、股长的情况。

3.深化财务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对吃空饷问题、“三公经费”使用问题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我局不存在吃空饷人员,公务接待须附公务函或相关文件。1—6月全局支付接待费贰仟玖佰元(2900.00元)。我局无公务车辆,不存在公车私用等情况,更不存在用公款出国出境旅游的情况。

4.深化党务、政务、事务公开。按照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的原则,依法向社会公开应当公开、能够公开的党务、政务、事务工作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和防震减灾部门在工作上的零距离沟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公开透明化,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权力目录和规范运行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办结工作。

5.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严打”斗争,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反邪教警示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非法宗教组织。围绕“平安甘洛”创建活动,配合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动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防震减灾局工作力量薄弱、人员严重不足。存在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的实际困难。

(二)单位目前无领导主持工作,加大了完成下半年相关工作任务的具体困难。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会同县教育局、县科协完成3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二)在部分乡镇新建3个规范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2所学校新建2个标准化直升机停机坪。

(三)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完成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培训1场次,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执法检查项目2个。

(四)根据州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要求,完成《__县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报县政府批准后印发,并报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案件管理工作总结篇九

根据《关于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的通知》(办建管函〔xx〕404号)要求,现将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请审阅。

一、水管体制改革总体进展情况

xx年月1月,省政府下发了《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琼府〔xx〕15号),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省政府分别于xx年6月、xx年9月召开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布置和推动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三年多来,在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目前,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省属工程)和文昌等12个市县(占全省18个市县的2/3)已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其他6个市县已完成"两定"和"两费"测算工作,总体改革方案有待市县政府最后批复。

二、省属工程及市县工程改革进展情况

省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是省水务局下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省编制委员会核定,该局定性为正处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该局在职职工1657人(其中下属企业和派出所人员共237人),占全省水管单位在职职工的26.3%。参与改革的职工共1430人,改革后定员1077人,需分流343人。松涛工管局的中层干部已通过竞争上岗,基层管区的人员已按编就位,166名职工已办理内部退休,177名分流人员已得到妥善安置,分流到下属施工企业参与工程维修养护或多种经营。经有关部门同意,按"以收代拨"方式解决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其中年工资和各项社会保险金2375万元)。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605万元(省水利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300万元,"以收代拨"解决305万元)。

目前,文昌、琼海、定安、万宁、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昌江、白沙、儋州等12个市县改革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12 个市县政府已批复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并已逐步分解落实。12个市县纳入改革的水管单位共56个,在职职工2173人,定岗1990人,分流人员183人,财政补助公益性人员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金xx万元。

三、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定岗定员、经费测算

根据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各市县水务、财政、发展改革、编制、社保等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通过大量细致工作,基本查清了全省18个市县国有水管单位和松涛工管局的基本情况,对全省水利工程规模、效益、资产价值以及水管单位的职工人数、财务收支、社会保障等有了全面了解。为各市县出台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

全省102个国有水管单位,已全部定性完毕,其中10个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91个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1个定性为企业单位。改革前,全省水管单位职工8446人,其中在职6311人,离退休2135人。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改革后全省水管单位定员人数共4862人,比现有职工少1449人;参照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后,每年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9096 万元;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全省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4632万元。

四、两项经费落实情况

松涛工管局年供水、发电和多种经营收入5500万元,根据省政府有关意见,全部由松涛工管局支配使用,主要用于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松涛工管局两项经费已落实。

根据各市县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文昌、琼海、定安、万宁、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昌江、白沙、儋州等12个市县的水管单位公益性人员基本工资和保险金由市县财政负责,其中工资属于补助性质。全省水利工程公益性部分维修养护经费到位1403万元,其中省水利建设基金900万元(占省级水利建设基金的30%),松涛工管局305万元,市县财政198万元。

五、管养分离情况

松涛工管局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主要由其下属的水利建筑安装公司负责,基本上实行管养分离。各市县维修养护资金还没有到位,实行内部管养分离。

六、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情况

松涛工管局和文昌、琼海等12个市县,改革后共分流526人。有几种安置方式:对于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实行内部退休;部分职工分流到下属施工企业(如松涛工管局),从事工程维修养护等建设安装工作;分流到水管单位内部农场(如文昌市东路水库管理处)或承包水库周边土地、水面从事多种经营;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水管单位分流人员,保留职工身份,由市县财政交纳社会保险金,自谋工作,本单位有人退休时,优先录用。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是水管单位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改革前,各水管单位缴交社会保障金的情况差别较大,松涛工管局、三亚市和琼海市等少数市县缴交较正常,大多数市县基本上没有缴交。改革前,全省水管单位累计拖欠社会保障金5056万元。通过与财政、社保等部门反复研究与协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区别不同情况落实社会保障政策:1995年前退休的职工,视为已交社会保险金;1995年至xx年退休的,由市县财政补交养老和医疗两项保险;在职和分流人员,从1995年起,补交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其中1995年至xx年应缴交的保险金,待职工退休时,由市县财政负责逐个补交,xx年起,按年正常缴交;社会保险金中个人应缴交的部分,由个人负责补交。

七、水管单位职工工资拖欠情况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前各市县每年拖欠水管单位职工工资3780万元(按近三年统计)。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尤其是中部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财政收入少,要补发以前拖欠的工资,难度实在很大。对此,多数水管单位职工比较理解,认为改革后财政负责社会保险金和保证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后顾之忧,已属不易,待今后经济发展了,希望能补发所欠工资。

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市县工作滞后

国务院批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已5年多,省政府批转《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3年多,但目前仍有少数市县尚未正式批复改革方案。有关市县政府及其水务部门对水管体制改革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国务院和省政府布置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没有紧迫感,是水管体制改革落后被动的重要原因。

2、"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存在有的市县热衷于上新项目、开新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对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现有工程的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部分市县改革不够深入

部分市县改革缺乏后劲,在政府批准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后,市县水务局没能及时将改革推向深入,少数市县停滞不前,水管单位内部改革缓慢,人事劳动工资改革不配套,岗位、工资没有全面落实到个人,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明确,水管单位内部运行机制不活。有的水管单位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状态,没有真正完成按编定岗和人员分流任务。

4、两项经费到位率低

落实公益性人员基本经费和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是水管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市县政府批复的水管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对两项经费已作明确安排。从今年的落实情况看,各市县已按改革方案下拨了公益性人员基本支出经费。但相对档案工资而言,多数水管单位职工收入偏低,一般每月为600~800元,相当于档案工资的40%~60%,甚至有的是按最低工资线标准发放。除松涛工管局外,多数市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落实,尚未按改革方案筹措到位维修养护资金。

5、部分市县分流人员多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市县水管单位严重超编,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定编后,有的水管单位分流人数多,难度大。如临高县菠莲灌区管理处,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在编职工210人,月工资50~100元;改革后,应定编80人,分流130人。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

1、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海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省水管体制改革任务要在今年底基本完成。全省18个市县和松涛工管局必须批复改革总体方案和"两定"、"两费"测算,各水管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xx年足额落实"两费"的水管单位比例应达到1/2,其他暂时不能足额到位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分步到位的承诺文件和分年度到位的实施计划,其中xx年到位50%,xx年到位80%,xx年到位于100%。

2、强化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水管体制改革是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切实将水管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管体制改革责任制,对于未能按时完成改革基本任务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3、做好进度计划安排。各市县政府应以xx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为时间节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改革进度计划,明确各时间段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并逐步落实。尚未正式批复改革总体方案的市县,必于8月底之前批复改革总体方案、"两定"和"两费"测算,并抓紧分解落实,确保在xx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两项"。各市县于今年11月完成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和总结工作。省水务局在12月完成全省水管体制改革验收和总结。

4、加强验收监督,保证改革质量。重点对"两费"落实、定岗定员、分流人员安置和水管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工作进行验收。着重检查水管单位职工是否已按编定人,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工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要有工资卡、医保卡),分流人员社会保障和扶持政策是否落实,岗位责任制是否落实等。

5、强化水管体制改革激励机制。省水务局将进一步强化水管体制改革与水利建设投资挂钩的措施。各市县在报送病险水库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堤防工程建设计划时必须同时附送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的水库、灌区、堤防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水管体制改革推进较好的,给以适当倾斜,实行"以奖代补";对水管体制改革遗留问题较多的,在资金安排上实行调控;对没有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或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整改并暂停建设资金安排,并在冬修水利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不得参与评优。

6、进一步把改革推向深入。根据我省水管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省政府定于8日1日再次召开全省水管体制改革现场会,总结推广文昌市水管体制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总结三年多来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增强紧迫感,把改革推向深入,确保今年底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