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宣讲会演讲稿 校园宣讲会演讲稿(优质5篇)

时间:2023-09-19 12:34:59 作者:文锋 演讲稿 最新宣讲会演讲稿 校园宣讲会演讲稿(优质5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那么你知道演讲稿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宣讲会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我是xx学院第十九届学生会主席。

首先,我谨代表所有的老学长、老学姐们,欢迎xx级小鲜肉加入xx学院这个家庭。

可能对于刚刚踏进校园里各位新生来说,大学就是一个坑。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十二年的艰苦奋斗想换来醉生梦死不过是一场梦:人人知道大学60分万岁,却不知道及格线更像是一道生死线;人人都知道大学学习轻松,却不知道除了学习之外大学还加进了生活和工作的调料,而大部分情况下,调料的剂量与对错直接决定了一道菜品得优劣。

大学四年,你们或许碰到了比不上原来初高中的住宿条件,或许碰到了传说中不负责任的下一下课转身就走的大学老师,或许碰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祖国各地的舍友同学,又或者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会和社团……在大学,学习由你安排,恋爱由你安排,工作由你安排,不过希望大家铭记,你怎样安排大学,将来大学怎样安排你!

所谓大学,简而言之,便是出于学习而又大于学习。出于学习,大学里学习依然很重要,不仅仅关系到你的毕业,更关系到你告别学业之前学生生涯的总结。从校园步入社会,从学习转入工作,希望你们能给自己的学生生涯一个完整句号。大于学习,大学里学习只是一部分,你有充足的时间,做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做一份兼职,谈一场恋爱,处几个朋友……更多的,你要在这里学会为人,学会处事,为自己踏入社会积累足够的经验。

虽然我们学校与985高校和211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学院规模也比不上本校王牌专业,但我们有认真负责水平一流的专业老师,往届的学长学姐也有一飞冲天前途光明的存在。教育的环境从来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唯一因素,学院和团委学生会将会尽力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尽早融入xx学院大家庭,投入到学院与团委学生会建设的潮流中来。

最后,作为新一届的学生会主席,我真诚的邀请大家可以加入学院团委学生会,共同投入到为我院学生服务与联系对接兄弟学院及校学生会的队伍中来,我们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竞选工作机制,不管你是有能力,还是有特长,又或者熟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再或者你想要锻炼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只要你愿意相信自己,我们就愿意相信你。

虽然学生会并非展示个人能力的唯一平台,却是你最值得加入的一个平台,这里有完整的竞争机制与体系,真诚希望大家能加入我们的队伍。

最后,祝愿大家热衷学习的学业有成,有心工作的进展顺利,想谈恋爱的心想事成,选择的兼职的财源滚滚。总之,希望大家不要浪费大学,不要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四年。谢谢大家!

宣讲会演讲稿篇二

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路,一条是想走的路,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能走你想走的路。

不努力,你怎么会知道自己也可以这么厉害。

最后4个月,你想改变些什么?

现在距离20xx高考还有4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还有一百多天,那么,最后一百多天,你想改变些什么?是准备开始睡得更晚,起得更早,更加认真专注地投入学习?是准备刷更多卷子,做更多的题,更加准备充分地面对高考?还是准备破罐子破摔,觉得付出再多也无力回天,准备自认天命?还是既不激进,也不退缩,迷迷糊糊地过完这一百多天?我希望你们能通过我接下来说的话,至少做出一点点的改变。

查漏补缺是你们自复习一开始就每天在做的事情,那么你是否清楚地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与定位,我的薄弱在哪,我的强项在哪,我擅长什么题型,我不擅长那种题型?以我现在的水平,把目标定成哪座大学,既符合我的实力,又足以值得我去为之奋斗?我知道很多人在进入高中前雄心勃勃,我一定要去清华北大,我一定要去985,211,但三年的时光消逝,带走的不单单是花开花落,曾经的壮志豪情也被这高强度的学习磨去不少,那么现在的你至少需要花费那么一点点的时间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所以,先从把握和认识自己做出第一步的改变,定下切合实际的目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周考的压力,每天面对的无数的卷子,你是不是已经陷入了准备考试,做试卷,评讲试卷这样的循环之中,找不到自己该有的节奏?如果现在让我说高三一年我后悔做过什么事,我就会说我后悔把每一次的周考成绩看得很重,考得好就兴高采烈,考得不好就郁郁寡欢,而忽视每一次的检验所暴露出来的知识问题。“我和他的实力明明不相上下,为什么他总是考得比我高,这不公平!”永远不要有这种想法,考试对每一个人是公平的,你要做到的是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发现别人比你优秀的地方,也是你该通过考试学到的东西。所以,见贤思齐,多总结自己,万事都是公平的。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比你多拥有什么,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别人为此付出了什么。简简单单一句话,最后4个月,做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至少当明年的这个时候你像我一样在这里的时候,想说的话不是我后悔,而是我庆幸。

你的对手究竟是谁?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曾无数遍的告诉自己我的对手只有我自己,可事实真的就像那段鸡汤文一样简单吗?不去看周围人,只顾自己真的就可以吗?直到高考完我才想明白一件事,不要去否认你身边的同学是你的竞争对手,但始终不要忘记,他们首先是你的队友,是你的朋友。很多问题的解决,很多事情的进展,真的只靠自己是不可能的,学会去信任你身边的队友,学会向别人寻求帮助,多讨论,多倾听,你总会发现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见解,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单枪匹马很多时候敌不过千军万马。

回到问题的本身,你的对手究竟是谁?其实,无论是自己,还是你的同学,或是那千千万万你不认识的20xx考生,都会是你的对手,但时刻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更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的队友就在你的身边,这种与人协作,共同进步的能力,不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是你前进的巨大支撑。

你现在的拼命到底为了什么?

你可以一天写完两支笔芯,做完三套卷子,你可以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入眠,你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你可以放弃很多很多娱乐活动,那么你付出的这些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总有人比你更努力,但其实更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却比你更努力。其实现在说这些话对于你们来说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我想你们还是需要这些话,至少是在你们低迷的时候。

不为老师,不为家长,也该单纯的为你们自己放手一搏了。有些路,你不走下去,你永远不知道那边的风景有多美。就像去年这个时候的我,不会知道北大的校园会有多美,不会知道敲代码之后的满满成就,不会知道自己也可以和那些电视里的人物一起学习,不会知道原来在更高的平台说出自己的看法会这么令人开心。就像现在的你们一样,或许有幻想,或许有期待,但只要没有实现,你就永远无法体会那种很单纯的快乐,不是轻松,可能更累,但那种收获之后的愉悦,那种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的开心,真的只有体会过后才会知道。

如果你还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活给自己的,如果你还想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就千万不要吝惜你的努力,至少也是当你回忆这段岁月的时候有一句“我曾经努力过”作为你骄傲的资本。就单纯的为自己努力一回,也是你未来嘴角上扬的理由。

其实,当我从北大回来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一学期北大给了我什么。作为一个已经半年多没有碰过高考题目的我,现在的做题水平应该远在你们之下了,很多当时烂熟于心的公式和解题方法,现在也真的忘掉很多了,但是学习确是始终坚持的事情,没有了许多公式强行记忆,没有了一成不变的解题套路,很多时候的我们也像你们一样担忧着考试,忧心着测验。如果说这一个学期让我不同于你们的也就是心态和能力了。

你会遇到更多更厉害的人,你会碰到真正意义上的学神,学婊,你会感叹为什么他们什么都会。于是开始坦然的`接受差距,坦然的面对困难,80分也会开心到不行,60分也不会垂头丧气,更加的淡然,更加的从容,承认差距,但永不放弃,努力过始终不会太差。

你也会发现原来学校不只有学习,只要你想得到,你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你也会发现,原来当众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没有那么困难,真的可以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可以痛痛快快的打球,可以开开心心的消遣,原来大学真的不一样。

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路,一条是想走的路,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能走你想走的路。不努力,你怎么会知道自己也可以这么厉害。

宣讲会演讲稿篇三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各位今天莅临xx中文大学(xx)的嘉宾们,上午好!我是xx中文大学(xx)大一理工学院的学生,张翔。我于20xx年毕业自xx市高级中学理科重点班。很荣幸今天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来,我在x中大(xx)的亲身感受,而我也想和大家谈谈,在我这一年的所感受到的,我们这所美丽的大学最与众不同的三点。

第一点是,非常严格的全英文教学环境。正如刚才徐校长所言,即便带着平均分130分以上的英语成绩入学,面对厚重的全英文课本以及教授们直截了当的英文教学,多多少少我们的同学还是会感到些许压力与不适感。不过,绝大部分同学都在入学三个月之内适应了这种教学。我仍记得我在跟一位华人教授上计算机课的时候,因为图方便,直接用中文发问,没想到教授严肃地请我用英文重新提问,并用英文为我解答。确实,我们许许多多华人教授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海外学术经验让他们确实能为我们带来原汁原味的英文课堂。更不用说必须由外教任教的英语课和学校各层教授组织起来的english club。我所在的english club是由我们理工学院的潘文安教授带领的。每周他都会带我们聚餐并要求我们以全英文的形式分享一周生活。在这样的锻炼之下,两个学期之后的我已经能适应英文课堂,并与外国人流利对话,甚至还可以为斯坦福的教授的华强北之行全程讲解和导游。就在前天,我一口还算流利的英语使签证官感到愉悦,并迅速为我通过了美国的签证。看来英文口语能力提高确实是件好事。那为什么我需要美国签证呢?因为在这个暑假,我就将和一群同样获得学校名额的小伙伴前往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就是uc,berkeley),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暑期课程。在这之后的一周,我还会参加斯坦福大学的金融数据建模与分析中心的训练营。然后再回到我们美丽的大学校园。我相信,在这些全美排名一流的院校中,我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第二点便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我们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有一部分作业是要求独立完成的,但各学科也有相当一部分作业是以“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的。在英语课上,我们被要求形成4-5人的小组共同讨论热点问题,并分工准备进行定期的小组展示。在《与人文对话》的课上,我们上周才展示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周又在一起研究马克思的《经济与哲学手稿》。在编程课上,我们也被要求三人协力完成一个代码任务。更不用提对经管学院的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也常见的的管理课小组展示(presentation)。现在看来,小组合作真的是一种非常重要学习方式,因为在这里面我们学会根据个人所长而分配不同的工作,并且在讨论的时候不仅可以学习他人长处,更可以迸发出更多新颖的好点子。另外,徐校长说我们学校要培养的是leadership,是领导力。那么要真正培养这种能力,我认为我们就确实先学会如何在团队中优化结构和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则是无比亲民的校领导和教授。从入学开始,我们就有被分配教授作为导师来跟进我们的学习进度和职业规划。并且,在我们学校没有教师食堂这一说,随便找个位置坐下,你就很有可能动不动就跟校长,跟院士,跟各位履历丰富的教授共进午晚餐,他们也从来都是热情相待,总是不厌其烦地在为我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上的疑惑,并为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因为我们是大类招生,所以我们有一年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专业选择,而教授们也会用尽资源来引导我们学会思考,并认识自己。我想,如果是在高考之后短时间做出选择,那我会失去了一个探索体验的机会,会想不到我真正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计算机科学。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同于国内高校的一点。另外,在普遍越高级的领导越难见到的的风气之下,我们竟还有可能经常与校长一起进行社团活动,甚至能跟着校长去种田。天天都有可能与教授课上课下以不同的方式交流,这是难能可贵的。最关键的是,他们真的一点都不摆架子。所以,我们一边敬重教授们的高履历,一边又觉得他们是是亲密无比的良师益友。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也不是死读书的孩子。很可能你未来的的舍友是高中数学/物理竞赛大神,但对摄影独具情怀,或者是个音乐天才,又或是舞蹈公主。我们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它们涉及音乐、舞蹈、体育和传统文化等方方面面,并定期在校内外举办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我本人加入的是音乐社团聚乐部以及舞蹈社团精舞团,在这里面真的有非常多才艺双馨的同学。相信这些人文美都会令x中大xx的校园更加充实与多彩。另外,各式各样的比赛邀请都会发到我们学校来,比如“万人之上”大学生商赛,比如xx读书月的辩论赛。而我也在去年参加了由xx图书馆举办的“思维之星”大学生高校思维擂台赛。很令人庆幸的是,我们一个只由大一大二同学组成的小团队,在不懈的努力下小胜了清华大学xx研究生院。由此可见,除了紧张的课业学习,我们也有非常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的机会。

最后,我想跟在座的嘉宾们讲,很多人来到这看到的都是工地,是未成熟的建筑,便敬而远之。但每次站在工地的旁边,我仿佛都看到了这所学校成长后的灿烂未来。这里我所说的未来,一方面是指这所校园将来的规模之大、条件之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学术与人文的种子将蓬勃发芽,并旺盛地生长。xx中文大学(xx)的态度决定她的果实必然是高质量的,而带上“xx”的字眼绝不会令x中大的名声降级,相反,它会让xx中文大学的精神在祖国大陆的土地上更加熠熠生辉。所以,在座的各位拥有广阔视野的嘉宾们,我相信,你们能在这看见未来。欢迎你们加入到这个大家庭,谢谢!

宣讲会演讲稿篇四

在坐的各位院领导、学生会领导、同学: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这美好的晚上。

说实话,从起点走到这个讲台,我用了十二年!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二年啊!也许对于在坐的很多学长来说,站在这里演讲已是家常便饭,但我着实很紧张,我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此时聚光灯照在我身上,我是主角儿,要不是我先有准备,穿了件宽松的衣服,只怕视力在200度以下的同学都能看到我的心跳。

上台之前,我想起了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一句话:当你走上众人瞩目的台上演讲时,不必紧张,台下坐着的都只是些欠你债的人,而你是债主,你此时该做的是竭力讨债。那么就姑且让我当一回债主吧!在坐的各位将决定我是否有机会走上这个挑战自我的平台,我想向你们讨要的不是钱,而是你们手中那宝贵的一票!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工作报告每个人都在演绎着精彩动人的故事,这个舞台是自己搭建的,自己是自己的主角儿,我会晚上站的这个舞台,可以说也是自己为自己精心搭建的,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比这个更大的舞台。此时,我很想套用一句话,对我的观众说:我的舞台听我的,不管我演绎得精彩与不精彩,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掌声响起来,未来的路我会走得更加豪迈!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坚强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懦弱的人在挫折中叹惜!对于这句话,在坐的各位应该比我体会得更深刻,因为你们都是勇者,职院因为有你们而骄傲,是你们挑起了学生工作的脊梁!你们在学生会这个舞台上演绎了自我。

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我喜欢文学,文学就像一座山峰,我不感说我能增加那座山的高度,但我一直在努力能成为那座山里的一块石头。我喜欢读书,读书就是在读世界。同时,也能让知识的甘露滋润我干涸的灵魂。学生会领导下的学宣部,专从事采集、编辑信息工作,我想我能把这项工作干好,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的未来不是梦,论文参考请你们相信,你们会为今天选择我而骄傲,成绩是对你们最好的报答。

请不要让汗水浸湿手中那宝贵的一票吧!将它投向学生会的美好未来,那个写着张颖文的投票箱正空着,等待你们用信任来填满!

宣讲会演讲稿篇五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各位今天莅临xx中文大学(xx)的嘉宾们,上午好!我是xx中文大学(xx)大一理工学院的学生,张翔。我于20xx年毕业自xx市高级中学理科重点班。很荣幸今天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来,我在x中大(xx)的亲身感受,而我也想和大家谈谈,在我这一年的所感受到的,我们这所美丽的大学最与众不同的三点。

第一点是,非常严格的全英文教学环境。正如刚才徐校长所言,即便带着平均分130分以上的英语成绩入学,面对厚重的全英文课本以及教授们直截了当的英文教学,多多少少我们的同学还是会感到些许压力与不适感。不过,绝大部分同学都在入学三个月之内适应了这种教学。我仍记得我在跟一位华人教授上计算机课的时候,因为图方便,直接用中文发问,没想到教授严肃地请我用英文重新提问,并用英文为我解答。确实,我们许许多多华人教授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海外学术经验让他们确实能为我们带来原汁原味的英文课堂。更不用说必须由外教任教的英语课和学校各层教授组织起来的english club。我所在的english club是由我们理工学院的潘文安教授带领的。每周他都会带我们聚餐并要求我们以全英文的形式分享一周生活。在这样的锻炼之下,两个学期之后的我已经能适应英文课堂,并与外国人流利对话,甚至还可以为斯坦福的教授的华强北之行全程讲解和导游。就在前天,我一口还算流利的英语使签证官感到愉悦,并迅速为我通过了美国的签证。看来英文口语能力提高确实是件好事。那为什么我需要美国签证呢?因为在这个暑假,我就将和一群同样获得学校名额的小伙伴前往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就是uc,berkeley),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暑期课程。在这之后的一周,我还会参加斯坦福大学的金融数据建模与分析中心的训练营。然后再回到我们美丽的大学校园。我相信,在这些全美排名一流的院校中,我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第二点便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我们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有一部分作业是要求独立完成的,但各学科也有相当一部分作业是以“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的。在英语课上,我们被要求形成4—5人的小组共同讨论热点问题,并分工准备进行定期的小组展示。在《与人文对话》的课上,我们上周才展示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周又在一起研究马克思的《经济与哲学手稿》。在编程课上,我们也被要求三人协力完成一个代码任务。更不用提对经管学院的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也常见的的管理课小组展示(presentation)。现在看来,小组合作真的是一种非常重要学习方式,因为在这里面我们学会根据个人所长而分配不同的工作,并且在讨论的时候不仅可以学习他人长处,更可以迸发出更多新颖的好点子。另外,徐校长说我们学校要培养的是leadership,是领导力。那么要真正培养这种能力,我认为我们就确实先学会如何在团队中优化结构和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则是无比亲民的校领导和教授。从入学开始,我们就有被分配教授作为导师来跟进我们的学习进度和职业规划。并且,在我们学校没有教师食堂这一说,随便找个位置坐下,你就很有可能动不动就跟校长,跟院士,跟各位履历丰富的教授共进午晚餐,他们也从来都是热情相待,总是不厌其烦地在为我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上的疑惑,并为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因为我们是大类招生,所以我们有一年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专业选择,而教授们也会用尽资源来引导我们学会思考,并认识自己。我想,如果是在高考之后短时间做出选择,那我会失去了一个探索体验的机会,会想不到我真正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计算机科学。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同于国内高校的一点。另外,在普遍越高级的领导越难见到的的风气之下,我们竟还有可能经常与校长一起进行社团活动,甚至能跟着校长去种田。天天都有可能与教授课上课下以不同的方式交流,这是难能可贵的。最关键的是,他们真的一点都不摆架子。所以,我们一边敬重教授们的高履历,一边又觉得他们是是亲密无比的良师益友。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也不是死读书的孩子。很可能你未来的的舍友是高中数学/物理竞赛大神,但对摄影独具情怀,或者是个音乐天才,又或是舞蹈公主。我们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它们涉及音乐、舞蹈、体育和传统文化等方方面面,并定期在校内外举办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我本人加入的是音乐社团聚乐部以及舞蹈社团精舞团,在这里面真的有非常多才艺双馨的同学。相信这些人文美都会令x中大xx的校园更加充实与多彩。另外,各式各样的比赛邀请都会发到我们学校来,比如“万人之上”大学生商赛,比如xx读书月的辩论赛。而我也在去年参加了由xx图书馆举办的“思维之星”大学生高校思维擂台赛。很令人庆幸的是,我们一个只由大一大二同学组成的小团队,在不懈的努力下小胜了清华大学xx研究生院。由此可见,除了紧张的课业学习,我们也有非常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的机会。

最后,我想跟在座的嘉宾们讲,很多人来到这看到的都是工地,是未成熟的建筑,便敬而远之。但每次站在工地的旁边,我仿佛都看到了这所学校成长后的灿烂未来。这里我所说的未来,一方面是指这所校园将来的规模之大、条件之完善,而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学术与人文的种子将蓬勃发芽,并旺盛地生长。xx中文大学(xx)的态度决定她的果实必然是高质量的,而带上“xx”的字眼绝不会令x中大的名声降级,相反,它会让xx中文大学的精神在祖国大陆的土地上更加熠熠生辉。所以,在座的各位拥有广阔视野的嘉宾们,我相信,你们能在这看见未来。欢迎你们加入到这个大家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