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 疫情防控最美护士事迹(优质5篇)

时间:2023-09-29 08:34:27 作者:曼珠 心得体会 2023年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 疫情防控最美护士事迹(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篇一

农历大年初一,全家人正在奶奶家吃晚饭。“丁零零……”爸爸的手机响了,是单位的紧急通知,声音刚落,妈妈也收到了单位的通知,就这样,热闹的春节气氛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取代了。

爸妈都是医务工作者,从懵懂记事起,我就对医院很多的专业名词与医生、护士这个职业了解颇多。妈妈是护士,经常倒班加班很辛苦。这个春节,从爸妈的交谈及电视中,我又对医生、护士有了更深厚的敬意。

那天晚上后,我和妈妈每晚的心灵交谈变为了如何自我防护、护士阿姨们在隔离区如何工作……妈妈还说,由于新冠肺炎患者有传染性,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需要穿厚厚的防护服,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很多护士都剪掉了长发。工作期间,有些医护人员还因戴护目镜和口罩时间太长,脸部勒出了红红的印子;有的双手被消毒液浸泡破溃出血;还有的因连续工作时间太长太疲惫而就地休息……太多太多的感动、敬佩、心疼,让我落泪。

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我想对你们说:“因为有了你们不畏恐惧的挺身而出,疫情才得到了控制,希望你们在‘战场’上保重身体,愿疫情早日结束,你们平平安安与家人团聚,你们辛苦了!”

这个春节虽然失去了往年的热闹,却让我对白衣天使的敬佩、感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加油,白衣天使!

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篇二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徐__始终保持一颗严谨认真、好学上进的心,时刻践行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与同事的认可、病人与家属的赞誉,先后荣获“县级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等荣誉。

她是村民眼中尽心尽责的好护士。在医院,作为质控小组的成员,她深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在认真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经常起早贪黑走村入户为近100名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查体,一遍又一遍地向村民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防治知识等内容,积极引导村民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从而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及并发症的出现。村民们经常打趣道“小徐,你就是我们村里人啊,这么为我们着想,为了给我们测血糖起那么早,真是辛苦!”

她是村民眼中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在凤垟乡洲路村,有一名乳腺癌症晚期的村民,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并且褥疮面积较大,浑身散发着恶臭味。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没有丝毫犹豫,定期上门为其导尿,并细心地为家属讲解压疮后的正确护理,手把手指导他们翻身的技巧。每次导尿结束,家属总拉着她的手说“每次都要麻烦你上门帮我们,实在太感谢你了”,而她只是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是我的职责”。

她是村民眼中防控疫情的先行者。眼看2021年春节将至,人员流动规模加大,作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亲历者,她深知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她第一时间到岗进入战备状态,每天忙前忙后,积极参与到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返乡人员健康监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中,特别是在采样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人员打喷嚏、干呕等反应,面对种种未知的风险,她从未退缩,坚守在岗位上,认真地按照流程做好每一例采样。

她努力奔跑、砥砺前行,只因她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使命在肩,就要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篇三

“我想说的太多太多,愿平凡的视角带你走进这不平凡的每一天。因为,平行时空里,那些平凡人正谱写着自己的人生,做着伟大的无名英雄……”近日,一篇用户名叫“柿饼”的95后护士精心制作的美篇《泪目!平凡的“视角”记录不平凡的`每一天》刷爆朋友圈。文章中,一句句感人肺腑的文字、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段段来自疫地的视频,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共鸣,纷纷感动“才女”记录的这些不平凡瞬间。

这位大家口中的“才女”就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护士陈思敏,作为科室年纪最小的护士,今年21岁的她主动请缨上“疫”线,如今在隔离病区已经奋战了30多天。

主动请缨 义无反顾返岗抗疫情

2019年7月,陈思敏从学校毕业来到市六医院工作,11月到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上班。“她做起事来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无闻地做很多事情。”说起陈思敏,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傅昕对她称赞不已。

“还记得1月20日,那天下班后,接到爸爸的电话他说他已抵达武汉准备接我回家。心里窃喜终于有了三天连休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殊不知这场疫情已在悄悄向我们靠近。”陈思敏在文章中写道,回老家休息的时间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计划。

1月21日,陈思敏在老家医院做ct检查显示肺部有阴影,她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但好在之后的查血结果正常,核酸检测阴性,排除新冠肺炎,考虑细菌性肺炎,在家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

“在家隔离的14天对我来说漫长而恐慌,我积极配合治疗,一天也没出过门。”陈思敏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下,逐渐好转,复查ct病灶都已吸收。

“隔离期一满,我就向医院提出了申请,要求返汉参加一线。”陈思敏复查结果一切正常后,克服“封城”的重重困难,在医院的协助下办理好通行证明,毫不犹豫地回到武汉。

2月9日,她终于重返岗位,回到原科室的隔离病区,与熟悉的前辈们并肩作战。

初面死亡 见证最平凡的生离死别

“2月9日,是我返回一线上的第一个夜班,我将永远记得那个夜晚,12床的爷爷不幸离开了。”陈思敏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返岗后在隔离病房里送走的第一位逝者,也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当天凌晨1点,正在换药的她突然听到12床的监护仪在报警,跑来一看,发现患者的氧饱和度下降很低。“情况不对!”陈思敏立即反应,叫来值班医生,火速参与抢救。尽管大家用尽全力,但最终奇迹没能出现,爷爷还是走了。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死亡病例,当时已经来不及害怕,只想着好好送爷爷最后一程。”陈思敏说,尸体料理,这个曾经只在书本里学过的内容,如今她要亲自完成。

“我和琪姐一起拔掉病人的氧气管、鼻插管,耳朵和鼻孔塞上棉球,遗体消完毒,裹上两层床单,然后等着殡仪馆的车来接走。”陈思敏回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仍可以闻到刺鼻的消毒水味道,每完成一个动作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一切都要保证在30分钟内完成。

陈思敏说,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平凡的送别,没有一个家属,没有任何仪式。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尽量让患者有尊严、有体面地走。

“战袍”上作画 绘出抗疫希望与正能量

美丽的“宝妈”、有担当的“90后”、冲锋在前的“老将们”……在陈思敏的美篇里,既有真情流露的文字,又有她为伙伴们拍摄的珍贵照片,“最美护士团”、“最强医生团”、“最美护士的天使印记”,一张张照片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只是当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点点记录着。”陈思敏说,她曾在学校做过宣传工作,平时也喜欢拍照,疫情期间看着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抗疫情,令她非常感动,想帮大家留下点回忆。

她坦言,完成这个美篇并非一日之功,里面所有的照片和文字都不是一次性完成。她每天一点点累积素材,有故事发生时随时记录下来,拍摄的照片也提前做好主题分类,看似简单的一个美篇她足足准备了半个月之久。

一件件特别的防护服都是陈思敏亲手所画。她说,为了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中轻松一点,增加乐趣,她决定在大家的防护服上画画,当作三八节礼物送给大家。

3月8日晚上11点,刚下班的陈思敏便拿出彩笔开始在防护服上作画。一笔笔描绘,一点点上色,她一直画到凌晨2点才全部完成7套“战袍”的创作。画完,陈思敏又小心翼翼地把每一件防护服叠好,放回袋子里装好。

“每个袋子上我都做了备注,这样老师们喜欢哪个就可以直接穿哪个。”陈思敏说,她特意算好人数画了7套,保证第二天上班的护士都能穿到。

3月9日一早,护士长傅昕收到如此精美的礼物惊喜不已:“虽然她提前跟我说过会在防护服上画画,但没想到画得这么好,简直不敢相信!”傅昕护士长说,穿上陈思敏亲手画的防护服,她们都舍不得穿着进隔离病房,拍完照后她们都自己留着私藏起来。

“本来想着三八妇女节当天发的,可是想做得更好一点,最后还是推迟了一天。”陈思敏谈到没赶上节日当天发美篇虽略有遗憾,但能帮大家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也是自己坚持记录的初衷。

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篇四

8月23日,海南省肿瘤医院、海南成美医院60名医护组成抗疫医疗队,星夜集结,奔赴乐东黎族自治县支援抗疫。他们以医者的责任与大爱,书写了一个个暖心故事。

高风险区入户采样 “你们守护我长大 我来守护你健康”

“村里情况我熟,让我去。”8月30日晚,疫情突发,孔汶村被划定为高风险区,要求入户采样,不漏一人,任务紧迫,风险高;医疗队接到乐东黄流镇孔汶村核酸采样任务。该医疗队副队长、海南省肿瘤医院护士长张小娜的家就在孔汶村,她自告奋勇前往采核酸。

张小娜回家乡抗疫一个星期了,离家近在咫尺,但她没能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

次日凌晨4点半,张小娜和队友一道,起床做准备。天微微亮,医护们迎着晨曦,坐上村里安排的三轮车,奔赴一线抗疫。

张小娜从小在村里长大,熟悉地走进每一户人家,核酸采样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在采样过程中,张小娜发现乡亲们疫情防护意识不强,她当起了临时宣传员,每走进一户人家,特别遇到老人,都用当地方言,耐心做解释和宣教工作。

“阿婆,口罩要戴好,要遮住鼻子。阿公,用过的口罩不能乱丢,要放到黄色的专用垃圾桶里。”张小娜一路走,一路提醒,后面声音都沙哑了。

在张小娜不断宣教下,村民的防护意识也不断改进。“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村民越来越配合防疫工作,我觉得值。”张小娜说:“小时候村里长辈守护我长大,这次我愿意守护他们的健康。”

进方舱医院救治患者 “像爷爷一样守护这座城”

容婷婷也是乐东人。容婷婷的爷爷是一位“老革命”,曾参加过抵抗日军侵略、守护乐东的战斗。

受爷爷影响,容婷婷从小就很懂事,有担当。到医院工作后,有重大任务,她总是会主动报名参加。这次驰援乐东,她又主动申请到任务较重的方舱隔离点工作。“身为医务工作者,又身为乐东人,这个时候我义不容辞,我也想像爷爷一样守护这座城。”容婷婷说。

容婷婷所在的方舱医院,临乡道而建,全长1.2公里。她和队友们,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每班从头走到尾,连鞋子都灌满汗水。

隔离点新来了一位三岁的小朋友,因为年纪小,小朋友在隔离点很不适应,一直哭着不配合核酸采样。“小朋友,姐姐给你唱儿歌吧,这样你就不会害怕了。”为了缓解小朋友紧张的情绪,容婷婷像亲姐姐一样照料小朋友。

接收隔离人员、分发生活物资、核酸采样、收运垃圾……从阳光烈日,到夜深人静,容婷婷和队友们一刻不停奔忙。

“在方舱支援的日子,第一次觉得疫情离我们这么近。”容婷婷说:“工作虽然很累,能为守护家乡出份力,觉得很有意义。”她在日记中写道:喝着乡亲们送来的甘甜透心的椰子水,收获太多的信任与感动!

村民肿瘤药吃完了 “不要急,我们来想办法”

“医生,我药快吃完了,可以想办法帮忙买药吗?”8月28日,该医疗队接到黄流镇多二村孙先生的求助。

原来,孙先生是一位肝癌患者,平时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需要定期服药控制病情。因为疫情管控,没有办法及时到医院复查和拿药,眼看快断药了,孙先生和家人非常着急。

“药不能停,会影响治疗效果的,我们来想办法!”该医疗队队长、外科医师周怀龙和副队长张小娜,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家里,及时给患者做了检查,并与医院相关专家取得联系,通过医院互联网线上问诊系统,为患者开具了处方药。

药买到了,要送到患者手上却比较麻烦。周怀龙、张小娜当即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联系,为孙先生开通了送药的“快递绿色通道”,通过医疗队和村干部层层接力,孙先生及时拿到了“救命药”。

“要不是你们,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太感谢你们了!”拿到药的孙先生激动地表达着对医疗队的感谢。

疫情防控护士事迹内容篇五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之后,____便将当前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压紧压实各项工作责任。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和相关要求,____第一时间开展防控物资采购,一边了解各单位需求,一边寻找防疫物资货源,全面启动防控物资采供工作,保障客户员工健康安全。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防控物资出现了紧缺局面,而货源紧缺、渠道不可控、生产企业放假等种种因素,为____的采购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时间紧,任务重,____与时间赛跑,与困难博弈,千方百计解决防控物资采购难题。

本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原则,____办公室____作为服务保障团队一员,在这紧要关头当仁不让,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全力以赴,积极开展采供工作。____在____统一指挥下,从大年二十九开始,就着手进行物资采买,他先是联系上____老供货商,购买了____个n95口罩,以部门为单位发放至全体员工手中,初步保证春节期间分行防疫物资到位。

二、争分夺秒,分配整装

整个春节期间,____都沉浸在物资采购的繁忙工作中,他先是线上主动出击,大年初一就赶在网上超市断货之前购入了一批消毒液,大年初二又通过微信朋友圈多方打听,加购____个口罩。随着疫情加剧,____的防疫物资储备逐渐消耗,复工又近在眼前,此时的____还迎来一场瑞雪,____并没有像大多数北方人民一样在暖气充足的家中享受假期,而是争分夺秒地开始采购物资。

他通过朋友打听,直接找到一次性口罩供应商,为保住货源,自己前往厂房购买,冰天雪地等待三天,终于购进____只一次性口罩和____只一次性手套。然而物流系统受到疫情冲击,厂家不提供送货服务,大量物资滞留在仓库,他便开着家里的轿车去提货。降雪期间道路结冰,地面湿滑,能见度十分差,他克服困难,载着防疫物资奔赴40公里外的____,力争及时分发到位,保障____员工和中后台值班员工的健康安全。

三、多措并举,迎难而上

面对各项物资紧缺的状况,____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线上线下两手抓,多措并举保障防疫负责。____多方求助,找到____物资供应商,解决了____个防护口罩,还奔赴多个医药公司直属药店,分批购进____瓶消毒凝胶。他在别人闭门不出的时候,日夜兼程在外奔波采购不停,不仅开着私家车运送各类物资,还付出了大量体力劳动,监督保障各项物资发放到位。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____坚定信心打赢疫情保卫战,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攻克艰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