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幼儿美术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23-09-30 15:17:12 作者:灵魂曲 行政公文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篇一

活动一:找找瓢虫的家

活动目标:

认识瓢虫的种类,观察了解瓢虫的居住环境。

活动形式:集体谈话与分组制作。

活动准备:瓢虫图片、墙饰、彩笔、纸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瓢虫的生活环境。

师幼互动:

1、提问:你见过那些瓢虫?它有几个点?你常在什么地方见到它?

2、请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过的瓢虫经验。

3、请幼儿在准备好的资料中找到相关信息。

4、把了解到的瓢虫常去的地方布置在墙饰上。

教育反思:幼儿通过经验共享了解了瓢虫的生活环境。在制作时幼儿想出了很多办法制作瓢虫。

幼儿的参与性强,教师也便于指导幼儿。活动很成功。

活动二:瓢虫大搜寻

活动目标:

1.观察户外地面及植物上的瓢虫。

2.体会观察的乐趣。

活动形式:分组户外观察

活动准备:放大镜(每人一面);选择一处适合幼儿观察的户外场地。

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在学习了瓢虫的生活环境后,有很多幼儿要求到户外去看看小瓢虫的生长环境。而且通过户外观察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让他们体验观察的乐趣。

1、请幼儿去户外寻找瓢虫,看看谁能最先找到。

2、幼儿每人发一面放大镜,请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瓢虫。目光尽量贴近地面或植物,利用放大镜观察周围的世界。

4、回班后,请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画出来。

幼儿对户外观察兴趣很高,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中。尤其是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时有的幼儿干脆就爬在了草地上。在回班绘画时,幼儿能将自己看到的画出来。幼儿不但用放大镜观察地面上的瓢虫,而且还互相看。有的幼儿在观察后惊奇的说:“我在小瓢虫眼里是这样大呀!”

户外观察使幼儿对瓢虫的世界有了近一步的了解。把他们直接带入了一个微观的世界。让幼儿亲身体验了在小瓢虫眼中世界是什么样的。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篇二

1.学习手指点画的基本方法,以点的形式画瓢虫身上的斑点,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2.知道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可以用来进行美术制作活动,激发创作的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体验动手的快乐。

橙子,黑色颜料,纸盘,抹布,牙签、自制的瓢虫脑袋、作品展板。

用食指蘸取适当颜料,点在瓢虫身上绘制斑点,手指不要来回蹭。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ppt,出示瓢虫,引导幼儿初步掌握瓢虫身上有黑色斑点的特征。

情境导入:小瓢虫很喜欢爬到树叶上去玩,可是它爬得太快,摔了一跤,它变成什么样了啊?(引导幼儿发现瓢虫身上黑色的点点摔没了。)

(2)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小瓢虫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帮助小瓢虫画上黑色的点点花纹。)

2、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学习点画的基本方法。

(1)认识操作材料和基本方法

(2)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操作方法:“我们请小瓢虫安静的平躺好了,然后伸出小手指,蘸一蘸,点一点,抬一抬。”“哇,一个画好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练习点画的操作方法。)此处可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点画。

(3)提出操作要求:

强调黑点点在瓢虫的身体上。

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空的位置点下去,用力压一压,不要来回蹭。

提醒幼儿点完以后及时拿抹布把手指擦干净,以免弄脏衣服和手。

3、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

师:“黑点画好了,小瓢虫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我们让小瓢虫回到树上去玩吧。”(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点画完的小瓢虫放置到背景图上去,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

讲评: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只瓢虫?为什么?

5、结束: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助小瓢虫找回了身上的黑点点。你们发现没,我们的瓢虫朋友是用什么东西变出来的啊?(橙子)真聪明,其实呀我们身边还有好多水果可以用来变东西,我们一起回去想想看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吧!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篇三

运动目的:

1、熬炼钻、爬、跑的行动,生长行动的和谐性和敏捷性。

2、感觉到场大型亲子体育游戏运动的兴趣。

运动预备:

拱门3个、淘米竹筐15个、瓢虫头饰15个、毛毛虫30条、明白菜一棵、滑滑梯3组垫子3组。

运动要领:

1、幼儿饰演瓢虫从出发点爬下,幼儿园教案沿垫子爬过,然后钻过拱门,站起跑向明白菜,捉一条毛毛虫回出发点。

2、每组10人,分三组举行。法则:家长不克不及在幼儿的运动园地走跑,幼儿自力完成。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篇四

如果我是瓢虫小专家,我一定要对瓢虫做最详尽的调查研究,看看它究竟有哪些本领,

如果我是瓢虫小专家

。因为一次偶然的恶作剧,让我惊奇地发现,瓢虫居然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了不起的舞蹈家。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中午,我们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多星瓢虫。它们的头和三对细脚是黑色的,触角是褐色的,而背部呈黄褐色。身体只有半个黄豆那么大,而且背部拱起,形状就像半个水瓢,大概因此而得名。它的背部还有许多黑色的圆点,所以俗称“花大姐”。

我捉了一只放在书桌上,它六脚并用,快速地爬来爬去,就像一座瓢形小房子,在不停地移动。我突发奇想,如果把它翻过来,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就用一张纸片,慢慢地插入它的脚下,然后猛地向上一撬,就把它掀了个六脚朝天。只见它的`六只黑脚,在空中拼命地挣扎着,整个黑肚子也暴露无遗。渐渐地,它停止了挣扎,六只细脚紧紧地收缩在肚子上,一动也不动了。我不屑地想,这么不堪一击,真不愧是小动物。

然而,正当我感到索然无味之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惊诧不已,

作文

我怀着亢奋的心情,目不转睛地观看了整个过程:它背部的一对硬壳突然展开,变成了一对花翅膀,与此同时,在它的腹部和硬壳之间,展出了一对像黑绸子一样的翅膀,宛如两面黑色的旗帜。几乎是同时,瓢虫迅速而又敏捷地做了一个优美的前空翻。在它落地的一刹那,一对花翅膀迅速合拢,一对黑翅膀也在瞬间隐藏得无影无踪,一座瓢形小房子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从翻身到合拢翅膀,瓢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整个过程。其速度之快,令我惊叹不已。

我简直惊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翻身居然也能翻得如此优美,并且完美至极!此时,即使是最优秀的舞蹈家,也会相形见础,自叹不如,小小的瓢虫真的是令我刮目相看。我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是瓢虫小专家,我一定要探究瓢虫还有什么特殊本领,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份快乐,做一位名副其实的瓢虫小专家。

指导教师:王艳波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篇五

1、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借助童谣,通过水墨画的形式表现。

2、学习运用滴管进行创作,体验用多种材料作画的乐趣。

1、白板课件。

2、纸、毛笔、滴管、水墨颜料、毛毡等。

重点: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借助童谣,通过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学习运用滴管进行创作。

难点:乐意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1、图片导入——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

(1)、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位小客人,红红的身子上面有着黑黑的圆点,孩子们,猜一猜它是谁呀?(七星瓢虫)

(2)、认识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他特别喜欢吃害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家。

2、故事——小瓢虫大冒险。

故事:啪嗒啪嗒,我是瓢虫。花园里面散个步,飞,飞,飞!咦,前面是什么?让我悄悄爬过去,捉住了!滴答滴答,下雨了。没关系,在叶子下面躲一躲。雨终于停了,继续散步吧。哎哟,不小心掉进水塘里!不怕不怕!我可是游泳高手哦。天晴了,太阳下面晒晒翅膀,扑啦啦——又飞起来了!

幼儿欣赏故事,感受七星瓢虫是多么的可爱、勇敢。激发幼儿对七星瓢虫的喜爱之情。

3、瓢虫照片欣赏——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

(1)、七星瓢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小结:七星瓢虫有一个圆圆的身体,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7个圆圆的黑色斑点,还有六条腿。

4、幼儿学画——用水墨画形式表现瓢虫的外形特征。

(1)、可爱的瓢虫,它那圆圆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我们先把它的身体变出来好不好?今天,我们请滴管来帮忙。用手指捏住滴管的头,放到红色颜料里松开小手指,让滴管吸满红色颜料。再将滴管靠近纸张,用手指轻轻一捏,滴一滴颜料在纸上,,一只瓢虫的身体变出来了!可是一只瓢虫有些孤单,我们再请两只小瓢虫出来吧!(3—4只)再把滴管放回颜料罐中。

(2)、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听吗?红红大圆盘,一分分两半,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七个小圆点,画在盘里面,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可爱的瓢虫画好啦。(教师边念童谣边画七星瓢虫)

(3)、孩子们,谁也想来变一变?(一个孩子尝试画,全体幼儿一起念童谣)红红大圆盘,一分分两半。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七个小圆圈,画在盘里面。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这只瓢虫真好看。

5、幼儿集体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画出更多可爱的七星瓢虫呀!那我们现在就去试一试、画一画吧!要求:把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6、作品欣赏。

瓢虫幼儿美术教案篇六

(一)看图,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都是些什么颜色。

二、画结构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过渡,深红/大红/橘色/桔黄色过渡。

三、分辨深浅色

(一)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合并这两种颜色。

(二)找出合适的红色涂上。

(三)涂上恰当的绿色

四、观察后修改

(一)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二)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

(三)用黑色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其他色。

(四)先用红色蜡笔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