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精选8篇)

时间:2023-09-30 15:45:03 作者:梦幻泡 讲话稿 2023年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精选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一

模式,提出了将名著改编电影具体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具 体方式方法,使之既有利于深化理解经典名著,又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名著;电影;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

课。虽然各高校英美文学课的授课方式各异,但基本上都是 采用主要讲授文学史、文学选读或文学史与文学选读相结合 这三种模式。无论采用哪一模式,经典文学名著的学习都是 必不可少的。由于大部分的名著篇幅较长、语言难度较大、涉 及的文化背景较多,学生要真正做到对原文的全面、深入理 解绝非易事。于是,一些英美文学教师和学习者将注意力转 向了由英美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希冀通过观看电影加 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理解原著是有一 定帮助的,但我们必须看到,观看电影并不能代替阅读原著。诚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首先应该处理好石和玉之间的 关系。对于英美文学教学而言,理解、欣赏原版文学名著是 玉,观赏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则是石。也就是说,电影在英美文 学教学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有益作用,但绝不能舍本逐末。在 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电影这一载体,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无疑对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会有很大帮助。在英美文学课上利用电影促进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方式:

1.课堂上放映整部影片。这种方式应主要用于理解、分析 文学史上一些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要尽可能采用第一 种类型即移植型的改编电影。放映整部电影一般耗时较长,可用两次课的时间来完成。教师应在放映电影前向学生介绍 作者和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观看影 片前应对原作的基本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最好能通读原著,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影片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教师还应预先 设计一些相关问题,在学生看完影片后加以讨论研究。但是,由于学时的限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采用这种方 式,每个学期有一两次就可以了。

2.课堂上讲授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简单介绍作品的背

景和人物,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可以由班级组 织集体观看,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观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既 不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又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也应布置相应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观 看影片。这种方式最好选择移植型或再解释型的改编电影。如果采用第二种类型,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影片在何种程度上 对原作进行了艺术性的加工,让学生思考这种改动的目的是 什么。学生看过影片后,教师应在下次课上进行简短的提问 和总结,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将影片的部分精彩片段制作成简短的电影剪辑,在授

课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播放。这种方式大都运用在使用多媒

体进行教学的英美文学课堂上,对教学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得到日新月异大发展的今天,各个高等院校都非 常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 教学的能力也提高很快,故而这种方式值得提倡。在英美文 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讲授文学史还是文学选读,利用多 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一些电影剪辑都可以调动和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制作电影剪辑可以使用以上提到的三种类型 改编电影的任何一种,但制作的剪辑一定是在原作中具有代 表性并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运用电影剪辑这种教学方式具 有很多优势,占用时间少、学生课堂上注意力更为集中,积极 性与参与性也更强,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 果。

电影与文学作品虽有很大区别(例如电影侧重外部语言

和动作,小说侧重叙事和描写;电影要考虑到票房收入、观众 心理、愉悦功能等),但只要选材得当、运用得法,电影这门表 现艺术是完全可以促进英美文学教学的。在英美文学课上适 时运用电影教学,又可以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文化 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水平。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 导,盲目地让学生过多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又容易使学生 养成惰性,忽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毕竟观看电影要比阅读 作品轻松得多。因此,他山之石,若要攻玉,首先要求作为匠 人的英美文学教师要选好石,并且使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 正实现攻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松林、李洪琴.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教 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2]刘苹苹.英文原版电影与英美文学教学.电影评介,2008

(5)。

[3]谢遐均.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教学 与管理,2005(18)。

[4]刘仪华.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电影评介,2006

(10)。

[5]田俊武、李群英.电影的越界和现当代美国文学.文艺 理论与批评,2006(6)。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浅论如何利用名著改编电影促进英美文学教学 刘英杰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二

一、找到《英美文学》的辅导书,例如《自考一本通》《自考直通车》等类型的汉语版辅导书。

三、第一轮复习顺序:

1、先看英国文学,后看美国文学

2、按照时间顺序看,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及代表性作品

3、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看完汉语译文后,对照英语译文,划出课本上对每个时代代表性流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描述和评论。名词性描述一般是填空题和选择搭配题;评论部分是简单题和问答题;*只看代表性的重要信息,非代表性作品和作家生平介绍不用看;记住某个时代某个流派有哪些代表作家,哪些代表性作品及该作品的简要介绍和评论。

4、按照章节划出重点信息,然后整理笔记;

5、全部整理完毕之后,基本上对文学史和代表文学作品有了基本了解。

四、第二轮复习顺序

2、整理理解全部真题的答案以后,对课本的重点知识就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

五、考前突击复习

1、依据真题笔记和第二轮复习的笔记,对不熟悉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

2、根据以往考题的研究,旧题还会重新考,所以大家要关注所有做过的真题和各章节中没有考过的但属于代表性知识的部分,这些有可能是将要考的新题。自学考试已经有历史了,所以过去的真题加起来也就是全书的重点知识网络,所以认真复习真题并理解消化,整理帮助记忆,这对于考试制胜是最好的办法。

*警告:千万不要抛开课本直接做真题;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抄写,默记;反复整理笔记,新的笔记只记录没有掌握好的,直到最后的笔记成为提纲式的。

〈高级英语〉复习方法说明;

一、对照辅导书,精读课文,做课后练习;

二、找来历年考试真题,认真做,查到答案在课本中的相关地方

三、认真复习真题,总结知识点;错题本,反复研究错题

四、回到课本,从头到尾认真阅读课文,全面复习重点知识点;

五、整理真题,再次复习错题;

*高级英语上下册32个单元,复习面积很大,所以必须早动手,狠下功夫。

祝愿大家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三

英美文学是我大学自考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英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也有了提升。下面将从我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对作家创作背景的研究、对不同时代文学风格的感受、对诗歌的赏析以及对小说的解读等方面,分享我在学习英美文学中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英美文学选读过程中,我被很多文学作品深深吸引。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戏剧,通过主人公哈姆雷特的遭遇,我深刻体会到了爱与信任的重要性。另外,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尔摩斯的智慧和机智令我敬佩,并且通过他的形象,我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运用逻辑和推理解决问题。这些作品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

在研究作家创作背景时,我发现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们的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诗人形象可以说是对他自己激情的写照,同时也能看出他对人性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热爱。另外,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奥尔德姆琼斯的作品也可以看出她对种族和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例如《自来水地》中对种族隔离的揭露和《彩票之战》中对女性权益的探讨。通过研究作家的背景,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不同时代的文学风格也是我学习英美文学的重要方面。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文学风格随着不同时代的变化而演变。例如,浪漫主义作品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情感的宣泄,而现代主义作品强调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意义。通过学习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我对不同文学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也更有针对性。

在对英美文学中的诗歌进行赏析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诗歌的美和表现力。例如,埃莱诺·威尔克森的《忆波诗选》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深层次情感表达,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平凡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还有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深林中的停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力量。通过赏析诗歌,我逐渐学会了欣赏并体味诗歌的美和表现力。

最后,对于小说的解读是学习英美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小说,我学会了分析小说的结构、塑造人物和传达主题。例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形象塑造了一个独立、聪明又坚强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揭示出了社会阶级对人们的影响。小说的解读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也使我对文学欣赏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通过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对英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作品、研究作家背景、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学风格、赏析诗歌以及解读小说,我真正领略了英美文学的魅力和深度。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英美文学将继续给我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四

在自学考试中选修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学习机会。起初,我对于文学的了解仅限于平时的阅读和学校教导的文学课程,对于英美文学的精华和经典作品几乎一无所知。在使用教材之前,我小心翼翼地预览了一些内容,并对英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我开始投入到每一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习文学理论和分析,逐渐感受到了英美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二、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我被许多英美文学作品所深深吸引。《傲慢与偏见》这段充满智慧和幽默的爱情故事,让我对简·奥斯汀的才华和社会观察能力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巴别塔》这部科幻小说,则引发了我对人类进步与科技发展的思考。我发现,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欣赏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发思考和对自身价值观的审视。文学作品所展现的深刻人生哲理,给予了我许多启示与感悟。

三、文学理论的启示与应用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不仅涉及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也涉及了文学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在学习中,我认识到文学理论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例如,在学习形式主义理论时,我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了作品的艺术设计和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我对文学作品中的阶级与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文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解读作品,还能启发我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深刻的意义。

四、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英美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经典作品贯穿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弘扬正义与真善美。例如,《人间喜剧》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德一直追求真爱和梦想,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拼搏的精神。而在《1984》中,乔治·奥威尔对极权主义社会的描述和警示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关注。文学作品通过触动人们的内心,影响和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五、英美文学选读的意义与收获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和意义。首先,我对英美文学的了解和鉴赏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作品的内涵和结构。同时,通过与经典作品对话,我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思想内涵,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它不仅满足我们审美的需求,更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保持对英美文学的热爱与关注,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中,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智慧。

总之,通过学习英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我对于英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体验。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和审美情趣,更为我带来了思想上的启示和人生的感悟。通过阅读、学习和思考,我更加明确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英美文学并非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和提升自我修养。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对英美文学的热情与追求,不断探索其中的智慧和美好。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五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通过学习英美文学选读,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在这门课程中,我从文学作品中领略到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历史背景。同时,我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艺术表达。

第二段:对于作品风格的理解

在学习英美文学选读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风格迥异的作品。既有描写逼真细致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斯宾塞的史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我深刻理解到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对人类情感、道德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第三段:对于作品主题的思考

英美文学选读中的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主题和意义。有些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如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揭示了贫困与不公的现实;有些作品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如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引发了我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无论是何种主题,作品都能让人产生共鸣和启发,引导我思考生活中的道德、伦理以及人类的基本价值观。

第四段:对于作者的思考和评价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选读,我深刻了解到作品背后的作者是怎样塑造作品的。我学会了分析和评价作者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了解了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影响。例如,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充满了讽刺和幽默,反映了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道德观念的挑战。理解作者的背景和意图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也为我自己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五段:对学习英美文学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选读,我收获了许多。首先,我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敏感度。其次,我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构建和语言表达,学习到了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艺术方法。最后,我从英美文学选读中领悟到了智慧和人性的真谛,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与不同的文学作品对话,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成长为一个更有思辨力和表达力的人。

总结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选读,我不仅欣赏到了世界各个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还发现了文学的力量。文学能够引起我对人类生活、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同时,学习英美文学也是一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成长过程,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也成为了一个更加细致和丰富的读者和思考者。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六

文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物质的物质文明只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多个文学类型,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世界各地的读者。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我深受其中的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拓宽。

第一段:文学与人性

文学是人类千百年来对人性的反思和探索,英美文学也不例外。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狄更斯的《双城记》,从威廉·福克纳的《狗的心灵》到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英美文学通过深刻的刻画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复杂性和矛盾性。通过诸多形式化的手法,传达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社会制度与人性本质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不仅是文学家为人类的繁荣所作出的贡献,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第二段:文学与历史

英美文学正如它作为文学体现出的那样,凝结着英美历史的生动缩影。英美文学发自那个国家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受,它是对过去,当代以及未来的刻画。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成长史,到二十世纪前期的英国工业发展,从大西洋制造业的辉煌到二战和越战后的文明批判,英美文学演绎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具有标志性的时刻。诸如电影《埃及法老》和《红色自由战士》的灵感来源于牛津大学生的伟大小说《拉多瑞战争》,英美文学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在其中塑造了历史,成为尽职尽责的历史使者。

第三段:文学与社会

英美文学不仅反映历史和人性,也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实。从《游戏人生》到《女权主义者》,从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到奥威尔的《动物农庄》,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毒瘤——阶级和种族歧视、妇女独立和平等的呼声及对动物权利的呼唤,反映了文学家对社会不公义之处的关注。同时,这些文学作品也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四段:文学与情感

文学不仅是精神的,也是情感的,英美文学更是如此。从狂热的浪漫主义到冷峻的现代主义,从激情四溢的温莎剧到克里斯多夫·诺兰的沉浸式现代小说,文学家通过深刻的刻画和情感的激发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爱情、友情、亲情等等。正是这种情感力量,使英美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的喜爱。

第五段:文学与思想

英美文学的最后一个方面是思想,文学是表达者表达想法和观念的方式。英美文学通过创新的故事、形式和风格探索了很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议题。从艾略特的《荒原》到马尔克斯的《一百年孤独》,作家们通过卓越的文学和哲学技巧,揭示了复杂的现代性问题,如现代性的孤独、无知和失落;政治上的种族和阶级的问题及其与经济,文化,历史,文学之间的关系。因此,英美文学是表达智慧和理解的最重要途径。

总之,英美文学是一部经典与思想的宝库,是我们进一步探索世界,了解人性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作品,因为它们记录了人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情感的发展。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自助学习英美文学,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作品和思想将永远伴随我们,带领我们进入更加美好的未来。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七

摘要: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课程的出现,其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面对当前的形势,作者试图从兴趣着手,结合教学实践,对文学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看法。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的课程,诸如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的出现,一直处于主干课程地位的文学课逐渐被边缘化。

与此同时,许多学生还对其冠以“不实用”的称号。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其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此,本着“兴趣”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内容

长久以来,英美文学课的教学通常都是以英美文学史及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选读两大模块为主要内容。

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的大学生。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往年的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而毕业生的工作也从国家分配变成了自谋出路。

所以说,知道浪漫主义时期是指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在此期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作品;约翰・弥尔顿是哪一年代的人,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等等,对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来讲,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并不能为日后的就业增添筹码。

另外,即使有些同学想学好文学课,但是老师课堂上对于文史及作品时代意义的长篇大论,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兴趣。

经典作品为辅,同时并配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导入”这一框架。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以当代作品为主,经典作品为辅呢?因为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缩影。

如果我们过多地关注经典作品,学生将很难把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产生共鸣。

另外,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通常较为晦涩难懂,而这会导致学生望而却步,进一步失去兴趣。

然而,近些年的文学作品并非如此,因为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它们都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投入。

有人担心当代的文学作品不如以前的优秀,课堂上引入这些作品会导致学生不能欣赏最经典的语言。

其实不然,因为现在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上乘之作,有很多荣获过诺贝尔奖(nobelprize)、普利策奖(pulitzerprize)等各种奖项。

例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的作品《最蓝的眼睛》、《宠儿》等就可以被选进文学课堂。

另外,迈克尔的《时时刻刻》(荣获普利策奖)也可以列入我们的教学大纲。

同时,还有一些华裔文学作品,诸如谭恩美的《喜福会》,汤婷婷的《女勇士》等也都是很好的选择。

而至于为辅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将那些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的,大众所熟知的《傲慢与偏见》、《简・爱》、《飘》等佳作带进课堂。

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其次,为什么要引入西方文学理论的教学呢?在我国高校中,西方文学理论一直是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

很多大学在文学课的讲授中根本不会涉及理论的内容。

对此,郑州大学的郭英剑教授曾经指出:“文学理论的缺失是令人深思的。

”“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经典作品,并使我们意识到经典作家要比过去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复杂得多。

”确实,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到了20世纪后,更是百花齐放,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二、教学方法

在中国,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最传统的授课方法都是“老师台上说,学生台下听”,文学课更是如此。

这往往造成老师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

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情,我们要去思索新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课堂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因为对文学的认知其实无所谓对错,毕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告诉大家他们的想法并进行诠释,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表现欲得以释放,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

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如果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运用。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刘润清,)

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此现代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文学课恰是最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科目之一。

因为文学课的信息量非常大,时代背景性也很强,如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简单明了地突出重点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很好的感官上的认识与了解。

例如,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作者的图片,所反映时代的图片等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兴趣。

不仅如此,在文学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大量运用由作品所改编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因为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且分析文学作品。

例如,我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著作的讲解,像《简・爱》、《傲慢与偏见》、《飘》、《哈姆雷特》等均采用了影片授课,而对于当代的一些作品,如《喜福会》、《时时刻刻》、《美食祈祷和恋爱》等也都通过电影进行讲授。

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探讨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活动与行为。

所以我认为,影视教学在当今社会的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大学生。

所以,我们要从兴趣着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使得学生喜欢文学,重视文学,而不再使其边缘化。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等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1).

[2]郭英剑.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2002,(5):5-7.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篇八

论文摘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的新形势下,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利用英美文学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思路。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发展步伐的加快,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交往合作更加频繁,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多种文化相互交汇碰撞、交流融合,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文化间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冲突,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外语教学中,关注目标语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习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问题并作出反映,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外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目的语本族人进行交往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以保证整个交往过程的有效性。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文学又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始终与文化相伴相生。因此,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英美文学教学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首先,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文学知识及其具有的哲学、人文、美学等价值是某一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是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最鲜活、最丰富、最直接的材料。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层次,它的重心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文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源泉,涉猎古希腊、罗马神话,了解基督教《圣经》故事及人物典故,熟悉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抵,可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有利于语言学习中文化因素的积淀。

其次,文学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语言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最理想的.语言和文化材料。特定的文化常常在其语言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对原文语言有精确的理解和把握之外,还要对两种文化,尤其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学实质上就反映和代表着西方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清楚表明,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跨文化意识的双重职责。

再次,文学的生动性和通俗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文学是最优美的语言,如果我们要学习和获得最优美的语言,我们就必须学习文学。”(李赋宁语)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英美文学,不但可以在接受作品内容情节的同时,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学作品中渗透的跨文化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语言教学和学习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有关西方的哲学、历史、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社会风俗。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人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阶段性原则要求文化内容的导人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根据学生语言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采用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更多地涉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以至更深人地探讨人生态度、道德价值观等。

交际性原则认为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然语言是交际的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使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得到传递沟通,语言通过文化的渗透得到合理的交流发展。

三、利用英美文学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思路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和渗透跨文化意识。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语言水平。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不能把课文仅仅当成单纯的语言教材,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放眼世界,扩大视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教师还可以配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及中英文化差异的知识介绍,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具备应有的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不能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不能要求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才能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其次,教师应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文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效率高、覆盖面广等特点。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课件、录像机、投影仪、光盘等直观有效的手段。除了课堂教学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课外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欣赏精彩对白或学习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让思维突破原有的束缚,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学生根据原著自编自演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中,能充分理解把握原著的历史背景,穿越了时空与文化的差异,与文学作品作直接的对话。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有关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文化关系等方面的材料。阅读能使学生了解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风格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写本开始,逐步过渡到读原版作品。这里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指小说,还包括阅读报纸杂志、时事等。因为现在的刊物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动态、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和英语语言发展新趋向,获取丰富的跨文化知识。

一个优秀的外语学习者,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的使用者,还应该是另一种文化的接受者,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目的语。文学作品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因此,学习英美文学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只有通过研读英美文学对西方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国际化人才才能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轻车熟路,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