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时间:2023-09-28 08:05:10 作者:FS文字使者 文秘知识 最新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一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已知道百位有10个珠,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

又如,教学读写法时,先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个三位数,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然后指导学生对着计数器的数位写出这个数。再在千位上拨上3,该怎样读与写?对照计数器上的数和下面的阿拉伯数字写成的数读出这个数。在教学完读写法后,引导学生小结并比较与三位数的读写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已经认识了“个、十、百”的数位名称、顺序、位值,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并提问:“十个一是多少?”、“十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让学生弄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又如,教学“四位数的读法”例题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读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计数器,拨上一个数后,先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试着读数,对于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的数,末尾有一个或几个0的数,应该怎样读,可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引导,最后启发学生总结读万以内数的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二

二年级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虽然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一些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现反思如下:

在引出万的概念时,我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挂图,从一个一个的小方块到一条小方块,从十条小方块到一面小方块,从十面到一个大立体的方块,让学生逐渐理解感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撑,在数的概念的掌握中更需要实物做引导,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数小方块,让学生体会到十进制关系的变化,这是体验的最形象阶段,然后利用计数器的半抽象性,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体会数的转换,直至感知一万的大小,这样也就很顺利地建立起了数位概念,让他们自己来排列数位顺序表就水到渠成。抽象的概念建立之后还需有表象的强化和巩固,所以在计数器上得出一万后,我又设计了一个猜一猜、想一想的教学情景,比如,我拿出一页我自己写的论文,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在这页上一共打了多少个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猜500,老师告诉他“你少得太多了”,有的猜1200,就说“你猜得多了一点”,最后告诉他们这里有1000个字,然后再请他们想像一万字有这样的几页,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认识到这样打印的纸需要10张,接着我又给他们提供一些实物,让他们想像比划一万张纸有多厚,一万粒米有多少,一万米有多长等,不但突破了难点,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态度。

在接下去的数读写的教学中,不仅出示方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数出一共有几个方块,然后计数器把数拨出来,再尝试读写这个数,充分体现了图、形、数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形成数的概念、了解数的组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数万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数字大了,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我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在本节课中,我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展示一幅学校课间操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了解想像学校学生的人数,课中让学生读一读老师收集的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如电影院里的座位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等,激起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热爱,体会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以用万以内的大数表达事物和交流信息,不但培养了数感,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品尝求知的愉悦。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三

议课活动中,李老师说:“课堂教学就像跳高,永远是以失败告终”——我越发深刻的理解这句话。回想自己执教过的课堂,总是不满意的,课前的精心设计和课后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但理性思考才发现或许正是这个“不满意”才使我不断进步。

1、增加操作环节,把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落到实处。从十颗、一百颗到一千颗红豆种子的感知,全部通过数数活动来落实。同时加强拨计数器的训练,鼓励学生多拨多说。

2、有意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概念。数位即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

3、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评价,多让学生纠正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提炼,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4、注重教学语言评价的有效性,由是非性评价提升到艺术性评价。在有意识的评价学生基础上,把重要环节的评价设计到教案里。

1、对于借班上课,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课件的拷贝、播放,学生纪律的维持,与学生的破冰交谈都至关重要。

2、时间的把控一定要严谨。从30分钟课到40分钟课的转变,我心里总认为时间还有很长,再教学难点时,反复强化,导致处理练习题时间紧张。

3、教师语言要更加慎密。数学教学时非常严谨的,每一句话都要慎之又慎,要说的有理有据。在这节课上,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分还应更加明显,适时渗透位置值概念。

4、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科学。准备的100颗红豆种子提供给同学们数,数出来之后出现了99颗,109颗,这是设计上面的失误,应当考虑的更加全面。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目标细化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实时评价能力,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临时应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准备一定要充分、精细。对于数的认识这类抽象的新授课,特别要把提供的素材准备充分,一百颗就是一百颗,不能多一颗,也不能少一颗。

3、从理念层面,一定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学,揣摩学生学的需要实施必要的教学活动,有智慧的执行课堂。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四

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

在开始学习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两大组进行比赛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两大组派代表上台抽数按游戏规则来放在个位、十位上,再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大小的方法;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又能让学生在玩中感悟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比较大小首先从比较两只猫咪钓鱼开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新课的教学过程和做一做中都反映出转化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的熏陶。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五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习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六

教学完《认识万以内的数》这一单元的内容,至此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改进教学。

《认识万以内的数》这一单元包括了如下几节教学内容:《千以内的数的认识》、《千以内的数的读写》、《用算盘表示千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中间有0的四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简单的近似数》。

这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较大的数的数感,知道一个数的组成,能正确进行数数。同时引导学生在计数器和算盘上表示数,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动手操作以及勤于动脑思考的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我认为同学们学得较好的是数的组成,同学们学得差一些的是数的读作方法以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两个知识点有困难的同学要多一些。在算盘上表示数同学们都明白一个上珠子表示5,一个下珠子表示1,但在实际表示数的时候,很多同学就容易粗心把一颗上珠也当作“1”。这个易错的知识点要多向同学们强调。

《简单的近似值》这节内容还不要求同学们掌握“四舍五入”法教学这节内容时可以适当的提及,帮助学生对一些较大的数、自己不太确定的数进行判断,以确保学生所求近似值的准确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仔细观察能力以及教育学生改正动手操作学习时的粗心的毛病。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七

教学点评:《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特别提出要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特别是像“10以内、20以内、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几堂课的侧重点都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上。

但什么是数感?数感应该怎样培养?不少教师存在疑惑,也经常被误解。比如,有的教师仅仅把数感理解为估计的能力,认为学生能较为准确地估计出物体的数量(如一堆小棒的根数、体育馆的人数等),就说明具有了较强的数感。因此,在数概念教学中一味强调估计能力的培养,显然这是片面的。但特级教师李老师在执教二下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处理得恰到好处。下面我就谈谈李老师在本课中通过多种体验,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想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进一步感知建立数感。”

【片段一】课前游戏

师:小朋友,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高兴的话,我们边拍手边说“老师欢迎您”,好吗?

学生兴奋地一边拍手一边说:“老师欢迎您”。

师:你拍了几下手?生:五下!

师:是这样吗?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教师边拍边数)

师:这么多老师的到来,谁会放声的大笑。哈哈哈哈。(教师示范作张开双臂放声大笑状)

生:哈哈哈哈。(学生也张开双臂放声大笑)

师:你们笑了几声?生:四声。

师:对,原来掌声一下一下的、笑声一声一声的,都可以用数来表示。

师:让我们怀着开心的心情,走进课堂……

在课前,李老师就组织了两个课前小游戏,虽然只有边拍手边说:“老师欢迎您。”和表现高兴而哈哈四声大笑,但能使学生发现数学无处不在,随时都有数学信息可以提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积累对数的感觉,丰富对数的体验,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放松学生的心情,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和谐进入课堂。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的体验。

【片段二】数方格

……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数的方法,其实啊,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师:请女生小组长把纸一张一张叠放在手掌上。放上去时其他同学数一数。

学生边放边数后,师生交流。

师:咱们再来数一数。

教师拿起学具,将纸(每张画有100个小方格)一张一张累加,师生一起数: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有谁知道十个百是多少?

生:十个百是一千。

师:哦,老师手里有一千个小方格,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对它有什么感觉?

生1:太多了。生2:与一个百的纸张相比,厚多了……

师:请小组长数出10张纸,在小组中将纸平铺在课桌上,然后一个百、两个百……数一数。组长开始动手操作,学生合作进行数一数。

师:现在你对十个百又有什么感觉啊?生:真的很多啊!

师:老师将方格纸在黑板上平铺,请大家来数一数。

教师在黑板上平铺方格纸,学生一起数数。

生: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再来数一数,边整理一下,边数一下,好吗?

生: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十个百就是——生:十个百就是一千。

师:你现在对一千又有什么感觉了呢?请你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生1:特大!生2:小方格特别多!生3:真是太大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体验一千有多大时。李老师出示了小正方形,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通过一百一百的小方格多次叠起来数感知厚度、平铺着数感知大等让学生体验一千个小方格“特大”、“特别多”、“太大了”等,同时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从比较估计入手提升数感。

比较估计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比较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比较估计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比较估计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比较估计,多交流,从而感受比较估计的魅力,增强比较估计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比较估计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

【片段三】猜小棒

师:(出示10根一梱小棒)小棒几根?

生:十根。一个十是10。

师:(出示100根一梱小棒)十个十是?

生:十个十是100。

生:100根、200根、250根、1000根……

师:到底有几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怎样验证?

生:数出小棒的根数。

1、师出示任务要求:

(1)讨论怎样数。

(2)小组内分工合作。

(3)数出的结果一眼就看明白。

2、小组合作扎小棒。

3、小组汇报:

第一组:196根。第二组:304根。第三组:203根。第四组:297根。

师:将本组小棒根数与别组比较,谁多谁少?哪一组最少,哪一组最多?

生:我们第一组最少。

生:第二组最多。

生:第一组比第三组少一点。

生:我们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得多。

……

(师倒出1000根小棒。)

师:请你们根据刚才的经验猜一猜这一堆小棒大约有几根?

生:800多根、700多根、900多根。

师:老师可以透露一点,这一堆小棒和你们四个小组的小棒合起来一样多。

生:1000根左右

把四个小组的小棒拿上来验证。(引导用移多补少的办法结合成十个百)

【片段四】猜跑步米数

生1:猜600米,

师:只有三圈;

生2:猜800米,

师:正好四圈;

生3:猜1000多米,

师:比老师实际多一点;

生4:猜1800多米,

师:更多了,多得多;

生5:猜850米

师:你为什么猜850米?

生5:因为4圈是800米,多一点就是850米,

师:猜测也是要有依据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猜想的数,老师到底跑了几米,告诉你们。

出示计数器图片

师:老师跑了百位上有9个百、十位上有8个十、个位上有5个一

师:老师跑了(生:985米)。

在本课中李老师多次设计让学生估计猜测,从开始安排数形结合的估计猜测到层层递进到后来的数数结合的估计猜测,培养学生科学的估计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估计猜测要有依据的思想,强化数感的提升。同时又不断改变比较参照物的难度,提升估计的能力。如在数小棒的教学中,李老师让学生估计小组内小棒的数量之前,先让学生亲身感觉10根小棒一栶和100根小棒一栶放在眼前,用具体实物对比中进行估计;在估计1000根小棒数量的时候,李老师让学生在估计小组内小棒数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由估计,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里的小棒是你们4小组的总数之和,学生认真考虑之后能精确估计;而在估计跑步米数的巩固练习中老师只提示了几个数字,让学生根据几个数字条件进行合理估计。

在估计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李老师还不断渗透比较对比意识,如用“少得多”“少一些”“多得多”“比实际多”等词语描述几个数相对的大小关系。用1000左右、900多等来表示估计出来的大数等。

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用心灵亲身感悟,使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提升学生的数感。

当然,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渐行的过程,不可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但又必须贯穿于一节又一节课来落实。教学中应注意将数感的培养随时渗透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实践活动中。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八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本节课,我除了用好教材中提供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一外,还自行开发了大量鲜活的学生生活中的。例如,在课的开始,为了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我巧妙地通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引入了一组有关伦敦奥运会的数据,并结合这组数据提出了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数学问题;为了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出示伦敦碗和鸟巢的图片,说明:伦敦碗可容纳观众80000名,鸟巢可容纳观众91000名;为了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我借助了计数器的直观演示。

由于本人的数学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遗憾。上课时语速过快,学生在思考时,不停地追问,影响学生思考,教师自己说得比学生多,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索少。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四:

亿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感觉孩子应该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自己也提前意识到了,可这些问题却让学生一时消化不好。

这部分内容方法掌握不好的话,特别容易出错。由于这个单元的内容涉及到的数字大,再加上刚开学,孩子们的心思还没能真正地回到课堂,所以这些都是难免的。

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分级

由于都是大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写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分级的好处,采取分级和不分级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分级的好处。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先分级,可是在课堂上做作业和课后作业中,仍然有学生不分级就读数,有人出错有人不出错,课后了解到,有的学生对这些大数早已会读会认,已经熟悉,习惯了。而有的学生是因为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根本就没考虑过,只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

2、大小写混淆

学生做题时的心不在焉,没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总是在读数的时候把大小写混写。

3、有0的写数

读数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写数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很多。除了不分级,还有一个原因,不使用数位顺序表。但每一级中间出现零和末尾出现零时,学生写数的时候,总是丢掉零,或者添上零。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九

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六张图片,分别是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龙江等城市的人口数量。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许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都感到很困难。然后我说:“同学们想不想很快地读出这些数呢?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些大数的认识、大数的读和写。”学生都想知道怎么才能很快读出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第3页5分钟,然后小组交流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问题。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去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打破枯燥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和交流完以后,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和强化学习的知识,并在练习中发现学生掌握不足之处,教师再强调知识点,并强化。

总之,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掌握新知。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十

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里,如何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数学?听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上“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读懂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好吃而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

【片段一】:

师:4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根?

生:400根。

师:5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呢?

生:500根。

师:在家数100根小棒花了不少的时间,数400根、500根怎么这么快呢?

生:因为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4个一百是400。

师:想象一下,10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个一百呢?

学生随着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一十一十地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个、十、百、千都是记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千以内的数(师板书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生:增加一位,千位。

师:怎么想到千位的呢?

生:前面是个位、十位、百位,后面就是千位。

生:因为10个百就是一千。

课件出示有千位的记数器。

师:记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

生:1000里面有10个百,100里面有10个十,10里面有10个一。

师:也就是满十进一,它们之间是十进关系。

师:一千怎么写呢?同学之间试试看。

生:一个1,3个0,因为10有1个0,100有2个0,1000就有3个0。

生:千位上有一,就写1,其他位上写0。

【感悟】:在知识上,学生已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计数单位个、十、百;在经验上,学生已在生活中接触到了千以内的数;在方法上,学生已初步学会类推。在读懂学生知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吴老师在教学时充分激活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解决新问题:“数10个一,换成一个十;数10个十换成一个百;数十个百,在计数器上该怎么办”、“一千怎么写呢”?这样的教学活动,恰好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的快乐,点燃探究的激情。没有对学习基础的正确把握,就不会有恰如其分的认知冲突,也不会有学生投入的探究活动。

【片段二】:

课件出示千字文。

师:猜一猜里面有多少个字?

生随电脑二十二十的数,数到一千。

师:这篇文章就是以字数命名的,猜猜它叫什么?

生:千字文。

生:是“善”,先找到220,再往下数一排,然后接着数到231。

师:第二个在第224个。

生:是“思”。

师:连起来是“善思”,老师为什么会喜欢这两个字呢?

生:因为您是善于思考的人。

师:我希望自己是善于思考的人,同时更希望大家也是善于思考的人。

【感悟】:在每个儿童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他们喜欢比赛、喜欢挑战、喜欢游戏。吴老师充分读懂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设计了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猜一猜文章的字数、和电脑比赛二十二十地数字数、帮老师找指定位置的汉字等,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挑战自己对数量多少的感觉、挑战自己数数的能力、挑战自己运用数的策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量的多少、形成数的表象、认识数的顺序。这一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吴老师成功地抓住了学生不愿服输、勇于挑战的情绪,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的体验,既发展了数感,又获得了人文的滋养。

【片段三】:

师:一个一个地数,9的后面是几?109的后面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记数器,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添一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几百零九的后面是多少?

生:909的后面是910。

师:一百几十九的后面是多少?看你一下子能说几个?

生1:一百三十九的后面是一百四十,一百五十九的后面是一百六十。

生2:一百八十九的后面是一百九十,一百九十九的后面是一千。

生3:一百九十九的后面应是二百。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许多同学同意生3的观点)

生2:我改正,是二百。

师:是自己知道还是看同学改的?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思考几百九十九的后面是多少……九百九十九后面是多少?课件演示九百九十九再加一个是多少。

数出每个数后面的5个数。

一百零六、()、()、()、()、()

指名数,全班齐数。

一百九十八、()、()、()、()、()

学生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九十九后面是多少?一百九十九后面是多少?

【感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学生明白这些道理,但在具体数数时,则总会出差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学习困难,吴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计数器演示,分别数出几百零九后面的一个数,数出几百几十九后面的数,让学生从数出一个数到数出一类数,从慢慢地数数到快速的数数,因为有困难,教师有计数器演示的针对性解决策略;因为要求有变化,学生学起来并不枯燥;因为有提升,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读懂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声音,认同学生的情绪”,吴老师的课堂洋溢着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