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

时间:2023-06-22 13:40:22 作者:曹czj 口号大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篇一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区不同不仅仅口音有差异、春节习俗的差异之大也令人惊叹。今年春节我们一起回妈妈家乡——四川,那里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真让我这个安徽人彻底震撼。

一下车,街道上的餐馆不是火锅就是串串香,几乎没有农家乐、面馆之类的。最具特色的是这里的人们顿顿都离不开辣椒,由此“爱吃辣”成了四川人的标签。我们刚走进餐馆,外公就拿着装满辣椒酱的调味盘向我走来:“相宇,这个好,多吃点!”我看着满满的红红辣椒,头皮发麻,连忙拒绝,可是外公十分热情:“你看,四川人的娃娃,哪有不吃辣椒的呀?来来,尝尝嘛”讲的我不得不接过盘子。咦?桌上摆着鸳鸯锅,四周还摆着四个细长的有底的洞,这是干什么的?装垃圾的?我正就准备向投垃圾。外公拦住我,向我解释说:“我们吃的是串串香,这些是放签子的,而这个鸳鸯锅是用来烫串串的。”“烫串串?”我又收获到了一个新名词。强忍着,吃了几口油碟,外公似乎很满意。没想到第二天,手上、胳膊上突然长了红色的疙瘩,奇痒无比,真令我难受,于是看了医生,医生却说是这里的湿气太重,要多吃辣。我终于明白,四川人为什么爱吃辣了。

终于到了新年了,我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帽,准备给外公外婆拜年。厨房已经热气腾腾,没想到他们初一必吃的粑粑(汤圆)就等我们了呢!我心想,这可怎么吃惯呀,外公又一把拦住了我,只见外婆端上一碗汤圆粑粑(超级超级大)递给我,家里每个人都端上一碗站着一排,最后舅舅拿上一半的柚子皮,拿上三根点燃后尖尖的蜡烛插了上去,接着外婆双手合十,嘴里叨叨絮絮说着什么,外婆说完,外公也照做了一遍。我十分不解,悄悄问:“这是在干什么?”妈妈神秘的说:“这是在请过世的家人们回来一起过年,你也去拜拜吧。”我只得照样子做了做过了关。

过年要发红包的真有意思啊,必须要说四川话才可以接红包,看着长辈们手里鼓鼓的红包,想着入乡随俗嘛,于是现场学着他们的口音,说出蹩脚的四川话,看着全家人哈哈大笑,我也乐在其中,多么美好的一天呀!

在长久的岁月里,一代一代人传承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而我无论是四川还是安徽,都有我的亲人,我便热爱那里的土地和风情。

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篇二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一直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有着一个一年一度盛大的集会——那达慕。

没来过这里的,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吃过牛肉干,没看过那达慕。那达慕一开始只是为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后来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了现在的那达慕。

由于我出生在草原,所以经常领略那达慕的盛况。那达慕那天,商贩云集,吆喝声四起,我混在人流里,不断有人对我微笑,拉着我推销他们的商品,人们热情高涨,有许多准备上场的人在场上拉着马转来转去,那天天气好极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似乎也在为那达慕的开展表示祝贺。商铺出售的商品应有尽有,小到饰品珠宝,大到古董文玩,太阳伞。

可那达慕的高潮不止于此,民族表演,竞技,更让原本就热情的人群更加激动。一般的那达慕可以持续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开幕式和民族舞蹈,马上杂技表演,人们的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竞技同样很受观众喜爱,小伙子们表演赛马,摔跤,射击,场上激烈极了,场下也毫不逊色,掌声四起。场上的运动员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给人一种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总而言之,那达慕是蒙古族特点和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传递文化的方式。

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篇三

转眼之间就到了一年中最末的时候春节的除夕。我的家乡在千身湖,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快乐的笑脸。

除夕的这一天,大家一大早就开始在门上贴对联,在屋子的门上贴上福字。因为贴对联和福,以工整抒发了美好愿望,而且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我也在我的房间门上了福,我把福倒的贴意思是福到了。

之后,家家户户飘出了鸡鸭鱼肉的香味,我们家也不例外,也开始了做年夜饭,但我们在厨房外面的也没有闲着,妈妈从抽届里拿出几张红卡纸,又拿出了几把剪刀,还有一本剪纸大全,提议,我们一起剪纸吧!大家一齐同意,看着剪纸大全剪起来,开始剪一点都不容易,但是我还是一会儿这里剪破,一会儿那里剪破,但我没生气,而耐心的剪下去,!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的剪出了双喜,其他人也剪的非常好,我们十分高兴。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餐桌上的菜有鱼、有虾、有排骨和饺子等等。光看看就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我立马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活像几天没吃饭的人一样,而且在餐桌上爷爷奶奶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又吃了好吃的,又有了红包,我的心里是吃了蜜一样甜。

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做在电视机旁看春节年欢晚会,一个个节目让我日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欢看看小品,让我看的哈哈大笑。

这天晚上还有一个活动就是守岁,就是十二点之前不可以睡觉,这对于早晚的人真是个难题。

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篇四

我生在城里,长在城里,可是每年都要回几趟南乡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乡,有许多风俗习惯,比如叠罗汉,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趣味的是“祝寿”了。

今年,外公六十岁了。到了大寿的时候,我们都很高兴,准备热热闹闹地为外公祝寿。

祝寿选在大年三十的头天,我们大家都来到外公家里。这可是我们小孩最热闹的时候了,叫啊,跑啊闹翻了天。大人们忙里忙外,厨房里飘来丁丁当当的案板声和葱花香味儿。

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篇五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崇明岛,那里远离喧嚣的大都市,自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其中一个就是与众不同的过年习俗——蒸崇明糕。

传说,蒸糕的由来是在战国时期伍子胥预料到吴国将有大难,让家人在大年三十蒸了糕埋在地下,待饥荒时可以取出来食用,人们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崇明糕。

崇明糕不同于其它年糕,它的重量、配料、做法与其它的有很大不同。做糕时,先将三十斤左右的糯米淘好,滴干水,再磨成粉,便形成了它的原料——糯米粉,再将白糖、红枣、葡萄干、核桃等十几种配料剥壳、去核,再按比例配好,接着将它们倒入一个大盆中混合。由于糕太大了,无法用煤气灶来蒸,必须用土灶,在下面烧火,上面是一口大铁锅。蒸糕前,先在上面烧开小半锅水,再放上铺了一层布的糕笼,在里面均匀的倒上一层原料,接着将剩下的原料不断填平笼中的凹陷,于是糕便节节“生长”起来了,然而,在撒面粉时也必须时刻注意着火候,以免受热不均,这可是技术活呢,等面粉用尽,且最上层的糕已经蒸熟时,便蒸好了。然而,下一个步骤却是最难的,在不损坏糕的情况下,抱着三十斤重的糕到桌上,再将它拍落,将糕笼取走才算真正完成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的这些风俗慢慢被我们所遗忘,因此,我们更应该传承这些风俗,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

2023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春节大全篇六

一簇紫、一朵云、一碗香,就在不远的地方。走过去,你一定不由地赞叹。

一簇紫——紫荆花

我是一个正宗的柳州人,想到柳州,你们会先想到什么?对,没错,就是那无处不在的紫荆花。

整个柳州里,我可以和你打赌,即使是在最偏僻,最无人问津的地方,也至少会种上一棵紫荆树。整个柳州里的紫荆树加起来足足有26万株呢。

你知道哪里的紫荆花最美吗?最美的紫荆花分布在学院路、小桃源等地。学院路的紫荆花有紫有白、小桃源的紫荆花差不多都是白色的。因为紫荆花颜色的美,使它上了新闻热搜榜。

一朵云——云上之景

大家应该都知道地王大厦吧,它不论在哪儿,都是城市一颗耀眼的明珠。

是的,柳州就有这么一座地王大厦。

但今天,我要介绍的并不是地王大厦,而是它开发的一个项目——云顶观光。

云顶观光,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在很高的地方进行娱乐的一个项目。人们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柳州的样子,可以在玻璃栈道上玩,可以在上面喝下午茶……只是一个云顶观光,就能干这么多的事情,也难怪“云顶观光”项目会那么受人们的喜爱了。

一碗香——螺蛳粉

一提到柳州,除了提到紫荆花外,就是提到螺蛳粉了。

螺蛳粉,一碗螺蛳汤、酸笋、螺蛳,再加上一两粉,就是一碗香气扑鼻的螺蛳粉了。在我家门口有一家螺蛳粉店,生意非常兴隆。

我的家乡柳州很美,欢迎你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