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大全(18篇)

时间:2024-04-27 12:00:03 作者:文锋 口号大全

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观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从中获得写作灵感和思路。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一生”,让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刚看过的一本书《重新认识你自己》。

人的生命就像机器一样,如果长期放置在一边就会生锈,久而久之就转不动了,只有长期的`使用,定期的进行保养和维修,才能让他发挥应有的价值。

作为人类的我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竞争力的增强,人们都觉得时间就在指间溜走了,每天感觉到的是疲惫不堪,有时还埋怨自己也没做出多大成绩,甚至觉得自己过稀里糊涂,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就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问题,它体现了一个人自我感受与满足感。

比如,一个普通员工,一生虽收入不丰,生活平淡,但衣食无忧、家庭和谐;而有人腰缠万贯,却妻离子散、毫无真心朋友。从这里看,谁是人生的成功者?比结果,是前者,比财富,是后者。

又比如,一个博士应聘到某公司任高级研究人员,老板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企业主,他们两人相比,谁是人生的成功者?从文凭看,是前者;从业绩看,是后者。

用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评论人生成功,恐怕难以明确界定。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立足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家庭有供养能力,自食其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就是一个成功者。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就像幸福的感觉一样,关键是看自己如何看待。同时这也决定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当下,我们就应该有责任、有意识重新认识自己,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学习,因为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我们才去学什么。

这个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的运转,而例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化。

社会的多彩决定了人生存状态的多样性。

缺少了精英式的领导人物,社会发展建设要减缓。

尽管这些人令人瞩目,但他们的个人幸福未必是完美的;但是,没有大量普通劳动者,社会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群体中,多数人是幸福充实的。

下面的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一个近乎于文盲的船夫划船送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过河;学者问船夫,从此岸到彼岸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船夫支支吾吾,说了半天,也没有回答好学者的提问。

于是学者深有感触、语重心长地说道:你长这么大,连一句符合语法逻辑的话都说不清楚,你这半辈子就算完蛋了。

船到河心,突然狂风大起,波浪滔天,眼看就要翻船。

这时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学者已经被眼前的情状吓得魂不附体,摇头表示不会。

船夫便遗憾地说:你这一辈子可真就完蛋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精英、伟人,还是普通的员工,都离不开学习,离不开读书,更需要时不时的回头展望自己所走过的路。

重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活出最充实的自己,展现最精彩的自己,不断给自己充实正能量。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你是自己人生历史的作者,更是自己的读者,你是自己社会角色的演员..

这样说来,最悲苦的孤独不是身边没有知己,而是心中遗弃了自己,同样,我们最需要的帮助也不是来自别人的关怀,恰恰正是实在而顽强地自助。

连自己都不肯接纳自己,便无法需求这个世界给你一个位置,连自己都不敢正视自己,便无法到红尘中寻找理解。

其实,你是自己人生历史的作者,更是自己的读者,你是自己社会角色的演员,更是自己的观众,也许你做读者的境界深些,你的历史才会更有档次,也许你做观众的水准高些,你的.角色才会更见功力,而我们有时常常不在意这些,于是我们学会了自我标榜,而很不乐意自我批判,学会了自我掩饰而很难主动自我曝光。

最大的欺骗是自我欺骗,而自我欺骗最大的受害者正是想逃避受害的自己。

资料。

特别是你更要闭上只想炫耀自己推销自己的嘴巴静静的有耐心地倾听一下,作为反方辩手的自己,不中听又不无道理不好接受又不难理解不想去做又不做不行的慷慨陈辞。

当然这个时候你是享有最终裁判权和最后决定权,只是你不要独断地排斥更不要武断的拒绝,你对自己也要民主。

不能站在对面换个角度推敲自己反驳自己,那他永远无法完善自己。

和自己坐个对面,不是为了否定自己,而是为了防止片面从而寻求到真谛共同否定谬误,和自己坐个对面,也不是为了泄自己的气,而是为了平抑偏激从而领略到理智一起鼓荡清醒的志气。

自己本身不是敌人,自己身上的错误、虚伪和偏见却是你做人的大敌,对于大敌的熟视无睹和视而不见,终将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和失败的隐患。

更多的时候,自己是你假想的对手,多和自己较量几个回合,才会有准备去和别人较量,有时可怕的不是被别人击败,而是明知自己实力不足技术欠缺又不去与自己试练,做些调整和改进状态已无力改变而一败涂地。

和自己坐个对面,尤其是在自己得意的时候和平安无事的时候,这样你才保持了赢家的姿态,你才不愧为自己心灵最忠实的朋友。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克里希那穆提:

印度注明哲学家。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的六十多部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讲话集结而成。

反对的声音:

克氏思想的局限有很多。比如说胡老师说的,他是假定人的身心健康为基础。他只讲绝对真理,但如何身心健康他并没有有多少阐述。解脱到达真理是不需要方法的,但我们维系生命,正常工作却是绝对需要方法的。我们还是要吃饭的。不像他,我们是没有人供养的。更关键的是,他讲的是无和有,而且解构后的重建是非常有限的。不断地观察身心是对我们有益的,但对于例如如何开车还是要努力学习和实践的。不断观察身心或许对于要对绝对真理的有洞见那是够了,但对于多层次需求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克氏是最彻底的孤家寡人,他唯一的亲人就是实相。克氏否定了一切组织,否定了一切通灵经验,这属于“大破”但是,一切组织,一切经验境界其本质与实相没有障碍。相反可能给更多“与其有缘的人”带来接近实相的路径与克氏完全否定个人崇拜的反面是密宗的上师相应法。如今的事实是,从克氏那里能了悟实相的人,廖廖无几。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元吾氏身上所以这类人传道的更大意义在于1,为没有宗教缘分的人提供接近、了解实相的文字渠道。2,为一些没有师承独修自悟的人提供经验上的印证。所有证悟实相的大师,他们所诉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没有例外但是这一样东西,通过学习是学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意识思维即是障碍了悟实相的根源之一。一切意识思维亦是实相本身,乃至于眼见耳闻所到之处,即是实相现前无隔无碍。

在各种焦虑、恐惧、不安、快乐的背后,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解脱?解脱的办法是什么?是信仰宗教、服用毒品、放荡生活、离开所有困扰你的一切吗?这本书里集结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和谈话录,归结为一句话就是:除了你自己,天底下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来。你要觉察真实地自己。他没有要我们逃离开生活的一切,我理解是要用一颗觉察的心去面对一切,去了解真相和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听从外在的声音。

第一章没有任何向导。

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以外,一无所恃。

生命到底有没有任何意义?所谓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多少世纪以来,我们被我们的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用汤匙喂大。我们总是满足于他人的描绘,这表示我们其实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人类。

究竟有没有上帝、真理或者某种超越的存在(不论你如何称呼它)?这问题是无法从书本、神职人员、哲学家或救世主那儿寻得答案的。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可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你必须先认识你自己。由于完全不认识你自己,人格才不成熟,所以认识自己便是智慧的开端。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认识你自己,但不是根据我或者其他分析家、哲学家的观点。如果我们还是根据别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那么所认识的就只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因此我们应该认识的就是自己的真相。

第二章认识自我。

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从观察、聆听、注视和行动中学习,那么你会发现,学习是不断进展的,永无过去。

所有的权威,尤其是思想及领悟方面的权威,可能是最具毁灭性、最邪恶的。领导者会糟蹋了追随者,追随者也会毁了领导者。你必须成为你自己的导师和自己的徒弟。凡是人们视为必然而重要的事,你都该提出质疑。

事实上,生活完全是由关系构成的,我只能在关系的网络中观察自己,坐在一个角落里冥想是无济于事的。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了解,都只是抽象思考罢了。“我”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我”无法透过思考来认识自己,“我”必须在我的具体存在中,认出我之为我,而非理想的我。

你注意到自己的局限了吗?这是你应该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而不是急着问要如何从局限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怀着“我必须解脱”之心,你也许永远都无法解脱,因为你可能又陷入另一种形式的限制。你想接近一棵树,必须用手去触摸它,因为文字并不能帮你触摸到它。

如果一个人习惯于波动不安,那表示这个人的心已经迟钝了,就好比一个人对身旁的美景视若无睹般。如果我们变得冷漠、顽强和无情,我们的心也会愈来愈迟钝。参加政治团体去怒吼示威、看一场球赛、拜访寺庙或教堂,或者找其他一些娱乐。

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受限制的情况,才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完全解脱,而那些束缚和限制才会自然从你身上消失。

第三章觉察力。

只有先具备了观察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你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

我们大部分的人生只占据了意识的一个小角落,而其余的被我们称为潜意识的领域,里面充满了各种动机、恐惧和种族遗留下来的特质,这些我们连如何进入都还不知道。

想要认识自己,只有在每一个当下整体地审视,而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离破碎,你就能看见整个“自我”。你所见到的这个整体就是真相。

全观和专注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排他的,而前者是整体性的觉察,它能包容一切。

如此地觉察,好比与一条蛇同居,你自然会注意它的每个动作,它所发出的每个轻微的声响,都会令你心生警觉。这种全观的状态就能激发所有的能量,在这份觉察之下,你的自我整体就会在刹那间显露出来。

不论你已经多么深入地观察自己,你还能不断地深入其中。

如果我一天到晚拿自己和你相比,努力模仿你的长处,那么我就否定了我之为我,因此我就是在制造一个假象。任何形式的比较,都会导致幻觉及痛苦,而且愈陷愈深、难以自拔。我们或者分析自己,像一点一滴地增加对自己的认识;或者不断强迫自己向某种境界、某个救主或观念等外在的存在认同这种种努力,不外是勉强自己顺从外在的权威罢了,因为带来更大的挣扎。

如果我能亲眼识破其中的原委,我就已经从这种束缚中解脱了。我的心不再向外寻求,这就是关键所在。

若想开启那扇门,我们必须每天都保持全观而且充满觉察力,觉察自己的每一个思想和言行。如果以清理房间为例,使房间整洁有序,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很重要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一点也不重要。房间的整洁有序确实有必要,但并不能为你打开门窗。为你打开门窗的,绝不是你的意志力和欲望,“那个东西”是邀请不来的。你所能做的,只是保持整洁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任何目的地为了整洁的自身而保持整洁。如果你一只能保持健康、理性和井然有序,运气好的话,也许有一天窗子会自动打开,吹进习习的凉风,也许不会,这全凭你的心智状态而定,也只有你才能了解自己的心智状态。尽量观察它,不要为它定型设限,也不要设定立场,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更不要批评谴责。总之,就是观察而不带任何拣择之心。在没有拣择的心智状态下,也许大门会在刹那间开启,让你一睹那既无挣扎又超越时间的境界。

第四章什么是快感。

喜悦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当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转为快感。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是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快感是由四个阶段产生的,也就是知觉、感觉、接触及欲望。

如果你能观看所有的事物一张脸庞、一件印度纱丽彩衣、在阳光下闪烁的水面或任何使你愉悦的事物,而能不让快感深入,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欣赏它们,而不期望重复这个经验,那么痛苦及恐惧便无从生气,而只剩下了无可言喻的喜乐。

好好观察你自己,你会发现,就是这种想重复快感的需求,才不断带给人挣扎及痛苦,因为它绝不可能和昨天的感受一样。不只是你的美感需求,甚至在心灵本质上,你都拼命想重复同样的愉悦经验,结果却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伤心失望。

你既然已经明白只要一开始追逐快感,就有痛苦相随,而你还是甘心如此,那倒也无妨,只要你不是迷迷糊糊地陷在里面就好。如果你想要停止对快感的追逐,你就必须全神贯注于快感的形成,但是不必效法出家人或苦行僧的禁欲,你应该正视快感的整体意识及其价值,然后才能享有生活的喜悦。

喜悦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当下的直接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转为快感。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第五章告别恐惧。

我们现在必须要问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彻底地存活于当下?只有在这种心智状态下,恐惧才无从生起。若想深入了解这种状态,就必须先了解念头、记忆及时间的结构才行。

恐惧时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陷入恐惧的心,通常是困惑而矛盾的,因此必定会变得凶暴、扭曲而充满攻击性,但是它又没有勇气挣脱旧有的思维模式,于是就变得极其虚伪。除非我们从恐惧中彻底解脱,否则我们只有继续追逐最高的目标,制造出各种神祗来解救我么脱离黑暗。

形成恐惧的主因之一,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真相。现在就找出你个人特有的恐惧模式,然胡面对它。

我们现在必须要问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彻底地存活于当下?

恐惧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我们会发现,只有思想停止活动,我们的心智才能看见恐惧的完整面貌。

如果想喝恐惧这样活生生地东西共存,需要一颗极其细微的心,它不下任何定论,因此才能随时盯住恐惧的行踪。你只要观察它,和它共处。要想了解恐惧的本质,连一天的时间都不需要,在分秒之间你就能看清楚了。

第六章暴力与愤怒。

我们要了解的是暴力这个实际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种概念罢了,因为它确实存在于人性中。我们既然身为人类,就必须彻底坦诚,不怕面对自己的弱点,必须对自己开诚布公,准备追究到底,绝不中途停止。

不只是杀人才算暴力,刻薄的言词、排斥他人的姿态,或因为恐惧而不得不低声下气,这些都属于暴力。

当房子着火时,你还会在意那提水相救的人的发色吗?

第七章人际冲突的真相。

总想和某人或与理想中的自己一样,是形成矛盾、困惑与冲突的主因之一。一个困惑的心,不论做任何事、在任何一种层次上,都是一团混乱的。

人际关系时常是建立在塑造的假象与防卫机制上。其实,人们一开始塑造形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就结束了。

如果我们好好检视自己日常的念头、思想、感受及行为,我们就会发现,只要我们顺从社会的模式,生活必然变成战场。如果我们不接受它(真正有宗教情怀的人,没有一个能接受这样的社会),我们才能彻底从社会的心理结构中解脱出来。

当今世界各种教都在宣扬简朴的美德,出家人披上僧袍、改名换姓、踢掉头发、身居斗室,发誓奉行清贫及简朴的生活;在东方更是严格一块腰布、一件袍子以及一日一餐。我们都很佩服这种简朴的生活。但是披上清贫外衣的人,在心理上仍然充满了世俗的产物,因为他们仍然渴望地位及名望。他们隶属于这个修会或那个修会,这个宗派或那个宗派,他们仍然活在某种文化或传统的区分中,根本够不上神贫。老天啊,谁会在乎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幸得很,大多数的人都热衷这种自我展示的生活。

当人新真的从社会的心理结构中解脱出来时,清贫才能变成一件美好的事。一个人应该先致力于内在的简朴,不再追寻,不再要求,也不再渴望,也就是一无所求了。拥有这种内心的简朴才能看见生命的真相,因为所有的冲突都已经烟消云散。这种生活能受到祝福,它是在教堂或寺庙中找不到的。

要认清和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极大的热情及毅力,不只是身体或智识的能量,而是一种不依赖任何动机、心理的刺激或药物的能量。因此,不论是来自教会、酒精、药或是书籍言论,都会使人产生依赖心,阻碍我们看清真相,也剥夺了我们的生命力。

如果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会接纳自己。一经过比较,你就开始希望自己更加进步、成长,变得更聪明、更漂亮。但是你能做到吗?你本来的自我才是事实,一经比较,你就把这个整体肢解了,于是造成了能量的耗损。能够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与人相比,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去观察一切。如果你能够观察自己而不带比较,你就已经超越了比较,这并不意味你的心因为自满而停滞不前。因此,认出自心是如何在耗费能量,就是了解整体真相不可或缺的要素。

欲望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我们时常想要的,总是与事实相反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毁掉欲望,或者压抑、控制、升华它,我们只需要单纯地正视欲望的本质,而不是它的对象。我们必须先认识欲望的本质,才能认清冲突与矛盾。我们的内心就是因为这些追逐快感和逃避痛苦的欲望,才不断陷入矛盾之中。

第八章与真实的自我相处。

如果你不再隶属于任何家族、国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彻底独处,就能产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从悲伤中解脱。

你从来不曾真正孤独过,因为你充满了记忆、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骚,你的心从未好好清理过这些垃圾,也唯有先死于昨日的种种,才可能独处。

你必须照顾它,既不谴责也不辩护,渐渐你会爱上它。我并不是要你喜欢嫉妒或焦虑,而只是要你细心照料它。

第九章时间与烦恼。

我们总认为自己将来会有所改变,我们内心所向往的和谐境界也会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地实现。事实上,时间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和谐或平安,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渐进的想法。这意味着使我们平安的明天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必须在当下这一刻找到和谐。

好好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你早已拥有是非对错的观念,对自己及社会也形成了某种意识形态,你就是根据那些观念而非针对事实真相行动,因此,行动便迁就观念,尽量符合观念,所以才冲突不断。观念与行动之间形成的空隙即是时间,它自成一种领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你的思想中。

我们总认为生活属于现在,死亡则在遥远的未来等候着我们,但是我们从不质问这种犹如战场的生活究竟算不算是生活。我们只想知道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可是我们从不探究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愉快而美好。我们似乎已经接纳现实中的痛苦与绝望,将其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却反而把死亡当作应该极力避免的东西。如果我们知道如何生活,死亡就和生活一样具有非凡的意义;没有死亡,就没有生活可言。如果你不能时时刻刻经验心理活动的死亡,就不可能真实地生活,这绝不是智性上的诡辩,因为如果你真的想要彻底活出崭新美好的一天,就必须死于昨日的种种,否则你只能像机器一样运转度日。这种像机器一般的心智,是永远无法了解“爱”和“自由”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都害怕死亡,只因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生活。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活,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死。只要我们害怕生活,我们自然也会害怕死亡。不害怕面对生活的人,也不会害怕完全失去安全感,因为他深深地了解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感这回事。只要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一解除,无始无终的活动就会产生,那么生活和死亡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一个人如果能活得平安和谐,充满了美与爱,必然不会恐惧死亡,因为爱本身即是死亡。

死亡就是彻底让心智空掉,把每天的渴望、快感以及痛苦完全忘掉。死亡就是更新,一种突变,在其中,思想是完全不活动的。因为思想是过去的产物。有了死亡,就有完全崭新的东西。从已知中解脱便是死亡,然后你才能真正地生活。

第十章懂得爱。

如果有了爱与美,不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带来秩序与和谐。只要你知道如何去爱,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你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一心追求安全而稳固的人际关系,必然会引发哀伤和恐惧;愈追求安全感,愈会招致不安全的感觉。

如果要深入“什么是爱”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去除几个世纪以来加诸其上的粉饰,抛开一切理想或是它该如何及不该如何这类观念。常把事情划分为该与不该,实在是最为自欺欺人的生活态度了。

先清除你自己的.迷惑,然后你也许能从什么不是爱之中看出它是什么来。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地爱,必然享有自由,它不是从对方那里掠夺来的,而是自然由内心升起的。

爱所到之处,既无责任,也无义务可言。

真正的关怀好比关心一颗植物那样,为它浇水,认清它的需要,给它肥沃的土壤,温柔亲切地照料它。

始终在寻觅的心是无法热情奔放的。你停止寻找它,反而可能邂逅它,这不能靠努力或经验而达到,只能在毫无心机的情况下,才能巧遇它。你会发现这种爱超越了时间的范畴,属于个人,也超乎个人,可以专一,也可以遍布,就像一朵花的芬芳,你能闻到它,也可能毫无知觉地擦身而过,那朵花为每一个人绽放,包括那个在它面前深吸一口气而且愉快地注视着它的人。不论人们站在花园内还是花园外,对那朵花都毫无影响,它只是自然地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它。

爱是新鲜、活泼而充满着生命力的,它没有昨日,也没有明天,更不受杂念的干扰。

第十一章时空隔阂。

只有当你忘我时,偶尔会有短暂的体会。只要有个中心点在周遭制造时空的间隙,爱与美就无法存在;反之,如果中心点与外围一并消失,爱就出现了。

如果你的心能注视一棵树、天上的星星或闪耀的河水直到忘我的地步,你就能体会什么是美了。在我们真正看见的那一刹那,我们就沉浸在爱中了。

美存在于完全忘却观者与所观之物的境界中,惟有彻底的苦修才能达到这种忘我的地步。我所说的苦修是那种完全单纯而谦虚的心境,其中没有任何对于成就的追求欲望,也没有攀缘的阶梯,只有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实在是永恒的一步。

我们心中不再存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意象,才能直触生活。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认识自己是如何形成对妻子、丈夫、邻居、孩子、国家、领袖、政客以及上帝的印象,然后你就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知识一大堆意象罢了。

现在你赋予这个问题的专注力,正视你解决这个问题的能量。如果你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观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了那股专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这不是言辞所能描绘的,因为一化为文字,就脱离了事实本身。你必须亲自去经历、寻获它。

第十二章观察者与被观察者。

观察者如果突然了悟他所应付的这种被动反应所产生的问题原来就是他自己,那么他和那些意象之间的冲突就消失了。

我看到一位穿红衬衫的人,我就会立即生气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好恶的情绪,主要来自于我的文化、素养、社交、是好以及我先天和后天的性格。我一向是透过这样的一个中心点来观察和判断事情的。因此,观察者和他的所观之物就分裂为二了。

观察者的本身也是由他对各种意象的反应所形成的另一套意象。

透过非常细心而谨慎的觉察,这一切真相都被揭发了!然后你才发现:原来观察者就是被观察之物。

如果那个东西就是你,你会怎么办?你既无法抗拒,也无法逃避,甚至连接受都没有必要,因为它就在那儿。于是那个受好恶之心所驱使的反应作用,便到此结束。

然后你会发现,你的觉知突然变得极为活泼,它不受制于任何事件或意象。从这种强烈的觉知中就会产生不同品质的专注力,这种专注力就会造成全然不同的心智状态。因为心智就是觉知的本身,它会因此而变得极度敏锐,而且有高度的智慧。

第十三章思想的起源。

我们一向把观念和行动分开,观念永远属于过去,而行动却属于现在,生活也是属于现在的。只因为我们害怕面对生活,因此,陈旧的观念对我们变得如此重要。

思想不过是一些观念,它是积存在脑细胞中的记忆的一种反应。

我们内心的暴力时常带给我们快感,我们另一方面却又渴望平静、仁慈与温柔,这是我们的生活最常见的状态。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完全而彻底专注时,这个观察者、思想者、中心点和自我感觉都会一并消失,在那份关注中,连思想也无影无踪了。

一个人如果想看清楚一件事,他的心必须十分宁静,没有任何偏见、唠叨、对话、意象和画面,这一切都得抛得开。

只有在这份寂静中,你才能看见意念的生气,如果你仍在追寻、质问和期待答案,你就无法办到。一旦彻底平静下来,你就可以从存在的根源来问思想的起底到底是什么,然后你就会开始通过这份寂静去认清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你一旦觉察到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就不需要再去控制它了。

第十四章昨日的重担。

你必须每天都能死于一切已知的创伤、荣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经验,你才能从已知中解脱。每天都大死一番,脑细胞才会变得清新、年轻而单纯。

内心享有独处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那意味着存在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以及任意翱翔的自由。

惟有懂得独处,不受外界影响,也不被修炼束缚,才能巧遇崭新的真相。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只有内心平静时才能保持清明,东方的止观禅定就是为了成就这样的心智状态。控制念头或持咒不外是为了使内心安静下来,然后才能看清楚问题所在,可是除非一个人实现奠定好基础,能从恐惧、悲伤、焦虑及种种自设的陷阱中摆脱出来,否则我看不出他如何使内心安静下来。

真正的自由乃是从锻炼的强制中解脱出来,能认识这份自由便是极深的修炼。学习的本身就是修炼,而修炼这个字的根本意思就是学习研究,所以学习研究本身就能带来清晰的思想。

这无限的心才是惟一的真理,也是惟一的实相。

第十五章冥想。

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叫人如何这般全神贯注。冥想也迅速可以算是生活中最伟大的艺术了,没有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会它,它的美也就在于此。其中毫无技巧可言,因此也就产生不了权威。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某种经验神秘经验、宗教经验、性经验以及致富、权势、地位和统御的经验。等到年长以后,我们的肉体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我们就开始要求更广、更深和更有意义的经验。我们以为可以借助这些经验来逃避自我,却不知道这些经验仍然在我们的局限中。

真正的默观冥想是无法循环的,也不是反复诵念及模仿。念头跑来跑去并不是问题,让自己觉每个念头的动向,才是关键所在。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

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

如果你用一个小时全神贯注地读这本书,就是在冥想了。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

第十六章彻底革新。

任何有意义的运动或影响深远的行动,都必须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

我们自己必须先改变,必须先认清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的本质和结构。这份洞悉力就是行动,有了这份洞悉力,身为人类一员的我,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另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对我而言就是道心。

道心和信仰宗教的心是截然不同的。你不可能一边自视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或佛教徒,然后一边同时拥有道心。

道心之中就是空寂,它不是来自思想,而是来自觉察,它是没有冥想者的真正冥想。

除了你自己,天底下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来。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人出生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人生功课存在于现实里,有所缺失,有所执迷,没有人是完美的,缺失产生需求,执迷产生异调。

人看镜子中的自己,尚会补完不足之处,用大脑的能力,但镜中的自己亦不是真正的自我。

自我到底是什么?找自己,问问题,寻真理,这些行动的本身导致了另一条不归路,把自身的欲求放在另一种意识上,终究产生依赖,有所依赖,反衬了缺失的本身,恶性循环。

书籍,权威,法制等等告诉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带着其本身的欲求,尽信臣服之徒会沉醉在这些理念里,完成其一生。

书中的观点代表了作者的思言,然而个人的人生,需个人的觉悟,无评判的观察,止水般的心境,通透这个看似残酷的世界。

其实到最后,世界残酷本身,是否又是另一种错觉呢?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10、“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12、快感是经由四个阶段产生的,也就是知觉、感觉、接触及欲望;

13、一个不被记忆麻痹的心,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14、这种想重复快感的需求,才不断带给人挣扎及痛苦;

15、我所害怕的就是过去和未来;

16、该为恐惧负责的就是念头;

18、观察者本身就是恐惧;

20、只有停止比较,才能使自性呈现,能够活在自性中,才能有真正的平安;

22、死亡就是彻底让心智空掉,把每天的渴望、快感以及痛苦完全空掉;

23、从已知中解脱便是死亡,然后你才能真正地生活;

25、多愁善感和爱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26、爱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谦卑不是虚荣的反面一样;

27、不认识热情为何物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爱,因为只有在彻底舍弃自我中,爱才能出现;

28、始终在寻觅的心是无法热情奔放的。你停止寻找它,反而可能邂逅它;

29、不再寻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中心点一消失,爱就出现了;

30、我们只看到由那些词汇所制造出来的意象罢了;

32、没有记忆就没有思想;

39、心智必须先彻底了解自己的念头及感受的整个活动,才可能静的下来;

41、这份热情的背后是一种没有任何需求的狂热。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我最喜欢读尼采的哲学著作,《成为你自己》这本书,是节选尼采著名的《瞧,这个人》《悲剧的诞生》《快乐的智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四部著作的最精彩部分,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尼采的思想学说及尼采的个人情况。尼采的思想令人敬佩,尼采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他的思想学说直到今天,也是指导我们思想的指路明灯,无论是西方到东方,从书籍到网络传播,都是倍受推崇。所以说,尼采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行为。尼采的所有作品都是令人感动著作。

尼采总是引领我们,找到自己思想意识里需要的,是发自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去除所有约束的束缚,让我们的精神回归到本来面目。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确实如此。我们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所以,要真正认识自己,是最为重要的。作为一个人,应该成为创造者,有独立的`思想认识。就像你要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你要攀登一座高峰,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山下开始攀登。也就是说,人必须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够成为自己。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尼采在《知识》中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尼采认为,如果只是“认识自己”——即“理性”,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第一步,而让我们培养出一切有用的能力,才是成为自己的基础。虽然,尼采说:我最不愿意承诺的事就是改良人类,事实是,他的思想却改变和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总而言之,尼采希望能够成为自己。人要有个性,独立性。尼采的所谓成为你自己,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这样的肯定是对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充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处于思想困境的人来说,是指路的明灯,激励着人们努力进取、奋发图强,为自己活着,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没有拜读过尼采更多的作品,但是,我有了这本《成为你自己》,就已经足能成为我将来在思想方面前进的方向,我更愿意以尼采的思想,作为我行为的导师。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实践成为你自己!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1.或许因为此书是演说合集,所以某些地方的条理不是很清晰明了。有时长篇累牍在重复同一个话题,推进很慢;有时却又语焉不详,不甚了了。甚至还有跑题、替换概念之处,例如,讨论生理死亡带给人的困扰,最后却在谈心理的死亡(清空)。

2.克氏对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有明显的误解与偏见。

然而,瑕不掩瑜,此书依然为“认识自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人生的真理、实相在哪里?(既无挣扎又超越时间的境界)。

不在宗教里!不在传统、权威里!

在认识自己里!能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就了解真理了。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

途径:

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

因为生活是由关系构成的,所以坐在一个角落里冥想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观察我与外在人、事及内心种种活动的关系,我才开始认识自己。你是无法透过空想、文字障、期望或恐惧而得到它的。

方法:

观察,极大的觉察力,对自己内心活动的觉察力。

觉察整体意识,全观(attention)而不是专注(concentration)。

注视着它。

单纯地、如实地去看,谦卑。

若想开启那扇门,我们必须每天都保持全观而且充满觉察力,觉察自己的每一个思想和言行。

正视你的恐惧、暴力、愤怒、欲望……。

惟有这种观察才能看到真相,当心智看到全貌时,自由就来到了。

与真实的自我相处,既不接受它,也不排斥它。既不消沉,也不得意,而只是如实地观照。

你只是觉察,不去纠正,也不指示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要逃避。

不比较。

尽量观察它,不要为它定型设限,也不要设定立场。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更不批评谴责。观察而不带任何拣择之心。

毫不逃避、辩解、谴责、或压抑地正视它(恐惧)。既不加以判断,也不干预。不去设法解决它,或提起勇气克服它。

不要思考,只是单纯地观察。

不加好恶地正视它,既不想去除它,也无意从中解脱,只是观察而已。

大部分人的现状与真相:

我们大多数人都反对暴君式的专制政体,内心却接受了别人的权威或专断,允许他们来扭曲我们的心智和生活。

空虚、迟钝、愚蠢、丑陋、内疚、焦虑不安、二手货。

局限的、自我受限制的、被干扰的(表现在对问题、挑战的不当反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想象的或理想的自我,就是那个自我形象彻底蒙蔽了我们的真面目。

逃避(eg.药、参加政治示威、球赛、寺庙、教堂、娱乐……)。

只照着成长的环境教给我们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应着。

分裂:你某一部分的看法和作风跟另一部分好似各自为政。自以为情感丰富,实则相当无情。容易得意,也容易感到无聊。

痛苦、贪婪、嫉妒、怨恨、挣扎、绝望。

快感(而不是喜悦、喜乐):

快感是形成社会的基本结构。寻求快感乃是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快感必定带来痛苦、沮丧、忧伤及恐惧,并由恐惧而滋生暴力。(理解:快感与喜悦、喜乐的区别在于执着,执着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痛苦。而执着来自于念头、记忆,即思想。所以获得喜悦而不是快感的方法是“当下直接的感受”,不要去思考。你一去想它,喜悦就转为快感了。在这里,思想是有害的!)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恐惧:

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恐惧是由念头(思想)引发的。(作者的重点是:思想既造成了快感,又造成了恐惧。)只有思想停止活动,我们的心智才能看见恐惧(快感)的完整面貌。面对恐惧本身,正视它,观察它;不逃避,不压抑,不去设法解决或克服。与恐惧共存,人心存活于当下,恐惧才无从生起。

暴力、愤怒:

要想超越暴力,既不能压抑它,也不该拒绝它。我必须正视它,研究它,跟它亲近——观察、觉察。如果你正视它,深入它,它就会消失。

(补充:葛印卡的内观开示对此有更细致、实用的阐述。有些智者的教导是,在愤怒的时候观察“愤怒”,这样它会自然消失。这个方法没错,但很难真正做到。原因在于,愤怒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它只是一种情绪。当你在观察愤怒的时候,你只会观察到让你愤怒的对象(某某人、某某事),然后你甚至会更加愤怒!那么应该怎么做?不要观察愤怒,取而代之的是观察你的呼吸和身上的感受。因为愤怒与你的呼吸、身上感受的变化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是密切相关,直接联系的。而正因为呼吸、身体的感受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更加直接有效。这就是内观的基本原理。)。

恐惧、快感、悲伤、思想及暴力,全都是密切相关的。

人际冲突:人际关系时常是建立在塑造的假象(image)与防卫机制上的。

比较:这种不断与某人或某事较量的习惯,是冲突的主要原因。尽管你早有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应该如何待人处事的概念,事实上,你却活得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总想与理想中的自己一样,是形成矛盾、困惑与冲突的主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欲望:欲望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我们时常想要的,总是与事实相反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毁掉欲望,或者压抑、控制、升华它。我们只需要单纯地正视欲望的本质,而不是它的对象。我们的内心就是因为这些追逐快感和逃避痛苦的欲望,才不断陷入矛盾之中。

与真实的自我相处:

彻底的自由:如果你说,你已经从某个东西中解脱了,那也只是一种反应而已,其实它根本与自由无关。反抗也并不是自由,而只是一种反应(reactive,已经受制于对方,而不是主动、自发、自主的)。因为你跳出这个模式,又会陷入那个模式之中。自由乃是一种心智状态,它不是从某种东西挣脱的自由,而是一种自由的意识,一种可以怀疑和追问一切的自由。它强烈、活跃而富有生气,因而能清除依赖、奴役、臣服、逆来顺受的阴影。这种自由意味着彻底的孤独。

孤独是清理记忆、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骚这种种垃圾,孤独是丢开别人的看法,与真实的自我和平共存。

时间:

心理上的时间,它就是观念(思想)与行动之间的空隙。

(理解:所谓的时间其实是不存在的,没有实体,只是一个概念。真正存在的仅仅是当下这一刻。时间并不是像水那样的实物,一点一滴地在流失。只有当下这一刻和行动,才是实相。行动是当下直接的表现,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它必定属于现在。但由于行动常常带来吉凶难卜的后果,于是我们常去设想(思考过去、盘算未来),期待它能带给我们一些安全感。思想是永远不会安于当下的,它要么在过去,要么在未来。于是思想就这样创造出时间这个空隙,而引发悲伤、痛苦、希望、懊悔、恐惧……如果思想能安住于当下,或者思想完全不活动,这些困扰便可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也同样来源于思想。)。

心理上的死亡:

如果你不能时时刻刻经验心理活动的死亡,就不可能真实地生活。如果你真的想要彻底活出崭新美好的一天,就必须死于昨日的种种,否则你只能像机器一般运转度日。这种像机器一般的心智,是永远无法了解“爱”和“自由”的。

爱:

爱不是:崇拜(上帝)、依赖他人滋养、快感、欲望、臣服、干涉对方、占有控制、比较、义务、责任、悲伤、恐惧、嫉妒、自叹自怜。爱不是思想的产物。练习无法得到爱。

遇见爱:

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

只有在彻底舍弃自我中,爱才能出现。

不再寻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中心点一消失,爱就出现了。

如果你的心能注视一棵树、天上的星星或闪耀的河水直到完全忘我的地步,你就能体会什么是美了。在我们真正看见的那一刹那,我们就浸淫在爱中了。

时空隔阂:

如果你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观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那股专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问题都来自时间,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全神贯注。(理解:观察者,我,所拥有的记忆、观念、印象、概念……所有的心理活动,因为都是来自于过去的累积,所以在当下成为了障碍。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阻隔了我去体会了解真正的美,真正的爱!)。

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思想非常重要。在另一种层次上,它却一点价值也没有。

思想维系和延续着昨日的快感,同时也维系着快感的反面(恐惧和痛苦)。

思想不但引发了内心的矛盾与对立,它还将数不尽的快感及痛苦的记忆累积下来,再从这些记忆中复活。

当你完全而彻底专注时,这个观察者、思想者、中心点和自我感觉都会一并消失,在那份专注中,连思想也无影无踪了。

根本就没有安全感这种东西存在。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没有任何关系能带给人安全感。

你可能在幻觉中享受一段美好时光,你也难免在自己的局限中看到一些幻象,例如基督、佛陀或任何你所信仰的对象。信得愈诚,那信心所投射出来的幻觉就愈为清晰,这些都不过是你自己内在的需求和冲动的向外投射。

冥想:

对于实相或真相,一旦我们声称认出它,就表示我们早已从心中投射了一个假象,所以它仍然是思想及时间的产物,而不是真相。凡是思想所能想出来的实相,绝不可能是真的实相。

冥想和专心是两回事。念头跑来跑去并不是问题,让自己觉察每个念头的动向,才是关键所在。

冥想不是控制思想,因为思想一旦受制,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

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

如果你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憎恨、嫉妒等,如果你能觉察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拣择,那就是冥想了。(冥想=觉察,而不加判断)。

彻底革新:

道心之中就是空寂,它不是来自思想,而是来自觉察。

已经不能再奋斗力争的心,就是道心。在这种心智状态中,你才可能巧遇所谓的真理、实相、大乐、美或爱。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尼采,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喜欢法国文化,而鄙弃德精神他认的最美妙的无神论笑话就是:“上帝的唯一的可原谅之处,就是他并不存在。”他说:迄今为止,什么是对存在着最大异议?上帝。

他不喜欢沉默,认为一切沉默都会导致痛苦;但他乐意接受孤独。他认为所有的理想主义都是谎言。伟大之人坦然接受命运,不想有任何改变,将来不想,过去不想,永远都不想。

他相信所有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大花园,我们一直都在其中耕耘着。用另一个比喻来说,我们都是活火山,终有爆发的一刻。

对于知识,最终目的是给予人类尽可能多的快乐和尽可能少的痛苦这一观点表示怀疑。他认为知识可以用来促进这两种目标的实现,但也许我们可能还未发现它也是痛苦的最大制造者。

对于爱,人们所熟知的,真正的名字就是——友谊。志同道合才能催生友谊。即使最无与伦比的爱,那杯中也盛满了苦酒。因此它才激起你对超人的憧憬,因此它才令你产生创造者的饥渴。

他的所有的思想都离不开他对生活的切身体会,都洋溢着辩证的火花,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读和思考。他是骄傲的,他也是孤独的,他不相信沉默,不相信神论,不走寻常路。他又是睿智的,聪明的,经过几番辩证,反复思考,得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东西,他的思想光芒是不可掩饰的,不能不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无神论者。

下面再来看看查啦图斯特拉如是说了些什么?

有朝一日,我要像一阵风一样从他们中间吹起,以我的精神夺走他们精神的呼吸。这是我未来的使命。

是的,查拉图斯特拉是一切低矮地带怒号的狂风。他警告他的敌人和乱吐口水的人:“当心,不要逆风而唾!”

这一句堪称经典,语言形象而有力,给他的敌人和乱吐口水的人以重重一击。这一句句直戳人心的句子足见尼采之狂,尼采之孤傲了。

我的只会也如同帆船被精神的风暴吹袭,颠簸着航行在大海上——我拿狂野的.智慧。

他是了解他自己的,“我那狂野的智慧”,可见他是成为了他自己,不虚伪,不做作。所以他是伟大的聪明的骄傲而不做作的真正的智者,真正的哲学家。有的人说不喜欢尼采,因为他恃才傲物,从不韬光养晦。但我认为这样的人最真实,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了真实的自己的一面。正如他所说的,“卓越的人啊,有一天你也会变得美丽,找照镜子欣赏你自己的美。”他也许是孤芳自赏吧,但他至少有闪光,有美丽之处吧,要不然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哪来的自赏呢?他不爱乔装,不爱打扮,坐在乔装戴面具的人们中间,他当然像个异类,但喜欢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不可多得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他这点——成为你自己!做回你自己,就是最难得也最坦诚的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样子!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早前一直想读一些灵修方面的书籍,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正式读印度哲学家的书,因为阅读量非常少,读起来有些困难,充满虚无感,似懂非懂。

翻开书本之前,看着书名问自己三个问题:

2、怎么与自己和谐相处。

3、爱是什么?

花费6个小时读完之后,我非但没有找到答案,还否定了过去许多自认为正确的“自问自答”,提出更多的疑问和矛盾。

“你无法邀请微风入室,你能做的只是把窗子找开而已。开窗不表示你在等待,一有等待之心就会形成另一种形式的自欺。”

或许,我可以这样理解,我打开一扇窗,我并没有等待,风也许会进来,也许不会,因为我已然是那一阵风。我向自己发问,答案正是问题的本身。

关于第1个问题的疑问:被翻译的书名误导,原书名是《freedomfromtheknown》,不知道译者为何命名为《重新认识你自己》。发现我从未真正认识自己,所以谈不上重新。

“想要认识自己,只有在每一个当下整体地审视,而不受时间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离破碎,你就能看见整个“自我”。你所见到的这个整体就是真相。”

“你一旦认清自己就是恐惧,和恐惧无二无别,自然会停止所有的斗争,然后恐惧就会完全止息下来。”

“想要时时刻刻活得圆满自在,就应该活在事实真相中,不加谴责或辩护,然后你才能彻底认清问题所在,然后问题得以解决。”

关于第2个问题的疑问:一直认为觉得一个人,只有学会与自己和谐独处,才能更好与他人相处。作者提出让心自由。

“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

“自由乃是一种心智状态,它不是从某中东西挣脱的自由,而是一种自由的意识,一种可以怀疑和追问一切的自由,它强烈、活跃而富有生气,因此能清除各式各样的依赖、奴役、臣服及逆来顺受的阴影。”

“不是先有锻炼而后有自由;自由应该放在起点,而非终点。”

“先死于昨日种种,才可能独处。如果你不再隶属于任何家庭、国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如果一个人能如此彻底独处,就能产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合人从悲伤中解脱。”

“你必须每天都死于一切已知的创伤、荣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经验,你才能从已知中解脱。每天都大死一番,脑细胞才会变得清新、年轻而单纯。”

如何死于昨日的种种,专注此刻,活在当下?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所所畏,无所惧,无所求,甚至无我的境界。

关于第3个问题的疑问:爱。当然我所指的是爱情。我企图更深刻的了解什么是爱,以为这样便能找到两性的相处之道,找到爱情,找到归属。我对作者所说的爱的理解,更多的是指大爱,对世界的爱。这种在冥想中产生。

“练习某种爱的技巧,也许能合你变得聪明伶俐、更加仁厚、或造就“非暴力”的人格,不过那跟爱仍然是两回事。”

“热情是相当可怕的东西,因为你拥有了它以后,你真的不知道它会把你带到哪里去。”

“放下便是最高不形式的热情,通过彻底的放下,那个被称为爱的东西就会出现了。”

“如果有了爱与美,不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带来秩序与和谐。只要你知道如何去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你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地爱,必然享有自由,它不是从对方那里掠夺而来,而是自然由内心生起的”

“隶属他人、心理上依赖他人滋养的状态,时常会带来焦虑、恐惧、嫉妒和罪恶感,只要有恐惧,就不可能有爱”

“如果你了解爱,你就不会再追随任何人。爱不是臣服,当你爱的时候,根本没有可敬或不可敬的分别”

“如果你因为责任的缘故,不得不做某件事,你无法爱你所做的事了”

最后我用思维导图做整理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本书,通篇都是“如果……就……”的句式,正如扉页所写,克里希那穆提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我这个实用主义者修炼不够,有一个非常肤浅的了悟,书中观点都比较主观自我。我想认识自己的出路还是心理学。

最后一个疑问:如何在一个无我的世界里看到自我?不久将来,我应该还会带着这个问题重新认识这本书。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成为你自己》集合了尼采著作的精华——也可以说是他智慧的精华。通过阅读一位哲学家的思考结晶,我们要承载的信息量很大。因为书中即没有故事性也没有理论性,就是纯粹的思想,虽然尼采很像用现实的角度来解读思想,但文字中体现的仍然是他那些无比丰盈的思考成果。

这就是给阅读和理解都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很多地方也会让人感觉晦涩难懂。估计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思想才被恶意篡改,在一段时间内和纳粹扯上了关系。思想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虚无缥缈,要想彻底理解完全不可能。所以这本书的立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局——我们不要纠缠在尼采的智慧中,而是要通过这些智慧——成为你自己。

尼采告诉我们,并不是。当很多人纠缠在艰深的理论和课题之中,尼采却和身边的琐事展开了深层“沟通”。他认为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身边的事情,例如营养、地点、气候、修养方式等等恰恰是真理最容易呈现的地方。在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中,他也发现了寻求本我的神来之笔——利己主义。

尼采的'说法是:为了寻找真理,我们宁愿选择偏僻的小路。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们从自身周围最简单的事情开始观察,来发现自我的诉求,这种方式比施加了各种其他因素的探索更简单有效。而尼采实现的一个状态是——我展望我的未来,那里没有任何欲望的波澜。

这个境界,我是很难达到了,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达到。再清心寡欲的人,也不能说自己没有欲望吧,衣食住行,难免有所求。正是出于这个层面,尼采认为从琐事开始认知自己更准确,这个解释从结果反推就更显得合理。

尼采在所有思想的表达中都体现了对所谓权威和权力的不屑一顾,也表达了对艺术的极大推崇。例如他认为学者只懂得肯定和否定,当已经不会自己思考;而创造音乐和文学的大师,则是塑造人本体的根源。在思想的疆域里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信仰,在西方世界里很多思想源于对上帝的信仰。而尼采对此的不屑也达到了顶点,他很喜欢也很嫉妒(因为被抢先说了)司汤达的话:上帝的唯一可原谅之处,就是他并不存在。

在所有这些思考和批驳的过程中,尼采始终在坚持一个核心——认识自我,成就自我——只有这样做了,结果才是最道德、最纯粹的真理。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让我们有信心也有理由,更好的认识自己,同时,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觉得哲学家思考的问题都高深莫测,很多人的想法疯狂又狂妄,感觉他们都是疯子。而事实上,哲学家里,只有一个人真的疯了,这个人就是尼采。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思想疯狂,而是单纯的身体原因(遗传了他的父亲),他的思想恰恰务实而简单。

《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

今天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天,我看了第一页就感到这是一本使人轻松有趣的书。它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向导:是带我们看透社会的明灯:是我们擦亮眼睛,懂得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火眼金晶。

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年古。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非浅,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谈起上网玩游戏,这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上网玩游戏竟然也会玩出人命啊!对此我也有同感,曾经我也上网玩过游戏,一坐就是大半天,每次都是妈妈提醒我别玩了,然后起身时就觉得晕头转向,精神不振。

这使我明白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对于我们是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认清网络,学其长便利我们学习,断其弊危害健康,误入歧途。因为网络而发生的悲剧在电视、报纸上比比皆是,这些悲剧让我记住了:“网络只能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我们应该妥善得运用这一工具,不要用它来毁掉自己那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用它做有意义的事,比如:可以用它来了解世界上的近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知识等。”这样一个道理。

我在生活中经常上网搜索资料,我从资料里学会了在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从资料里懂得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知识。我在家欣赏着一篇篇经典的美文,享受着这无与伦比的精华美味。网络就是我们的家,它四通八达,无所不能,几乎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它去不了,它就像一张蜘蛛网,让你觉得世界很小,无论你是在加拿大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利用网络联系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我曾经上网查阅过一些国家的历史,而国的历史最漫长,其中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封建王朝。在这五千年中,最鼎盛的王朝当然要属唐朝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国,中国从封建社会的鼎盛到后来的腐败无能经历了五千年,到如今繁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网络让我们感到生活的充实,生活的快乐,只要你好好利用它,它就是你成长的向导,学习的伙伴。

《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

《为你自己读书》一书,让我觉得里面说的每一句话都很符合现在学生的心理反应。

当老师问起学生们时,“你们为谁读书呀?”我想,不!不用想,学生们肯定大部分的都说为父母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为了自己而读书!

书上说:作为父母,面对社会竞争,便时时处处“从现实出发”,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要能立足、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于是对我们的教育有了更多的规定性,最好是不要去选择。所以,许多学生从小就失去了自由选择兴趣学业的机会。

我从这本书里得出了一个道理:一昧的让学生去学习,这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枯乏的东西,其实,我们只要学学古人,那种对学习的热爱,你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但是,“你在为谁读书?”对每一个青少年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个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学习,其选择的道路就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不明白读书的目的,不知道读书的`方向,他就难以给未来的人生定位!

曾今有一位英国着名政治家、外交家在他给她儿子的一封信里写过:

读书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要尽量的多看书,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在看书的同时,还要仔细品味人生!

这也是我从书上知道的。所以说:人的一生好比一本书,如果你仔细体味,你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所以说,学生们对学习的反感,是因为父母,但也不完全是,因为有80%左右的学生不能去喜欢读书。我妈妈说了,只有你去喜欢读书,书才会去喜欢你,然后让你读懂他!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

观李强老师的《为你自己工作》视频讲座,感触颇深,“心态决定一切。”一个人如果能拥有为自己工作的观念,那么命运将会给出他巨大的回报。

作为一名教师,我该怎样为单位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应做到的是选择工作的心态:

1、努力学习,掌握一些实在的对工作有用的东西,无论是自己感兴趣的,还是与自己最终目标息息相关的,总之一些很实实在在的东西。

2、付出努力,不计回报的工作态度,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要认真工作,不能让学校的财物浪费与埙失,尽最大能力,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有时候伟大正来源于平凡之中。在这个平凡的服务岗位上,也能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展示出我们不平凡的青春风采。

通过李老师的讲座,我觉得我们应一门心思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做好、做出色在艰苦的工作中锤炼自己的意志。用心为自己工作,心在什么位置,那你的收获就在哪!让我们每个人都能重审自身意识,进一步改进完善自己。李强老师所讲的任何一句话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用李强老师的一句话:今天听了多少,学了多少不为重要,说的、写的都没有用,重要的是明天能用多少于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证明,让我们携手于一小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做你自己》读后感

和读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一样,彼得的这本书也是讲如何追随自己的内心,去找寻那个最能够感受到自我的自己。可能是读这些书时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人本身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于我而言,这一本《做你自己》,在此时此刻读来,能够让我找到更多的共鸣。

从小,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以是非对错来判断、来取舍,并以此来确定下一步行动方向的环境里。有一些事情,有对错之分,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我却相信,一万个人,可以有一万种选择,一万条成长的道路,这个过程中,你所要遵循的,并不是外在的那些标准,而是,你的内心,你切实的感受。尽管要你忽略那些外在的无处不要的标准是那么地难。

可惜,当时的我们,不曾知道这一些。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父辈也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们未来幸福踏实的人生就是他们全部的祈盼,他们觉得,安稳了,就一定会幸福。可能是他们那一代,安稳对于他们而言,还是一种奢侈。所以,他们把他们得不到的,认为是最好的,想要努力为我们提供。这是一种最最朴素的愿望。我去争取我所认为最好的,提供给你。我把我能做到最好的,尽量全做到。

如果环境还是停留在他们那一代人成长的环境,或许,那些纠结与挣扎,那些反思与解脱,会比现在少一些。我不是说现在就不幸福,但,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那种单纯的幸福,和一个人在精神和灵魂上经过了挣扎和洗礼,最终所领悟的幸福,这两种境界不一样。没有谁说哪一种好。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如果。

读这本书,相信很多的人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共鸣。在那些字里行间,我们不是看到一个巴菲特家族的富二代,而是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人,在面对不同的选择,在面对自己内心不断冒出来的困惑,在努力想和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对话,不断地与原本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自己接近。

事实上,在常人眼里,一个没有经济压力,甚至可以说是很优越的家庭环境,有着开明智慧的父母,这样的环境,已经足够美好。但,这是你所认为的美好。彼得说,无论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缺失。对于富二代而言,善意的父母给子女铺就的道路太过于平坦,同时,就会剥夺他们赢取自尊的机会,使他们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丧失战胜挫折的机会。对于穷二代而言,自卑或许是他们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的阴影。他们没有均等的机会,社会资源的倾斜,让他们可能被剥夺了本应拥有的机会。事实上,除开以上这两种极端,任何人,其实都会有性格缺失。但,如何在后天的历练中,让自己尽可能地展现没有缺失的那一面,不需要尽善尽美,就算是带着这些性格的缺失,也不会妨碍你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不妨碍你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角色。

我非常肯定的是,在书里,能够看到大量的关于情绪的描述。当最初接触到摄影,误以为这可能是今后自己的方向时,心里却在担心未来是否将此作为自己未来的倚仗;当四次学音乐,中间反复放弃,又重新开始学习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如何地接受内心的指引,一次次地回到音乐身边,又如何一次次地因为主观客观的原因而选择放弃;当他把自己所有的焦点放在电影配乐的时候,意外中领悟到的印弟安文化却给了他怎样的收获……这些情绪的描述,让一个人马上立体生动了起来。我们说,经历无法复制,但是,很多情绪,都是相似的。我们无法体会他在他那个领域所遇到的挫折或所得到的成绩,但,通过这些细腻的情绪的感知,我们在找到和他的共鸣的同时,也会有对自己的几分感悟。

从他这样的角度来体会,我们会发现,这一路上,他是否真正做到了他想要做到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自始至终地能够感受到那种敲击他内心的声音,并受其指引。

因为一种方式可以给你带来什么,你为之坚持,这不难;因为一种方式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反而还要失去什么,你还能坚持,这才难得。就像有很多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看清真正的自己,未能接纳真正的自己一样,可能究其原因,发现有着惊人的相似。缺乏勇气,害怕失去,这可能是较大的几个成因之一。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多彩的人生!读完《成为你自己》觉得收获甚多,就迫不及待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本书中,你将找回你“走掉”的生命、“四处飘散”的灵魂等。会让你重新用另外一种角度,另一种方式去再次观察、成为自己。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篇——活出真性情。

人生观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活出真性情,便是最出彩。成功并不是我们人生观的最终目标。它只不过是成长路上与财富、名声、成就等一起的风景。所以,人生的终极目标便是活出真性情,不过真性情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它是从:1、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2、对外在功利的看轻,做到这两个方面,你才算活出了真性情。

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活出真性情的人寥寥无几。更多地是表示自己的态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践。亚里士多德、布拉图、苏格拉底等伟大的哲学家毕生都在努力活出真性情。

作为学生,我们的真性情便是努力学习。只有学习,才有出路。我们学生的真性情就是好好学习,认真的完成各种学科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及遵守纪律规定。

在学生时代,只有重学轻利,看破红尘,不将成功、名声、财富、成就等放在第一位,你才会成功。

《做你自己》读后感

这几天利用晚上的时间,看完了我们店铺最近在热销的一本书《做你自己》,感触最深,也最意味深长的就是那句:lifeiswhatyoumakeit。你的人生由你打造。

很多人都觉得能够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是我们从彼得巴菲特故事中了解到,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不一定是含着金汤勺,也有可能是插着金匕首,因为你不可以不成功,并且你一辈子都需要从父辈的光环中走出来。就像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关于鲁迅之子周海婴的报道:鲁迅惟一的儿子周海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走出父亲巨大的光环,而谁有知道他在自己所专研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人的出生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我们都需要去努力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人生的结局是最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的。

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第一,彼得是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这是成长过程中彼得所获得长辈给予最珍贵的礼物,让他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感恩、对于世界的信任还有对他人的包容,因为感恩才会懂得去回馈,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信任,才会开放自己的心态,才会毫无保留的去分享,去激励身边的人更好的生活;因为对他人的包容,才会让自己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加用心的倾听,了解他人的思想,进而更好的沟通。感恩、信任还有包容,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当然还有责任。

第二,我看到的是对于工作的热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异常艰辛、劳苦,也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巨大的喜悦和满足,享受乐趣,并且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彼得进入华尔街,只需要看看他巴菲特这个姓氏,谋求一份华尔街的高薪工作不是难事,但是彼得选择了音乐,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并且能够让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想起了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那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如果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辛苦,那就不不会感觉辛苦,确实是这样。

第三,没有什么是"应得"的,任何都是需要去"赢得"的,英文字典中对"应得"(deserve)定义如下:"因自身行为或品质而赢得、获得或有权有…"永远不要放弃努力,因为"应得"的是需要去"赢得"的。

第四,是否真有"机会平等"?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优势劣势,关键是看如何去对待,如何去做调整。就像下起大雨,有的人悲叹多么坏的天气的同时,有的人可以在雨中狂欢,事情本身不会对人造成影响,是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影响了人。

第五,我同样也看到了彼得在成长道路中跟我们一样所共有的,一段迷茫的时期,这是一个追寻和发现过程,就像彼得所说的,徘徊在选择的迷宫中并不意味着迷失,而是通向正途的必经之路。这也是我自身的感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自己有一个新的发现,在真正了解自己之前会遭遇很多的迷茫、困惑、不适应,但是没有关系,经历了、痛苦了、思考了,就会感悟了、成长了。

第六,我们不必以相同的方式定义"成功",也不必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计分"。重要的.是拥有相同的心路历程,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追寻各自的激情,全心投入自己选择的人生。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设定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以别人的目标未目标,我们需要自己定义成功的内涵,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成功而沮丧甚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要去欣赏和祝福别人的成功,并淡定的去追寻自己内心真正希望获得的"成功",我觉得应该是内心的富足和真心的快乐。

第七,坚定自己的理想,人的志向往往神秘莫测,极少有人能够沿直线靠近他们,但是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将理想抱起又放下,抱起又放下,总有一天理想也会背叛我们,如果理想还在,请好好珍惜。

最后,分享巴菲特长期遵循的一个经营理念:对被低估的资产进行投资,找到世界上被低估的事物,提供支持,不做干涉,然后靠时间让世人明白它的真正价值。

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我坚信这一点,选对你热爱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全心的努力,不要被周围的事物左右,用时间去证明。专注、坚持、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

《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

读完后,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以前,我对学习总是不够积极主动,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

我认为每天只要做完作业就可以了,每天的预习、复习、听读英语等只要爸爸不督促我就不去做,爸爸每天让我学习五句英语口语,我总是很不情愿,觉得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以前,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是为什么读书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不是为了父母、为了爷爷奶奶、为了老师而读书学习的,我们每天学习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现在每天读书学习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我们只有学好知识,读好书,长大以后才能够成为人才,才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

现在,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以后我要积极主动地读书学习,因为这都是为了我们自己。

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是为谁在读书,还告诉了我们许多读书学习的诀窍:读书要有远大的理想;勤奋出天才,勤奋出真知;自信是内心不灭的圣火;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要满怀兴趣地对待学习;养成专心学习、及时复习、认真思考的习惯;专心学习,一心不要二用等等。

以前,我做作业总是不专心不认真,只求速度快,不求质量,总是有错题,作业做完了也不认真检查,碰到难题总是不愿意自己认真思考,直接就去问爸爸。

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以前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以后,我要把书上那些读书学习的诀窍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这本书,是帮助我读书学习的指路明灯,它真是一本好书!

《做你自己》读后感

做你自己最好,因为你就是你,你身上的气质与你最独特的地方,都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当你看见别人的.穿着很奇特,头发梳得很异形时,不要惊讶,这也许是模仿一些明星的穿着的吧!不过,他们所流入出来的气质多是一些外人的,而他们自己的气质已经是被外人所覆盖住了,自己的独特也已经被硝蚀了。做你自己最好,不要去东施效颦作文作文人网你也可以投稿,不要去模仿别人,要相信自己,做自己最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