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望庐山瀑布(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18:22:54 作者:MJ笔神 文秘知识 最新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望庐山瀑布(汇总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篇一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山玩水,来,咱们跟着画面好好地去游一游,看一看。(课件播放庐山风光)

1、理解瀑布

这是什么?(板书:瀑布)“瀑”是生字,把字音读准。

你知道什么是瀑布吗?(指看图,像这样水流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多像一匹布啊)

2、了解庐山

这是哪里的瀑布?(庐山)你从哪里知道的?(你真细心,学习就得这样,细心观察)(板书庐山,这是生字,咱们齐读两遍,把字音读准啰)庐山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江西省的九江市,坐车几个小时就到了。欣赏了庐山的风光,觉得真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说)

3、导入课题

是啊,庐山的风光这么迷人,吸引了很多游客,还为它题诗作画了呢。我们熟悉的一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庐山后,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板书:望)(生齐读课题)

今天咱们来好好学习这首诗。老师把这首诗也带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1、(出示古诗)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吗?

平时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有什么好办法?(请求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借助课外资源也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方法)

2、(出示带拼音的诗句)识记生字

请你选择一种喜欢的学习方式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板书:读正确)

3、检查。老师要来检查了,看看哪些同学把字音读正确了?(评价语:字正腔圆、很正确、声音洪亮)

学生评,你很会倾听,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理解香炉峰,学写“炉”字。

你们知道什么是香炉吗?(出示图片)就是焚香的炉子。这边的山峰像不像一个香炉?(像)峰头烟雾弥漫就像香炉里生出的香烟,这就是庐山有名的香炉峰。“炉”字是要学写的生字,跟着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指名上台写。

过渡: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已经能把诗读正确、读流利了。古诗啊,像音乐一样,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呢,如果能读出节奏就更美了。(板书:读出节奏)(出示:画出节奏的诗句)

1、老师用斜线给你们标出了停顿的记号

2、范读: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3、谁想来试试(生读)谁来评评?)

个人开火车读——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1、小朋友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这里有一篇根据这首诗改写成的小短文(出示短文)

2、谁最会读书,帮同学们读读(你来推荐一下,谁最会读书)

3、咱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读短文中的句子,你们来猜猜老师读的是哪句诗的意思。(指名说)

下面咱们换一种方式继续玩游戏,老师读诗句,你们一起读诗句的意思(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二句)

还想玩吗?男生读诗句,女生读诗句的意思。

1、逐句指导读出韵味

游戏玩完了,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生答……为什么呀?)

预设:第一句 读出它的美; 你读得有点美了,谁能读得更美?真棒,你读出了他的韵味。(板书:读出韵味)

第二句(瀑布很美)是啊,这瀑布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飞溅下来的小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串闪 亮的珍珠,多美呀!

第三句(根据回答板书三千尺)这是些瀑布的什么?(高)真的不多不少有三千尺,你量过吗?诗人李白量过没有?我想,也没有。噢,这是把它夸大了的。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板书夸张)这样一写,瀑布就更有气势了。请你把这种气势读出来(比它更有气势点……)

第四句(瀑布好像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真壮观啦)

2、总结瀑布特点

喜欢这庐山的瀑布吗?为什么?板书:美、壮观

3、配乐读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把这首诗美美地有滋有味地读一遍。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会背了吗?(生背)板书:熟读成诵

今天咋们不仅学会了这首《望庐山瀑布》,还知道了学习古诗这几个步骤,你们真了不起。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篇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六

作者:杨红艳   文章出处:株洲八达小学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二、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三、学情简析: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五、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

六、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七、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李白的资料,积累李白的诗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瀑布》资料每生一份。

八、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

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2、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

3、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4、师述: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齐读诗题,书空“瀑”字,理解“望”字。

2、交流资料,了解李白。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师述: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2、学生多次试读。(请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师述: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诗意所联想到的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随机板主题图。)

3、学生多次朗读,不断增加脑海中的画面。

4、师生齐诵,再现诗中的壮观景象。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

1、展示瀑布的景观,学生即兴描述瀑布的形状,激发学生热爱赞美之情。

2、体会诗人情感。

提问: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

3、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请学生带动作表情读古诗,读出诗人的情感。

(六)唱读古诗,细品诗韵。

1、师述:瀑布雄奇、壮丽,李白的诗同样气势磅礴,耐人寻味。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

2、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新颖的古诗读法。

3、学生展示个性化读法,欣赏《望庐山瀑布》的歌曲。

(七)延读《瀑布》,引导积累。

1、点拨古诗的重要学法:反复吟读。

2、拓展延读《瀑布》。

(1)    师述:瀑布是大自然中壮丽的景观,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叶圣陶老爷爷的新体诗。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之诗中画面。

(3)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背诵。

3、布置课后作业:找找关于描写瀑布的其他诗和文读一读,背一背。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古诗内容,弄懂诗句意思,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庐山风光录像片、计算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引入境

师:在讲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短片。

(播放庐山美景的录像片)

师: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号清莲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的诗篇喜爱至极,所以给他这样的称号。

生: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六岁时在庐山的黄岩瀑布写的。

三、勤质疑,明诗意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师:谁愿意试读?

(学生纷纷试读)

师:现在,同学们就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开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的看瀑布就像一条河挂在山上。

生:老师,我们发现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

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

生:没有,这里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解释一下诗句的意思。

(学生解释诗句)

(学生纷纷试读,群体练读)

师:谁来说说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瀑布从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生:“三千尺”是夸张的说法,应该是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来。

生:“危楼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师:都可以。这瀑布就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壮观!自己读一读这两句,想象一下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

师:谁再试试?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读得好!再现了瀑布宏伟的气势。齐读这两句。

师:不错,银河从九天上落下来,何等壮观。这里诗人为什么用上“疑”字呢?

(板书:疑)

生: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师: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静夜思》中好像也有这样的笔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生:李白《清平调词》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生:《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蜀道难》里有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生:《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是夸张的写法。

:生:《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是。

生:还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看来,同学们课下真是读了不少的诗呀!还有用其它方式来汇报的吗?

生:老师,我们组是用绘画的方式。

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画。

(教师将画贴在黑板上)

师:请你们小组来描述一下你们的画。

生:(指着画上的景物)这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大家看,这幅画画得美不美?

(生齐答:“美!”)

师:那么大家就带着这种美美的感情把这首诗读一遍。

(学生有感情齐读)

四、想画面,悟诗情

师:大家读得真是太好了!在你读这首诗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珍珠串成的帘子。

生:我看见瀑布闪着银光,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泻而下!

放瀑布的录象

师:什么感觉?

生:雄伟!

生:壮丽!

生:气势磅礴!

师:现在,你面前就是庐山的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学生有感情背诵)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到前面来给大家吟诵一下。

(该生摇头晃脑地吟诵)

生:老师,我们组想给大家吟唱这首诗。

(一生唱,两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生:我觉得他们选的这个乐曲不适合这首诗,咱们以前还学习过一首七言的乐曲,更适合这首诗。我想给大家唱唱。(全班学生有感情的吟唱《望庐山瀑布》)

五、迁移运用背诗文

生:徐凝的《庐山瀑布》中有一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生: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一句“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还有一句“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师:看来大家课下真是下了不少功夫!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更加喜欢瀑布了。但愿有一天咱们师生能共同站在瀑布脚下吟唱这首《望庐山瀑布》。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篇四

预设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导入:

1、师:我们已学过几首李白的诗,谁来背背看?(指名背)

2、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

请一生读课题(如读的正确,表扬,指出课题中的生字“庐”“瀑”,再指名生读,重点看生字有没有读错,齐读)

二、知诗题

1、师: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指名说,理解“望”“庐山”“瀑布”)

2、师述:庐山风景优美,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李百五十多岁时在那隐居了一段时间,那里还有很多飞泉源布,像开先瀑、玉帘泉、黄龙潭、鸟龙潭等,这首诗写的是庐山最著名的开先瀑布。现在我们就一块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悟诗意

(一)、出示全诗,读准字音

二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教案篇五

诗的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川”为生字,为配合理解句意,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师:这是什么?

生:一条小河。

(这时,教师将中间表示流水的虚线连成一条直线)

师:这是什么字?

生:川。

师:川是什么意思?

生:小河,河流。

(接着教师又在图上添上一笔。)

师:你能理解“瀑布挂前川”的意思吗?

…………

分析:

当前,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丰富了。从最古老的教学媒体——黑板到五光十色的图片,标本,模型,再到现代化的视听教学媒体。如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都频频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所以的教学媒体,无论是老式的,还是新式的,都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在课堂教学时用粉笔迅捷地在黑板上勾勒出来的简笔画,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得当,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教育学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是不可不注意科学与艺术的。“能以审美观点,挖掘各门学科的审美因素,就能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