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3-10-03 20:40:15 作者:薇儿 心得体会 最新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10月7日晚,34岁藏族扶贫干部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下乡开展工作,和4名记者返回县里时,途经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后坝大桥南口,车辆不慎坠入白龙江。随后,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截至目前,司机已经脱险,张小娟和记者闵江伟、陈文燕已被打捞上岸并确认遇难,两名记者闫文卓和王彦辉失联。据了解,张小娟年仅34岁,此次下乡系开展脱贫工作成果验收。

此次坠江的车中,除了司机和张小娟,另外4人是舟曲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4人刚好下乡采访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当天要返回单位处理已获取的新闻素材。据澎湃新闻报道,这4名记者平均年龄仅二十八九岁。

目前已有3人遇难

这个国庆假期,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扶贫工作人员都忙着验收扶贫工作成果。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从10月5日开始下乡入户验收,7日,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由于第二天还要前往其他乡镇开展工作,张小娟便连夜搭乘舟曲县融媒体中心的车辆,想与4名记者一同回县里,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后坝大桥南口时,车辆不慎坠入白龙江中。司机脱险,其余5人均失联。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舟曲县县委宣传部获悉,事故发生后,甘南州、舟曲县会同事故地点辖区的陇南市、武都区密切配合专业救援队伍抢抓搜救黄金时间,在保证搜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救援,并配合陇南警方做好事故认定工作。同时,舟曲县相关部门也第一时间对失联人员家属进行安抚,并开展相关善后工作。

在事故地点,两水镇后坝大桥两侧已设置了2公里警戒线,甘南州、陇南市、舟曲县、武都区等各方出动消防车和长臂吊车各2辆、冲锋舟和橡皮艇各1艘、医疗救护车8辆,出动公安干警320名、乡镇干部职工130余名、蓝天救援队员20名、消防救援人员17名、医疗救护人员24名,全力以赴开展失踪人员搜救工作。

截至10月8日11时30分,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及记者闵江伟、陈文燕的遗体陆续打捞上岸。截至9日16时许,另外2名失联记者的搜救工作仍在全力开展,事故善后事宜也正有序进行。

4名记者平均年龄二十八九岁

9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扶贫办获悉,9月30日至10月4日,全县扶贫工作人员都在筹备今年脱贫攻坚成果验收工作。作为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同时也是扶贫工作业务骨干,在此期间忙着对抽调的验收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加班加点参与制定县级验收工作方案、验收工作手册等工作。

10月5日开始,全县全面开展县级实地验收工作,共成立10个实地验收组,由县级包抓乡镇负责人带队,抽调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对各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实地验收,同时,成立4个巡查督导组,由3名县级分管负责人和县扶贫办负责人带队,对全县的验收工作进行巡回督导,“张小娟是第一巡回督导小组的副组长,还要负责全县各重点乡镇的巡回指导工作。”10月5日,督导组一行前往曲瓦乡架然村和立节镇拉尕村开展巡回督导工作。6日,张小娟又前往最为偏远的博峪镇、曲告纳镇帮助开展脱贫攻坚验收工作。

7日下午,在完成博峪镇的督导巡回工作后,督导组一行前往曲告纳镇上大年村对该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抽样调查,由于张小娟第二天还要前往上河片巴藏、大峪、憨班等乡镇开展工作。经协调联系,张小娟得知县融媒体中心闫文卓、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4名记者正在山后片区对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进行采访,当天要返回单位对已获取的新闻素材进行剪辑编发,张小娟便搭乘该单位的车辆返回舟曲县老城区,途经武都区两水镇后坝大桥南口时不慎坠入白龙江中。

据澎湃新闻报道,这4名记者平均年龄仅二十八九岁。

原计划赶回县里写验收报告

据了解,此次张小娟和4名记者乘坐的车辆是舟曲县融媒体中心派出的公务车,从乡镇回县里大约80公里,但由于要走山路,开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舟曲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事故发生前,张小娟一直与同事保持联系,7日工作完成后,本想连夜赶回县里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中发生意外,“当晚8点左右,我们打她的电话打不通,大家都很着急,后来才知道车辆坠江了。她家里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

据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张小娟开始参加工作,因在基层乡镇工作成绩突出,开始,被调到县扶贫办工作,“她现在是扶贫办副主任,主要负责贫困户建档立卡,指导、督查全县整体扶贫工作,平时经常要下乡,走访贫困户,一周基本都有两三天要下到乡镇。”

北青报记者从舟曲县扶贫办获悉,舟曲县今年总共有6500人申请贫困退出,“验收时,验收组要进入每家贫困户,只有住房、医疗等多项脱贫指标都达标才算脱贫,才能退出贫困户。7日,验收工作基本完成,现在各个验收组还在写验收报告,最后统一汇总到我们扶贫办。张小娟副主任没能写完的报告,其他同事正在帮忙写。”

遇难扶贫干部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4月出生于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她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待业一年后,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她还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80后年轻干部后备库。

开始,张小娟成为曲瓦乡副乡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月,任曲瓦乡纪委书记时,被抽调到舟曲县扶贫办,2月开始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多年来坚持在乡镇脱贫攻坚前线工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取得付出了努力。,张小娟被评为舟曲县“最美贫扶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更是获得了甘南青年五四奖章。5月,舟曲县成立了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办公室,作为扶贫好手,张小娟也被抽调过去当副主任。

一年中,张小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各个贫困村,大部分的周末时间也都用于加班,不断深入研究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系统操作、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要求、规定,随时做好对乡镇、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建议,做到了各类数据、标准、规定、政策不经查阅就烂熟于心,这让她成为全县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同时也是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人。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我阅读了麻小娟老师的感人事迹,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的教学观点和做人理念,让我钦佩不已,她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伟大事迹,让我深有感触。

在麻小娟老师7年多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她给孩子们讲了一千零一个故事,每夜不辞辛苦到孩子们的宿舍,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伴孩子。通过故事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她永远把集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对待同事,会互相关心,鼓励,协调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麻小娟更是大爱无疆,她爱教书,更爱育人。她指导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多次为困难学生捐衣服、捐钱。不争名,不图利,凡事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想别人在前,想自己在后。

鉴于出色的工作业绩,这些年里麻小娟曾先后获得过。

麻小娟说:“做教师很快乐,特别是当你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有听话的、调皮的、爱学习的、见到书本就头疼的等等,各式各样的学生都让从你心里充满了爱。”她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才是快乐的,引领我们每一个人去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我想,一个人快乐与否,应该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生活是快乐的源泉,有了生活,快乐就不会枯竭。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发现快乐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受快乐的心灵。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通过学习麻小娟的事迹与观看视频,感受到一个90后的年青教师的不容易、不简单,一个年青教师的坚守。她的坚持给了孩子们温暖,给了孩子们爱心。她给的启示真的太多了。

作为一名教师,一个校长,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甘于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麻老师的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要以麻老师为榜样,努力做到:

一、立足当下,责任当担。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管理者,工作成绩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有责任感就会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并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在平常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小事中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与温暖。不局限工作的性质,只做为学生幸福奠基的好事情。

二、爱生如子,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校长,我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父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找到适合教育教学的方法,做好事半功倍。作为一名校长更要有扎实学识,创新的意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学校稳步前进,营造欢快,和谐,奋进的竹中团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三八红旗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连日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我省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张小娟同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一定要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应有贡献。

“她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是我们所有扶贫干部的骄傲!”得知张小娟牺牲的消息后,东乡县赵家乡墙头村强头山社包社干部刘小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张小娟同志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值得每一名扶贫干部学习。

平凉市委政研室下派乡镇挂职的扶贫干部吴波桦说,张小娟同志是扶贫路上的“最美之花”,她将短暂的生命奉献给伟大的事业,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在脱贫一线工作的“85后”干部,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要摒弃急躁态度,主动沉下心、扑下身,以实际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会宁县侯川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李伟说,张小娟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扶贫干部应该坚守的初心,她虽不能再同我们一起呐喊、一起冲锋,但她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消除贫困的战场上。今年,是会宁县脱贫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在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下,向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奋勇向前、攻坚拔寨,一举摘掉贫困帽子。

“当听到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在进村入户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张小娟同志是为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最近,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践行新时代基层扶贫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麦积区元龙镇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军锋表示,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铭记自己的初心,把责任扛在肩上,让每位贫困户稳定脱贫,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基层满意的扶贫干部。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更好地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2022年,新邵县巨口铺镇马落桥小学开展“学习麻小娟先进事迹”师德师风专题学习交流会。

首先,刘卫平校长组织老师们学习了麻小娟老师的先进事迹,并带头发表了学习心得与体会。他慷慨地表示:一位90后的年轻女教师,能如此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心怀赤子,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他号召全体教师以麻小娟老师为标杆,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来,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做好每一次辅导,从细微做起,做学生成长之路的点灯人!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以麻小娟老师为榜样,学习她初心不改的教育情怀,以及心系学生、默默奉献的崇高品德。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断在教育教学中展现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争做“四有”好老师。

张小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无论是作为乡镇干部,还是扶贫干部,张小娟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她总是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她成了群众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树立了新时代基层青年的工作典范,在平凡的生活中把美丽化作了甘甜。

“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蒙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张小娟热爱家乡,并对集体有贡献的热情。此外,中央民族大学立校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一代代学生践行着立校时的理想,在人生面临选择时回到家乡建设,张小娟也不例外。“小娟工作后入了党,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作为老师,我心里充满了敬意。”

“我们那个理应获得幸福的藏族姑娘,为了藏区更多人的幸福遇难了,我为她哀悼,更向她致敬!”蒙曼在朋友圈悲伤地写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三学生李章权对记者表示,“学姐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基层工作一干就十年,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榜样,我为有这样的学姐感到自豪,我会像她一样去服务基层,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家乡脱贫,她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很难过以这种方式了解到张小娟学姐为扶贫工作所做的贡献。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回报家乡的热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精神贯穿着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刻。我在悲伤的同时,也提醒自己更应该勇于投身实践,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和生活,用这种方式更好地记住她,记住她是我们的师姐,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中央民族大学级历史文化学院李羽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