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 看见读书笔记(模板8篇)

时间:2023-10-03 16:38:26 作者:紫衣梦 演讲稿 最新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 看见读书笔记(模板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一

《看见》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一章。

它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平凡的文字中间,没有过多的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没有让强求柴静做这期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白天也完全靠灯光,没有通风,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我无法想象来到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她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之中。

书中有一张照片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柴静蹲在地上,为一个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泪——那是双城时间中一个失去及姐姐的男孩。这个饱受非议的镜头让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柴静表现的是最纯粹的真实,让很多不习惯真实的人感觉她不真实。这样的真实用冷漠的视角去看待,自然也就蒙上了矫揉造作的影子。之所以书中常有有这样的真情流露,因为她希望一本书是关于‘人’,而不是关于‘我’。

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和药家鑫案,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作为讲故事的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正是透过这些注脚,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二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厚实。

封面上的柴静,穿着简约,微笑恬然。背后是一群戴着袖套的农民,还有一堆干柴。

序言里有一句话打动了我:“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前不久上信息课,搜索有关“抵御网络暴力“的内容,一个窗口立即跳了出来——”高跟鞋虐猫事件“。二零零六年的事儿,居然还会跳到显示屏最显眼的位置。“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名山镇的名山岛公园拍摄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杀小猫……立即停止王珏药剂高工的工作,停发工资……对李跃军立即停止其工作,等待事情的调查和处理……”贴吧上谩骂一片,有些言辞甚至比事件本身更不堪入目。而我看见的,就是一个彻彻底底失去人性、失去道德底线的疯狂女人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报仇泄恨。

《看见》里面有个章节“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讲到虐猫事件。文中的王女士和我片面印象中的那个残暴的女人相距甚远。她无助,抑郁,孤独,凄惨;她婚姻有多年的问题却从不向人说起;她两眼空洞,哀求似的对记者说:“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

这些,是一个简短的虐猫视频里看不见的。就像这本书里写道的:“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

采访后,柴静发给王女士一条短信:承受痛苦对我们都是一种清洗。她没有回。

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还蜷缩在墙角嘤嘤地哭泣。她此时的弱小,与那只高跟鞋下的小猫无异。

原本只是愤怒的我竟开始悲哀:“既然王珏虐猫引起了公愤,为什么没有人大胆地站出来,指责那些人肉搜索通缉虐猫者的人?王珏攻击动物,人们攻击她,又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呢。”

忽然明白了书中的一句话:“知道和感觉,是两件事。“

感觉,需要我们先去看见。

《看见》最后一个篇章关于是陈虻的逝世的。“以为他会带着个难看的光头出院上班,絮絮叨叨讲生病的经验:‘哎,我最近想到了十个人生道理……你怎么不拿笔记一下?……每句都记说明你根本抓不住重点……”

忽然想起了我的小学恩师。经常罚我站着听完整节课。好几次,辛辛苦苦写的作文得到他“八股文,重写”的评语。准备在山区小学的赠书仪式上发言,他说“不能读稿。背?当然更不行。”后来我上去讲了两个小故事,意外获得掌声一片。

曾经对这些恨得牙痒痒,有时候甚至委屈地掉眼泪,现在却似乎有些留恋了。这或许是我一种稚嫩的“看见”吧。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我们迎来一如既往漫长的晨跑,跑到第二圈,一群小初一疯了似的从后面奔来,冲出终点线。朋友感慨:“这帮人挺厉害的啊,我们当初哪有这么多人冲在最前面。”

我盯着她的脸说:“我们晨跑的时候,跑得快的人都在队伍最后给拖后腿的人加油鼓劲。这一届初一那么多人落在后面,为什么前面的同学不带一带、拉一拉?他们只知道冲刺,而我们懂得责任。”

朋友看我的眼神带着些许惊讶。这个傻乎乎的小妞什么时候这么有思想了?

我朝她努努嘴:“看见了,就忍不住说出来了呗。”

原来看见不一定要用眼睛。

书的背后有这么一段话:“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我经常气愤我们的新闻报导永远都绕不开有毒食品、明星吸毒、交通事故、偷抢嫖赌几个腐朽得散发恶臭的话题。或许这个社会的黑暗的确深不可测,但还是有那么多温暖的故事,那么多引人深思的点点滴滴。

它们就在身边。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三

《看见》读的比较浅,写的比较菜,还是那句话:你还是应该去做,去坚持,把一些让你手舞足蹈、灵光乍现的想法写出来,哪怕只是一丝幽微的光芒,也能唤起一些人心里同样的动荡。

晚上下中班,12点多回到宿舍,床上空无一物,意识到土豪潘把我的被子锁在了他的宿舍,几番敲门打电话无果,当时心里那个气,这照我之前的脾气,非得把他门踹开不可,照我之前的脾气,第二天早晨非得骂的他狗血喷头……然后就这么裹着一个单被,挟着寒意把《看见》看完,第二天早晨身体蜷成一团……同事们都说柴静,有时候话倒是不刻薄,可就是那脸色让人感到怕,柴静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然后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看的自己都有些怕了。很不巧,第二天早晨出门第一个就遇到了土豪潘,还没来得及准备,我在努力克制,可是我能看到自己的脸色,以及听到自己刻薄的语气,然后我开始调整,你怪人家什么呢,自己把被子放到人家宿舍晒,自己晚上没有打电话告诉人家收,然后人家还给你收了被子,你生哪门子的气呢?!大家都说《看见》所呈现的,就是柴静在央视成长成熟的历程,一个不断推翻旧我,建立新我的过程。刚进央视的柴静有些心高气傲,采访总是那样的凌厉,把采访对象当做对手一般去搏击,渐渐地她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个客观存在的人,如何去呈现一件件客观存在的事,学会了如何去平常的说话,学会了如何去宽容待人,学会了如何做回自己……平时我总是喜欢这样那样的要求别人,苛责别人,常以一种精神导师似的姿态说教别人,有时他们反击说,你也是一身子臭毛病还批评别人,我说我知道啊,我想,我的缺点我都知道,我只是懒得改,你能要求我怎么样啊……这样的自以为是!一个聊的来的朋友说我,其实每次你都当众戳他们的缺点,这样不好,我说那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可以那样无羁的谈话,他说,再好的的关系也不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已经定了,你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啊,还伤了和气。我感觉他说的很对,总感觉生活中少了些陈虻之于柴静这样说骂她的导师,我说我要改,可是步履维艰。我苛求别人,只不过是想把他们塑造成为我心目中那种理想主义的朋友,但我不是女娲,别人也不是橡皮人!

柴静在”无能的力量”的最后写到,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我想这也许也适用于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是双方的相互打磨,自己雕琢自个儿!一切都是自发的,正如爱情一样吧,双方自发的为对方而改变。我有一高中同学,来自一所很牛逼的大学。大学期间经常互通电话,经常听他扯扯各种牛逼的话题,牛逼的见识,各种受益匪浅,然后是各种自惭!我有一大学同学,典型的精神导师类型,萝莉最爱的大叔型,经常性的向我灌输各种人生怪论,生活奇谈,然后便又是各种精神洗礼。他们之于我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之间,有时候我总是害怕,害怕时间的推移,与曾经的朋友们的差距越来越来越远,再也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所以我一直努力,努力找到或是维持某种思想的契合点。所以朋友也许就是这么一种关系吧!读《看见》,那种沁入心脾感觉从未有过,她的一字一句像大雨滴一般,敲打着额头,既让你感到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又时刻让你保持着清醒。愈往下看愈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然后愈加喜欢此书,爱屋及乌吧!如果说一直以来我都自恃自己知道自己缺点而无畏,那么在看完这本书后,她划拉了一道线,然后每次我濒临这线的边缘我都战战兢兢,这条线就是宽容,宽容待己,宽以待人!

翻看人人上分享的日志,20xx年12月11日,一篇人物周刊对柴静的专访《我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我想我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认识这个人称”柴姑娘”的人,日志上我还给加了个类似副标题不伦不类的东西,告诉他们对于柴静,我的无知和震撼。之后我关注她的博客,看她写野夫,看她写汶川,每一篇都是震撼,然后感觉出她的文风,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呈现!读她的文章感觉就像是在叙事,娓娓道来,不加入任何个人情感,却如泰山压顶一般震撼!我们看过太多的文章,太多的心灵鸡汤,都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他们指导着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然后我们慢慢的开始站队了!崔永元亲力自费花了很长时间去走访老兵,做口述历史的工作,他说他去采访几万个人,多少多少个小时,去重新对历史下一个结论,可能又会误导一批人,他不干这样的事。他只是希望五六十年以后终于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不管它是宏观叙述的还是细节叙述的,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经常听大伙聊天,看书的时候我就突然感觉,很多年后也许我们的子子孙孙了解的历史真的就面目全非了!现在小崔做转基因,也只是想想向大家呈现转基因真实的资料,他说他不是反转!《看见》出版,我惊诧,柴静都出书了,后又了解书的内容是关于看见这个节目的,我想,把节目的内容拿过来写一遍有多大意思呢?不痛不痒!只是感觉发布会有这么强势的阵容,实在是牛。但一直没有买书的打算。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四

谈论文学教学法的的专著,语言晦涩,理论高深。看到这本书时,自觉很难取经。

庆幸蒙台梭利,福禄贝尔,杜威,卢梭……是大学时的常客,所以读来像是不停地与先哲对话。

朱自强老师认为,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而我正是这个转变的切实体会者。

六年级以前,语文老师上课只知道教给我们认字、写字、背课文。

那时候背诵的文章《珍珠鸟》《少年闰土》……哪有什么背诵优美段落,都是全文背诵,不管懂不懂其中的含义,都要先背过再说。

那时的我并不懂什么是儿童文学,只觉得课外的书要比课内的有趣,时常拿一些课外书来读一读。

升入七年级,一阵改革风刮来,猛然间,我们的课堂变成了学生上课、小组合作、自主课堂。这股风,风力8级,在当时的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时至今日,教育改革已经探索多年,小学语文教师们也逐渐将儿童文学纳入语文阅读的实践之中。

朱老师通过五个章节,给我们分析了理论建构的重要意义(其中包括“建构论”语文观、“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文学理论)和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这些都给我的教学带来的启发,但是有一点,

他所持有的学生观是“儿童本位”的,这种思想的起源是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自从这股风开始刮,学生主体地位开始逐渐显现。

朱老师甚至不惜在康德列举的两大最为惊人的奇迹中,加上“幼龄儿童的创造力”,可见,

至于结出多少个不同的“葫芦娃”,能显多少的神通,能使多大的本事,就得请老师们放宽心了,已经不是我们能最终决定的了,我们要摆好自己的位置。

我想,用这种语文观、儿童观、教师观全副武装自己是需要好好做做调整了,索性,我读的理论知识不多,应时应景也应该换一换新鲜血液。

本书的后大半,就是所谓的“十八般武艺”。我无法样样精通,却愿意学习一二。

“天真的阅读”法,我心向往之。

我从小读书特点慢,在没有认识到“现实世界就是现实世界”这个真理之前,我确实幻想过书中各种梦幻与天真的世界。

所以,假如我的学生写到他想到动画里去,我就要允许自己也带着一颗童心,去寻找我与他童心的交流的共同之处。不能再以成人的眼光的去破坏孩子心中的“想象世界”。

至于朱老师的“天真阅读”,则是既能保持阅读过程中对文学的想象世界的相信,又能将频道转回到现实世界。

那老师就更厉害了,需要频频转换频道,还要引导好“小文学家”们,不要在现实和想象世界里出现错乱。

“从善如流”法,就要求语文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聆听者!

朱老师以孙绍振多元解读《愚公移山》为案例,他所作的“脱离了历史语境,用当代观念强加于古代经典”这一批判是正确的,我也赞同孙绍振对《愚公移山》所作的“赞颂其坚毅不拔的意志”这一解读。

不过,当现代的读者承认了《愚公移山》的“赞颂其坚毅不拔的意志”这一文本意图之后,对读者是否同意古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这一问题,也是可以讨论的。

这有些像“批判式思维”,这种上课的方式,

对于“岳飞究竟是爱国还是爱君”,自古没有定论,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孩子们去产生什么定论,

这也就是朱教授认为的——

对于评价语的传递,朱老师也有自己真知灼见:“真棒!”“真了不起!”“佩服!”等语言来大加夸赞,并不能真正达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反而会降低阅读学习应有的标准。这就要和前面的“提问法”联系起来了。

可见,从善如流也不可能单独存在,教学法也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给老师们“救场”。

此刻,波澜壮阔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五

对于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现在的我还不够资历去评价…吴经熊曾是上海特区法院的院长,签署过不少死刑判决。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当法官时,常认真地履行我的职责,实际上我也是如此做的。但在我内心深处,潜伏着这么一种意识:我只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法官的角色。每当我判一个人死刑,都秘密地向他的灵魂祈求,要他原谅我这么做,我判他的刑只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我觉得像彼拉多一样,并且希望洗干净我的手,免得沾上人的血,尽管他也许有罪。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卢安克评价柴静的采访时说

“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

“空的?”

“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六

看见是什么呢?是回应。

弗洛伊德曾说过,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死亡就是无回应之地。

我觉得说得特别好,以前也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

“我说话有什么用呢?你又看不见我。”

“没关系,我虽然看不见你,但你说话就带来了光。”

柴静正是带着一双“看见”的眼睛,透过表象,看见了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回应了许多需要回应的东西,也遇上的许多人,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性本色,然后努力成长、前行。

她说: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

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我们又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探寻着什么呢?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七

再次看完这本书,已经有点不太记得上次看完的感受,只是觉得人嘛,逃不过选择:我们做什么、怎么做,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伪命题。

人,是很有趣复杂的生物,这也是之前我一直以为我能做人力资源的原因,因为好奇因为想探索。回过头来想一想,不管是新闻好,记者也罢,人力资源也好,只要是在生活,哪里能逃得过人这个话题,关键是我们想要什么,通过人我们能看到什么,学到不敢讲,我现在都觉得我跟柴静一样偏执又狂傲,不敢说理解,只能希望自己看见。

我们能看见什么呢,我们能发现什么呢。xx-xx年,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随便一个新闻都能让人震惊,让记者们抓住不放,现在呢,感觉漫天都是键盘侠,说真话又能替人做主的是谁呢?我猜想应该还是新闻吧,必须应该是那些能够深入生活的记者吧,大概现在记者这个词也很少被人提起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有探求故事发生的结局了,纰漏一些真相的坚持了,现在看新闻也是wow,没了然后。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书笔记篇八

不是第一次读柴静的这本书。曾因为我很喜欢的老师推荐,我读过此书并认真做了摘抄。但正因为读过,我才如此惊讶,两次阅读的间隔不超过五年时间,同一本书里触动我的句子就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初读时,或许因为年轻气盛,我所关注的,是对幸福的期待,是对苦难的浪漫式幻想。那时候,让我念念不忘的句子,是“浅青色的黎明,风把天刮净了,几颗小银星星,弯刀一样的月亮,斜钉在天上”,是“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如今再读,更加抓我心思的,是反省与思悟,是那一声声的叩问,是“你有思想吗?你有什么思想我请问?真让你开始去想的时候,真让你拿出自己对问题看法的时候,你能有看法吗?”,是“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是“你说得对,但不见得是唯一的道路”。

我曾认定纯粹是人一生的追求。我以为,世界的样子应该是黑白分明。一件事情,应该有唯一的属性,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就算有复杂性,就算有黑白混合的地方,那也应该是在一面白净的墙上不小心沾染上点点黑斑,即使污点暂时去不掉,黑白之间还是泾渭分明的。花了很长的时间,我逐渐意识到,不存在纯粹的黑与白。这个世界不是黑白混杂,而是不同程度的灰。

这让我困惑。我能理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很难接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了。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我理解。但,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这是我曾经不能够弄明白的。

在见到发生极端案件而媒体开始报道犯人在生活中的样子时,我也一度想发类似“不用知道犯人的心情,也没有必要理解你,我们对于不幸的身世不感兴趣,也不管动机是什么”的截图。读完《看见》,我意识到,我可以反感媒体刻意摆弄人设夸大罪犯善意为罪犯卖惨,但我不应该抵触媒体对凶手家世的研究,以此来助于立法和政策的完善。但也仅止步于此。媒体与国家可以研究改善如何关爱社会边缘人群,对于罪犯本人,对于那些在清醒状态下经过谋划已经去杀了人的人,我不认为我们有理由可以宽恕。作为幸存者,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资格代替被害人说出原谅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