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 湖北著名恩施大峡谷导游词(汇总5篇)

时间:2023-09-29 01:34:27 作者:紫衣梦 文秘知识 最新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 湖北著名恩施大峡谷导游词(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篇一

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美丽的恩施大峡谷,很高兴能作为大家本次行程的景点导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希望在我的带领下能给大家留个美好的回忆,并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愉快!

大峡谷位于恩施市的沐抚办事处境内,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峡谷全长108公里。景区概括为一个峡谷、两条河流、三大板块、四大神奇、五大特色!而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为三大板块之一的七星寨景区。

现在请大家往我右手方向看去,正好能看到两条河流汇聚的一个地方,当地的居民称它为两河口,那就是我所说的大峡谷的两条河流,一条是从利川而来的雪照河,另一条是从奉节而来的云龙河。云龙河的水量大,雪照河的河道长,根据“唯远为源”的原则,将雪照河上游都亭山作为清江的正源,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位于清江的上游了。而新近探察出云龙河上游的长度可能超过雪照河上游的长度,对清江的源头又有新论。两条河流给大家带来的礼物都不同凡响,雪照河带来了世界第一杉、亚洲第一洞,云龙河带来了世界罕见的天坑、地缝和暗河。

在我的左边就是恩施大峡谷的新农村,大家看到的这一排排的民居建筑是请清华大学的建筑师专门设计的,这些建筑看着别具一格,它不仅保留了以往土家建筑特色,而且也不缺少现代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都是就地取材,既节约了成本又显得很美观。都称得上是当代土家的小别墅了。

说到这个,我不得不给大家提一提我们土家的标志性建筑--吊脚楼了,生活在风景优美的武陵山区,境内沟壑纵横,溪水如流,山多地少,属热带亚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因此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这也确证了“巢居”是南方史前建筑的基本形态。

其房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为半杆栏式建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或者是关养牲畜。其中正屋我们称为堂屋,正中间供有家神和祖宗灵位,是土家人祭祀活动的神圣之地,也是举办婚丧嫁娶仪式的重要场所;堂屋旁边的火堂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厨房和会客厅,火堂中有一火炕,内架三脚架,作煮饭、炒菜、热水之用,是一家吃饭、取暖、休息之所,客人来了也坐在火炕边。火炕上吊一个木架,供炕腊肉或烘烤实物之用;最后要说的就是吊脚楼里面的厢房了,厢房就是土家人的卧室了,很多土家的特色,如刺绣、鞋垫、西兰卡普等都出自这厢房里土家姑娘之手。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篇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您们好:

十分荣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领略大自然的“杰作”——美丽的恩施大峡谷!

首先我代表恩施人民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恩施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是一个留连忘返的地方。恩施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有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有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如歌如诗,如梦如幻,疑是仙境降人间。

提醒游客:爱护景区内植被,游览途中请不要吸烟,垃圾请入池!

大家有没有去过黄山和张家界?黄山是山中看谷,而大峡谷是谷中看山;黄山是花岗岩,张家界是石英砂岩,大峡谷却是石灰岩;黄山是侵入岩,张家界是机械沉积岩,大峡谷是化学沉积岩。三大景区,各具特色。

黄山以奇松、怪石著称于世,张家界以天然盆景饮誉中华,那各位看了恩施大峡谷后一定会被它的大气、震撼所折腰叹服。

大峡谷主要景区集中在前山和后山。前山是2.1-2.5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所以气势恢弘、棱角分明;后山是2.5-2.9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景观秀丽,形态圆润。前山和后山景观风格各有所长,目前已开发的仅前山七星寨景区。

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篇三

各位朋友,请看这是云龙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通过系统、科学、详细、深度的规划设计,打造一个以原生态自然山水风光为主、科普探险拓展为辅,集主题山水观光、深度地质体验、拓展探险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游览区。其总体规划布局为“一核一带一区”,联结峡谷自然山水绿色空间。

各位请看,这是恩施大峡谷客运索道,它是湖北省恩施州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索道。索道线路沿云龙河峡谷西侧山坡上行,通过倒灌水上方经小楼门“踏浪亭”南侧垭口到达上站。索道线路全长2284米,线路高差792米。设计运输量为每小时20___人。

各位请看,这是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___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沿着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大武陵风光。该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弯八拐,心始终如一。

各位请看,这是鞠躬松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的一个代表。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在这里兼而有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黄山的“迎客松”,天下闻名,迎客松是张开双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峡谷这棵松却代表我们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

各位请看,这是“一炷香”景观,高约150余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此地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是800公斤每立方厘米,它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他近观犹如男根,展示着他威武的雄姿,俨然成了大峡谷中的镇谷之宝。从地质学上讲,由于长江水系、清江水系长期交错的影响,不断地侵蚀,不断地冲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于保存极度困难,所以地球上类似细长的石柱并不多见,而最长最大的莫过于此。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甘堰塘返程中心,游客朋友们在此乘坐景区换乘车返回到恩施大峡谷游客接待中心,也可乘车游览恩施大峡谷云龙地缝景区后再乘车至接待中心,结束愉快的旅程。

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篇四

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美丽的恩施大峡谷,很高兴能作为大家本次行程的景点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希望在我的带领下能给大家留个美好的回忆,并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愉快!

大峡谷位于恩施市的沐抚办事处境内,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峡谷全长108公里。景区概括为一个峡谷、两条河流、三大板块、四大神奇、五大特色!而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为三大板块之一的七星寨景区。

现在请大家往我右手方向看去,正好能看到两条河流汇聚的一个地方,当地的居民称它为两河口,那就是我所说的大峡谷的两条河流,一条是从利川而来的雪照河,另一条是从奉节而来的云龙河。云龙河的水量大,雪照河的河道长,根据“唯远为源”的原则,将雪照河上游都亭山作为清江的正源,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位于清江的上游了。而新近探察出云龙河上游的长度可能超过雪照河上游的长度,对清江的源头又有新论。两条河流给大家带来的礼物都不同凡响,雪照河带来了世界第一杉、亚洲第一洞,云龙河带来了世界罕见的天坑、地缝和暗河。

在我的左边就是恩施大峡谷的新农村,大家看到的这一排排的民居建筑是请清华大学的建筑师专门设计的,这些建筑看着别具一格,它不仅保留了以往土家建筑特色,而且也不缺少现代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都是就地取材,既节约了成本又显得很美观。都称得上是当代土家的小别墅了。

说到这个,我不得不给大家提一提我们土家的标志性建筑--吊脚楼了,生活在风景优美的武陵山区,境内沟壑纵横,溪水如流,山多地少,属热带亚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因此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这也确证了“巢居”是南方史前建筑的基本形态。

其房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为半杆栏式建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或者是关养牲畜。其中正屋我们称为堂屋,正中间供有家神和祖宗灵位,是土家人祭祀活动的神圣之地,也是举办婚丧嫁娶仪式的重要场所;堂屋旁边的火堂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厨房和会客厅,火堂中有一火炕,内架三脚架,作煮饭、炒菜、热水之用,是一家吃饭、取暖、休息之所,客人来了也坐在火炕边。火炕上吊一个木架,供炕腊肉或烘烤实物之用;最后要说的就是吊脚楼里面的厢房了,厢房就是土家人的卧室了,很多土家的特色,如刺绣、鞋垫、西兰卡普等都出自这厢房里土家姑娘之手。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了就是大峡谷的地缝了,“地缝”现在已经是地学界接受的一个“喀斯特地貌”术语,它是指非常狭窄且有相当深度与长度的流水沟谷,形态上表现为地壳表面的一条深切“天然岩缝”。由于其形成、保存十分困难,“地缝”也就成了旅游的热门景点。一般的地缝是下面窄,上面宽,有的是上面窄,下面宽,而像云龙河地缝上下垂直基本一致断面呈“u”字形的地缝极为罕见,目前世界上只发现罗马尼亚有类似的地缝,所以它的稀缺性、独特性可见一斑。 云龙河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叠与三叠纪的石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大家看到的云龙桥上游那条瀑布,该瀑布水质清澈且在太阳下出现彩虹,游客如果有幸见到这道彩虹,必然显贵发达。云龙桥下游的那条瀑布,名为开阳瀑布,瀑布中含有黄铁矿,天长日久冲刷卵石,石头就变成了五彩颜色,又叫五彩黄龙瀑布,下方即是五彩河。神话中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石,正是这种石头。

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中国地质大学实地考证,这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右岸为1.8-2.3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左岸是2.5-2.8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原因是:在早期地壳变动中由于断裂作用,使三迭纪地层与二迭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后经过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断裂薄弱带长期下切、侵蚀,而形成现在的深谷地缝。

大峡谷主要景区集中在前山和后山。前山是2.1-2.5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所以气势恢弘、棱角分明;后山是2.5-2.9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景观秀丽,形态圆润。前山和后山景观风格各有所长。再回头看看大峡谷的后山,后山就是大峡谷三大板块之一的大山顶板块,以后将以休闲度假为主对外开放。大山顶也是女儿会的发源地之一,“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场所,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每年农历7月12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20xx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我想听我介绍完这女儿会,大家心中也充满了遐想和向往,小x也在这欢迎在座的单身男女青年来参加我们土家每年一度的情人节女儿会。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甘堰塘服务中心,它就是游客接待中心和景区内部管理中心。我们从小楼门入口进,走完7.5公里的循环道后就到这了。我们看到得这一排雄伟壮观的绝壁有天地风骨之美誉.前山的绝壁有经天纬地的气派和顶天立地的风骨,所以叫天地风骨。绝壁与峰丛并存的岩溶奇观在我国西南岩溶发育的地区,十分罕见,这与大峡谷所在的鄂西地区处于我国巨型地貌单元中第二级台阶到第三级台阶的斜坡地带有关,同时,也与鄂西山地掀斜和江汉盆地沉降造成的巨大落差有关。大自然的威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意料,又以活生生的事实令人信服。

恩施大峡谷分钟导游词篇五

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美丽的恩施大峡谷,很高兴能作为大家本次行程的景点导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希望在我的带领下能给大家留个美好的回忆,并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愉快!

大峡谷位于恩施市的沐抚办事处境内,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峡谷全长108公里。景区概括为一个峡谷、两条河流、三大板块、四大神奇、五大特色!而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为三大板块之一的七星寨景区。

现在请大家往我右手方向看去,正好能看到两条河流汇聚的一个地方,当地的居民称它为两河口,那就是我所说的大峡谷的两条河流,一条是从利川而来的雪照河,另一条是从奉节而来的云龙河。云龙河的水量大,雪照河的河道长,根据“唯远为源”的原则,将雪照河上游都亭山作为清江的正源,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位于清江的上游了。而新近探察出云龙河上游的长度可能超过雪照河上游的长度,对清江的源头又有新论。两条河流给大家带来的礼物都不同凡响,雪照河带来了世界第一杉、亚洲第一洞,云龙河带来了世界罕见的天坑、地缝和暗河。

在我的左边就是恩施大峡谷的新农村,大家看到的这一排排的民居建筑是请清华大学的建筑师专门设计的,这些建筑看着别具一格,它不仅保留了以往土家建筑特色,而且也不缺少现代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都是就地取材,既节约了成本又显得很美观。都称得上是当代土家的小别墅了。

说到这个,我不得不给大家提一提我们土家的标志性建筑--吊脚楼了,生活在风景优美的武陵山区,境内沟壑纵横,溪水如流,山多地少,属热带亚山区气候,常年雾气缭绕、湿度大。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土家人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因此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建筑形式。这也确证了“巢居”是南方史前建筑的基本形态。

其房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为半杆栏式建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或者是关养牲畜。其中正屋我们称为堂屋,正中间供有家神和祖宗灵位,是土家人祭祀活动的神圣之地,也是举办婚丧嫁娶仪式的重要场所;堂屋旁边的火堂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厨房和会客厅,火堂中有一火炕,内架三脚架,作煮饭、炒菜、热水之用,是一家吃饭、取暖、休息之所,客人来了也坐在火炕边。火炕上吊一个木架,供炕腊肉或烘烤实物之用;最后要说的就是吊脚楼里面的厢房了,厢房就是土家人的卧室了,很多土家的特色,如刺绣、鞋垫、西兰卡普等都出自这厢房里土家姑娘之手。著名土家族诗人汪承栋写道:奇山秀水妙寰球,酒寨歌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了就是大峡谷的地缝了,“地缝”现在已经是地学界接受的一个“喀斯特地貌”术语,它是指非常狭窄且有相当深度与长度的流水沟谷,形态上表现为地壳表面的一条深切“天然岩缝”。由于其形成、保存十分困难,“地缝”也就成了旅游的热门景点。一般的地缝是下面窄,上面宽,有的是上面窄,下面宽,而像云龙河地缝上下垂直基本一致断面呈“u”字形的地缝极为罕见,目前世界上只发现罗马尼亚有类似的地缝,所以它的稀缺性、独特性可见一斑。云龙河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叠与三叠纪的石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大家看到的云龙桥上游那条瀑布,该瀑布水质清澈且在太阳下出现彩虹,游客如果有幸见到这道彩虹,必然显贵发达。云龙桥下游的那条瀑布,名为开阳瀑布,瀑布中含有黄铁矿,天长日久冲刷卵石,石头就变成了五彩颜色,又叫五彩黄龙瀑布,下方即是五彩河。神话中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石,正是这种石头。

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大峡谷主要景区集中在前山和后山。前山是2.1-2.5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所以气势恢弘、棱角分明;后山是2.5-2.9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景观秀丽,形态圆润。前山和后山景观风格各有所长。再回头看看大峡谷的后山,后山就是大峡谷三大板块之一的大山顶板块,以后将以休闲度假为主对外开放。大山顶也是女儿会的发源地之一,“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场所,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每年农历7月12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20_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我想听我介绍完这女儿会,大家心中也充满了遐想和向往,小_也在这欢迎在座的单身男女青年来参加我们土家每年一度的情人节女儿会。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甘堰塘服务中心,它就是游客接待中心和景区内部管理中心。我们从小楼门入口进,走完7.5公里的循环道后就到这了。我们看到得这一排雄伟壮观的绝壁有天地风骨之美誉.前山的绝壁有经天纬地的气派和顶天立地的风骨,所以叫天地风骨。绝壁与峰丛并存的岩溶奇观在我国西南岩溶发育的地区,十分罕见,这与大峡谷所在的鄂西地区处于我国巨型地貌单元中第二级台阶到第三级台阶的斜坡地带有关,同时,也与鄂西山地掀斜和江汉盆地沉降造成的巨大落差有关。大自然的威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意料,又以活生生的事实令人信服。

虽然舍不得,但还是不得不说再见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和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在这次游览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到位,谢谢大家不但理解我而且还十分支持我的工作,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都使我感到,也许我不是最好的导游,但是你们却是我遇到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度过难忘的几个小时,也是我导游生涯中最大的收获。最后,预祝大家其他旅途愉快,以后若有机会,再来这里会会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