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 预防电信诈骗班会记录(优质5篇)

时间:2023-09-01 04:41:43 作者:GZ才子 心得体会 2023年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 预防电信诈骗班会记录(优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篇一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1、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犯罪份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中奖和他人能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及有致富信息转让,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2、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3、多作调查应证,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帐,不应汇入过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

4、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收到以加害、举报等威胁和谎称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无措和轻信上当,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账户。

5、购买违禁物品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广告“推销”特殊器材、违禁品的短信、电话,应不予理睬并及时清除,更不应汇款购买。对于要求先汇款后交货或要求预交定金、保证金、风险抵押金、公证费、手续费购物的陌生短信、电话,一定要小心谨慎,仔细甄别,千万不要轻信麻痹和上当受骗。

6、到银行自动取款机(atm机)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以外情况,认真识别自动取款机(atm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打95516银联中心客服电话的人工服务台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篇二

1、养成好习惯,如果接到陌生电话,首先看一下是否是外地的,尽量不要去接外地的号码,尤其是固定电话,如果手机是智能的,请安装类似360防诈骗的软件,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已经被举报过的诈骗电话。

2、接到任何有公信力的机构电话声称您的账户或者邮件涉及非法事件的时候,请相信自己,没有做的事情无须为之担忧,更加不必相信对方为你着想的不良企图,任何机构在冻结或者扣划您的账户资金都需要有合法的手续去银行执行,不需要恐吓或者表现出一副为您着想的菩萨心肠,现在是法治社会,这些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盾甲!

3、接到亲朋好友或者师友的电话声称手术或者急需借钱的信息或者电话,请务必联系可以联系的熟人确认相关事项,诈骗分子往往利用遇到急事或者灾祸容易慌乱和担心的心理进行诈骗,遇事沉着冷静,不要轻易相信。

4、伪基站的高度发达使得客户发生电信诈骗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作为高度发达的诈骗手段,伪基站的行为往往防不胜防,在这里,如果收到这样的信息,一定要联系各大机构公示的客服电话,而不是去联系伪基站发过来的网址或者联系电话。

临柜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谨记:

1、合规操作,保护客户,保护自己,善于观察,对于边打电话边办理业务的客户,要适时提醒客户,尽到工作责任和义务。

2、定期检查防诈骗小提示是否放置醒目。

3、对于汇往外地的客户尤其要多一个心眼,对于客户不能说清楚的业务,最好能让客户自己打一个电话当场确认。因为我们多一句提醒,客户就减少一个发生损失的概率,少则几百,多则上百万,花费提醒的时间不用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如果有成效的话,减少诈骗的机会成本有可能高达几百万之巨。时刻心怀责任,心怀客户。

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篇三

“以前我们时不时就会听说xx被骗了,xx地方有人又被骗了,但总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电信诈骗一直在我们的身边。近段时间,罪恶的黑手又伸向了教育这片圣地,而且花样繁多,我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在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的会议室里,西城派出所李国胜警官正在给全体班主任进行以“防范电信诈骗,打造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培训。

为了提高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行为的发生,2021年5月17日上午,学校联合西城区派出所举办了本次防范电信诈骗培训会。会议由西城派出所李国胜警官为主讲,学校全体班主任及各年级主任参加了会议。

李警官结合身边典型案例,从“电信诈骗的犯罪特点、作案手段、带来的危害、应对技巧以及被骗后的应急救济方法”等方面向与会教师进行了讲解,切实加深了老师们对电信诈骗的理解与认识,并进一步指出了防诈骗的必要性、紧迫性,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会上姜校长强调指出,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各年级要切实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性以及防诈骗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二是要认真排查,一一确认群内及圈内人员身份;三是要落实主体责任,各年级要积极发动全体师生参与防诈工作,大力宣传防诈骗知识,确保每一位师生的利益都能得到维护,共同致力于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授课结束后,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并组织发放了《反诈宣传明白纸》,让每名学生真懂、真会,都能成为反诈“小老师”。

趁热打铁,学校又组织学生及时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同学们通过“反诈”明白纸向家长进行反诈骗宣传。

通过此次活动,师生及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防诈骗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显著提高,纷纷表示要结合发放的《明白纸》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做好宣传,切实提高防骗意识。

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篇四

迅速组织学习防诈骗主题班会,通过加强同学们的电信诈骗认知和风险意识教育,向同学们宣传“三不一要”防范措施,即三不:不轻信、不冲动、不转账;一要:要及时报警。使每位同学都熟知电信诈骗的技俩和手法,同时结合案件说明,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并要求对每位同学都能在自己了解的同时能够给家人、朋友普及防电信诈骗知识,以提高防骗拒骗能力。

针对近年来受电信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音乐学院积极拓宽宣传渠道,除了组织防电信诈骗班会活动,还通过走访寝室、张贴宣传海报、传播防电信诈骗标语、悬挂横幅、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等途径加大对师生、家长的宣传防范,以达到人人清楚,时时警惕的效果,把预防电信诈骗事件在学院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呢和校园环境。

为解决校园可能存在着一些宣传工作组织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宣传展架资料摆放不规范、资料张贴杂乱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完善音乐学院电信诈骗防范宣传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长期、有序开展,我们采取了互相监督、及时回馈等方式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通过此次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如下:

1、切实提高了防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2、提高了我院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4、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的发生,全力维护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财产安全。

防范电信诈骗班会心得体会篇五

为进一步增强中心全体职工防骗识骗能力意识,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xxxx中心按照市局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反诈宣传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制度,对反诈宣传、工作部署、教育培训等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落实切实将防电诈宣传工作筹划准备到位。

组织认真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内容,并“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中心全体xx名事业人员完成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安装和使用,安装率达到100%;依托微信群及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反电诈知识,教育引导中心职工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意识,发动全体人员积极转发分享,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充分发挥中心自身优势,在人员密集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设施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宣传反电信诈骗标语;在中心办公区域张贴宣传海报宣传反电信诈骗知识,同时充分运用led大屏,滚动播放反诈宣传内容,达到了立体覆盖、润物无声、内化于心的效果。

按照上级要求,充分结中心党总支和各党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日常党建工作充分开展教育学习。今年9月、10月期间,xx中心一支部、二支部分别组织开展了以“防骗反诈党员先行”等为主题的主题党日和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全体人员通过对宣讲知识和具体案例教训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常见的网络诈骗套路,增强了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意识和防范意识。

经全面排查,截至目前,我单位无工作人员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或“两卡”等黑灰产业犯罪行为,且无被诈骗情况发生。

下一步,我中心将进一步加大防电诈宣传力度,持续推进反电诈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效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