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实用5篇)

时间:2023-10-01 11:26:14 作者:QJ墨客 祝福语 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篇一

亲好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孟,大家可以叫我孟导;欢迎大家来黄山游玩。

中国安徽的黄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黄山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还是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名于世。说起“奇松”吧不能不提“迎客松”。迎客松挺立于玉屏风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松名始见于《黄山指南》。树高十五米左右,胸径六十四厘米,地径七十五厘米,枝下高二点五米。此松姿态苍颈,翠叶如盖,彬彬有礼,形象可爱。说起怪石,不能不说“飞来石”。在西海群峰中,有一个巨石耸立在山顶岩石上。巨石高十二米,长七点五米,宽二点五米。巨石与岩石接触面小,故名“飞来石”。

各位旅客,请大家自由活动,请大家不要吸烟,以防着火,谢谢合作。

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篇二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黄山松的导游词(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山松的导游词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没有到过黄山之前,你们一定常常听人说黄山的松树有特点。对呀,黄山的松树其实很有特点,而且有三种特点。这三种特点分别是:

第一种特点,黄山的松树大都生长在岩石上。虽然也有生长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丰子恺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看,那个石头上就有一条缝隙。听到这里,你们一定会问: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来告诉你吧!石头里有一种养分叫做“石髓”。但是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第二个特点,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长的,除非柳条挂下去。然而柳条是软弱的,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己有心向下挂的。黄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态就很奇特,好像一个很疏的木梳,又像学习的“习”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第三个特点,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做“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长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长面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黄山松的导游词2

黄山松魂忘川秋水古人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的幽美林壑,嶙峋怪石,缥缈烟云令游人流连忘返。曾听说黄山的松树是坚韧有节气的,我并不觉得。初游黄山,只感到那些松仅是“迎客”“送客”的礼仪小姐罢了。直到我登上始信峰,才被黄山松的魄力所征服,彻底改变了对松的看法。当年杜甫攀上始信峰才“始信黄山之五岳绝顶”。峰上土层不过十多厘米厚,本以为黄山松再坚强不屈也得依靠土壤的滋养,其实不然,它的根完完全全嵌入坚硬的岩石。那样干燥、阴冷的石基中竟长出了婀娜多姿的树干。我改变了对松的生存环境的看法,肯定它的.顽强毅力是它享誉世界的根本。

古书中说:石裂为沙而产松,松三千年则化为石,黄山非峰不石,无石不松。松啊,山脚下的和风细雨你不要,半山腰的鸟语花香你不求,却唯独偏爱那岩石的缝隙。在峭壁悬崖上,俯视着巍峨的黄山,不屈不挠地挺立着,为黄山增色,就连身边的小草都跟着你挺拔了起来。松树藏于山中数万载,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青翠,绝不因乏人问津而怨天尤人。你的志趣不在于“迎客”“送客”,而在于为大自然增一点生机。于是光秃秃的山岩上,松树傲然生长,把黄山包装成绿色的海洋。我改变了对松树志趣的看法,不为功名利禄,不为名垂青史。

这正让我想到黄山人。他们不正像黄山松一般扎根在贫瘠的岩石上,却凭着那骨子韧劲建造自己的家园。黄山人啊,几十年开凿山路,默默奉献了一生,为家乡带来机遇和发展。我改变了对黄山人精神的看法,不再认为他们卑微,却要向他们学习那里坚韧顽强、能屈能伸,默默无闻的松的灵魂与节气。

黄山松的导游词3

曾经学过《黄山奇石》这篇文章,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让我对黄山充满了好奇、向往。所以去年十一假期,我强烈要求妈妈带我去黄山!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子“呜”的一下停了下来,只听父亲一声大喊:“孩子们,到黄山了!”瞧!这一声令下,我和肖政都争先恐后地挤出车门。站在黄山脚下,抬头一看,“哇!”群山苍翠,山峰高得看不见顶,漫山遍野的松树笔直挺拔,雄伟极了!

买了门票,踏上整洁的石梯,拾级而上。当我真正进入黄山的怀抱,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黄山的壮美!一座座山峰奇峰兀立,自然天成,一块块石头巨大无比,好像是人用斧子劈出来似的,简直是鬼斧神工!黄山不仅山色壮美,最大的特点就是松树多,瞧!满山的松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简直就是松的海洋。这里的松树有一个特点,它们不但外形奇特、千姿百态,而且它们大都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石缝之间。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我不禁感叹!黄山的松树居然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小小的石缝就能长出一棵高大的松树,太令人惊叹了!特别是那棵闻名于世的松树——“迎客松”,高大笔直、形态婀娜,在树的一侧有个长长的枝条伸出来,好像是人的手臂在招呼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真佩服自然的神力啊!黄山因热情好客的迎客松而得名,所以五湖四海的人们慕名前来,争先恐后的在“迎客松”下照相留念。

黄山松以其傲然、雄奇、秀丽挣得天下美誉。但谁又知道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其中的艰难曲折呢?妈妈告诉我:黄山松的种子随风飘荡,落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在这种人们认为无法生存的环境下,它却以一种渴望生存的意志、有缝即入的钻劲,从石而生,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将磐石踩在脚下。——意志决定命运,一粒种子的意志竟如此惊人!

我为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黄山松所折服,流连在群山翠松之间,我陶醉了,感觉自己也化作了黄山石缝中的一颗小松,在蓝天碧野之间傲视群雄……“嗨!赵昌昊,快来啊!”肖政的一声呼唤让我从冥想中回到了现实,原来他已经跑到了前面著名的光明顶。在光明顶,我体会到了游黄山的又一大特点——人多。在窄窄的山路上人挤人,人挨人,人山人海,光是过光明顶排队就排了两个小时,看来,黄山的魅力很不一般啊!

黄山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峰——“天都峰”。但是,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只能远远看看,而没能亲自爬一爬“天都峰”。这是我游黄山最大的遗憾。

未能如愿爬上天都峰,只能遗憾的远观.....不知不觉到下山的时间了,我恋恋不舍的向山下走去。刚开始下的时候并不觉得很累,可是慢慢的感觉腿开始不听使唤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啊!这时,我想起了黄山松,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和肖政加足马力,终于把两位妈妈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连挑山工都在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呢!

真是一次难忘的旅途啊!这次黄山之行,不但让我领略了祖国美的大好河山,而且还锻炼了我的意志。最重要的是让我真正感悟到了黄山松的精神:顶风傲雪、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全心全意!我愿做那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黄山松!

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篇三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下面是本站带来的黄山松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这次就由我来带领你们开始黄山之旅吧!

没有到过黄山之前,你们一定常常听人说黄山的松树有特色。对呀,黄山的松树其实很有特色,而且有三种特色。这三种特色分别是:

第一种特色,黄山的松树大都生长在岩石上。虽然也有生长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丰子恺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看,那个石头上就有一条缝隙。听到这里,你们一定会问: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来告诉你吧!石头里有一种养分叫做“石髓”。但是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第二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长的,除非柳条挂下去。然而柳条是软弱的,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己有心向下挂的。黄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态就很奇特,好像一个很疏的木梳,又像学习的“习”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做“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长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长面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黄山松魂忘川秋水古人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的幽美林壑,嶙峋怪石,缥缈烟云令游人流连忘返。曾听说黄山的松树是坚韧有节气的,我并不觉得。初游黄山,只感到那些松仅是“迎客”“送客”的礼仪小姐罢了。直到我登上始信峰,才被黄山松的魄力所征服,彻底改变了对松的看法。当年杜甫攀上始信峰才“始信黄山之五岳绝顶”。峰上土层不过十多厘米厚,本以为黄山松再坚强不屈也得依靠土壤的滋养,其实不然,它的根完完全全嵌入坚硬的岩石。那样干燥、阴冷的石基中竟长出了婀娜多姿的树干。我改变了对松的生存环境的看法,肯定它的顽强毅力是它享誉世界的根本。

古书中说:石裂为沙而产松,松三千年则化为石,黄山非峰不石,无石不松。松啊,山脚下的和风细雨你不要,半山腰的鸟语花香你不求,却唯独偏爱那岩石的缝隙。在峭壁悬崖上,俯视着巍峨的黄山,不屈不挠地挺立着,为黄山增色,就连身边的小草都跟着你挺拔了起来。松树藏于山中数万载,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青翠,绝不因乏人问津而怨天尤人。你的志趣不在于“迎客”“送客”,而在于为大自然增一点生机。于是光秃秃的山岩上,松树傲然生长,把黄山包装成绿色的海洋。我改变了对松树志趣的看法,不为功名利禄,不为名垂青史。

这正让我想到黄山人。他们不正像黄山松一般扎根在贫瘠的岩石上,却凭着那骨子韧劲建造自己的家园。邓小平一声“把黄山推出去”犹如开天劈地般响彻黄山。黄山人啊,几十年开凿山路,默默奉献了一生,为家乡带来机遇和发展。我改变了对黄山人精神的看法,不再认为他们卑微,却要向他们学习那里坚韧顽强、能屈能伸,默默无闻的松的灵魂与节气。

曾经学过《黄山奇石》这篇文章,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让我对黄山充满了好奇、向往。所以去年十一假期,我强烈要求妈妈带我去黄山!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子“呜”的一下停了下来,只听爸爸一声大喊:“孩子们,到黄山了!”瞧!这一声令下,我和肖政都争先恐后地挤出车门。站在黄山脚下,抬头一看,“哇!”群山苍翠,山峰高得看不见顶,漫山遍野的松树笔直挺拔,雄伟极了!

买了门票,踏上整洁的石梯,拾级而上。当我真正进入黄山的怀抱,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黄山的壮美!一座座山峰奇峰兀立,自然天成,一块块石头巨大无比,好像是人用斧子劈出来似的,简直是鬼斧神工!黄山不仅山色壮美,最大的特点就是松树多,瞧!满山的松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简直就是松的海洋。这里的松树有一个特点,它们不但外形奇特、千姿百态,而且它们大都长在悬崖峭壁之上,石缝之间。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我不禁感叹!黄山的松树居然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小小的石缝就能长出一棵高大的松树,太令人惊叹了!特别是那棵闻名于世的松树——“迎客松”,高大笔直、形态婀娜,在树的一侧有个长长的枝条伸出来,好像是人的手臂在招呼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真佩服自然的神力啊!黄山因热情好客的迎客松而得名,所以五湖四海的人们慕名前来,争先恐后的在“迎客松”下照相留念。

黄山松以其傲然、雄奇、秀丽挣得天下美誉。但谁又知道从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其中的艰难曲折呢?妈妈告诉我:黄山松的种子随风飘荡,落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在这种人们认为无法生存的环境下,它却以一种渴望生存的意志、有缝即入的钻劲,从石而生,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将磐石踩在脚下。——意志决定命运,一粒种子的意志竟如此惊人!

我为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黄山松所折服,流连在群山翠松之间,我陶醉了,感觉自己也化作了黄山石缝中的一颗小松,在蓝天碧野之间傲视群雄……“嗨!赵昌昊,快来啊!”肖政的一声呼唤让我从冥想中回到了现实,原来他已经跑到了前面著名的光明顶。在光明顶,我体会到了游黄山的又一大特色——人多。在窄窄的山路上人挤人,人挨人,人山人海,光是过光明顶排队就排了两个小时,看来,黄山的魅力很不一般啊!

黄山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峰——“天都峰”。但是,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只能远远看看,而没能亲自爬一爬“天都峰”。这是我游黄山最大的遗憾。

未能如愿爬上天都峰,只能遗憾的远观.....

不知不觉到下山的时间了,我恋恋不舍的向山下走去。刚开始下的时候并不觉得很累,可是慢慢的感觉腿开始不听使唤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啊!这时,我想起了黄山松,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和肖政加足马力,终于把两位妈妈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连挑山工都在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呢!

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啊!这次黄山之行,不但让我领略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而且还锻炼了我的意志。最重要的是让我真正感悟到了黄山松的精神:顶风傲雪、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全心全意!我愿做那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黄山松!

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黄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没有到过黄山之前,你们一定常常听人说黄山的松树有特色。对呀,黄山的松树其实很有特色,而且有三种特色。这三种特色分别是:

第一种特色,黄山的松树大都生长在岩石上。虽然也有生长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丰子恺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看,那个石头上就有一条缝隙。听到这里,你们一定会问: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来告诉你吧!石头里有一种养分叫做“石髓”。但是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第二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长的,除非柳条挂下去。然而柳条是软弱的,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己有心向下挂的。黄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态就很奇特,好像一个很疏的木梳,又像学习的“习”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做“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长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长面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介绍黄山奇松的导游词篇五

朋友们:

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

黄山导游词

。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 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讯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 , 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舰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曰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