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三年级美术说课标说教材大全(21篇)

时间:2023-11-01 06:34:44 作者:翰墨 口号大全 最优三年级美术说课标说教材大全(21篇)

范文可以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帮助读者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范文范本,相信对我们的写作会有所启发和提升。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段歌曲,我们仔细来听一听感受音乐的节奏。

2、板书《重重复复》。

二、新课。

2、小组讨论: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它们的重复规律都是怎样的?

3、小结:欣赏过这些图片我们发现其实重复的规律是多种多样的,我可以有序的排列,也可以成簇的排列,那我选择重复的图案也可以有变化,比如说图案颜色的变化,大小的变化,它都可以使我们的画面变得丰富。

4、说一说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美的现象,视频欣赏生活中重复美的现象。

5、看了这么多重复的美,你想来试着摆一摆吗?

6、老师啊今天带来了几幅我创作的表现重复美感的作品,你们想不看一看?教师示范镂空拓印法表现重复的美。

三、学生自主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1、你最喜欢那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2、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重复规律的?

五、总结。

创造源于生活,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六、拓展作业:尝试用立体的形式表现重复的美。

板书设计:

上下。

左右。

规律。

丰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

王志群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说课标包括说教材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内容标准及要求。说教材包括说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

一、说课标。

(一)本学科的课程总目标。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段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的解决方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与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到。

2、在他人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觉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三)内容标准。

1、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1、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实践活动方面。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材。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个方面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编排体例。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我以第三单元四边形为例,首先教材提供了校园场景图,创设了问题情境,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探究新知,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条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点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模型,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课后的习题拓展使学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三)内容结构:

(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出了本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时分秒这一知识点做以具体阐述: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时分秒,这一单元包括:秒的认识,简单计算。它按照先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再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在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最后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已经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这都为掌握时分秒这一整体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三年级上册是认识时分秒,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认识小时、分钟,以及换算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是小学生学习时间单位的最后阶段。因此,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基础,而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又是三年级上册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时间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二)评价建议评价应注重。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自评、互评、家长评。

2、评价方式多样化。如:口头评、书面评、物质评、延时评、及时评等。

3、注重质与量的结合。如:口头考核、小卷考核、合作倾听、提问梳理等。

(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活用文本资源:充分用好教科书、教学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等,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

2、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积极开发与利用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

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4、利用环境与工具:

如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教具学具等。

5、利用生成性资源:如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说课稿

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四课《会响的玩具》是一堂很有趣的美术制作课,重温陪我们走过了童年的玩具,回忆一下玩过的那些会响的玩具,学习制作一件会响的玩具,还要比一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好听。这些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将想象变成现实。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

我认为三年级学生对于可塑性差的材料,使用工具、动手能力方面并不是很强。于是,我把这节课定位在“简易”的层次上,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并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开始,引领学生迅速进入主题;欣赏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小玩具产生感情,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直观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自行揣摩、总结制作方法;直观化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表现方法和技能的理解,并接受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师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

教是为学服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使本课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审美的效果,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感染、暗示、激励等作用,一个好的情景创作可以为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教学情景,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2、演示操作法: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知道艺术创作的步骤和方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在讲解时,我运用演示操作法组织教学。

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采取二人或四人小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和技巧上的问题,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整个制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眼、脑、收手的协调运用,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自己的作用定位在引领学生用锐利眼睛去发现美、用一双巧手去创造美。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

(2)、教师演示说明拨浪鼓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三年级美术

(1)组织好学生进入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并安排好。

(2)复习一年级学过画图游戏方法导入本课的排列,重复,变异等造型内容。

(3)教师打开一些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演示电脑绘画中复制和粘贴的创作过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详细的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与粘贴以及变化的操作方法及过程,以便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可先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各种工具,试着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的操作,也可互相交流。

(2)步骤: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和变化。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担任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2.指导学生采用模板添色和界面上的工具进行简单绘画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用具。

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及电脑设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中的各种教学设施。

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部分。1.操作教学准备工作。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个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2.学生范例作品欣赏。

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并产生对电脑绘画的直观印象。3.讲授基本常识。

先开主机,再开显示器,电脑通常就会自动进入windows系统的主桌面,点击左下角开始按钮,从弹出菜单中点击程序文件夹,从弹出菜单中点击附件文件夹,再从弹出菜单中点击画图图标,便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4.讲解画图程序。

教师讲解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一下,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各种工具。)。

(二)发展部分。

1.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

(1)教师在应用软件中为学生作业设计制作好各种动物模板,选择合适漂亮的画面作为学生作业的场景。

(2)取名存盘后在主桌面上建立快捷键图标,让学生能够方便打开。

2.学生自由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1)引导学生打开文件后,将各种飞禽走兽拖放到场景中合适的位置并调整大小。

(2)要求学生作业以选择模板填色为主,同时鼓励有基础的或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自由地发挥,大胆地创作。

3.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电脑前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1)学生自我讲解。作简单介绍。(2)集体推选优秀作品。进行奖励。4.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拓展。

photoshop电脑绘画作品欣赏。

三年级下语文新课标教材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生字,会认识8个生字。

2.感受槐花给人民带来的美丽和快乐,体会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的含义。

教学准备:

槐花的图片,

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2.多么美丽的花朵啊,同学们能有自己的话来赞美它吗?

二过度:

1.在我国的乡村,一到五月槐花就争相开放,那时的乡村真成了——美丽的槐乡。(板书课题)。

2.请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

2.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洋槐开花的时候,是一副这样的景象?请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读第一段,并引用书上的话,回答该问题。

3.槐花盛开的时候给大家怎样的感觉?

4.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一读地一段吧。

5.生齐读第一段。

五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请生个别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2.有感情地一齐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

1.过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2.从哪里可以看出,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3.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思考边做记号。

4.大组交流:

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5.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1.槐乡的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乐趣,大家喜爱它。

所以当它盛开的时候才会那么满意呀。

2.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四.练习背诵。

五.书写生字。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教具学具:

纸盒、彩纸、彩泥、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2.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2.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复制、粘贴、拉伸、扭曲和翻转,完成一幅装饰画。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拉伸、扭曲和翻转的功能。教学难点: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教学准备:

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出示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3)复习复制和粘贴的知识内容。

(4)师出示一些利用拉伸、扭曲和翻转手法绘制的电脑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讲授新课:(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作品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拉伸、扭曲)。(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拉伸和扭曲。

三、学生作业:

利用复制、粘贴、拉伸、扭曲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四、评价。

学生互评、互欣赏。

五、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分八个步骤来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知方向。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依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册教材,确定本册的目标如下:

2、阅读: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写作:乐于书面表达,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写下见闻,感受,修改习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简要转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二)内容标准:

围绕本册教学目标,结合第二单元的课文,确定第二单元的内容标准是:

1、知识与能力:会读会认本单元38个生字,理解重要词语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背诵要求会背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教师有目的地引读或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在读中学写,读中悟写,在快乐阅读中学会写家乡的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材明结构一)、教材编写特点:

1、首先在体例上注重学段衔接,循序渐进,意脉贯通。

(1)瞻前顾后,夯实基础。

本册教材在广度上所拓宽,在密度上有所加强,在深度上有所发掘,为第三学段学习的过渡与铺垫起到了瞻前顾后、承上启下的导向与引领作用。

(2)意脉贯通,浑然一体。

本册教科书注重全书的整体建构,注重了各单元主题之间的意脉贯通。八个单元的主题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它们犹如热情的向导引导学生由身边的一事一景走向自然,走进生活,拥抱世界,从小我走向大我。

2、在选文上注重文化浸润,精神引领,审美熏陶。

(1)崇尚民族文化。

本册教材体现榜样精神的文章比比皆是。《温暖》《这条小鱼在乎》等,这一篇篇诗文,不仅渗透着对祖国那份深深的情、浓浓的爱,而且足以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感到由衷的惊叹与折服。

(2)尊重多元文化。

本册教材十分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欣赏与理解。如《父子骑驴》这些课文,为学生开启了新的视窗,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生真谛。(3)关注儿童文化。

《写给云》、《这条小鱼在乎》这些课文,作者用活泼新鲜的儿童语言,反映着纯洁的童心,洋溢着纯净的童情,充盈着淳朴的童趣。

3、注重基础与发展并重的练习设计。

(二)编写体例及目的。

精读课文:获取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

批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旁批,学会多角度、有创意地读书。

略读课文: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独立阅读,感受阅读乐趣。

本册《积累与运用》有5个固定栏目:“温故知新”、“语海拾贝”、“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天地”。“开心一刻”与“点击成语”是机动栏目。

温故知新: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现象,探究新的语文学习方法。

语海拾贝:丰富语言的积累。

口语交际:联系儿童生活,激发口头表达的兴趣。

习作百花园: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易于习作,乐于习作。

自主阅读园地:通过自主阅读、独立阅读,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与享受。

开心一刻:体会语言的精妙与有趣。

点击成语:积淀历史典故,了解语文魅力。

(三)第二单元的内容结构。

1、横向整合。

内容丰富:一单元一主题,从儿童生活到自然美景再到人生哲理。

第一单元走进儿童世界。

第二单元祖国风光美。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第四单元高尚美好的情感。

第五单元璀璨的传统文化第六单元智慧人生第七单元祥和人生。

体裁多样:从诗歌到童话再到寓言故事重点突出,环环相扣:从内容到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瀑布、乐山大佛、家乡的红橘、西藏高原。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练习应用,后面有总结拓展,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利用者和保护者。我们只有认识自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自觉落实环保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单元课文围绕“热爱大自然”这一主题展开。《九寨沟》秀丽隽永,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奇特。《五月的青岛》展现了青岛海滨的迷人风光。《华山的险》则是一首磅礴的壮歌,歌咏大自然的力量,展现了大自然的非凡和震撼人心的气魄。《松坊溪雪景》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还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趣、大自然的乐,同时也尽情抒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与运用中的“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则让学生在说与写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从纵向上看,各册专题是相互联系的,主题的设置体现延续与发展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祖国风光美”这一主题展开,壮丽的《瀑布》,雄伟的《乐山大佛》,神奇的《西藏高原》,可爱的《家乡的红橘》,多么迷人的风光啊!

四年级上册以“风景名胜”为主题五年级上册,“自然风光”为主题。六年级上册以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一篇篇课文,组成一条绚丽多彩的画廊,让你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三、说建议重落实。

(一)教学建议。

1、识字与写字方面: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要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识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对少数不易读准或易混淆的字教师应做适当的指导。对不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易写错的笔顺,教师要作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的写字留足时间,让学生从容、规范地练习写字,不要把写字留到课外。

2、阅读教学的建议: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要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重视感情朗读的指导,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地读、入境入情地、设身处地地读,去读懂内容,读出情感、进而提高自己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批注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旁批,然后抓住重点,自读自悟,自主旁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提示,独立阅读,老师相机点拨,最后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3、关于写作教学: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生活,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4、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教材共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丰富,形式多样。进行口语交际,要重视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点拨。学生在一次次的表达交流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

》《。

》三次综合性学习。以《。

》为例,该活动围绕“。

”学生这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谜语、歇后语等,为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成语接龙、猜谜语等竞赛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了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课后也可以让学生以动物为题办小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正面加以引导。

1、在识字写字方面,考察学生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在平时,我经常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给学生画一颗闪闪的星星,一朵绽放的花朵,有时哪怕一个简单的“优秀”“很好”“进步了”都会令他们激动好久。评价不是我的“专利”,我会让学生参与,让他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2、在阅读方面,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对在阅读中能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给发言积极的学生送去掌声,对能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独特感受的学生都应予以肯定和赞扬。

3、第二学段对写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同时也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新课标要求我们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每一篇用心写出的作文都有它的闪光之处,我们可以采用书面、口头、分数、等级、写评语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把优秀作文当做范文在全班展示,在优美词句下面画上波浪线,这些都可以给学生的写作带去自信和鼓励。

4、口语交际的评价,重在看学生条理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礼貌。对于积极参与交流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予以加红星的鼓励,对交流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设置各种奖项,给学生发放小小奖品用以激励学生。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眼点主要在于,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积极参与活动,展示与交流的学习成果情况。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

互联网文字、声音、图像、多媒体教科书,教辅材料。

校内:学生可在教室里张贴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精心布置图书角和学习园地。

信息技术资源环境教育资源发课与程利资用源开校外:充分利用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纪念馆: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深入挖掘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课文插图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也应该积极利用,做到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课文后面的“课文链接”“选做题”,内容丰富,这些资料都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课程资源。

2、积极开发校外学习资源:新课标要求我们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植物角”和黑板报,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召开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在电教室观看相关的影片,建议学生周末去市博物馆参观,外出旅游时多留心景区内的景点介绍,这些活动都可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5年11月。

三年级美术

应用。

”和“造型。

表现。

”两大学习领。

域。生活中到处可见重复的现象:一排排的书桌,一排排的高楼,大。

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或物品,这样,易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

提高设计与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重复现象,感受其在生活和自然中的独特魅力,了解重复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2、以“重复排列”作为设计元素,用绘画或拼贴、剪贴等制作方法,表现有重复规律的图案。

3、以“重复”为主题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体验,让学生学会以“重复排列”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并。

体会其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重复排列”的形式创作富有设计美感的图案。

教师用具:课件,范画等。

学生用具:绘画、拼摆、剪纸、拓印等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重复图案的不同排列方式和变化。

2、我能了解重复图案在大自然及生活中的运用。

3、我能表现出有创意的重复图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教师拼摆演示。直观形象,引导学生概括出课题“重重复复”。

3、教师强调:重复图案的概念。

4、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二、观察对比、探究发现。

1、教师先后出示几幅范画,让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1)有规律的排列方式不同:

成行成列排列。

斜线排列。

等间距排列。

覆盖排列。

散点式排列。

(2)有变化:

颜色变化。

图形大小的变化。

图形方向的变化。

图形的变化。

2、学生欣赏课件范画作品,强化以上所学知识。

三、尝试排列、联系生活。

1、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拼摆自己喜欢的重复图案,其他学生在桌面上拼摆。

(师生共同评价)。

2、认识重复图案的作用:(美化作用)。

教师出示两条毛巾:一条白色的,一条带有重复图案的。通过对比,引导。

学生说出重复图案的作用——具有整齐有秩序的美感,起到美化的作用。

3、请同学们找出生活和大自然中,有哪些物品和物体带有漂亮的重复图案?

(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4、课件欣赏一些生活或大自然中带有重复图案的物品、植物、动物等。

加强学生的记忆,知道重复图案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广泛运用,美化。

我们的生活。

四、勇于创新,自主表现。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彩纸粘贴、拓印等)去设计、去表现。

重复的图案。

2、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毛巾、手提袋、包装纸、围巾、帽子、花瓶、罐子等)设计重复图案,进行装饰。

3、教师可出示一些单独图形,让学生参考、选择、运用。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六、课后小结。

图案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能美化生活。希望我们同学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好美术,在将来能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说课标说教材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起:

一.说课程标准:

(一)、学段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二)、内容标准。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现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

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1、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过程。教材首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比较这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发现相关的两道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同样,在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也以现实问题为背景,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从而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过程。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材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找到两种解法的算式之间的联系;再以这个实例为基础,要求学生列举出类似的几组算式,并独立计算出结果;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征,并用字母式子抽象、概括出规律。在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教材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计算经验解决问题。通过估算、口算和笔算,初步感受简便算法的思路。接着提示并体会简便计算的合理性,鼓励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明确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思路。

3、通过有效的练习,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必要的技能。教材有层次的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填空、判断、比较、计算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同时又启发学生在练习中发现新的类似规律,并利用新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使学习的内容得到延伸与拓展,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探究的能力。

(二)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其基本体例是:标题--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

(三)内容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

1、乘法分配律。

2、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练习五。

4、我们去春游(综合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首先我对本单元进行横向整合。

从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先教学乘法分配律,再教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接着教学练习五进行巩固练习,最后安排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春游》。总之,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突出了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纵向整合。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过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接着在本单元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及其简便计算,也为今后在学习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中依然会用到它,甚至到了解方程,都可以看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整个知识体现了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呈现方式。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教学时,我将本单元分为五个课时进行教学。

2、加强情境教学,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要求独立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这有助于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两道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同时要求学生把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接着及时让学生在列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并分析每组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比较、综合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发现其中的规律。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小组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用语言、图形和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最后用字母表示。

是100件短袖衫的钱,还要再加上2件短袖衫的钱才是102件短袖衫的总价。在学生用竖式或口算时,注意呈现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全过程,并分析、交流思路,从而使学生明确102就是100与2的和,32x(100+2)=32x100+32x2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接着让学生比较口算与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之间的联系,体会口算的过程实质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加深学生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一个数乘两数和的方法的认识。

4、教学练习五时,应注重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的整理,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从乘法分配律类推出有关的运算性质,要注意相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比较与沟通。

5、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过程。创设向阳小学的学生到“水上乐园”游玩的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信息,然后独立解决教材中提出的乘车花费以及游玩花费等问题,并根据自己所带的钱数和个人爱好安排游乐项目。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通过调查、上网等方式收集必要的信息,制定一份可行的春游计划。

(二)评价建议。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探索、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做适当考查,评价结果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本单元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与欲望,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见解,提高综合能力。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写上赏识激励的评语,帮助树立信心。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1、要合理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充分用好教科书、教学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时利用课件出示相关视频、图片等内容,多媒体光盘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书馆、少年宫、科技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提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素材。

3、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学生的自学、交流的过程又将其生成学习资源,特别是汇报时的错误信息更要有效利用,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它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有利渠道,是有助于教学的重要资源。

4、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课后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制订本校四年级春游计划),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

以上是我对本单元知识的解读和把握,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评委老师多指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第四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第五课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制作一个玩具。教学难点:

玩具的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

学生: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

(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

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1)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2)设计方案。(3)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三年级美术教案20.迷人的动画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2.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教具学具:

动画片vcd。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欣赏评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三、课后拓展。

理由。

2.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

观看动画片。

动画片,英语称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动画片由于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因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1.44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动画片的绘画形式,基本彩“单线平涂”的方法,即在单线画的形象上,涂上各种均匀的色块。有少数动画片,为了保持某种绘画风格,如水彩画,炭笔画,蜡笔画等,画面具有浓淡色彩和明暗层次的效果。但绘制这样的动画片是十分艰巨的。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1879年他对活动视镜又作了改进,根据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随着后来幻灯放映机的发明,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此片描绘一个游客在乡下一家小酒店里胡闹的故事,共有700多幅画面,画带长32米,以每秒3个画面的速度放映,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公共演出,获得成功。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教具学具:

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三年级美术

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具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2、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3、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三年级美术教案20.迷人的动画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叙述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重点难点。

4、重点:对本课的内容发生兴趣。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特征。

5、难点: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应该了解动画片的种类、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动画片的艺术表现的主要特征。

2、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如vcd、图片等供学生欣赏。

3、课前也可预先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供上课讨论、欣赏。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播放《名侦探科南》片头歌曲,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内容。b多媒体出示课题《迷人的动画片》,由小天使带领大家一起进入课堂。

2、发展阶段。

a提问“你们知道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吗?”知道学生看课本图片。b多媒体出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c欣赏vcd《迪斯尼》精彩动画片段。

d多媒体出示,欣赏一组动画片。找一找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e逐一介绍不同类型的动画片,同时欣赏vcd动画片段。介绍过内外优秀的动画片,让学生了解过去和现在我国动画片在国际中的地位。在欣赏过程中知道学生观察动画片的特点。

f多媒体播放vcd《动画片的发展历史》。

j提问“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动画片,它有什么特点吸引你呢?”引导学生发现动画片的特点。

h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多媒体出示“色彩、人物、内容”三个方面,并逐一欣赏图片和动画。

i最后总结出动画片夸张变形的特点。

3、实践尝试设计一个动画形象。

4、课堂小结。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目前三年级学生对动画片也只处于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动画片的喜爱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了解它的艺术特征、分类和制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教师的引导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认识到动画形象的夸张变形,还要用心去体会善与恶、美与丑、勇敢与胆小、正义与邪恶。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了解它的艺术表现特征、分类及制作过程。通过欣赏与表述的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年级美术

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

2、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1)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2)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a、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b、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c、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3)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还能用什么办法为你喜欢的动物穿上漂亮的外衣。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对现代化的工具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仅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教学准备:

教师: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生: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1.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像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指生点名回答。

2.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

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

三、制作。

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四、展示作业,总结评价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三年级美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