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色方案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模板6篇)

时间:2023-10-09 16:11:34 作者:琴心月 方案 幼儿园特色方案 幼儿园特色活动方案(模板6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特色方案篇一

1、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来历,能说出我国的著名标志――国旗、国徽,知道国歌的旋律。

2、幼儿能说出几种庆祝“十一”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

1、经验准备:有国庆节外出游玩的经历。

2、材料准备:国庆节热闹场景的相关图片。

1、谈话导入。请幼儿说说对国庆节的认识。

2、情景体验。教师可播放国庆相关视频,出示国庆节热闹场景的相关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们庆祝“十一”的方式。

3、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庆祝“十一”的.哪种形式和原因。

1、建议家长在国庆节期间带幼儿外出观看或参与庆祝“十一”的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可让幼儿拿起纸和笔,在家长的指导下画出心目中的国庆节场景。

幼儿园特色方案篇二

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一、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欣赏儿歌

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

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幼儿园特色方案篇三

1、增强社交能力,与自我意识。

2、增强语言能力,促进中指、食指的灵活性。

电子琴一台,唱名乐谱一份。

1、让幼儿取地毯,坐在脚丫位置。

2、教师问好,并介绍自己。

3、听音乐轮流唱每个宝宝名字,并分别上来跟教师握手,并大胆的做自我介绍。姓名、年龄。

4、其他小朋友鼓掌欢迎。

幼儿园特色方案篇四

(一)、绘画类

目标:

1、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黑、黄、褐。

3、从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学会掌握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如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的能力。

(二)、手工类

目标: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及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沾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二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学习粘贴简单图形的'方法。

(一)、绘画类:

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生活中观察过的物体,简单的风景,动植物,能画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教幼儿区别蜡笔、水彩、蜡笔水彩混合画的特征,对色彩调合能互相互补,用色协调、明快、洁净。

3、构图方面能用点、线、小圆点、花朵、叶子等画出简单的图案,教到色彩鲜明,比例恰当。

(二)、手工类:

目标:

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塑造简单的玩具和动植物。

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能折出有关事物形象的纸工作品及节日装饰、环境布置等,培养幼儿的初步美感和审美能力。

月计划:

(一)中班:

1、绘画: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运用做做玩玩的方法进行直线弧线的练习。

2、手工:帮助幼儿认识工具、材料、了解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二)、大班:

1、绘画:以蜡笔为主,用颜色临摹为授课方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和构图。

2、手工:学习撕纸粘贴方法,能撕出简单的树叶、树干和花草,调和画面。

(一)、中班

1、绘画:运用直线、弧线组合形成整体画面,如:《小鸭戏水》、《月亮和星星》

b.手工: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沾合等。用这些技能可以做成小汤圆、苹果、糖葫芦等。

(二)、大班:

2、绘画:以水彩为主,掌握水彩特性,能画出简单的植物的颜色(水、树、花、鸡、鸭等)。

3、手工:掌握剪纸贴,能作出各种形状,拼帖简单的画面,如《秋树》、《雨中娃》等。

幼儿园特色方案篇五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和小兔之间相互帮助和关心的情谊。

2、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1、自备《雪孩子》动画片、美工操作袋中的《雪孩子》。

2、语言磁带或cd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动画片

2、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三、幼儿创造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1、出示雪孩子的轮廓图,讨论雪孩子的形象和表现方式。

2、通过添加画面,分组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幼儿园特色方案篇六

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诙谐的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1.图片:骆驼、小羊、老虎、小猫、龟、兔、乌鸦、仙鹤、成群鸽子、一只鸟。

2.自制挂图。

3.红、黄两色笑脸贴纸。

一、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1.和幼儿玩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做什么动作,小朋友边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边做动作。

2.增加难度,教师做动作,幼儿做出跟老师相反的动作。

二、出示挂图,幼儿根据图画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2.教师根据挂图朗诵儿歌一遍。

3.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跟着老师朗诵儿歌一遍。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把图片按顺序找到伙伴排列出来。

2.根据图片回忆并朗诵儿歌。

3.用动作表示儿歌里的内容,边做动作边朗诵。

四、迁移经验,从生活中找相反的例子。

1.小组pk赛。

教师说明比赛规则:将幼儿分为红黄两队,每队幼儿说出一对相反的东西或两件相反的事情,给予笑脸贴片鼓励。看哪队得到的笑脸贴片多就获胜。幼儿必须举手,点到名的才算。

2.幼儿进行比赛。

3.公布比赛成绩,为获胜队表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