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 室内空间设计中屏风的应用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3-09-30 11:28:38 作者:曼珠 文秘知识 2023年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 室内空间设计中屏风的应用论文(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篇一

室内设计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材质,材质本身便具有天然的美感,它是室内设计的载体。每一种材料都具有天然的质感。它们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好的室内设计可以让人心情舒畅,生活愉悦。室内空间的材质设计主要从功能和心理两个方面去考虑。设计的主体要“以人为本”。因此,我们从材料的本质出发,对现有的常见设计材料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空间材料设计的“美”进行深入的分析。

0前言

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宁静的或者热烈的,简约的或是繁琐的。种类繁多的建筑每天在我们生活中都会出现。作为一个巨大的实体,它向我们传递着热情奔放又或者是宁静致远的意义。而这种缥缈的情感传递便是众多材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室内空间中的材质设计及其美学分析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材料及材质的概述

1.1材料的定义

材料是人们从自然中通过特殊的提炼手段经过人工合成的物质。它是相当于一块还没有的雕刻的璞玉,介于人工提炼的原料和加工成品之间的物质。就现在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我们大致把材料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材料,一方面是室内装饰材料。

(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构成建筑骨架的“基石”。充斥在建筑实体中的每一个部分。建筑材料从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材料,一类是饰面材料。随着新型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这种界定已经不再那么清楚,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结构材料可以充当建筑材料使用。突破了规定界限,具有双重的建筑功能。(2)室内装饰材料。从字里行间中我们简单地了解到,所谓的室内装饰材料,目的便是对建筑室内进行装饰。而丰富的饰面材料极大地增加了室内的美感。在此期间,不仅使室内的功能逐步完善,还满足了人们享受生活的欲望。我们不得不承认“材料是塑造视觉形体的物质媒介”

1.2材料的性质

材料自身具有较高的自然美,它本身蕴含着潜在的物理价值。我们对材料进行剖析研究,经过大量的实验我们总结出了材料本身具有的性质。而材料的性质简单的我们可以划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的物质性。一方面是材料的人文性。

(1)材料的物质性。所谓的材料物质性其实就是材料在物理及化学方面的规范种类。在化学方面,根据材料的有机成分和生产过程可以分为纯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在物理方面,我们普遍把常见的装饰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属性材料,一种是非金属性材料而金属性的材料我们常见的又可以分为无色金属(即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1](2)材料的人文性。材料的人文性我认为,通常是建立在物质性的基础之上。它是依赖材料物理方面所表现出的状态,而对人精神上产生反应。比如黑色和灰色会让人觉得深沉,红色会让人情绪热烈。依照这种现象,人们对不同的物质性特点所产生共鸣,这便是材料人文性的体现。

2材料和美

2.1材料是大自然的产物,天然具有美感

材料的天然质感使得他们本身具有天然的美,这种天然的美是指在没经过搭配加工时候便具有的。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我们知道,材料物质性的表现往往主导着人们的思想。它的感染力是天然形成的,不会随着人们主观意识的改变。

2.2材料的感知方式

在设计之初,因为人要作为设计的主导,所以一切的设计都要从人本身的特性上考虑。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依靠自身感官去感知外面世界的,在此期间便产生了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根据材料自身的物质性质,我们在对材料进行接触感知的时候便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在这一方面味觉和听觉应用相对少一点。

(1)视觉。视觉在我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据研究表明,视觉接受的信息量占其他方式接受信息的85%以上。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直观的认识材料的物质性质。视觉可以主动地捕捉事物细小的变化,并且可以大范围的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2)触觉。触觉其实是将感知的事物抽象的传达到大脑之中,它可以很好的感知事物细小的结构及事物所处的状态,并且可以很好地感受环境的变化。

2.3材质的表现形式

说道材质的表现形式,我们就要结合它的物质性质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物质性质,我们可以将材料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种:色泽、纹路、明暗、色彩、形状、大小、光滑或者粗糙,温暖或者寒冷、柔软或者坚硬等。以上这些材料的表现形式,通过人的感知方式会在心理上反映出安全、紧张、高兴、温暖等情感。

2.4材料美的体现

3常见的几种传统设计材料的应用及所具备的'美学感

3.1木材

追溯我们国家的建筑发展史可以发现,木材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几乎和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说它是我国最老的建筑材料。在古代木质建筑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因此,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体系。木材因为自身特有的深棕色和黄色色调,加上自然的纹路和肌理。使得木材给人以亲切、温馨、安全的美感。同时因为木材摸起来质地软硬适中,使得木材自身的可塑性变强,并且因为部分木材所具有的特殊香气,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爱。

3.2石材

说道石材我们不禁想起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建筑“金字塔”它便是通体用石头搭建而成。石材的应用和木材一样的久远。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有浓重的一笔。石材因为自身具有的坚硬特性和通常的灰色调,给人以稳重、坚固、有力的美感。依靠自身坚硬的物理特点,石材在现今的建筑行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被历史演变而淘汰。

3.3钢材

作为现今金属材料的代表,它一经出现便被广泛的应用。虽然它不具备木材与石材那样悠久的历史,但是依靠自身的可塑性和坚硬的特点在如今的建筑行业起着主导的作用。钢材因为自身具有的坚固性和可塑性加上本来的明亮色调及平整流畅的线条,给人以坚强、简约、深沉的美感。

3.4玻璃

玻璃的出现总会伴随着清澈和明亮,通过视觉上的改变来影响人的感情。它透明的材质给人以优雅,高洁的感觉。通过对玻璃透明度的改变,又让玻璃具有了神秘感和变幻感。

3.5织物

4室内空间材质设计的方法

室内空间的材质设计基础是众多材质的相互搭配,集合现有的空间设计方法,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心理来合理地进行材料搭配。在设计时要遵循设计的整体性、实用性、目的性、美观性、舒适性。经过对材料色泽、明暗、肌理、纹路、质地的合理搭配,使得设计具有合理的节奏韵律,以此来达到室内设计美的要求。

5结语

室内空间的材质设计是一项具有高度美感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会间接的提高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我们还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篇二

关键词:

光室内设计原则自然光人工光

摘要:

光作为一种室内的设计语言,和材料、颜色等多重要素共同构成了室内环境的一种表达。本文通过介绍光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室内光设计的原则,以及运用自然光、人工光两种不同性质的光来营造合理的室内环境。

光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光均不能缺少,我们生活在一个光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光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对于光的利用,人类时刻也没有停止过:从“凿户牖”到“外飘窗”,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光的利用;从“烛光摇曳”到“灯火通明”,体现了人类对人工光利用的进步,光语言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不同的烙印。室内设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光的认识,光的作用愈加从室外转向室内、从功能转向精神。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就曾深刻地指出:“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光不但丰富的了我们的造型语汇,而且赋予了我们更为丰富的情感。

一、光语言的重要作用

3.烘托气氛、传递情感的需要。不同的室内空间应该有不同的气氛要求,比如热烈的、温馨的、浪漫的、严肃的、冷峻的等等,这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所决定的,光语言在这方面的作用可谓神奇。如高亮度的空间感觉明亮,使人兴奋;低亮度的空间使人感觉压抑、甚至恐怖;明暗强对比的空间具有紧张、刺激感;明暗弱对比的空间则放松、舒适。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强弱、光的冷暖,在不同的场合加以合理的选择,可以说,它开辟的了空间性质的新领域。

综上所述,光语言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语言,它不但满足了功能上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它是室内设计功能与情感双重需要的综合设计手段。

二、室内光设计的`原则

1.功能性原则。首先应保障良好的光的照度,尽量减轻人的视觉负担,也就是所谓的“照明”。灯光布置应该注意避免眩光,以利于消除眼睛的疲劳,保护视力,还要保持稳定的照明,光源不要时暗时明的闪烁,注意分布合理;此外,光还兼有组织、划分空间和指示方向等其他的功能作用。

2.美观性原则。光的数量、颜色、强弱、以及照射的方向、角度、位置等因素都会有助于显现或改变空间的形象,灯具的造型、排列、布置方式、配光方式,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使人获得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利用光可以强调室内界面、构件的体量、质感和色彩。当前的室内光设计已不再单纯的追求功能性的明亮,光已成为室内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3.经济性原则。包括设备的投资、安装、运行以及维护的费用,光源应尽可能的选择耐用和节能的灯具,另外还要考虑防潮、防尘,便于维修等。任何一个成功的光环境都应该是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在室内光环境的设计原则上,应该具有针对性。像办公室,就应该以功能性采光为主;向酒吧这样的娱乐场所,就应该以美观性原则为主,兼顾其他。

三、自然光和人工光在室内的应用

1.自然光。“我们由光所生育,通过光我们感到季节的变化...对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自然光是惟一能使建筑艺术成为建筑艺术的光。”(路易斯.康)简短的几句话,流出了自然光赋予建筑内外的美与和谐。自然光从早晨到晚上,从春天到秋天,赋予了人类以不同的表情,使自然界充满了动人的色彩和亲切的质感。另外,还有节能、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的意义。

人类对光有着特殊的偏好,这种偏好在心理学上成为“向光性”,试想一个阳光普照与一个阴暗的房间,他们给人的幸福指数是何等的天壤之别!

谈到光,自然的就会想到影。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微妙的、复杂的明暗变化,明与暗、虚与实的对比,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斜射下的光线与斑驳的影子,交织成一种特殊的装饰艺术语言,丰富了空间的表现手段。中国古建筑的室内装饰中,运用花格、漏窗等方式,形成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月移花影上栏杆”的独特意境,对我们的现代设计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2.人工光。自然光是我们的首先要利用的,然而,当室内的照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人工光就会补充进来,并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另外,人工光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可冷可暖,可强可弱;而且灯具本身也有着很好的装饰性;在配光方式、布置形式上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就可以既能满足功能的需要又能形成光环境的特殊效果。如歌舞厅的灯光会增加空间的动感;人工光还能调整空间感,如提高照度就会使空间显得大些,相反,降低照度就会使空间显得相对小些;人工光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色彩,组织的图案,成为一种装饰性的元素;人们还可以借助人工光的组织,达到对空间的限定、组织和引导。

光对室内空间的塑造是无形的,但价值却是永恒的,它需要我们在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把握光、驾驭光,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隋阳编著:《室内设计原理》[m].吉林美术出版社

[2]王建华:《论建筑光环境》[j].装饰,

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篇三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文明的体现

早期生态设计主要看家具、饰品等产品的材料是否环保,是否采用自然原生态的原料。而现在,人们发现设计中的环保、生态因素还只是在后期成品上可以看到,这不够深刻,应该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充分利用绿色概念,甚至利用电脑辅助设计以节省草稿纸张。于是,后期生态设计的总体原则注重的是全方位地关注、保护环境,尽量使用当地材料以减少运输中的能源消耗,产品包装要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等一些要求和规定相继问世。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追求环保利益最大化。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通常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轻松的氛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减少物理、化学等因素对生活环境的污染,给人们一个安全的居住办公生活环境。

在建筑与室内环境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要秉承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空间环境氛围。例如一件完美的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其设计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具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是完整的视觉艺术,这样的雕塑艺术品应该被放到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若被放置在高速公路边的草坪上,就无法使其凸显艺术价值。因此,设计者应具备环境空间的整体意识。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这些都是由设计者缺乏环境整体意识而造成的。

建筑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的一体化趋势从根本上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例如日本埼玉县空中森林广场,它以榉树这种植物景观取代了那种以建筑广场道路为主的市中心公共景观,改变了日本人的观念,与传统的枯山水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广场由周围的各种设施和通道相互连接,在承受大量人流的同时,还在其中设置了大草坪和木质座椅等,使广场成为游客的休息场所。这里既是供人们休闲歇息的地方,又是娱乐的中心,形成了两个具有相反意义命题的共存与平衡。所有的一切是明显人工化的痕迹,又是自然提炼升华,是自然的形与象似是而非的`结合,激起了人的思考和联想。这些优秀的设计值得中国的设计师学习与借鉴,即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全方位地考虑空间的功能。

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的生态化和整体化还处在初级阶段,设计者应尊重自然,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更多、更好的设计形式和方法,充分展现生态文明、生态设计、室内设计三者之间密切的联系。生态是室内环境中的生态,它离不开设计,而环境又影响其生态化的实现,对环境的尊重是生态设计的首要前提。设计者在强调设计的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大环境进行系统生态性的设计,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其完整性与协调性,使得设计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篇四

不同的人,对文化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同时欣赏品味也有所不同。在风格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结合业主的心理需求和欣赏水平。设计师在确定自身作出的设计风格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需要营造出良好的设计风格,在这一方面,主要是对照明、取暖、水管以及室内空间等要素充分考量。总而言之,空间设计对室内设计风格起到营造作用,优化室内物理空间设计,可以在室内将设计风格充分展现出来。

2.室内设计风格能够塑造心理空间

年代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以及群体的不同,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也就有所不同。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民俗风情进行全面了解。

室内空间设计论文写作的步骤篇五

“禅”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进而发扬光大。其是由梵文“禅那”音译而来的,意为“静虑”“思维修”,本意是安静的思维,但是此思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而是达到心神宁静状态的冥想。[1]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寻求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一种空灵的放松与豁达,抛去外力的影响,通过自身的感悟达到一种玄妙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虚幻的,其来源于实际,也只能置身于实际中才能体会和感悟,是一种心灵的顿悟状态。

(一)自由随性

自由随性,是禅宗美学的核心和根本,“不立文字”就是以追求摆脱世俗羁绊,摆脱外形的桎梏,出家修道,追求内心的感悟,重塑精神世界,将人的精神世界看得至高无上,并提出了“即心即佛”的思想。禅宗是一种宗教,却又并不拘泥于形式,无论在家与出家,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心去追求禅宗思想,去感受自我的内心顿悟,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放,所以,修习禅宗在于内心的修养,而非出家与在家的形式,任何人任何地点,都能够自省内悟,追求精神世界的圆满。“悟”是一种非理性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需要通过内心自省进行深层次体验,将“空”与“实”进行深层次结合的过程。“空”在于精神层面,“实”则在于实际生活,将生活实践升华到精神世界才是禅宗所追求的自由,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虚妄幻想。只有切实体验过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才能做到随性而为的境界。

(二)亲近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就是一个哲学层面的论题。什么是自然?非人为的一切都应该隶属于自然,从这一点上说,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人的存在是非人为的,是自然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禅宗而言,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是美好的,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然的敬畏便应该是人思想的一部分,是人应该给予自然的。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上升到精神领域,就从实际自然升华到了精神自然,达到了超脱、虚拟、空灵的高度,形成了意境之美。

(三)寂静空灵

所谓“空灵”,一方面是来自佛教“大乘空宗,般若性空”智慧论,而另一方面是来自老庄的体系论。[2]正所谓“轻暖轻寒二月天,夭桃红绽柳凝烟。莺啼操舞皆禅悦,般若分明在眼前”,禅的意境和自然结合在一起,“静”和“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诠释出一个“诗境的空间”,便是空灵之美。这种空灵之美被引入各种艺术创作,与诗、书、画、建筑等相融合,构建出空幻、飘逸、自然的独特形象特征,使得艺术设计更具有灵气,给作品赋予了活的“灵魂”,既精妙又深邃。

(四)淡泊宁静

禅意在静,以“空”“静”来诠释一种淡泊宁静的态度,以坐禅的方式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调节作为“人”的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精神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禅宗将这种对淡泊宁静的追求作为精神境界的提升,不但增加了生活情趣,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审美。

二、禅宗美学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一)简约之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去追求一些用处不大但造型华丽的饰品装饰居住空间,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家居设计中充斥着冗余繁杂的物品,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社会,纷繁而来的各种压力给现代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心情难以平复,回到自己的独立空间———家,还要面对一大堆繁杂的造型,让原本就烦乱的内心更加烦乱。禅宗的美学主张简约之美,对朴素的追求让空间归于洁净,在设计中以简洁的线条,干净的色彩,简单的饰品让纷乱的空间归于简单,纯粹,更适合于现代人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的放松,心情得到平复。既是“简而不凡”又是“简而不繁”,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打造简约的美感。

(二)宁静之美

远离尘嚣,追求宁静,是从古至今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实生活中,隐居山野,远离尘世,独独去追求这份难得的心境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禅宗也不是要人们都去与世隔绝,隐居山林,而是通过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达到一种纯净的心灵空间,去除繁杂,消除过多的欲望和杂念,以一种干净、纯洁的心灵空间去追求更为平静的内心世界。家居设计中,营造出宁静祥和、和谐自然的空间,给心灵做好清理,虽在闹市,却也能偏安一隅宁静。

(三)意境之美

禅宗的追求,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淡泊宁静的家居环境,配以干净整洁的家居色彩,让人与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的思想与家居环境能够融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方才能达到意境的追求,这种追求不是摆设几件配饰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使居住者深层次上体会出禅意,接受禅宗的美学特征,才能完成意境之美的设计。

(四)自然之美

对自然的追求,一直以来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融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几乎所有艺术作品当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禅宗的自然之美展现在居室设计上,将自然元素融入建筑环境,既是对“静”的体现又是对“境”的追求。一片翠竹、一方绿意,与居室环境和谐统一,置身其中,便是对烦扰的剔除,是对心灵的归属。

三、禅宗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一)选择材质

(二)选择色彩

色彩是设计师必备的法宝之一,通过色彩的变幻,以达到体现设计理念的目的,不同的色彩带给人的冲击力也是不同的,比如红色热烈,能够让人产生亢奋、激动的情绪;蓝色隽永,能够让人冷静自持。色彩的不同组合,让空间富于变化,绚丽多彩。在以禅宗为审美的空间设计中,自然要遵循禅宗的审美色彩,禅宗注重对自然美的追求,对宁静淡泊的.追求,其色彩也要保持自然的色彩、宁静的色彩,因此以材料的原色彩来表现,是最遵循禅宗色彩审美的,比如竹林的翠绿、木材的原色、石头的原色等等。

(三)控制光影

禅宗空灵之美,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光影的控制来营造。光与影的交换变化与禅宗中的灵动、空寂在感觉上相映衬,通过光影的流动,自然而然地营造出祥和、奇妙的室内氛围,使室内充满生机。光影的使用要和禅宗的一贯追求保持一致,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注意与自然之美相统一,无论是光影的颜色上,还是与自然光的联动上,都要遵循简洁、自然、质朴、柔和的原则。控制好光影的使用,注重自然光的引入,能够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彰显动静结合的禅宗意境。使自然光与建筑的装饰结合在一起,比如造型各异的花窗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产生斑驳的光影,既具有自然感,又产生了丰富的层次感。光影的明暗变化,虚实相生,与室内装饰相映衬,共同打造出富有禅意的灵动效果。

(四)家居构件

家居构件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家居构件选择是否合适,对营造禅宗美学氛围至关重要。家居构件包含内容非常广,主要的卧具、桌椅、灯具、绿植等等都属于家居构件范畴。禅宗注重精简,简约的理念之下,家居构件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宜精不宜贵,选择简单、大方、淳朴、天然的家居构件更为合适。同时,绿植必不可少,合理搭配绿植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绿植分隔空间,联通空间,更能起到增加禅意的作用,给人诗意的享受。

(五)山水配合

山水配合也是禅意的一种展现方式。现代家居设计中,自然无法移山入室,但可以盆景的方式与绿植相应和,可大可小,石材的选用要和室内的主体意境相搭配。水是灵性展现必不可少的元素,水的呈现方式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假山之上流动的瀑布、喷泉富有灵动性,给空间增加了不少生机,同时也使空间更具有水韵意味;玻璃地板下一弯清水也别有韵味,若再搭配几条锦鲤,则更富有生机,更贴近自然。

四、禅宗美学影响下的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一)纯粹化的空间

禅宗美学对自然的追求,对简约的追求,使得空间设计将会更趋于纯粹,一些繁杂冗余的装饰和造型复杂的饰品,将会逐步退出室内设计,而更注重人心灵的展现,更注重纯净空间的打造。人们追求更为舒适、放松的生活环境,就是对禅意的追求,对意境的追求,在喧闹中留守住属于自己的一片空灵,一份纯净,是很不容易的,通过禅意的空间,人们会更加珍惜更为纯粹化的生活方式。

(二)生态化的体现

自然之美展现在生活之中,对自然色彩、自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自然与人相和谐相统一的过程,既是禅意的体现过程,展示过程,同时也是室内设计生态化的过程。

(三)中国风的凸显

对自然的追求、禅意的美学特征,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所追求和表达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体现在室内设计中,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凸显,传承文化、发扬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美在各个领域中重新焕发生机,凸显中国元素。

五、结语

禅宗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美学符号,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较为广泛,从选材到色彩,从光影到山水,禅宗美学所追求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能够为室内设计打造出更为简约、更为纯净的空间,打造优美家居生活的同时彰显中国风。

参考文献:

[3]皮朝纲.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m].北京:电子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