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优质8篇)

时间:2023-10-13 21:29:38 作者:雁落霞 评语寄语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优质8篇)

军训总结是在军事训练结束后,对参训学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军训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二

基本方针:

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1)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2)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三

1、碳循环

2、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四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

单糖c

h

o核糖动植物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蔗糖植物∕

麦芽糖

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植物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功能

脂质脂肪c、h、o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c、h、o

(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有利于ca、p吸收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五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计算方法:逐个计数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估算的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昆虫:灯光诱捕法;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j型增长”a、数学模型:(1)nt=n0λt

(2)曲线(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种群数量)

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2、“s型增长”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

3、群落中种间关系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四、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六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七

36、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3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8、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3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其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40、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体内的有害成分却越多。

4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利用的特点。

4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45、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46、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7、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8、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49、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50、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八

学生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需要在学习的时候,经常用脑去思考问题。生物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事半功倍。生物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探究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去实验,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会更容易,也会更加全面,成绩也会更容易得到提升。

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要学会制定计划,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但对于不理解或是生疏的知识则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生物成绩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安排生物的学习,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生物成绩的提高同样离不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一定要将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这样才能在考试和做题时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