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7篇)

时间:2023-12-29 05:30:48 作者:薇儿 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思考过程,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在这里,小编为大家集结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启示。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中国移动召开党组扩大会,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参加。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集团传达到位、理解到位、落实到位。要原原本本学,认真学习《公报》原文,深刻理解把握其中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吃透要义,融会贯通,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深入学,结合陆续公布的全会相关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辅导授课、“三会一课”、干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结合实际学,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党建工作实际,深刻把握《公报》重点内容,在学习中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会议强调,要把握重点要求、抓好工作结合,以实际行动推动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一是要研究制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要对照全会精神和要求,不断丰富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内容,使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中央新精神新要求,发挥好战略的牵引、组织和推动作用,为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筑牢根基。二是要充分发挥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5g+”计划,推进5g+aicde,加快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中台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民生,重点落实好“四个三”要求:加快推动“三个转变”,积极拓展线上化、智能化、云化“三化”新领域,深入推进“三融”,持续激发“三力”,实现信息技术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要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抢占产业、技术、人才的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是要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认真对照工作会和年中会的要求,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地实施,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基础,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要认真谋划明年重点工作。要按照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部署要求,围绕公司转型改革发展重大关键问题,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四五”规划。“十三五”的成绩斐然在前,对于广大年轻干部而言,“十四五”将会是更为广阔的“学习课堂”。然而初入基层时的不熟悉,往往会让年轻干部“答错题”“丢分数”。如何才能在“十四五”的“课堂”中,于基层实际和理论知识中找寻“十四五”必修课的“正确答案”?把握好这几点“学习经验”,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政策是本“学不完”的教材。政策是每一位年轻干部学习“专业课”的必读教材。年轻干部唯有紧跟党的步伐、学透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用政策,才能将政策的“知识点”“必考题”运用在“十四五”的大考之中。政策这本教材的魅力,就在于“学不完”:初读时懵懂,应下探基层工作、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再读时洞悉,需结合工作不足、自我反思开展“温习”;反复研读之际方能豁然,于政策理论与基层实际中,收获思想与专业的提升。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处理工作时,往往囿于自己手中的部分工作、条线任务;面对问题时,只打决策的“小算盘”,吃政策的“夹生饭”。为此,年轻干部应提高政治能力、具备战略眼光、吃透政策“教材”。一方面,吃透政策,坚持提升专项业务本领、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条令、充分领会重大会议事项精神,领会政策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看透问题,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挖掘主要矛盾、细心聆听群众呼声,让政策的“解题技巧”灵活运用于基层工作之中。

群众是位“不多说”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年轻干部要想在“十四五”课堂上有所收获,离不开群众这位好老师。这位老师也有所不同,他善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我们虚心请教、用心体会,值得我们潜下心来学习请教。以民为师,需要年轻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田间地头,去感受土地的温度,群众的冷暖。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课堂提问”,需要年轻干部限时回答正确,工作要有紧迫感,时刻以群众之“问”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群众的“所需所求”就是“课后习题”,需要年轻干部细心做对做好,工作当能接地气,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各类需求;群众的“所思所想”就是“阶段测验”,需要年轻干部考前准备、考时尽力、考后总结,工作应具使命感,始终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工作的指路明灯。

基层干部是名“懂人心”的课代表。20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更是开启“十四五”前最后一道考验。在过往的脱贫工作中,正是广大的基层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脱贫工作方能卓有成效。他们将汗水洒入土地,甘于在田间地头摒弃浮华;把扶贫镌刻心中,请愿在决战脱贫一线冲锋陷阵。他们是“十三五”课堂上的“课代表”“模范生”。年轻干部要在工作中,当以这些优秀基层干部为榜样,做好学、思、践、悟。首先,常怀“空杯心态”,“十四五”这门课,需从头学起,大小工作皆是学问,当虚心请教“课代表”经验技巧,让学习不浮于表面。其次,多设“吾日三省”,工作是否无误?群众是否满意?明天如何进步?让目标不骛于虚声。再次,牢记“实践真功”,俯身、用脑、沉心、动手,让工作不驰于空想。最后,当具“时代之悟”,肩挑如山使命,不畏前路坎坷,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大棋局中。

党员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立场,进一步明确和重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指向与诉求。

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发展的重心所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奋斗的最高目标,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创新发展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有质量的生活;协调发展为了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都能与国家发展大体同步;绿色发展是通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放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领域的展开,是为了真正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要求。

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当代中国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对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体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发展自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等等,都可看作是在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是辩证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为我们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确立了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快补短板,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统筹资源、环境、生态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例,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的81立方米、52.8立方米降至60.8立方米、38.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42提高到0.559。然而,当前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事实上,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三大领域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应注重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在政策设计中的地位和占比,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统筹资源环境生态源头化治理,加快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促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拓宽生态系统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对环境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需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迅速扩大。一是绿色生态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长。至20,仅以绿色食品为例,其获得认证产品总数从9728个增长到36345个,年均增长量达1901个;二是生态文化产品繁荣发展。以浙江安吉为例,其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塑造的文旅一体化产业年总收入达388.24亿元;三是生态产权市场不断扩大。起,福建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如今已确定期限长达30年、月息0.6%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然而,我国经济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与融合仍不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文化、调节等功能均未充分利用,生态产品的创新开发潜力巨大。挖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要充分依托良好环境为产品注入“绿色生态”“特色”“文化”等内涵,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要积极探索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森林碳汇交易为例,以森林碳排放量作为交易对象,加快设立碳资产管理部门,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又使得生态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产品市场化基础。尽管当前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规范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约束。其一,生态产权边界不明晰:一是空气、水等自然资源的自身属性决定其产权无法准确界定,二是国有自然资源的收益群体存在争议,导致产权边界难以界定,由此阻碍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影响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二,缺乏成熟统一市场体系:一是生态产品认证标准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二是由于难以统一制定生态产品价格标准,当前林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虚拟产权始终相互分离、自成体系,规范生态产品市场难度很大,市场体系化进程缓慢。为此,需完善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林权、水权等自然资源产权进行确权和赋权,力求“山有界、树有权、地有证”,为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加强生态产品标志管理,指导和监管生态产品生产过程,助推生态产品品质提升;规范生态产品市场标准,维护生态产品标准化市场秩序,引导生态产品市场消费。

扩大生态补偿覆盖面,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覆盖面有序增加,逐步由单一的天然林扩展到水域、山区、农田等区域。但生态补偿标准亟待统一,在补偿主体界定、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与数量等方面均缺乏科学界定与统一标准。因此,一要统一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改变当前生态补偿受益方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的现状,将居民纳入生态补偿受益群体。二要统一生态补偿方式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方式以单一财政支付为主,如果生态补偿方式标准无法统一,将进一步增大社会资金进入生态补偿体系的风险,从而阻碍生态补偿方式有序创新,导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的困境无法突破。三要统一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加快构建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减少补偿资金的随意性,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性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生态补偿方式标准、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标准,在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补贴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激励作用。

拓宽生态系统共建共享半径,激励公众绿色行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公共品,其建设维护及获益等各个环节应由全社会共担共建共享。“十四五”时期应着力探索社会参与生态系统共建共享的渠道,建立健全“绿水青山”的社会共建平台和“金山银山”的社会共享平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不断凝聚社会力量,才能将更多潜在的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一老一小”牵动着亿万家庭,对全周期美好生活具有深刻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可以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提供切实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工作。近年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适时修订,事关“一老一小”的法规政策日趋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也应看到,在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我国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愈加凸显。

一是地方政府职责不清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有的地方热衷高端项目,招商引资引来的养老地产项目有养老之名、无服务之实,个别早教项目违背规律、揠苗助长。有的地方“一老一小”工作还停留在保障传统福利对象的层面,城乡特困老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外的大量社会老人和儿童难以享受养老托育服务。

二是普惠性服务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城乡居民家庭和老年人收入增长,却仍难以购买到安全有保障、价格可负担的服务。另一方面,养老托育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消费快速增长,但行业投资回报率依然偏低,大部分机构处于亏损状态。面向中等收入群体提供的服务短缺,“夹心层”问题突出。

三是传统政策效应式微,养老托育机构融资难。“一老一小”以地方事权为主,重视民生工作、财力雄厚的地方通常是养老托育服务发展较好的地方;片面追求gdp数字、公共财政底子弱的地区养老托育服务则普遍滞后。过去主要靠投资带动、靠贷款支持的政策方式效应在减弱,迫切需要探寻新的政策路径。

四是家庭能力弱化,主体责任履行面临困境。家庭本应是赡养老人、照料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但责任履行需要能力支撑,“上有老、下有小”的双职工家庭通常难以负荷。家庭规模小型化和能力弱化的趋势,客观上会增加家庭履职尽责不到位的风险。

五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服务方式不适应新要求。在严格防控下,养老机构的家属探视、志愿服务等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托育机构不得不暂停营业。下一步,亟待探索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新型服务方式。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回应社会热点、打通政策堵点的一系列新举措,为上述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新方案。当前,应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路径,为美好生活和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以服务清单为载体,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托育服务清单,作为各级政府在“一老一小”领域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职责。指导地方根据发展水平和公共财力,在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量力而行增加“自选动作”。基础条件较好、社会需求旺盛的地方,可以探索制定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清单,惠及更多老人和儿童。

以场地设施为重点,降低服务成本。充分挖掘土地、房屋、设施的供给潜能,利用大数据手段,集中梳理可用于养老托育服务的各类空间资源,特别是利用效率较低的地块、商业设施、社区用房、政策性住房等,并且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养老托育服务的硬件成本。

以中央投资为示范,强化融资支持。继续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等专项行动,增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力度,更加有效带动地方投入和社会资本进入。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岗和培训补贴等手段,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养老托育机构进行政策性救助。探索利用基金、贷款、债券等金融工具,拓宽养老托育机构常态化融资渠道。

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帮助家庭尽责。把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巩固家庭养老育幼基础地位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以专业照护能力为重点,依托城乡基层和互联网平台开展家庭指导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残疾儿童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

以业态创新为导向,发展新型服务。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养老托育产品中的深度应用,提供智慧化、智能化服务。推广养老机构互联网平台化发展等有益经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促进“一老一小”相关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彰显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将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决心和定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加快从数量型、规模型开放转向质量型、制度型开放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缔造了后起大国工业化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回溯40多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在于顺应历史前进的大方向、大逻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释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制度红利,从而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中国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全面提升。如今,中国经济已然牢牢嵌入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之一,中国推出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和多样化的外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宽阔的视野,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由资本和成本驱动加快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切换,为我国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了战略机遇。然而,现阶段新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创造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长期来看,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全球化的主基调,但全球化的历史演进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出现局部断裂,国际分工体系和一体化生产网络暴露出其固有的脆弱性。

从国内发展条件来看,一方面,随着科技实力提升和资本快速积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是凭借不断增强的国内配套能力、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日益活跃的创新活动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环节攀升。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我国开始具备与发达国家同步竞争的能力,线上经济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攀升,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有所弱化,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来自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生产的双向竞争和“两端挤压”,出口对gdp的贡献明显下降,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成本低、冲击小、相对比较容易凝聚共识的领域逐步开放到位,还有一些部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遭遇“玻璃门”“天花板”。“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就是要对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发起攻坚,对体制机制中的“痛点堵点”标本兼治,这不仅要有开放的新思路新模式,更需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动、协同推进。

中国经济韧性强劲,产业体系富有弹性,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新兴业态充满活力,这些突出优势是我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突出优势。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要在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下推进。

开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迈向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着眼于实现到2035年“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瞄准市场需求热点,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等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资引智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和国内消费升级。针对现行国家储备体系的短板,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应急保障物资、数字医疗、高端机器人等相关领域,强化多渠道的技术、产能和人才储备。总结提炼自贸区建设经验,有效复制推广,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紧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科学规划,广纳智慧,将海南建成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尽快形成新示范新带动。统筹国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扫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以更加开放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防控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等领域的全球治理,积极开展能源转型、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减灾扶贫、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协调,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推动wto改革为契机,倡导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议题谈判,共同主导数字时代贸易规则的创新和变革,引领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着力形成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国际共识和多边准则。

展望“十四五”,开拓开放发展新领域,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建立安全预警新机制,构筑全球治理新体系,要多管齐下,建立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而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更宽的开放领域、更高的开放质量、更充分的开放包容、更完备的开放安全、开创互利共赢新格局,有力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20,是非常之年,也是关键之年。

这一年,是中国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

这一年,是节点,也是新起点。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牢牢把握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势,才能锚定好发展方向、找到发展之路。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

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今,“十四五”规划的蓝图正在绘就,新的篇章即将开启,奋斗征程永远向前。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时代进步的“春天故事”。

品读“精神密码”,斗争与时代偕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十四五的规划彰显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时代导向,强化理论学习,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根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时刻以新时代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把誓言刻在心中,时刻尝尝“信仰的味道”,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畅享“奋斗密码”,斗争与拼搏共生。初心使命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灵丹妙药”,是共产党人激发革命斗志、增强斗争本领的“动力源”。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要涵养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修好斗争的“必备品质”和“必修课程”,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无畏气概,做敢于斗争的“战士”,勇于搬掉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浅尝“必胜密码”,斗争与群众同心。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必胜密码”。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来源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愚者争虚名,智者务其实。”要牢记党的宗旨使命,牢记人民的期待,主动担当、自我加压,用辛勤努力换来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1

五中全会通常聚焦涉及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命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五中全会讨论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规划(计划)成为一种惯例。五中全会作为中国明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亦是外界感知中国发展脉搏的一个窗口。

基于当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此次十九届五中全会之于中国的“厚重性”尤为凸显。

当前,中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十四五”时期恰好嵌在这一历史交汇期之中,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对中国发展的分量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今日之中国还处于世界的另一重“百年”背景之下,即习近平频繁提及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习近平关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等判断,无不表明时势之变。中国需要一个灵活调整、更具前瞻性的国家发展方案,夯实发展之基,守护复兴之路。

此前,习近平在两个月内连续通过企业家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等7场座谈会问计“十四五”规划编制,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表述进入公共视野,而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成为习近平系统回答中国如何应对大变局的标杆性会议。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会议发表了6000余字的公报,透露了丰富的信息。“四个全面”中的第一个“全面”要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中等收入群体要显著扩大了。我国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了……公报中的许多新提法,充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在发展的新征程中一往无前,持之以恒,永不懈怠的奋进。

中国奋进有底气。底气是从内在里发出的力量,是一个人的立身成长之气,是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之气。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自于中国共产党99年来以鲜血和汗水、担当和实干、智慧和魄力不断铸就的一个又一个让人民为之坚定、让国家为之自豪、让世界为之惊叹的辉煌。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带来的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蓬勃发展,所创造的比任何历史时期都巨大的物质财富、都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底气来自于中国人民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来自于无论在任何时候,14亿中国人民都能迸发出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磅礴力量。

中国奋进有志气。有志者事竟成。71年来,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信心满满。不管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不管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如何艰巨繁重,我们都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发展目标前行。这是因为我们有志气。这志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朝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方向去拼搏,不断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去实现中华民族更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志气是中国人民在历经磨难后,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的那些苦难,对今天来之不易生活的全心珍惜和全力坚守,对未来发展的憧憬期盼。一次次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志气,无论再大的风浪、再大的挑战,都打不乱中国发展的节奏,都阻挡不了中国人追梦的脚步。

中国奋进有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又正处在重要关口,我们更要敢于“亮剑”,拿出开拓进取的勇气去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继续抢抓机遇,要更加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亮出大勇和大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继续发扬刀刃向内的精神和勇气,不断推进自我革新,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奋进的路上始终成为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先锋,不断鼓舞和带领中国人民去接力耕耘、实现更宏伟的蓝图。

一、思想引领强根基,着力提高政治站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在抓思想从严。现阶段要通过集中研讨学、灵活形式学、融入经常学,把领悟全会精神作为院党委、各党支部的学习的重点内容,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紧紧围绕主线主题、“主题党日”搞好党建专题教育,坚持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打牢政治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要充分发挥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抓严抓实强组织,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核心”,打造明责履责链条。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工作,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工作,督促联系点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推行“抓典型,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工作法,继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党建水平不断整体提升。聚焦“品牌”,打造“亮点”,开展“我们是党员,我们在行动”活动,评选一批五星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积极开展“我为支部献一策”活动,大力推进党建和业务资源整合融合,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相互比作风、比业绩。

三、抓好舆论引导,汇聚发展之力。搞好主题党日、专题研讨、地球日、环境日等一系列宣传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助推作用,不断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坚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认真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好服务“规划先行”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全域综合整治规划、村庄规划、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服务地方政府生态经济发展。积极融入新时期自然保护体系建设,立足地质自然公园、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建设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做好地质遗迹、矿产资源、特色自然景观资源等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及动态监测等工作。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内涵型增长,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此,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建议》,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次全会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前进道路上,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有诸多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实践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后,在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现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现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不断解决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实践充分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作出工作部署,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

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有深厚的实践基础的。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加快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竞争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还要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绘就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这两个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判断,我感触颇深。

西望村是宜兴远近闻名的紫砂专业村,拥有三百多年的紫砂艺术创作史,全村95%的农户家庭从事紫砂产业。“十四五”时期西望村要加强完善现代紫砂产业体系,立足西望紫砂特色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用创新,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去赋能传统行业,提升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营销这一关键环节上,要依托5g技术和全村免费wifi的优势,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80%以上的紫砂产品通过网络对外销售。把紫砂与文旅、文创有机结合,有效延伸紫砂产业链,让乡土产业既要有“泥土芬芳”,又要有“现代气质”。

五中全会对发展现代产业、优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令我倍感振奋。我更加坚定的意识到,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

锚定“十四五”

在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互联网上,网民纷纷展望“十四五”。网友“历历在目”说:“‘十四五’应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网友“馨馨”表示,“应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网友“好心情”建议,“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层面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技术层面要强化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手段,互联网企业层面要培育尊重消费者隐私的文化。”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也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中国新闻网报道称,把2035年作为远景目标,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进行统一考虑,是极其有意义的。网友“惊涛拍岸”说:“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迈出坚实步伐!”

事实上,网民意见已经被吸收到了“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今年8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中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

“十四五”时期应该怎么干?

央视网“联播+”栏目发文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多个重要会议,与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基层代表等进行座谈,听取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多个领域“十四五”发展锚定方向。

新华网评论指出,改革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新发展活力。随着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中国经济网发文指出,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大有作为的新发展阶段,亿万人民要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累积动能。育新机、开新局,新的中国史诗将上演在更加壮阔的时代舞台上。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意义重大、举世瞩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了发展蓝图、规划了实践路径、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指明灯,是全国人民得实惠的希望点。作为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宗旨意识和使命感,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境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基层农村的发展上,摸准民情民意,成为敢想敢干的基层发展带头人、领路人。

一要敢于思考,用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我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千头万绪。基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成,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必须厘清自己的工作思路,谋划好所在村的发展。“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到心上,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的困难,群众的想法就应该成为我们的想法。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困难时,在工作当中,就能够很好的找到上级政策与老百姓真实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真正做到利民惠民。

二要敢于实干,干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各项工作都要在村一级来落实,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直接同农民群众打交道,群众的事情最清楚,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最明白。因此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计生、医疗、助困等事情下功夫去做,以真情付出、真切关怀,在基层各项工作中把握发展重点、突出新的亮点、在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助推农村发展。

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干成一番事业,必须在“敢”字上下功夫。要敢干“前无古人”的事业,敢做“史无前例”的文章,敢走“与众不同”的新路,敢抓“无中生有”的项目,敢破“不合时宜”的条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大背景下谋划本村的发展、思考自身的工作,只要是符合农村的实际,只要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就大胆地去试、去闯,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砺品质,成长为对基层发展、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中央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政治制度最高决策机构,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这是我国挑战困境、开启新时代、谋划前程的关键一步。下面就此体会我对这次会议的一些思考。

第二段:回顾历史,继承传统。

同传统的五年规划相比,今年的规划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目标。建议聚焦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低碳、促进高质量就业、加强农村振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着力解决当前社会和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规划还保持了对既有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要任务。从这种连续性与创新性之间的有机结合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的传统,更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希望。

第三段:面对新挑战,拓展新空间。

当前时代,全球各国都处于一个新的格局当中。在这个时代,世界面临着灾难、变革、探索甚至重新定义的挑战,中国同样不例外。疫情带来短暂的冲击,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五中全会重申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这次会议要求我们紧密把握新科技、新产业、新商业机会的特点,把改革创新和支持政策贯穿到科技领域和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提升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让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

第四段:团结合作,获得共赢。

除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上的总体设计,五中全会还关注了中国与国际间的发展合作。公报强调要开放合作、多边合作和互利共赢,在全球节点参与全球化过程,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这样的调整意味着中华民族将更加自信地迈向世界的中心,并且向全球发出积极信号,鼓励所有参与方一起努力,以实现全球的普惠发展。

第五段:基础保障,持续发力。

五中全会的另一特点是,聚焦基本保障。在刚刚完成的“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仍有数百万人口缺乏保障,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五中全会也表示,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实现质量和覆盖面的提升。在新时期的五年规划和未来的政策纲领中,这个问题将是核心之一。

总之,五中全会作为中国历史性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以在现今、面向未来的关键一步。我们现在应该向前看,牢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挖掘新机遇和新价值,势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十九届六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在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期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集中审议了《关于制定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和《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且通过了会议决议。这次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也为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指导方针。本文将探讨我对这次全会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全会回顾和总结。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制定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和《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文件对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会议强调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强调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通过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制定,使国家的发展具有了更加全面、均衡和可持续的特征。

第三段: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全会还进一步强调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和调整现有的制度体系,解决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全会提出了许多改革举措,例如加强市场监管、深化金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段:推进创新和科技发展。

全会对于创新和科技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的驱动力和科技的支撑,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向高端发展的关键。全会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旨在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这将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将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变化。

第五段:开放合作与全球治理。

全会也进一步强调了开放合作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愿意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和经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措施,例如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这将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在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轨道上实现。

结论:

通过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会议是我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会议制定了国家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和政策。其中强调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推进创新和科技发展、开放合作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些都将为我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推动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和强大的未来。

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多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品质的继承和弘扬,而文化的传播要从娃娃抓起,越来越多的国学班应运而生,就连小宝宝去的“淘气堡”都会举行国学教育比赛等活动,大学校园里,穿着汉服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电视节目中,关于国学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扬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把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社区进行大力的宣传,把美好的中国传统道德品质宣传出去,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文档为doc格式。

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历史性以全会的形式,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二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走什么路,明确奋斗目标。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与国家建设、发展同步配套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三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怎么走,明确行动步伐。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进一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全面开花,硕果累累。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个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提供基本依据。事实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群众的期盼要求,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指明了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更加坚定了发展自信。

作为个人,必须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主题教育融合起来,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二是坚定知行合一的担当。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三是坚定为民服务的真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集中开展全县棚改突出问题、房地产市场秩序和“烂尾楼”专项整治。研究解决历史遗留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让群众平安出行。扎实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

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国家在特殊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通过这次全会,我们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蓝图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段:重点议题。

全会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议题。其中最核心的议题是要实现“十四五”规划。此外还涉及到了创新、文化、生态、国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未来,这些议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段:新发展阶段。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这一新的阶段呼唤着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内外环境对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发展理念,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添了新的精神标志。

第四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一重要理论,在全会讨论中多次强调。这标志着我国大幅度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历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这个新征程不仅要和过去的发展协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需要立足于未来的发展。

第五段:总结。

通过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及广大人民奋斗的热情。我们或许会碰到一些困难,或者需要渡过某些难关,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全会为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和充满希望的前景,是激励广大群众迈出勇敢的步伐、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日,由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全会是在我国跨越两个一百年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会议全面部署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描绘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我国发展道路的舵手,十九届五中全会传递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信号,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第二段:概括履职慎终如始(250字)。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了全党要紧盯实现九个方面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中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展示了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全党必须坚持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2035年远景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第三段:稳定发展开新篇(300字)。

稳定发展是我们党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取得的重要成就,然而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内部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定力,继续推进稳定发展。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政策路径,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发展。这些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激发了我们的干劲和创造力。我们要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各项工作,为中国的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段: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300字)。

改革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会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也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让改革红利惠及老百姓。全会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全面落实改革部署,在各个领域迈出坚实的步伐。

第五段: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200字)。

在全会中,科技创新被提及多次,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决心。会议指出,要加强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推动科技发展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

总结(100字)。

通过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明确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深刻体会到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坚定决心。我们要在全会精神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稳定发展、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坚决扛起责任,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当天上午,宣讲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山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济省直部门(单位)、省管企业和中央驻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高校师生代表等共计16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参加主会场报告会。山东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总计3.4万人参与。

在宣讲报告会上,韩文秀系统介绍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和框架结构,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解读了《决定》提出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就确保十九届四中全会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谈了意见和建议。

韩文秀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具有丰富的实践成果。“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韩文秀说,山东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山东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出席报告会并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宣讲报告会系统全面、内容丰富,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都很强,对山东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山东各级部门将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抓好十九届四中全会各项决策落实部署。

大图模式当天下午,韩文秀来到浪潮集团与企业职工座谈宣讲。浪潮集团员工代表汇报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体会,韩文秀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主题、《决定》的重要意义、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等内容进一步与企业座谈人员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